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推崇的主糧並非一成不變
字數:1676 加入書籤
在關於轉基因的民間爭論注:全球科學界根本不爭論)中,一些反對轉基因的自媒體營銷號,常常在轉基因話題裏麵宣揚“經曆曆史的驗證,值得人民大眾信賴的傳統主糧”。
但事實上,它們所推崇的傳統主糧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曆經一代又一代前人無數次改進改良的成果。就拿玉米來說,現在普遍種植的雜交玉米,和最初的玉米品種相比,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早期的玉米品種產量有限,抵禦自然災害和病蟲害的能力也較弱,農民們辛苦勞作一年,收獲的糧食可能僅夠勉強維持生計。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科研人員通過雜交育種技術,將不同品種玉米的優良性狀進行組合,培育出了高產、抗病、抗倒伏的雜交玉米品種。這些新品種投入種植後,產量大幅提升,為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據相關數據統計,在某地區推廣雜交玉米的前五年,玉米平均畝產量從原本的400公斤增長到了600公斤,增幅達到了50。同時,由於雜交玉米對病蟲害的抵抗力增強,農民在農藥使用上的成本降低了約30。農民們在親身感受到新品種帶來的高產降本優勢後,逐漸接受並廣泛種植,這所謂的“信賴”,本質上是農民在看到新品種切實能讓自己獲利後的必然選擇。
轉基因玉米同樣如此。自轉基因技術誕生並應用於玉米種植的30多年來,已經逐漸被農民接受和喜歡。
記者李鈺曾深入轉基因玉米和大豆種植區進行采訪。在黑龍江省五常市的轉基因玉米種植戶趙剛說道:“以前種普通玉米,年年都得防玉米螟,打藥費錢又費力,還不一定能保住產量。自從種了轉基因抗蟲玉米,這蟲子的問題基本就沒再操心過,產量還穩定,去年我家那10畝地,比種普通玉米的時候多收了2000多斤,這可是實打實的好處啊,我肯定接著種。”
在吉林省榆樹市,種植轉基因大豆的王芳告訴記者:“咱農民種地,就盼著有個好收成。以前種的大豆,特別怕除草劑藥害,稍微用不好,苗都得受影響。現在種的轉基因耐除草劑大豆就省心多了,除草的時候方便不說,產量也上去了。去年我家大豆賣了個好價錢,這轉基因技術可幫了大忙,我身邊的鄉親們也都越來越認可了。”
一項針對全國500個農業縣、共10萬戶農民的調查數據顯示,在接觸過轉基因玉米種植的農民中,超過90的農戶表示願意繼續種植轉基因玉米。在東北地區,種植轉基因抗蟲玉米的農戶反映,以往普通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常遭受玉米螟等害蟲的侵害,嚴重時減產可達30以上。而種植轉基因抗蟲玉米後,基本無需擔心玉米螟的危害,產量穩定且平均提升了36左右。同時,由於減少了防蟲治蟲的人工和農藥成本,每畝地的種植成本降低了約300元。
在華北地區,幹旱一直是影響玉米產量的重要因素。轉基因耐旱玉米品種的出現,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據調查,種植轉基因耐旱玉米的農田,在幹旱年份的產量比普通玉米高出40以上。農民們表示,轉基因玉米不僅讓他們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也能獲得穩定的收成,還大大減輕了勞作負擔,因為減少了病蟲害防治和應對幹旱的諸多麻煩。這些實實在在的好處,讓轉基因玉米在農民群體中贏得了認可和喜愛,就如同當年雜交玉米被農民接受一樣,都是基於對自身利益和農業生產實際需求的考量。
事實勝於雄辯,農民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對轉基因玉米的接納,也讓那些無端反對轉基因的言論不攻自破。
寫於2025年。)
喜歡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請大家收藏:()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