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年前舊事
字數:4376 加入書籤
鄭安邦這人,向來認死理,拐不過彎。
聞言非但沒有退縮,反而上前一步,昂首而立,義正辭嚴:“陛下!此案並未真的了結!刑部之結案,乃是掩蓋,乃是被人買通!臣已查明端倪,得知真相!”
“貢生梁卓,絕非誤食變質糕點而亡,而是有人蓄意下毒!此事,不是巧合!”
“……”
真新鮮。
當誰不知道似的。
贏世民的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抬眼,陰陽怪氣道:“哦?鄭卿倒是神通廣大。連刑部、大理寺都說是意外,你一個禦史,何時學會查案了?”
“要不這樣過了年,朕就調你去大理寺,當個正卿如何?”
這話帶刺,可鄭安邦卻完全沒聽出來諷意,反而精神一振,還帶著幾分得意,朗聲答道:“陛下言重了!臣隻是細心罷了。禦史之職,本就該察風聞、糾百官。凡有疑案,臣等就該上奏,這是臣的分內事!”
此話一出,殿上三閣老頓時一齊翻了個大大的白眼。
而贏世民被氣得差點笑出聲。
“好,好!鄭卿果然盡職盡責。”
說到這,他眼神一冷,手在龍案上一敲,“隻是朕今日不想管此事。你若真有證據,以後再說!”
貢生中毒案,贏世民心裏清楚的很。
背後就是太子和漢王搞的鬼。
不過贏世民現在不想管這事兒。
畢竟如今,他正忙著國恩票,一心要推大政,哪有心思去翻半年前的舊事?
更何況,廢太子這事,他雖然早有打算。
可上次不過隨口試探,三閣老、六尚書就一齊攔下。
時機未到,再提也白搭,徒惹朝堂生亂。
不如先壓下,等日後大勢所趨,再順勢而為。
於是,贏世民揮了揮手,語氣不耐煩:“鄭卿,退下吧。”
可偏偏鄭安邦是真不懂看臉色。
見贏世民不接,反而急了,咬牙高聲道:“陛下不可輕視!臣已經查到確鑿證據,是漢王和——”
“咳咳咳咳咳!!”
三閣老幾乎是同時一陣劇烈的咳嗽,硬生生把他後半句給壓了下去。
“漢王?”
而馬賓王這次的反應,出奇的快。
頓時猛地怪叫了一聲,整個人都從座位上跳起來,滿臉不可置信:“什麽?漢王?竟然是漢王下的毒?這……這是怎麽回事!”
鄭安邦話被生生攔住,這才終於回過味來。
他再傻,也感受到了殿中那股不對勁的死寂。
陛下臉色鐵青,三閣老咳得像是要斷氣,戶部尚書嚷嚷得驚天動地。
再傻也明白了,自己差點把“太子”兩個字說出口!
瞬間,冷汗順著鄭安邦的脊背流下來。
他急忙俯身,連聲補救道:“是、是漢王的人!沒錯!是漢王手下的人,在食物裏動的手腳!此事臣已經查得真真切切,絕非虛言!”
鄭安邦這一句話落下,大殿裏所有人,齊齊鬆了一口氣。
三閣老都在心裏暗暗叫幸虧。
幸虧鄭安邦最後機靈了一下,咬住了“太子”二字,沒直接說出來。
否則這一殿人怕是都得頭痛三天三夜。
而贏世民背脊靠在龍椅上,心中也稍稍鬆懈。
還好。
還好鄭安邦硬生生把話頭調了個彎,壓在了漢王身上。
雖說也不是什麽好結果,但至少比太子兩個字要好得多。
過了半晌,贏世民才揮了揮手,不耐煩道:“既然是漢王的人犯事,那就將那人捉拿下獄,一律處置。”
想了想後,贏世民又補了一句:“至於漢王,治下不嚴,罰俸一年,以儆效尤。”
這話一出,等於直接定了性。
把案子壓在漢王屬下身上,把鍋扣在治下不嚴上。
至於案子裏真正的隱情,徹底不再深究。
殿中幾位閣老聽見這話,也都暗暗點頭。
能這樣解決,已經是最穩妥的局麵。
畢竟真要深查,最後查到太子頭上,那可真是要出大亂子。
可誰知,這話剛落,鄭安邦臉上竟露出一絲遲疑。
他喉結滾了滾,像是猶豫該不該再說。
贏世民敏銳地察覺到他的神情,眉頭登時皺得更緊。
“怎麽?你還有什麽要說的?”
聲音裏隱隱透出幾分火氣。
鄭安邦被這一瞪,背心冷汗直冒。
他方才差點說出太子二字,自己心裏也驚魂未定。
此刻被盯著看,腳底更是直冒寒氣。
可偏偏,鄭安邦這種人,就是認死理,拐不過彎。
心裏明知道繼續開口可能會惹禍上身,可他還是咬了咬牙,硬著頭皮又開了口:“陛下……漢王縱門下行凶一事,如今已在長安傳遍。臣即便不說,坊間也都在議論。”
他這話一出,大殿裏空氣又凝固了。
贏世民麵色陰沉,眼中寒光閃爍。
“放肆!”
他猛地一拍龍案,聲音如雷:“長安謠言,豈能盡信!你禦史不去緝捕謠言之人,反而在朕麵前添油加醋?”
鄭安邦被喝得一個哆嗦,可他仍舊梗著脖子,聲音提高了幾分,顫抖著卻依舊堅持:“陛下,臣並非信謠,而是事有端倪,確鑿不虛!”
“而且!而且漢王栽贓的人,可是執失烈!”
“這事兒,已經在軍中傳遍了!”
聽見最後一句話,殿內幾個人,臉色頓時又變得難看起來。
如果事關漢王,還尚有轉圜餘地。
可牽扯到執失烈,事兒可就大了。
雖然執失烈現在隻是庶人一個,但此人在軍中威望極高。
那是親手滅掉薛延陀的猛將,是大武西征史冊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所以前年,贏世民因執失烈屠城,下詔褫奪其爵位一事,雖然在大義上能說得過去,可在許多老將眼裏,卻始終是個梗在心裏的刺。
雖然朝中沒人敢明說,但在軍營裏,在酒肆裏,在那些跟隨過執失烈征戰的老兵口中,卻常常暗暗為他抱不平。
若是此時,有人告訴他們。
去年執失烈入獄不是誤會,乃是有人故意栽贓,而冤枉他的人,就是漢王……
想到這裏,贏世民的眼神,頓時暗了下來。
隨後,咬牙切齒的對鄭安邦道:“此事為何會傳遍?詳細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