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劇本完成

字數:6405   加入書籤

A+A-


    江懷岩說得不錯,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確實要容易很多,因為有現成的故事,胡為民隻需要套公式就行。
    再者,他腦袋裏有不少經典愛情電影橋段,都是這個年代觀眾沒看過的。雖然因為時代原因,很多不能體現出來,但隻要他漏出一點足夠觀眾們大呼經典和過癮。
    第一天,胡為民寫起劇本來還有些磕絆,不時會去文學部編輯小組或者隔壁宿舍問梁曉生一些劇本的寫作問題。
    到了第二天,他已經熟悉劇本的寫作,寫作流暢了不少。
    等到第三天時,寫作進度明顯加快。
    第五天,隨著胡為民在手稿上畫上最後一個句號,他慢慢放下筆,揉了揉發酸的手腕。
    從開始劇本創作,到寫完他一共用了五天時間。
    他不知道其他人的劇本創作速度有多快,隻覺得自己的速度還行。
    畢竟他是根據自己的小說改編劇本,腦海裏又有電影畫麵,這個速度還是可以接受的。
    整理了一番桌子上的手稿,胡為民帶著第一版劇本來到主樓文學部第二編輯小組辦公室。
    “呦,小胡又來了,這回有什麽問題?”
    “小胡真勤奮,要是給我們投稿的作家和小胡一樣就好了。”
    “小胡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
    對於胡為民這樣年輕有才華,謙虛有禮貌的青年作家,大家都很寬容且喜愛。
    胡為民靦腆一笑,“《甜蜜蜜》劇本第一版稿子我已經寫完了,現在拿劇本過來,是想讓梁老師給我提一提意見。”
    “這麽快?”
    “這才五天,小胡你就寫完了?”
    對於胡為民的劇本創作速度,小組眾人無不驚訝。
    此時,江懷岩不在辦公室,施文欣作為老大姐站出來,好心勸道:“小胡,我們知道你第一次寫劇本,想快一點完成。但劇本不比其他,非常重要。我覺得吧,還得用心打磨才行。”
    “謝謝施老師關心!”胡為民感激道。
    施文欣說完,微笑著點點頭,坐了回去。
    這時,梁曉生憨厚一笑,對胡為民道:“胡老師,劇本給我,我幫你看一看吧。”
    對於胡為民拿來的劇本,他其實並不抱期望。
    幹過這行的都知道,劇本不比寫小說,是個慢工程。
    即使是改編,速度也快不起來。
    別說五天時間,就是五個月時間,也不能說慢。
    這叫慢工出細活,是對劇組,乃至整個電影廠負責。
    隻是當梁曉生翻開劇本,仔細研讀後,臉上的漫不經心慢慢消失。
    為什麽呢?
    因為胡為民的劇本寫的真好,就格式方麵,已經不比他熟知的廠裏的老編劇寫的差。
    更何況,這部劇本的優勢在故事性上。
    在他眼中,胡為民的這部劇本文筆比較流暢,條理通順,對於男女主角的愛情寫得還很優美,對故宮和長城等景點的描寫的更是栩栩如生。
    其次,劇本中男女主角的情感邏輯是合理的,他們不是那種一見鍾情,是那種漸進式的,且經過了時間和空間距離考驗的。
    在角色的塑造和關係構建也有其獨特之處。
    即,突破了臉譜化。
    男主角黎小軍的形象和過往電影中的男主角有很大不同,他還有著獨立於愛情線的人物弧光,在劇本中,他的形象比小說中還要生動幾分。
    配角也具備功能性而非工具性,比如李翹的父親,他的作用就是起到了劇情的推動作用。
    最後就是經典的敘事結構,“相遇阻礙團圓”雖然公式化,但經典就是經典,隻要故事好,就不會過時。
    看完後,梁曉生驚呆了,這真是第一次接觸劇本改編的人寫出來的?
    寫的太好了!
    他看完胡為民的劇本後,將自己正在寫的《甜蜜蜜》劇本悄悄合上。
    比不過,完全比不過啊!
    和胡為民的劇本比,他寫的就是……
    他有種預感,胡為民的劇本肯定會火,電影隻要按照劇本拍,廠裏拷貝賣的絕對不會少。
    胡老師這是要一劇成名了啊!
    梁曉生有種淡淡的憂傷。
    他都三十了,還是個小編輯。胡為民呢,虛歲不過22就成名了,人比人,真要氣死人啊!
    胡為民見梁曉生看完劇本後就在思考人生,哦,不,是在沉默不語,感到有些奇怪。
    “梁老師,劇本看完了嗎,有什麽意見?”
    “哦……哦,我看完了。”在胡為民的提醒下,梁曉生回過神來,沉吟片刻,他繼續道:“劇本很好,我沒什麽意見。不過,我一個人說好也沒用,還需要江組長同意才好。”
    這時,施文欣又站了出來,“懷岩不在,這樣好了,我先幫你把把關。”
    “謝謝施大姐!”梁曉生感謝道。
    很快,施文欣也看完了。
