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糧食自足,還能出口創匯?(四)

字數:1917   加入書籤

A+A-


    那麽,怎麽樣才能實現真正的糧食自給自足?
    若想減少糧食進口,實現更高程度的糧食自主,向美國和巴西學習先進農業模式是可行思路。
    美國人口3億多,農民僅約300萬,卻擁有24億畝耕地,占全球耕地總麵積10 ,且耕地多分布在平原,像中部大平原就集中了全球最肥沃的黑土地,氣候溫暖濕潤,還有密西西比河等水係灌溉。美國長期執行休耕計劃,讓13的耕地輪休閑置,維持土壤肥力,在糧價波動時還能迅速增加3050的產量。
    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農業就開始全麵機械化運作,且持續升級,僅需三人就能收割幾千畝糧食,大大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如今美國農業更是融合了先進的科技,如精準農業技術,通過傳感器、衛星定位等實現對農田的精細化管理,合理投入資源,減少浪費,提高產量和質量。
    美國農業實現工業化,大量種植轉基因作物,在轉基因技術研發與應用上處於世界領先,其轉基因作物種植麵積廣闊,在提高糧食產量的同時,還增強了作物的抗病蟲害、耐除草劑等特性。憑借這些優勢,美國農產品產量極高,不僅滿足本國需求,每年還大量出口,在全球糧食出口中占比頗高,其中玉米占70、大豆占67、小麥占37 ,在國際糧食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再看巴西,曾在上世紀70年代前嚴重依賴糧食進口,可隨後短短近五十年,就搖身一變成為熱帶國家中的農業巨擘、全球第二大主要糧食出口國。
    巴西國土80位於熱帶地區,日照充足、降水豐富、幹旱與洪澇少,濕度高,農業用地約2.8億公頃,占國土麵積33,耕地麵積8001萬公頃,人均耕地麵積0.39公頃,位居世界第六位 。
    巴西農業的崛起,依靠以下的因素:
    一是依靠科技進步,國家層麵主導農業科技創新,成立農牧業研究公司ebrapa),在全國各地設立40多個研究基地,主導國內農業技術革新,引進並改良國外先進農業技術。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巴西曆經了3次的技術革命,包括土壤改良和熱帶動植物生產係統、免耕直播、農林牧一體化生產,極大地提升了糧食產量。
    二是大量種植轉基因作物,目前轉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種植麵積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大豆平均畝產400斤畝,成本約265元畝,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三是采取大麵積耕作模式,避開雨林,開墾貧瘠的熱帶草原,實現農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如今巴西約60的領土仍被原生植被覆蓋。
    四是實行農產品自由貿易,自上世紀90年代推行貿易自由化,促進農產品出口的同時,進口先進農業技術、機械及化肥農藥等,還向外國直接投資開放農業技術公司,農業經營主體分為家庭農場和商業大農場,分工明確,家庭農場供應國內市場,商業大農場用於出口。
    五是為農業生產主體提供便利的融資渠道,農業信貸排名第二,53的農村信貸指定用於農業,尤其是對大型農業綜合企業的支持,保障擴大種植和設備購置的資金需求。
    中國可以汲取美國和巴西農業發展的精華,結合自身國情,在科技興農、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推動農業規模化和現代化、發展轉基因技術等方麵持續發力,逐步提高糧食自給率,甚至實現糧食出口創匯,進一步鞏固國家糧食安全,在國際糧食市場中占據更主動的地位 。
    不過,在借鑒過程中,也要注意規避他國模式中可能出現的生態破壞、土地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以及巴西模式中可能麵臨的國際市場波動、技術依賴等風險,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發展之路。
    寫於2025年。)
    喜歡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請大家收藏:()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