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李北玄的秘密武器

字數:4143   加入書籤

A+A-


    “怎麽說的跟逼良為娼似的?”
    贏麗質一邊說,一邊抬手按住額角,實在忍不住笑出了聲。
    可李北玄卻板著臉,一副深受其辱的樣子。
    “你說得沒錯,我現在的處境,和逼良為娼確實沒什麽區別!”
    他說著,坐直了身子,一本正經地開始數著指頭。
    “第一,我不願意!”
    “第二,我還不能不去!”
    “第三,我去了還得賠笑!
    “第四,我賠笑完還不能收錢!”
    李北玄說到這裏,忍不住咬牙切齒:“最關鍵的是,我還得演戲!”
    “明知道這幫人打著互市的旗號,是想來探探口風,摸清武朝的底子,但我還得笑臉相迎,裝出一副‘兄弟之邦’的樣子,陪他們吃飯、陪他們遊園、陪他們吟詩作對。”
    “這不就是逼那個啥,為那個啥嗎?”
    李北玄說到這,閉了閉眼,歎了口氣,“唉,皇命難違。”
    贏麗質頓時哭笑不得,一臉同情的伸手輕輕拍了他一下:“小爺們兒,你這是為國獻身啊,武朝會記住你的貢獻的。”
    “……哎。”
    李北玄連騷話都懶得說,往榻上一躺,開始裝死。
    而贏麗質抿著嘴笑了,看著李北玄裝死的模樣,伸手拿起案上的一方帕子,抖了抖,輕輕蓋在他臉上。
    隨後從一旁抽出一卷薄冊,是她剛從內廷拿來的機密人物清冊。
    她是皇家公主,自幼耳濡目染。
    對各國來使的背景、血統、派係都有過接觸。
    這些年她雖未直接參與政務,但作為贏世民默認的潛龍之一,她了解得比誰都清楚,也有門路拿到吐蕃使團的人物清單。
    “小爺們兒,你躺好了,聽我說點正經的。”
    贏麗質笑眯眯的舉著冊子道:“吐蕃這次的使團,你可得注意。”
    “我當然注意。”李北玄側了個身,悶聲悶氣的說:“注意穿衣打扮,注意喝酒姿態,注意不要在席上放屁……”
    “……我說的是正事。”
    贏麗質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接著道:“這次來的是葛爾東讚,吐蕃使團的正使。這人就不用我多介紹了吧?你上次見過他。”
    “雖然上次他來沒討到什麽好,但因為幫忙促成嫁了一個公主,促進了兩國邦交,所以葛爾東讚回去之後也升了官。”
    “如今,是如今吐蕃朝廷中炙手可熱的年輕貴族,歸屬東讚係。”
    李北玄聽到這幾個字,終於從軟榻上撐起半邊身子,臉上的表情也不再是吊兒郎當:“東讚……哪個東讚?”
    “就是大相祿東讚·傑布的那一脈。”贏麗質翻了翻冊頁,指著其中一行字,“他是祿東讚的嫡親侄孫,名下封號是桑曲王,現為吐蕃近衛營掌旗使,統領三千親兵,身份上幾乎等同於咱們這邊的郡王,兼禁軍校尉。”
    “謔。”李北玄挑了挑眉:“就他還年輕?”
    “嗯哼?四十歲當郡王,你覺得他很老?”
    贏麗質有些失笑道:“現在的葛爾東讚,已經是如今吐蕃年輕一代,最有機會接任大相之位的人物了。”
    聽到這裏,李北玄摸了摸下巴,喃喃道:“那也就是說,葛爾東讚,現在已經是東讚派係的新旗手了?”
    “對。”
    贏麗質點了點頭。
    吐蕃的權力結構很特別,不像中原以文官體係為骨架,他們是一種典型的貴族合議製。
    主政的是讚普,但執政的是大相。
    也就是他們的宰相體係。
    也就是東讚派。
    這是吐蕃國內最具實權的官僚貴族集團,也是吐蕃王室長期倚重的政治班底。
    祿東讚本人曾為鬆讚幹布輔政,是推行漢化、推動對武聯姻、開拓中原外交的關鍵人物。
    而除此之外,還有軍貴派和僧官派。
    具體情況,大致可以總結為“鷹派”和“鴿派”。
    不過在這三個派係中,最厲害的,也最有話語權的,就是東讚派了。
    而葛爾東讚,居然……
    這麽強了?
    李北玄聽完,愣了愣,旋即便樂了,笑得肩膀都輕輕抖了兩下。
    隨後拉長了聲音道:“哎呀呀,往事曆曆在目啊。”
    “我去年可沒少收拾葛爾東讚,這次怎麽又主動請纓來了?該不會是想玩一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找我報仇吧?”
    贏麗質聽到這話,頓時被他逗得又好氣又好笑。
    一邊嗤笑著回道:“人還沒來呢,你就覺得他是來找你報仇的了,你倒挺會給自己立敵的。不過話說回來,他也許是有這個念頭,但問題是,你會給他機會嗎?”
    “給不了一點。”
    李北玄搓了搓手,賊兮兮的說:“那個誰你還記得嗎?慧空和尚?”
    “我讓玄奘緊急培訓了他快一年,各種教義都讓他背熟了,等老葛這次來,我非得讓他把人帶回吐蕃去不可。”
    聽到這裏,贏麗質的表情瞬間變得無法言喻。
    好半晌才擠出一句:“你是魔鬼吧。”
    李北玄卻得意地笑了起來,語氣輕快,仿佛在談一樁極為有趣的玩笑:“你懂什麽,這叫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吐蕃向來尊佛,尤其在祿東讚這一派的主導下,佛法更是成為了國政工具之一。
    不僅被用來鎮壓部落、調和貴族矛盾,還被包裝成一種文明輸出,試圖借助佛教,影響滲透武朝邊地。
    可惜,吐蕃的佛教發展極為粗糙。
    他們的所謂佛法,本就是從中土佛經中斷章取義,再混雜了儒學一些名節訓誡、巫術中的神靈祭儀、以及本地的苯教鬼神體係。
    一鍋亂燉。
    既不正,也不純。
    吐蕃僧人講的因果報應,常常和祖先崇拜攪在一起。
    有的寺院甚至直接設有血壇,每逢節日宰牲獻供,還要念什麽什麽咒語,來保佑讚普長壽。
    哪怕頂層貴族信奉佛教,但底下的百姓卻常常根本分不清佛祖和山神、水母到底哪個更靈驗。
    而李北玄,早就想借機破壞吐蕃佛教的思想根基。
    不過這種東西,既不能用武力打壓,也不方便官方抵製。
    那就隻能……文化入侵。
    而慧空這個人,就是他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