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老師,傳火
字數:5902 加入書籤
胡為民回來後,不等他安穩下來呢,查劍英和陳建公跑了過來。
兩人是得知他回來後,特意感謝胡為民的。
“胡老師,真是謝謝你了,要不是你,我們文學社還在小打小鬧呢!”
原來,在胡為民為文學社眾人的稿子點評過後,還真有兩個人的小說投稿成功。
雖然隻是在報紙上刊載,而不是文學雜誌,但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巨大的進步。
一時之間,文學社內創作氣氛濃厚,大家都想做下一個能在報刊上發表小說的人。
胡為民認真道:“不用謝我,我的建議隻是起到輔助作用,真正起到關鍵作用的,還得是你們自己。”
查劍英和陳建公兩人嘿嘿一陣傻笑,覺得胡老師人好,說話又好聽,他們可太喜歡了。
“胡老師,聽說你的小說要被拍成電影了?”
胡為民道:“剛完成劇本的創作階段,拍成電影可能還要一段時間呢。”
“哎呀,胡老師以後真要成文藝工作者了,那我們要怎麽辦啊!”查劍英既為胡為民高興,又為文學社好了個指導者而感到憂心。
“你這是想到哪了?”胡為民搖搖頭,感到好笑,“我又不是要去北影廠當編劇,今後燕大才是我的主戰場。隻要有空,我可以幫你們多審些稿子。”
陳建公激動道:“胡老師,你這麽說,我們可當真了!”
他沒想到來祝賀胡老師的小說要拍成電影,還能碰到這種意外之喜。
不說別的,下學期文學社要是再招人,憑借胡為民的名頭,就能為文學社多招上不少人。
胡為民神情變得格外認真:“我這人你們又不是不知道,一個唾沫一個釘子,怎麽會說話不算數?我覺得咱們國家即將進入文學的黃金時代,文學社乃至燕大要是能多出些文學大家,也是好的。”
“胡老師,你真是我們文學社的恩人啊!”查劍英眼眶都紅了。
怪不得胡老師能成作家,作品還能被改編成電影,就憑這氣度和眼界,真就燕大年輕人中的獨一份啊!
……
回來這幾天後,胡為民除了上班,真就做到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專心窩在家裏寫他的新作《孩子王》。
新作胡為民寫的很用心。
為什麽?
因為老師是傳遞文明火種的人。
就是因為有老師這一職業,中華文明的火種才能延續下去。
他這一版的老師是有原型的,但又超脫了原型,他是新時代無數老師的集合體。
這就是薪火相傳!
主角當然不是一帆風順,在他的教學過程中,也會遇到挫折,會遇到不理解,乃至敵視。
但最終,在主角的努力下,在村支書的幫助下,在他和村名以及學生的交心中,大家理解了他,也成全了他。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有弧光的角色。
老師也是人,不是聖人,更不是神人。
隻要是人,肯定就有缺陷。
但胡為民不想寫缺陷缺點,也不是不寫,而是不著重描述,隻是一筆帶過。
以後世人的眼光看,這個時代的許多文化人仿佛陷入到魔怔中,作品中的美好很少,非常喜歡玩“黑深殘”那一套。
什麽是“黑深殘”?
就是說有些作品在氣氛、風格和劇情發展上的傾向,具體包括“黑暗”、“深刻”和“殘酷”。
就比如,於華出名後寫了部小說叫《現實一種》。
這部作品的先鋒性十分突出,它徹底顛覆了倫理文化和人性本質,小說敘述的是兄弟互相殘殺,以消滅對方子患為目的的故事。
古代都沒有的小說作品,結果出現在近現代作家筆下。
中國自古以來講究的就是兄友弟恭,一家人相親相愛。
是倫理,也是道德。
別說中華文化的敘事,就說是西方文化敘事,也沒有這麽赤裸裸講兄弟相殘,家人相殘的小說。
不敢說全世界都沒有類似事件發生,但很少有作家能那麽堂而皇之地將那樣的故事以文字的形式描繪出來。
就說美利堅吧,這個國家不說私下有多麽墮落,可他明麵上宣傳的也是愛和家庭的觀念。
為什麽?
國家是有一個個小家構成的,如果親人都變得互相猜忌,甚至以殺死對方為目的,那是會動搖統治基礎的。
西方國家都不宣傳這些,但奇怪的是在西方的有意引導下,東亞的幾個國家,尤其是中國、島國和南韓,特別喜歡討論這些。
明明大家都是受儒家文化影響,“黑深殘”這一套卻能流行起來,甚至被搬上大銀幕。
仔細想想,讓人不寒而栗。
有評論說這樣的作品表現了理性的脆弱和荒謬,飽含著對人性凶惡的憤怒和焦慮。
這就可笑了,中國傳統文化本來就講究兄友弟恭,家庭和睦,中國人也是最善良的那群人。就說這個時代,人性的光輝也在不斷閃現。
那麽,對人性凶惡的憤怒和焦慮又從何而來?
