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你不體麵,就幫你體麵

字數:4941   加入書籤

A+A-


    李北玄話音剛落,崔仲琛的臉色就變了。
    這才反應過來,這小子確實是在給他設套!
    不過崔仲琛也不是好相處的。
    聞言隻是微微一怔,隨後便慢條斯理的回答道“李公子此言差矣。”
    “同宗歸同宗,但旁支也自有門戶。若真出了錯,且得看人、看事、看因由,而不可一概而論。”
    “況且族譜雖同,但世居不同,門戶不同,教養、風俗,也未必相同。清河是清河,晉陽是晉陽,雖有血緣一線,但律法人情,總還是要分清的。”
    一番話,說得既沒有推卸,也沒有應承。
    姿態放得不低,但也絕不給李北玄順杆子上樹的機會。
    換句話說,想借著宗親把髒水倒到他身上?
    沒門。
    說完,崔仲琛忍不住心下有些得意。
    感覺自己的回答十分巧妙。
    但李北玄卻樂了。
    輕輕地點了點頭,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的樣子,皮笑肉不笑道“哦,原來是這樣啊。清河崔氏啊……原來是這般規矩。”
    “平時沒事兒,大家是好哥們兒,一起喝酒寫詩敘鄉情。”
    “可真要是鬧出點亂子,哎,彼此還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是吧?”
    崔仲琛“……”
    不是?
    這對嗎?
    聽見這番混不吝的話,崔仲琛差點當場宕機。
    他一向老辣,縱橫官場幾十年,什麽場麵沒見過?
    可就這麽一句話,竟讓他一時間有點接不上來。
    眼前的李北玄,剛才還是個眉眼溫潤、舉止有禮的世家子弟。
    言辭裏帶著敬意,帶著小心。
    可這一轉頭,怎麽就跟個胡同口兒的小盲流子似的。
    說話這麽……這麽不體麵呢?
    什麽叫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這是哪兒的鄉間俚語?
    能登這大雅之堂?!
    “李公子此言……”
    崔仲琛皺了皺眉,剛想要開口說些什麽。
    可李北玄卻根本不給機會。
    徑直把茶盞往桌上一擱,冷聲道“崔公,你也知道,我是泥腿子出身,沒耐心跟你一直繞彎子。”
    “所以,咱們先別繞這些虛的了。眼下晉陽這邊,可不是你我閑談風月的所在,聊正事吧。”
    說罷,李北玄啪啪啪的把東西往桌上一擱。
    分別是劉繼恩的供詞,清河陳家的族譜,以及崔光耀的個人履曆。
    足足有半尺高的冊子擺在崔仲琛麵前,直接把崔仲琛整懵了。
    “小子,你什麽意思?在審問老夫?!”
    崔仲琛下意識就想拍桌子。
    可他到底是朝中九卿,是清河首族,是習慣了端著架子說話的老世家。
    那點怒氣還沒衝到手腕,就被多年養成的沉穩姿態給按了回去。
    但手雖然沒拍出去,可臉色已經沉了。
    “李公子,這是何意?”
    他說得不輕不重,語氣依舊帶著長者的分寸感,仿佛隻是一個被小輩莽撞打斷話頭的前輩長官。
    而李北玄則笑得更溫和了。
    仿佛崔仲琛的問題不是質問,而是兩個老朋友之間的一句玩笑。
    一邊往後靠了靠身子,一邊慢悠悠地道“崔公,這話我還真不敢接。”
    “審你?那可不敢,您是什麽人?當朝九卿,清河首族,位尊身貴,我一個小小庶人子弟、賑災官差,哪有資格審您?”
    “但您也知道,晉陽現在這攤子事,不是我能捂得住的了。”
    他指了指桌上那一堆卷宗“流民作亂,軍器走私,流言遍地……麻穀嶺上,還有十萬壯士埋伏著隨時準備下山出擊。”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和崔這個字脫不了幹係,而這……”
    說到這裏,李北玄臉上的笑意更明顯了。
    甚至還帶著點誠懇的味道,認真道“這事兒,我可不敢置喙,也不敢說什麽審不審的。”
    “不過我倒是知道一件事。”
    “您要是現在能給我個說法,把事理捋清,把人揪出來,該送官送官,該封祠封祠,該脫名脫名,我這邊寫個奏章也好,給京裏送封信也好,起碼咱能給朝廷一個明白話。”
    “說崔家並不庇護奸逆,反而主動自查、助我辦案。”
    “到那時,朝廷自然是感念您忠心,咱們各退一步,給大家都留點體麵。”
    “但您要真一口咬死無幹,那我可沒法糊弄下去了。”
    說罷,李北玄抬眼看著崔仲琛。
    語氣平靜道“您知道聖上脾氣。若我連夜上折,把這些卷宗原件送入京中,最多五天,兵部、刑部、宗人府的三撥人就能把清河崔氏圍個水泄不通。”
    “到那時,朝廷可不會問什麽本支旁係,也不會按宗譜翻人名。”
    “隻看你們姓崔,是不是?”
    ……
    崔仲琛盯著那一摞卷宗,半晌沒有出聲。
    他年近六旬,慣於端坐廟堂、籌謀帷幄。
    世間風浪見得多了,本不至於被區區一紙供詞、兩本族譜逼得張口結舌。
    可此刻,他卻真的有些說不出話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不是因為慌了,而是因為這事,真不好答。
    因為李北玄崔仲琛早就知道,有人在晉陽搞事。
    而崔家,在其中的角色十分微妙。
    參與嘛,沒有。
    支持嘛,也沒有。
    可若說毫不知情,毫無關聯……那也絕不可能。
    甚至說句更刻薄的,他們的算盤本來就是兩頭下注。
    試探朝廷的態度,左右觀望。
    等哪邊風頭強大了再補上一腳,左右都有台階下。
    若真有人在晉陽翻了天,那崔氏完全可以事後遞上一紙表功,混個從龍之功。
    若那股暗流被撲滅,那崔家便一臉清白。
    依舊是武朝的柱石,仍舊是高門舊族。
    但他萬萬沒想到,李北玄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背後之人直接查都不查,反而直把他們崔家打成了主謀!
    崔仲琛張了張嘴,剛想解釋。
    但卻又發現自己實在無話可說。
    因為清河崔氏雖大,但家族譜係極繁。
    每一支往下都能開個小家族,地盤人脈自成一套。
    他自己未必能事事知情。
    尤其是三十年前遷往晉陽的那一支。
    對方血脈雖薄,但若真幹了什麽,他也未必真敢拍著胸脯說無關崔家。
    朝廷講究宗族連坐。
    真鬧起來,可不是一句不知情,就能撇幹淨的。
    可是……
    這事兒說白了,跟崔家真的關係不大啊!
    喜歡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