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布局

字數:3874   加入書籤

A+A-


    南安州,府衙

    已是下半夜,漆黑如墨的庭院一片寂靜,正房的門梁上吊著兩隻竹葛燈籠,隨風搖擺,燈火似滅非滅。

    寬敞的房櫳緊閉,但絲絲冷風還是穿過窗棱鑽進了房內,不過坐在案前的李康華並不在意,他拾起銀剪鉸斷一截燈芯兒,火光瞬間燃亮,將他的背影投在對麵的粉壁上,顯得異常單薄。

    父母官,天子臣。

    李康華再度提筆,目光不經意間掠過案頭的筆洗,不禁哂然一笑,嘴角彎成了一個譏諷的弧度。

    天子,去他娘的天命神授,若有天命,也是謀事在人!

    一想到幾個月後,自己就能手刃仇敵,李康華深深吸了一口氣,壓下急劇跳動的心房。

    快了,吾兒,吾妻...

    “噹,噹,噹...”

    梆子響了三聲,李康華揉了揉眉心,提筆在紙上寫下第一個名字:福王。

    福王是成帝迄今為止僅剩的一個兄弟,也是最不中用的那個,所以才能苟活到現在。

    真是諷刺,老子心狠手辣,兒子卻慫成這副模樣,被個小門小戶的女子捏的死死的,連個屁都不敢放!

    李康華腦海中浮現出福王那張不敢直視自己的慫包臉,用朱筆在福王二字上畫了個大大的叉。

    接下來是...

    三皇子。

    成帝唯一的兒子,病病殃殃,下生以後吃的藥比吃的飯還多。一個八歲的稚兒,眼下還看不出什麽。不過他外祖李顯達...

    李康華握著筆杆的手微微顫動著,眼中閃過一絲陰霾。李家本是隴西大族,若非李顯達當年賣主求榮,怎麽也輪不到他女兒來當這個皇後。

    李顯達

    李康華咬牙寫下第三個名字,他的好堂哥,堪稱李家一族的台柱子,最擅長背後放冷箭。當年宮變他假傳聖旨誆騙自己一家入朝,以妻兒為質逼他擁立新帝。結果可想而知,孟氏被戰馬踏成了一灘血泥,長子和次子…也成了災民的盤中餐,屍骨無存。

    幸虧當時潛兒非要鬧著跟孟義去西北,否則...

    李康華不知不覺掉下兩滴清淚,摘下腰間的荷包輕輕摩挲著。荷包已經磨得很舊了,裏麵的香囊也幹癟一空,早就嗅不到任何味道。裏麵藏著一張泛黃的紙條,上麵的字李康華早已爛熟於心。

    木由熙之蹊無路,水到窮處瓊自來。

    這是當年他與孟氏的定情信物,唉…李康華微微歎了口氣,在李顯達名字的右側畫出一條長線,一一羅列出京中的豪門世家。

    季氏——沒用的囊蟲,隻會裝腔作勢;高家——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陳家——一門三宰輔,朝中要不是陳家頂著,大龘早塌了!……

    羅列完朝中的武將重臣,李康華筆鋒一轉,力透紙背,很快,“西越”二字躍然於紙上。

    西越的攝政王阮經唐是個人物,有勇有謀,心毒手辣,若成帝一死,西越必反。

    李康華端起燈座,繞到椅子背後,牆上掛著一幅地圖,靠牆堆起了幾個箱籠和一堆捆紮嚴實的舊行囊。李康華挑燈看圖,指尖敲了敲輿圖上的某個位置,暗自沉吟:西越若反,必取沂源。水兵之需,迫在眉睫。

    李康華放下燈座在地上來回踱步,世人皆以為他剿了黑龍寨將水匪斬草除根以絕後患,其實不然。實則是他在黑龍潭秘密建了一支水軍,所以渡口要換上自己的人,以免叫人發現端倪。

    西北有孟義,暫時不會起兵,北線有天險相隔,一時半會兒也打不起來。

    李康華凝視著輿圖,青源地處西南一隅,進可攻退可守,先占沂源,後取東北,三股會齊直殺京城。至於東南丘陵一帶,江南富庶之地,魚米之鄉,最後再收也不遲。

    至於南疆和東越,國力衰微,夷人自顧不暇,倒是不足為懼。

    現在,時機成熟,他隻需要一個契機。

    李康華盯著案頭的信封,成帝啊成帝,這回是你自己找死!

    西壁有一雕花朱紅槅子,李康華推門而入,走到一張紫檀的木櫃前,駐足而立。上麵赫然擺著三個黑漆漆的牌位,李康華如珍寶般擦拭著牌位,不由暗暗發誓:等我踏破宮城之時,就是他們血債血償之日!

    ******

    幾天後,青檀又去了一趟縣城,不過這次見麵的地點約在了紅花樓。

    正是早晨送客的時間,老鴇見走進來一個道士,不免調笑道:“道長怕是入錯了門吧,咱們這兒是紅花樓,可不是紅花觀~”

    青檀笑的一臉猥瑣,“怎麽,媽媽可是嫌錢燙手?”

    老鴇打了個哈欠,丟過一記媚眼,“道長好不知趣,姑娘晚上伺候了爺們,白天哪還有精力再侍候道長。”

    青檀一把拽過她的手,指尖輕輕劃過老鴇的掌心,色轉流波。“換我伺候姑娘也使得...”

    兩人眉來眼去好一陣子,最後老鴇敗下陣來,“道長樓上請,我這就去給您叫姑娘。”

    ...

    回到青源村,青檀開始翻箱倒櫃的收拾行裝,春梅扶著腰走上前問:“這是要幹啥去?”

    “回鄉。”青檀頭也不抬,攤開包袱皮,將幾雙襪子鋪在最底層。“你給我縫的那雙棉鞋放哪兒去了。”

    “回鄉?”春梅艱難的彎下腰,從櫃子底層抽出棉鞋,“這都快入冬了,年前能趕回來嗎?”

    青檀動作一滯,“能,肯定能。”也必須趕在師尊到青源之前回來。

    春梅嘟著嘴,一臉委屈道:“我都快生了,你這不年不節的出遠門...”

    “你放心,年前我能趕回來,不是還有仨月嘛。”青檀撫上春梅的肚子,“兒子,乖乖在家等爹。”說罷伏在肚皮上親了一口。

    春梅嬌喘一聲,掩下心中的忐忑,暗自安慰自己道:走了也好,要是天天守在這兒,萬一哪天提前發動,回頭自己不好交代。

    “這些天你盡量不要出門,”青檀不放心的再三叮囑春梅,“天兒怪冷的,要不你還是回城裏等我。”

    春梅靠在炕沿上幫著青檀整理包袱,“咋啦?”

    青檀搖頭,“也沒啥,估計過幾天衙門的告示就傳過來了。”

    結果當天下午,李康華的手諭就傳到了青源村:從明日起,繼續修建花娘廟,直至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