細究起來,此類作者的生活也是一帆風順,沒有遇到什麽大風大浪,更沒有機會接觸這樣的家庭,卻非要寫這樣的作品,不由讓人深思。
這個時代雖然不是最好的時代,但卻是大有為的時代。
中國人民需要文學作品不假,但他們需要的是昂揚的、奮發的,激昂的,絕對不是“黑深殘”,也不是“自輕自賤自疑”。
胡為民覺得,這就是他今後的創作風格,《孩子王》也會按照東方敘事風格去創作,去書寫。
當然,他這樣寫也許有人不喜歡。
畢竟現在的社會,尤其是知識分子流行的是反思文學。
你不僅不反思,反而自得其樂,豈不是要回到那個時代?
受歡迎,被批駁,不聞不問。
三種可能性,他覺得被批評的可能性更高,但他不在乎。
他還年輕,在文壇沒有地位和影響力,但他能保證自己不受那股奇怪風氣的影響。
如果更進一步,能影響到更多人,那就更好了。
也許是太想寫好這部新作,他下筆時思慮過多,使得創作進度慢了不少。
不過這都不是事,相比同時代的作家,他的創作速度實在是快了太多,太多。
……
十二月底,《故事會》編輯何成偉再次來到燕京。
來到門衛室前,何成偉羞愧難當。
因為他的不堅定,沒能和胡為民談好下一部作品的事宜,讓他在回到滬上後,受到了主編的批評。
雖然《甜蜜蜜》這部小說,《故事會》決定收下,但胡為民這座金礦,何成偉和他的領導都不準備放過。
這麽粗的金大腿,要是不抱緊了,被競爭者知道了,他們會被笑死的。
這次何成偉是帶著任務來的,說什麽都要拿下胡為民的下一部小說。
之前的《會說話的骷髏》那種風格就很好,故事性也強,非常吸引眼球,後來的《門》等也很不錯,非常符合《故事會》的風格。
唯一讓他們感到可惜的,這些小說都是短篇,不是中長篇。
《故事會》可太需要用一部中長篇,奠定雜誌在通俗領域的地位了。
《甜蜜蜜》是挺好,但總覺得差了點什麽。
抱著這樣的想法,何成偉擠出一絲笑容,敲響了門衛室的門。
“胡老師成圖書館管理員了?”
何成偉臉上閃過一絲錯愕,有意外,但又在意料之中。
之前他就想過,胡為民這種大才,窩在小小門衛室實在屈才了。
燕大圖書館管理員的職位雖然不怎麽樣,但這裏也出過大作家啊!
於是乎,他在登記後,問明圖書館方向,然後神色匆匆離去。
圖書館。
趙老師上樓,找到胡為民後連忙道:“小胡,樓下有個《故事會》編輯部的編輯,叫何成偉的找你。”
“哦,何編輯啊,我收拾好手頭的書就下去。”胡為民一邊說,一邊將一本書放進書架。
見何成偉是私事,他不想因公廢私,尤其是在之前請過近一周假的情況下。
趙老師點點頭,在一旁道:“小胡,快給姐說說,這個《故事會》又是怎麽一回事?”
“其實也沒什麽,我之前往《故事會》投過幾次稿,他們可能覺得我的作品適合他們,就過來主動約稿。”胡為民實話實說道。
“《故事會》……”趙老師念叨兩句,猛然想到了什麽,她驚奇道:“你還在投過稿?我家小孩也看這部雜誌的。”
“小胡不聲不響又放了個大衛星,這要是傳出去,不知道會羨煞多少人。”
“我投的都是短篇,也沒什麽了不得的。”
幾分鍾後,趙老師先下去告訴何成偉,然後又過了一陣,胡為民忙完手頭工作才下去。
“胡老師,恭喜恭喜,沒想到咱們再次見麵,胡老師就成圖書管理員了。”
“這都是校領導愛護我們普通職工。”
兩人寒暄兩句後,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
胡為民也不再客套,坐下後便問疑惑:“何編輯,不知道你這次來找我是為了什麽?”
“我先告訴胡老師一個好消息,《甜蜜蜜》我們雜誌很看好,如果胡老師同意,我們決定在明年第二期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