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這也能合並同類項?

字數:4664   加入書籤

A+A-


    “……這倒也是。”
    贏高治一聽,頓時有些尷尬的點了點頭,深以為然道“李兄所言極是,確實,如果有錦衣衛上門敲門要誌本,本王八成也會當他是來抓人了。”
    “那就這麽滴,本王一會兒就讓常伴伴親自上門去要縣誌,還有查賬冊的事兒,本王幹脆也一並辦了……”
    說到這裏,贏高治有些幽怨的看了李北玄一眼。
    最後到底,他堂堂晉王殿下,還是成了李北玄指哪兒打哪兒的銅棒錘了。
    ……
    一日之後,事情便有了進展。
    贏高治這次親自出了麵。
    一方麵,讓常辛繼續督辦賬冊審查的事情。
    另一方麵,又派了幾個貼身太監、親衛,挨個走訪晉陽各大宗祠、義莊、塾館。
    征調縣誌與族譜誌稿各類。
    原本,贏高治其實是抱著殺雞儆猴,大殺四方的心態去的。
    畢竟在他看來,晉陽這地界上,既然能出現糧道走私的事來,那地方士紳多半也是一丘之貉。
    都不是什麽好玩意兒。
    多少得皮裏陽秋,遮遮掩掩。
    甚至抗令拒交,挨幾個板子才肯鬆口。
    可誰知,過程竟比想象中順利許多。
    不但沒人推脫,反而一個個都主動配合,顯得極為熱情。
    有的宗祠早就把舊誌抄過好幾遍了,甚至還上了夾板、包了牛皮。
    裝訂格外齊整。
    送來的時候,不僅附了詳細的卷內索引,甚至還有自家家塾裏的童生上門,來說明來曆,協助研讀。
    吏員們在抄錄的時候,甚至還有一個七旬老族長親自監督。
    對方還特意拿了祖上考貢生時的試卷殘本,來證明自家誌本裏的內容絕無捏造。
    這種迫不及待,想把家族寫進朝廷視線裏的勁頭,著實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贏高治看完第一本誌稿的時候,還以為是哪個心虛的家族故意掩飾。
    可他很快就發現,不止一家這樣。
    韓家送來的誌本一共三份。
    分別是仁壽、大業和武德三朝修訂版本。
    裝幀風格各異,但記錄極細。
    不光寫了家中曆代捐款修橋、修廟、設義莊的時間地點,還注明了與晉陽幾任郡守、縣丞的交誼淵源。
    最誇張的是其中一頁,居然還畫了一張大致的人脈圖。
    七拐八拐的扯了八代。
    最後居然扯到了贏家身上。
    好像韓家也是皇親國戚似的。
    而宋家也不甘示弱。
    其族譜裏居然附了一篇家主私撰的《靖災記》。
    內容雖多有粉飾,但對於家族在過往幾次水患、雪災中的舉措記得極詳。
    甚至包括“幾時開倉賑災”、“何人出銀多少”、“與官府協商的過程”等等細節。
    而如此看來。
    晉陽的鄉紳,居然大部分還真是清白的。
    畢竟,若說這些人真是麻穀嶺的資助人,那這種主動暴露家庭根底、主動送交家譜縣誌的行為,實在過於不合常理。
    更何況,他們配合得並非一時作戲,而是真的全力以赴地表現清白。
    有的家族甚至還把戶中管事、賬房先生的名錄一並附上。
    並主動承諾說,隨時可供傳喚問詢……
    看得贏高治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根本升不起再懷疑的心思。
    “這麽看來,除了鄭、宋、韓三家,偷偷賣過幾次糧食之外,晉陽的大部分士紳,其實是並不知道,也並沒有參與到麻穀嶺之事中的。”
    看著桌上足足有一人高的誌本,贏高治有些頹廢的癱在椅子上“李兄,咱們好像又白忙活了啊!”
    贏高治現在的感受,隻有兩個字可以形容。
    麻了。
    而李北玄卻壓根沒搭理贏高治。
    從頭到尾,他連眼皮都沒抬一下。
    隻是自顧自的埋頭,在案前鼓搗一張大紙。
    那張紙極大。
    足有半張床大小。
    原本是用來裱字畫的,如今卻被李北玄拿來畫圖了。
    一張晉陽鄉紳交叉關係脈絡圖。
    這張圖,以晉陽城為圓心,以二十家重點士紳為節點。
    交叉比對了各個誌本裏,所記載的家族變遷、捐助記錄、任官信息、姻親連結、童生培養、義莊興辦、義田變賣、賬房出入等事項。
    分出了親疏遠近,派係脈絡。
    而且,極為精準。
    沒有絲毫疏漏、誤判。
    “耶?李兄,這康家和蘇家好像沒什麽關係吧?沒有姻親也沒有生意往來,你怎的把他們兩家歸到一派去了?”
    贏高治不知何時湊過來,有些好奇的看著李北玄麵前的大紙。
    而李北玄聞言,終於停了筆。
    抬眼掃了贏高治一眼,淡淡道“因為他們兩家的賬房。”
    “賬房?”
    “對。”
    李北玄點點頭“這兩家的賬房,一個叫趙康寧,一個叫白兆喜。”
    “一個是晉陽本地人,一個是三年前從東鄉搬進城裏來的。”
    “不管是從履曆還是從身份上來看,都看上去八竿子打不著,但是……你如果看過蘇、康兩家的賬冊,就能看出來,他們兩家賬冊上的書寫手法,用的都是幹支對賬法。”
    “幹支對賬法,是一種很常見的記賬方式。”
    “但是不常見的是,他們的記賬格式、銀票編號、封倉落款的習慣,居然也完全一致。這種一致,不是巧合,是長期受同一賬學體係熏染下來的痕跡。”
    “也就是說,趙康寧和白兆喜這兩個人是絕對認識的,而且關係非同一般。”
    聽到這裏,贏高治簡直驚了。
    這特麽也能合並同類項?
    “不過……這能說明什麽?”
    贏高治抓了抓腦殼,有些不解“有可能,他們就是在一個賬房裏學出來的呢?這很正常吧……”
    “確實很正常。”李北玄點了點頭,繼續道“但不正常的點在於,趙康寧和白兆喜這兩個人,在去年秋天前後,都曾分別去過鄭家義莊借調幫賬。”
    “時間呢?”
    “一個是九月初六,一個是九月廿三。”
    “而你再看這個。”
    李北玄抽出一本賬冊,啪地一下攤在贏高治麵前“這是你家常伴伴查出來的賬冊,鄭家那批走私糧食的出賬日期,正是九月廿七。”
    “這說明什麽?”
    “說明這兩個賬房,八成是幫著鄭家做了糧食賬。”
    喜歡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