第919章 不是你不行,是你沒下過基層

字數:4695   加入書籤

A+A-


    所謂縣誌,原是由各地縣丞、主簿,在上級官府命令下,編撰的地方總錄。
    按製三年一修、十年一整。
    雖非正史,亦無詔命欽定,卻自有其製度規範。
    凡屬一縣之內,大到山川地脈、城垣建置、官衙沿革、兵甲稅賦。
    小至坊間民俗、廟宇流轉、家族譜牒、名人軼事……
    皆可記入其卷。
    最早的縣誌偏重地理、賦役與典章。
    為的是協助上任官員,迅速掌握地方事務。
    但到了後來,則漸漸演化為了一種,類似於地方身份冊的東西。
    成為一地士紳階層用以自證出身、記功立名、壟斷資源的工具。
    能上縣誌者,非富即貴。
    若是商賈之家,想在誌中占一席之地,不僅要家底殷實,還得與官府交好。
    或出賑款、或立義莊,才能留名。
    所以那些真正白手起家的小戶,即便再富,也往往難留痕跡。
    而留得下痕跡的,基本都已經跟地方秩序纏繞在了一起。
    鄭、韓、宋三家,雖然被贏高治稱作土財主、小地主。
    但這是相對於富有四海的贏高治而言的。
    在李北玄看來,這三家既然能在官署繞來繞去調糧運貨,而不留明顯痕跡,那就不是尋常商戶,而是深植當地的舊家。
    他們的名字,多半早已寫入縣誌。
    不僅是寫過,而且反複寫,代代寫。
    不僅寫家族姓氏、田產多少,還得寫哪代人考了貢生、誰出過兵、哪年修過橋、哪年開過倉。
    有的甚至連某年捐修寺廟幾貫錢,都要詳列清楚。
    他們不是單純的鄉民,而是體製的一部分。
    而這樣的家族,賬冊上的痕跡未必最關鍵。
    最關鍵的,往往是他們和地方官署之間盤根錯節的關係網。
    誰是他們的姻親、誰是他們家塾的學生、誰又是他們當年資助過的童生……
    這些,正是縣誌能看出來的地方。
    ……
    而贏高治一聽“縣誌”兩個字,頓時如遭雷劈。
    愣了足足有半息,緊跟著倒吸一口涼氣。
    手一拍大腿,脫口而出“我草,還是他娘的你會!”
    “你居然還能想到查縣誌!?”
    他是真服了。
    畢竟縣誌這玩意,他也是聽過的。
    但聽過歸聽過,贏高治從來沒把這玩意兒當回事過。
    一直隻覺得這是老儒生編來吹牛逼、寫家譜用的東西。
    結果誰能想到,這玩意兒還能拿來當刑偵工具用?
    李北玄見他一臉震驚,不由得輕輕擺了擺手。
    語氣倒還挺謙虛“唉,我們這些從錦衣衛所裏摸爬滾打出來的,就這點長處。”
    “吃過冷板凳,蹲過卷宗房,盯過丁籍戶賬,翻過戶曹舊檔。”
    “你們王侯子弟要查什麽東西,都是往上看的。”
    “但我們沒這門路,想要查東西,就隻能往下鑽。”
    “所以你想不到,也正常。”
    “不是你不行,是你沒下過基層啊。”
    說到這,他還特意伸了伸腰,揉了揉膝蓋,一副老寒腿發作的樣子。
    一張十七歲的白淨麵皮上露出的表情,活像個刑偵老前輩。
    贏高治見狀,頓時有點哭笑不得。
    但轉念一想,還真是這麽回事。
    他從小就是皇族中人。
    讀書是請的最好的先生,學策是最好的館閣進士帶著練。
    長大後進衙做事不過幾年,便被父皇一紙薦書塞進中樞。
    做的,也是擬詔審章的大差事。
    哪裏會懂什麽地頭蛇、家族網、丁口冊這種真功夫?
    “唉,你說得對。”
    “這事兒,還得靠你。”
    贏高治一臉服氣的衝李北玄拱了拱手“李兄,牛逼。”
    “客氣。”
    李北玄笑眯眯的擺了擺手,拿起腳來就走。
    一邊走一邊道“我先去縣署那邊,把這幾版縣誌調來。”
    “最好能從武德年間的舊本開始看。”
    “尤其是武德四年,我記得那年晉陽剛大修過城垣,據說還翻修了幾家祠堂,是地方名門集中露臉的年份。”
    “從那時候往後捋,一直到近十年,就能看出誰家是陡然冒起的,誰是早有底蘊的。”
    李北玄一邊說著,一邊已經轉身。
    贏高治趕緊跟上“等一下,那縣誌這種東西……現成能調來?縣署不是早塌了?庫房裏還能找到?”
    他們自從抵達晉陽之後,就沒進過正兒八經的官署,一直在西廟辦公來著。
    因為啥?
    不就是因為縣署衙門早就被大雪壓塌了麽?
    就連門框窗欞啥的,也早就被拆了當柴火燒了。
    縣誌那種紙質的,竹製的東西,還能保存下來?
    “……殿下,接點地氣吧咱就是說。”
    李北玄回頭,無力地看了贏高治一眼,“你當這是哪年哪月?二十年前的縣誌,你去庫房找一個試試?就算不被當柴火燒,也早被白蟻啃成渣了。”
    “那你去哪兒找?”
    “宗祠。”
    “……啊?”
    “縣裏那些老姓人家裏。”李北玄耐心地解釋道“鄭、韓、宋也好,呂、崔、蔣也罷,隻要是大戶人家,家裏就肯定有宗祠,而既然有宗祠,那他們的宗祠裏,就肯定備有族譜和舊誌備本。”
    “而且,縣誌這玩意兒,是他們自家往外吹牛逼、給自己臉上貼金用的,肯定保得好。”
    “而且保留的,還未必是現在官府認定的版本,說不定反而更真。”
    “我們隻要繞過官署,從他們自家祠堂、義莊、家塾入手,八成就能查出更多,明白嗎?”
    李北玄說完,意猶未盡的咂咂嘴。
    而贏高治此時已經聽得如癡如醉,連連稱是,眼裏滿是恍然大悟的光芒。
    “對對對,你這麽一說我就明白了。妙啊,李兄,妙啊!”
    “嗯哼。”
    李北玄傲嬌的抬了抬下巴“既然知道妙,那還不去幹活兒?趕緊的,讓你家常伴伴出麵,找他們要縣誌,要族譜?”
    “……不是,你真當本王是碎催啊?這活兒也要我去幹?”
    贏高治頓了頓,有些無語的問道。
    而李北玄翻了個白眼“殿下,你動動腦子想想,這活兒我能幹嗎?我一個錦衣衛出身的定遠伯,上來就找人家要族譜,誌本,哪個不以為我要拿去抄家?誰敢給?你敢給?”
    喜歡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