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石比肩楊振寧,他挺轉基因是因為利益嗎?

字數:1654   加入書籤

A+A-


    在科學的廣闊版圖中,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都以其卓越貢獻閃耀光芒。陳君石院士,在食品安全領域尤其是食品毒理學方麵,堪稱泰山北鬥。將他與物理學界的楊振寧相提並論,並非言過其實。楊振寧在物理理論研究上成就斐然,推動了人類對宇宙微觀世界的認知;陳君石則一手開創了中國的食品毒理學,為國內食品安全研究奠定基石,其學術成果和影響力同樣深遠。
    陳君石院士一生致力於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編寫的數十本大學教科書,成為國內外生物學專業學子的重要學習資料,是高品質與權威性的象征,在國際上享有極高聲譽。他的弟子遍布學界,不少也已成為各領域的中堅力量甚至院士,足見其學術傳承之廣、影響之深。
    就是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頂級科學家,隻因堅定支持轉基因技術,便遭受無端指責與惡意揣測。有人質疑他被利益驅使,收受了不當錢財才為轉基因“站台”,但這種說法毫無事實依據且荒謬至極。
    從科學研究層麵來看,轉基因的安全性早有定論。過去幾十年間,全球範圍內進行了大量科學實驗和實際應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如《自然》《科學》《細胞》上,超1100篇頂級論文力證轉基因安全,涉及作者超2200位,這些學者皆是相關領域的翹楚,相當於院士級別。此外,自1971年起,sci上有超10萬篇科學實驗論文支持轉基因安全的結論,若算上眾多作者,人數可達50萬之多。如此龐大數量、長時間跨度的科研成果,豈是能被輕易收買、篡改的?
    從權威機構認證角度,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歐洲食品安全局等超過471個國際權威機構,以及全球眾多國家科學院,都發布過科學報告,認證轉基因的安全性。這些機構成員眾多,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成員數量達數百萬。若說他們都被收買,簡直是天方夜譚。
    我們不妨做個簡單的經濟賬。假設收買一位sci論文作者需10萬美金,50萬作者就需500億美金;收買一位院士級別科學家以1000萬美金計,2200位這樣的學者則需220億美金。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的編輯、評委等學術大牛,若以300人算,每人1億美金,就是300億美金。30多個國際權威機構上層人物約1000人,每人1億美金,需1000億美金。全球各國科學院院士若以人算,每人1000萬美金,總計2000億美金。這還不算各國農業管理機構相關人員,僅僅這些就已高達4020億美金。所謂的“利益集團”哪來如此巨額資金?更何況,科學界支持轉基因長達50年,涉及人數眾多,要讓這麽多人長期保密,風險極大,所需代價更是難以估量。
    雖然科學界也有極少數的害群之馬,但並不能由此否認整個群體。我們不能因為發現數學張老師闖紅燈,就認為全世界的老師都是壞人。就我親身之接觸,絕大多數的科研工作者都是可敬的,也是無私的敦厚人士。
    科學家的群體一直秉持著嚴謹、負責的態度,他們的智慧、知識和道德水平普遍較高,對社會的責任感也遠超常人。他們深知科學研究的重要性與影響力,不會為了利益而違背科學事實。我們應該尊重科學研究成果,尊重科學家們的辛勤付出,摒棄毫無根據的陰謀論,以理性、客觀的態度看待轉基因技術 。 陳君石院士力挺轉基因,是基於堅實的科學依據,而非所謂的利益,我們理應還他一個公正的評價。
    作者:懷疑探索者,寫於2020年。有一定的修改。)
    喜歡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請大家收藏:()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