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崔仲琛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字數:4953 加入書籤
崔仲琛現在的心情,就一個字。
苦。
畢竟,這事兒要擱旁人身上,也許早就拍案大罵“胡說八道!我崔家堂堂百年世族,豈會沾染叛逆?”
可他不能。
因為剛才那一番閑聊,是他自己親口說的。
說崔家枝葉繁茂,走動頻繁,子弟孝順,往來不斷。
說得眉飛色舞,像是在給李北玄上課,又像是在炫耀清河崔氏的門楣。
可誰知道這個遭瘟的李北玄,直接順著那話頭,反手就把一個連坐的套子,扣在崔家頭上了。
而若現在他改口,哪怕說得再圓,也等於親手把剛才的麵子撕個粉碎。
哦。
他剛剛才誇完族人走動勤、家風好,結果轉頭,就來一句“旁支出事與我無幹”?
那叫哪門子的家風?
那豈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
再者,就算能改口,那也是丟大人。
他堂堂九卿,治下族門。
出了亂子卻一句“我不知情、我管不著”?
這話要是傳出去,朝裏朝外,誰還信崔氏的威望?
名門巨族,連自家族譜都管不住?
這話一旦傳開,便是再幹淨也成了汙點。
可是……可是這事兒,真他娘的跟崔家沒關係啊。
崔仲琛心裏憋得慌,簡直想仰頭大吼一聲我崔家真沒摻和造反啊!
可他不能喊。
因為那一摞摞卷宗就擺在眼前,冷冰冰地像一摞刀子。
劉繼恩的供詞,清河陳家的族譜,崔光耀的履曆……
甚至連名字都一筆一劃地寫著崔。
他要真說沒關係,萬一李北玄反手一句那怎麽會有這麽多崔姓攪在裏頭?
他能說什麽?
說那是旁支?
可剛才他才親口講過,旁支逢年過節都要走動,情同手足。
現在卻要翻臉說,那幫人,和我沒半毛錢關係?
這不是當場往自己臉上抹泥?
他還能說什麽?
說崔家人多,底下的枝葉不在自己管轄?
可他堂堂清河崔氏,連族人都不約束?
讓外人知道,豈不是笑話?
想到這裏,崔仲琛的臉都白了。
他在朝堂縱橫幾十年,見過多少場風波。
誰要動誰,誰要倒黴,誰是棋子,誰是刀口,幾乎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從來沒有人,沒有什麽事,能叫他心裏生出這種下不去台的滋味。
可偏偏此刻,他卻真切地覺得。
自己像被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套住,連掙紮的餘地都沒有。
而就在這時,李北玄又笑了。
淡聲道“崔公,咱們時間可不多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往前傾了傾身子。
語氣帶著點溫和的催促“清河陳氏已經伏法了,供狀您也看見了,和劉繼恩勾結得明明白白。劉繼恩呢,如今也在晉陽牢裏關著,過幾日就要提審進京了。”
“眼下都開春了,我們這邊也得忙起來。”
“春耕動員、軍糧調度、流民回歸,一樁樁一件件,哪一樣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他說到這兒,微微頓了頓。
又笑道“而等到春耕一過,我們這一撥官差,也該回京複命了。到時候聖上問起此事,您要是能給我一句話,那就是您清河崔氏自潔清明;可您要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他輕輕一攤手“那就得由朝廷去查咯。”
“到時候,可就不是咱們兩個,坐在這說話這麽從容了。”
……
此時,崔仲琛的臉色終於變了。
他知道李北玄說的是實話。
春耕之後,是朝廷政務重啟的時間節點。
所有駐外官差都會返京述職,各地備案會一並送入三省六部交接。
若他再拖下去,李北玄隻需在折子裏多寫幾句“疑似崔氏有涉”,就足以讓兵部、刑部、宗人府聯合查案。
到那時候,查的可就不是某個叫崔光耀的庶支了,而是整個崔姓。
他能擋得住嗎?
擋不住。
他再是九卿,也不能阻止聖上翻族譜、挖祖墳。
而清河崔氏曆來門第繁盛、人丁眾多。
老一輩子弟幾乎遍布朝堂、州府、軍中、書院、貢籍。
真要一一過篩、逐條清查,哪怕最後能洗脫幹淨,也足夠元氣大傷、顏麵盡失。
更別說那“萬一”了。
萬一真有哪個庶支、哪門分房,在晉陽偷偷摻了手,卻又沒和清河主房打過招呼……
畢竟門閥雖然勢大。
尤其是像他們崔家這般的五姓七望,幾代人都紮根在官場與士林之間。
早已跟整個武朝的士族體係糾纏不清,是“動不得”的存在。
可是,“動不得”這三個字,是有前提的。
朝廷不敢動崔家,是因為崔家這些年在禮法綱常上站得正,士林裏口碑好。
每逢大事,能出人,能出力。
能捧出幾篇震古爍今的文章,能舉薦幾位忠直無畏的大臣。
大義、風骨、聲名。
這些東西是他們在士人心中紮根的土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可若是“謀反”二字一旦扣下來,這一切就都不成立了。
謀反是什麽?
是欺君,是逆天,是要把天下推翻重來。
那可不是尋常的小過失,不是族中有個紈絝打了人,也不是田地裏出了個偷稅漏稅的管事。
這種事一旦沾上,哪怕是旁支,哪怕你解釋得再清楚,也會像毒墨一樣,慢慢暈開,最後把整個族譜染得烏黑。
朝廷再怎麽忌憚,也不能裝作沒看見。
更何況,朝廷裏的那些人,有幾個是好相與的?
誰不盯著這些大族看?
誰不想借著一點機會,把他們拉下神壇,好讓自己出頭?
一旦朝廷有了理由,那些平日裏端著姿態、似乎高高在上的士人,也會立刻換一副麵孔。
士人高談大義,那大義是給誰的?
是給忠臣,給仁者,給為國為民的世家的。
可若是變成謀逆,那士人們為了自己的清名,為了向世人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綱常所在,轉頭就會第一個拿起筆,寫折子,寫檄文,痛罵崔氏家風不修,族人不綱,禍亂天下。
到那時候,清河崔氏的百年綿延,千年傳承,怕不是就要毀於一旦了。
崔仲琛想到這裏,隻覺喉頭發澀,舌下發麻。
萬萬沒料到。
自己會在晉陽這個半破不廢的小城,被一個後輩小子逼到這種地步。
“李公子,容老夫想想。”
喜歡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