    她的心情和梁曉生差不多,驚訝,又有些難以置信,還有一種前浪被後浪追趕上的感覺。
    “小胡劇本中關於愛情的描寫太過細膩,這是我從未見過的,我已經沒有意見可以提了。”
    “施老師過獎了。”
    “謝謝梁老師,謝謝施老師。”
    胡為民的感激非誠誠懇,沒有他們的幫忙,就沒有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劇本。
    之後,江懷岩回來,看過劇本後,提了幾個修改意見。胡為民這回修改速度更快,不到一天就完成了。
    提交後,江懷岩感到很滿意,之後就是送審流程,到這一步,胡為民的工作算是完成了。
    北影廠門口,胡為民和江懷岩、施文欣還有謝鐵麗打過招呼後,提出離開北影廠。
    梁曉生則主動將他送到門口,臨別前,他還有諸多不舍。
    “小胡,這幾天寫劇本還有修改劇本,來回折騰,真是辛苦你了。”
    胡為民道:“哪裏哪裏,我還沒有感謝梁老師呢,要不是你和施老師他們,我對劇本都沒個概念呢。”
    “江大哥通過的劇本,廠裏一般都會通過,你也不用擔心。劇本審核通過後,還有籌備期。導演肯定是謝導,劇組選角的時候,會通知你開會……”
    梁曉生絮絮叨叨說了不少,胡為民也聽得很認真。
    雖然隻在北影廠住了幾天,但對他來說卻是意義重大。
    一部小說想要經久不衰,除了足夠經典外,影視改編對小說的傳播同樣影響深刻。
    就說後世的由小說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的《平凡世界》《人世間》等,基本變成了家喻戶曉的作品。
    這才是經典,才是長盛不衰。
    胡為民是作家,自然希望自己的作品向那些經典看齊。
    ……
    胡為民買了些東西,然後回到學校銷假。
    回來後,他立刻成了圖書館老師們的調侃。
    “呦,這不是我們的大作家嘛,怎麽這麽快回來?”
    “小胡,你的小說什麽時候會拍成電影啊?”
    “明年能上映嗎?”
    “大編劇,快給我們說說北影廠有什麽新鮮事?”
    “小胡,劉小慶和張金玲你見了嗎,是不是特別漂亮?”
    “張國民,關長珠呢?”
    胡為民仿佛成了明星一般,被圖書館的老師們圍在中間,問東問西的。
    這個年代,明星還隻是演員,是職業,也是群眾中的一員。可隨著電影的影響力增加,群眾對演員的生活同樣好奇。
    “劇本暫時創作完成,至於電影什麽時候拍攝,什麽時候上映我也不知道。”
    “北影廠就那樣,演員挺多的,導演也很平易近人,真沒什麽特別的。”
    “劉小慶和張金玲我沒見過,不過聽說真人比電影裏漂亮。同樣的,張國民,關長珠也是大帥哥。”
    胡為民挑選了幾個能回答的,算是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
    老師們的好奇得到解答,又開始聊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劉小慶和張金玲誰更漂亮,張國民和關長珠誰更帥。
    胡為民搖搖頭,將袋子裏的水果取出來。
    “趙老師,張老師,我買了點水果,不多,大家分著嚐嚐鮮吧。”
    “不行不行,小胡太客氣了!”
    “這怎麽行,我們都是老師,怎麽能拿別人的東西?”
    “小胡,我們知道你好心,但你還是自己留下吃吧。”
    胡為民道:“我不在這些天,工作都給幾位老師來做,我心裏也過意不去,這些水果也不是什麽貴重物品,大家真不用客氣。”
    “那我們嚐一嚐?”
    “嚐一嚐吧。”
    老師們見他這麽客氣,隻能接受下來。
    留下水果後,笑著走開了。
    他走了快一周時間,工作也多虧了有幾位老師。
    真挺感激的。
    很快,胡為民從北影廠回來的消息傳遍整個校園。
    龔修文得到消息後,臉色不好看。
    自從胡為民的小說《甜蜜蜜》連載後,他就沒過幾天舒心日子。
    好不容易小說連載完了,胡為民的小說又被北影廠看中,聽說有很大可能改編成電影。
    這怎麽可以!
    北影廠,你的格調呢?
    怎麽可以改編一個農民的小說,還要拍上電影?
    臉都不要了!
    胡為民越成功,龔修文就越難受。
    因為,這讓他顯得很蠢。
    是他同意女兒和胡為民離婚的,要是這個消息被曝光出去……
    龔修文都不敢想象,自己能不能麵對眾人的目光。
    這一刻,他真的後悔安排胡為民進燕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