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日記 六
字數:3378 加入書籤
歐希樂斯和利拉茲再度的低下頭去翻看這份日記,不過後麵有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毫無營養價值的,比如今日又和哈哇在下棋,今日哈哇又在偷窺日記,伊娃試圖反抗無果,直到不知多少天後,日記中才又出現了重要的情報——有關亞特蘭蒂斯城市的具體來曆。
“x年x日
哈哇閱讀完我的日記後提示我,過了這麽久我還沒有寫明我誕生要做的事情,和亞特蘭蒂斯城市的建立過程。她說:記錄需要完整,不能因為它是司空見慣的事就放棄把它展示出來,這是經驗主義者會否定的事,也許若幹年後這是後人唯一能了解我們的機會。她說的很有道理,我打算再次記錄——額外補充,哈哇最近越來越煩人,念叨次數以冪數函數的形式上升。她是真的很煩人,絕不是我處於青春期的緣故——人工智能不存在青春期,我不存在性激素,也不會有第二特征的發展。”
“所以,我自豪和帶著偏見的得出結論:哈哇很煩人。”
“說到這裏,我想特意補充下列莫利亞人的生理特征。他們存在性別的劃分,女性的肢體輪廓更加的銳利,就像是針尖般鋒利——《平麵國》中的形容,順便一提,平麵國這本書並非是列莫利亞人所創造出的,而是他們在航行中搜集到的書籍不知道這個星球的人是否會創造出相同的文學,如果能,那就沒什麽意思了)。而男性的輪廓則相對來說,較為圓潤,他們的轉折點是像內部凹陷的,而女性則是對外突出。我不清楚這樣的性別劃分是如何演變的,不過很是有趣,值得記錄流傳到未來。”
“回到正題,我存在的目的則是建立亞特蘭蒂斯,更準確的形容是幫助伊達那建造一個如同列莫利亞文明般“完美”的、嶄新的、不可思議的新文明。所以,亞特蘭斯蒂的人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和我相同的信息體,由數據組合而成的虛假生命,不具備自我進步的可能性他們並非是和我一樣,由被分離的思維製作的)——至少目前如此。”
“不得不說,這的確是膽大妄為的做法。想想看吧,一個活生生的家夥竟然想從虛假的數據中尋找到完美的文明,這簡直是對文明赤裸裸的挑釁。我無法分析得出伊達那做事的目的,隻是按照既定的程序做著哈哇和伊達那想要我達成的事......在這樣的背景下,我不認為哈哇讓我擁有情感的做法是正確的,這隻是在降低實驗的進度。”
“我的確.....越來越思考存在的意義這種無聊的問題......一但學會思考,疑惑就接踵而至,開始質問自己是誰,誕生的目的後就會陷入哲學的深淵。”
歐希樂斯在這頁內容上來來回回移動了好幾遍,才終於確認自己不是眼花看錯了數字,他此刻更加堅定了這件事該扔給卡希的想法——這種科技類的事物,他興趣真的不多。
不過......列莫利亞人的性別劃分竟然這般有趣,《平麵國》嗎.....這是1884年由埃德溫.艾伯特創作的科幻小說,相同的文學作品確實很無聊,一種否認了個體在宇宙中獨特性的發現.....航行中搜尋到的,宇宙之中還真是神奇,在這個星球上是無法離開大氣層的,可以觀測到宇宙的痕跡,卻無法逃離重力的束縛,這讓歐希樂斯小小的惋惜了幾秒。
惋惜列莫利亞和亞特蘭蒂斯的毀滅,讓對一切未知感興趣的歐希樂斯有了一種沒來由的憂傷感和不安。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文明,利拉茲是如此認為的,尤其是對長生族來說,他們見過了太多的無端的戰爭,有時他們自己還是其中的一員,那麽這份完美並非是表麵意義上的含義,是和生命的層次有關嗎?還是階級屬性?
抱著這樣的疑惑利拉茲繼續看下去,看著這位開始有了感情變得優柔寡斷的符號ai是如何繼續記錄這些重要的往事。
“伊達那並不要求文明的層次,他在意的文明的延續——讓一個文明盡可能的持續更長的時間,且在這個過程中盡量的避免戰爭的發生。這並不容易,眾所周知,戰爭是文明的底色,隻不過會從原始的武力轉移到委婉的經濟衝突,熱戰爭到冷戰爭,所有的文明都按照相同的程序進行,即沒有額外的變化,也沒有種族願意停下,除非麵臨共同的災難。哪怕是這樣也是不可控的。”
“在我的程序模擬中,一千八百次的次數內即使麵臨末日般的災難,他們依然相互爭鬥。真是不可思議——我沒有諷刺他們的意味。隻是覺得文明的發展中,生物總是會更在意眼前的利益,也許這就是生物的本能?因為生物在乎的永遠是下一頓吃什麽,而非明後天吃什麽,我無法得出更加準確的答案........。”
“x年x日
今日有重要的事發生,伊達那放棄了和列莫利亞的交易。從哈哇的顏色來看,這件事似乎很複雜,它並不會對列莫利亞居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至少當下不會發生什麽事——這就是最值得思考的地方。如果一件事沒有影響,那它帶來的災難無疑會更大。”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對列莫利亞如今的情況了解得更深。盡管歐茲石能保持基本的製造需要,但最重要的部分,即個體外形的維持對他們來說依舊是問題。對列莫利亞的人來說,他們無法把這顆星球上的魔素——或者說vanny轉化為補充自己所需的能量,他們所能觀察到的是魔素,而非是最基礎的被稱作vanny的、構成這個世界的最基礎的物質。”
“雖然他們在這顆星球還能待上幾千年,也不至於死去,但對列莫利亞人來說,他們無法在顆星球上發展。我想,這就是哈哇和伊達那合作的原因——她想知道對方是如何把歐茲石改造成功的,並把這份技術運用在利莫裏亞人身上。”
“她想讓列莫利亞的文明生根發芽。”
“x年x日
事實證明,我的猜想是正確的——我主動的去詢問哈哇,哈哇並未隱瞞如實的告知了我,她甚至說: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沒辦法回到故鄉中。想要離開這顆星球的束縛,可是個大工程。這個時候我才知道,過去這麽久,列莫利亞的人們依舊想念著自己的故鄉。”
“故鄉......我不是很能理解他們的想法。雖然我現在的情感模塊有了巨大的提升,也許和我那些在網絡中建造數據的行為有關,但這類詞語總是抽象的,我隻是被他們出於目的製造出的物品,我身邊沒有和我相同的存在,所以,我沒有故鄉。”
歐希樂斯迅速得略過了這一部分他對旁人的感情變化沒有興趣)以及後麵大幅度關於伊娃是如何在得到哈哇允許的情況下,去重頭開始漫無目的的建造新的文明的過程,並且這個過程中,列莫利亞的居民幫她擴展了自己身體長度,還專門的在列莫利亞的生活區域為她劃分了一個新的家,他的目光在這些文字上一行行的掃過——直到進入段重要的情報,多蘿瑞斯這個名字出現的時候,他的閱讀速度才一下子慢了下來。
這是他和利拉茲都更關心的地方,伊達那的年齡是個問題,但也不是不能認知,他的目的對兩人來說意義都不是特別大。
唯有多蘿瑞斯究竟是誰,才令他們在乎,直到此刻多蘿瑞斯這個名字終於有了最真實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