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袁隆平等十位院士力挺轉基因推廣
字數:2502 加入書籤
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現任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今後利用生物技術開展農作物育種是農業科技的發展方向和必然趨勢,轉基因技術是分子技術中的一類,因此必須加強轉基因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沒有技術就沒有地位。對待轉基因產品,科學慎重的態度並不是拒絕的態度。”
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發展一直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關注。針對目前公眾對發展轉基因作物安全提出的一些疑問,我國生物技術和食品安全方麵的有關院士發表了意見。
袁隆平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我國雜交水稻之父,現任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雖然中國雜交水稻技術目前在國際上領先,但如果不加強分子育種技術研究,短則5年、長則10年,中國的雜交水稻技術就要落後國際水平了。中國超級稻三期目標研究中正在應用分子技術。袁院士認為,今後利用生物技術開展農作物育種是農業科技的發展方向和必然趨勢,轉基因技術是分子技術中的一類,因此必須加強轉基因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沒有技術就沒有地位。對待轉基因產品,科學慎重的態度並不是拒絕的態度。
陳君石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知名食品安全專家、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主席、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員):需要告訴公眾有關轉基因、轉基因作物、轉基因生物安全等方麵的知識。他認為,天然食品不等於就是安全食品;沒有零風險食品存在;轉基因食品不構成食品安全問題。他說,一方麵轉基因食品不含有有毒有害物質,不構成食品安全問題;另一方麵,轉基因作物的研究、開發有一整套嚴格的監督管理程序,在生產方麵,也有確定的生產規範和嚴格的管理要求,這和其他傳統產品的生產是一致的。
許智宏(中國科學院院士,前北京大學校長,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現任國際植物組織培養和生物技術協會主席、unes人與生物圈中國委員會主席):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產業革命,中國生物產業發展大力推進轉基因生物品種研發與產業化,對於建設創新型國家、增強中國在高新技術領域核心競爭力、保障中國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均具重要戰略意義。
李家洋中國科學院院士、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麵對全球日益嚴峻的糧食安全問題,可利用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生物農藥和新生物製劑研發等,為人類生活帶來一場新綠色革命。李院士認為,轉基因作物可增加作物的抗性,有效防止病蟲害,大大減少化學殺蟲劑使用,減少生產成本,降低環境汙染和傷害其他昆蟲和人畜。同時,也可以培育優良的作物品種,改善土地生產能力。國內外數億人口食用多年,尚未發現轉基因產品對身體健康產生損害;1億多公頃種植轉基因作物未證實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這是不爭的事實。
旭日幹中國工程院院士、副院長,兼任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副理事長):轉基因生物安全是一個相對概念,它以非轉基因生物為參照係來比較兩者在安全性方麵的差異。從目前國內外的科學研究看,沒有發現轉基因食品與傳統食品在人類食用安全性上存在差別。另一方麵,轉基因研究應用對基因來源、操作方法和應用環境進行嚴格控製。目前,經過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獲得主管部門批準的轉基因生物可以放心使用或食用。
戴景瑞中國工程院院士,玉米遺傳育種專家,現任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我本人前半生基本上是搞常規的、傳統的育種,最近20年,既搞傳統的、常規育種,又參加現代生物技術研發和應用。我體會是,通過轉基因技術,可以在原有的傳統技術基礎之上增加一種新的技術,可以提高育種的水平,可以使新的品種增加一些傳統育種解決不了的性狀。
楊煥明中國科學院院士,基因組學家,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盡管現在有各種各樣的批評,我仍然毫不猶豫地支持轉基因植物和動物。轉基因本身沒有毒,它們同別的基因有什麽相互作用也被研究得一清二楚。
劉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副院長,作物育種專家):轉基因技術已被列為影響未來全球經濟的第三大技術,轉基因育種是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的新技術。目前,我國已建立了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主要農作物轉基因技術體係,獲得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基因上百個和一批具有潛在應用價值的新基因,水稻基因組及重要功能基因克隆研究居世界先進水平,為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作物新品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麵對國際上競爭日益激烈的轉基因市場,應充分利用轉基因新技術培育環境友好、資源節約、有利健康、高產優質的轉基因作物品種,在科學評估、依法管理基礎上,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
網友評論:
謝華安(中國科學院院士、雜交水稻遺傳育種專家、福建農科院前院長):目前,全國各地的科學家跨區域合作,攜手作了很多工作,轉基因作物研發已經有了非常良好的基礎。發展生物技術,與傳統優勢技術緊密結合,拓寬育種途徑,提高育種效率,對突破資源環境約束,壯大民族種業,鞏固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能力和供給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來源:人民網,發表於2010年。)
喜歡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請大家收藏:()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