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轉基因,就是支持美國的轉基因糧食
字數:2003 加入書籤
在中國,反對轉基因技術,就是支持美國的轉基因糧食,讓中國糧食受製於人。
要想打破美國的壟斷,擺脫美國的控製,中國就必須發展和推廣自己的轉基因技術。
在信息傳播迅速的當下,有關轉基因技術的爭議始終熱度不減。然而,部分人秉持著片麵甚至錯誤的觀念,一味地反對轉基因技術,殊不知,這種行為在客觀上可能正助力美國的轉基因糧食戰略,將中國糧食安全置於潛在風險之中。
美國在轉基因領域起步早、投入大,其背後的轉基因公司,如孟山都現被拜耳收購),長期在全球轉基因種子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美國憑借轉基因技術優勢,大量生產轉基因糧食,並向全球傾銷,其中包括中國。在過去幾十年,美國轉基因大豆憑借產量高、出油多、價格相對便宜等特點,迅速占領國際市場,也使得中國從曾經的大豆淨出口國,轉變為如今90的大豆需求依賴進口的局麵 。
從經濟角度看,反對轉基因技術,阻礙國內轉基因技術發展,會使中國在糧食進口上對美國等轉基因技術強國的依賴程度難以降低。美國的相關利益集團借此不僅獲取巨額利潤,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糧食價格走勢。一旦國際形勢有變,美國利用糧食作為“武器”,限製轉基因糧食出口,中國糧食供應將受到衝擊,糧食價格可能大幅波動,普通民眾的生活成本也會隨之增加。
一些反對者質疑為何美國不對中國轉基因產品製裁,還臆測美國轉基因產品是為了毒害中國。
事實上,美國轉基因產品對中國傾銷,是為了占領市場、獲取經濟利益。製裁意味著失去龐大的中國市場,這不符合美國商業利益訴求。與此同時,美國轉基因公司通過扶持國內水軍,在網絡上散布不實言論,蠱惑大眾,反對轉基因,汙蔑中國致力於轉基因技術研究的科學家,企圖阻礙中國自主轉基因技術的發展,維持其在轉基因領域的壟斷地位。
為了打破美國在轉基因技術和糧食貿易上的壟斷,中國自2005年就高瞻遠矚,將獨立自主大力發展轉基因技術列為重大戰略決策之一。
經過幾十年來數以十萬計中國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中國在轉基因技術領域已取得顯著成就,專利方麵與美國平分秋色,超越歐盟和日本。在種業振興政策的強力推動下,我國轉基因產業發展進程持續加速,如今已有眾多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擬通過國審。
從科學層麵分析,轉基因技術本質上是傳統育種技術的延伸與發展。傳統雜交育種技術隻能在相同生物物種內進行基因轉移,而轉基因技術則打破了物種生殖隔離限製,可以在不同物種間轉移基因,且能精準地將一個結構明確、功能清楚的基因取出,讓其在另一個作物體內發揮作用,實現品種改良。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幾十億人消費轉基因食品的30多年來,沒有發生過一起經過科學評估證實的食用安全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毒理學會、歐洲食品安全局、美國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等眾多權威機構都曾發表聲明,認可轉基因食品和傳統食品同樣安全。
轉基因技術的發展對保障中國糧食安全至關重要。中國用約7%的世界耕地,養活超過20%的世界人口,糧食安全壓力巨大。當前影響糧食生產的關鍵因素是播種麵積和單產水平,在播種麵積呈下降趨勢的情況下,提高單產水平成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而轉基因技術能夠培育出抗病蟲、抗逆、高產、優質的農作物品種,有效提高糧食產量和質量。例如轉基因抗蟲棉的廣泛種植,不僅大幅減少了農藥使用量,降低了生產成本和環境汙染,還保障了棉花的產量和質量,使中國成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轉基因棉花研發強國。
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轉基因技術已成為農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反對轉基因技術,不僅無法阻擋全球轉基因技術發展的浪潮,還會使中國在糧食安全和農業發展上陷入被動。我們應提高自身判斷能力,尊重科學,支持國家發展轉基因技術的政策,共同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而不是被不實言論誤導,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添亂。
寫於2025年。)
喜歡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請大家收藏:()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