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進軍郫邑
字數:7386 加入書籤
隨後,姬長伯將注意力轉向物資情況的匯報。
如花和如意仔細記錄著各部報上來的數字,姬長伯則一邊聽一邊思索。
“糧草共計十萬石,兵器鎧甲無數,戰馬千餘匹,金銀財寶若幹……”如花輕聲念道。
姬長伯聽到這裏,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之色。
蜀國雖已傾巢而出,但其物資儲備依然豐厚,這些糧草和兵器足以支撐巴軍接下來的行動。
“公子,這些物資該如何分配?”如意輕聲問道。
姬長伯沉吟片刻,緩緩說道:“糧草優先供應前線將士,兵器鎧甲補充各部損耗,戰馬分配給騎兵部隊。至於金銀財寶,全部封存,待大戰結束之後定奪。”
“諾!”如花和如意齊聲應道,隨後將命令傳達下去。
處理完俘虜和物資事宜後,姬長伯將目光投向地圖上的郫邑。
郫邑作為蜀國都城,雖已無兵,近乎空城,但其戰略意義依然重大。
若能兵不血刃的順利占領郫邑,巴國對蜀地的統治將更為有利。
轉眼間,戰爭已經持續了數月,從年關入蜀,到轉戰蜀南,平定浦江和大邑等地的蠻族之亂,再到現在的龍泉之戰。
時節已經到了春分,蜀地百姓卻堅持堅壁清野,很多田地至今還沒有耕種。
如今蜀軍主力敗亡,國君生死未卜,正是速速攻下郫邑,然後恢複耕種的大好時機,
“傳令下去,全軍休整結束之後,按照計劃,分兵攻克蜀都其他各城!”姬長伯沉聲下令。
眾侍衛領齊聲應諾,隨後各自退下傳達命令。
經過三日的休整後,諸軍休整完畢,各部將領率領大軍分別向蜀都各城進發。
姬長伯親自率領的呂平部,原本有萬餘人部隊,如今隻剩三千疲憊之兵,但是有了雷勇千餘騎兵的加入,以及從新津方向抽調來的盧林米福安部數千人,攻打如同空城的郫邑,兵力也是足夠了。
呂熊部回師金沙,繞道郫邑。
楊朝南押運戰利品、萬餘戰俘、兵器鎧甲等物資,返回白馬關,用於武裝從梓潼方向集結而來的巴國援軍。
姬長伯這邊即將抵達郫邑的時候,數騎斥候來報,稱郫邑城牆上竟莫名出現許多蜀軍旗幟。
姬長伯心中一驚,難道城中還有伏兵?但轉念一想,蜀國已無力再戰,這或許隻是虛張聲勢之舉。
姬長伯麵色凝重地下令:“騎兵先鋒隊前往前方探查敵軍虛實。”
雷勇抱拳應道:“諾!”旋即翻身上馬,率領一眾精悍的親衛騎兵如疾風般疾馳而去。
時間悄然流逝,沒過多長時間,雷勇歸來稟報軍情。
他飛身下馬,向姬長伯拱手說道:“稟公子,經屬下一番查探,此城之中確實並無重兵把守。僅有少數老弱殘兵於城頭豎起旗幟,佯裝成守城之軍。”
聞得此言,姬長伯哈哈大笑,隨即大手一揮,高聲喝道:“全軍聽令,全速前進!直取郫邑!”
傳令兵紛紛開始傳達軍令,隨後刹那間,鼓聲大作,喊殺聲響徹雲霄,士兵們邁著整齊而有力的步伐,如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向著蜀都郫邑席卷而去。
遠遠望去,但見那城牆之上,稀稀拉拉站立著為數不多的守軍。
他們手中的旗幟也因疏於整理而歪斜不堪,在微風中無力地搖曳著,整個城池看上去一片死氣沉沉,毫無抵禦之力。
蜀軍全軍奇襲龍泉之後,城中已無主將,守軍士氣低落,根本無力抵抗。
姬長伯站在陣前,望著高聳的城牆,眼中閃過一絲感慨,他揮了揮手,示意大軍準備攻城。
“全軍聽令!”姬長伯高聲喝道,“蜀都已是囊中之物,今日一戰,務必一舉拿下!凡投降者,不殺;凡抵抗者,格殺勿論!”
巴軍將士齊聲高呼,“投降不殺;抵抗無用!”聲震雲霄。
隨即,攻城器械紛紛推向城牆,箭雨如蝗,攻城戰打響。
然而,蜀都守軍早已無心抵抗,攻城戰進行得異常順利。
不到半日,巴軍便攻破了城門,大軍如潮水般湧入城中。
姬長伯率軍入城,登上郫邑城樓,俯瞰著這座繁華的都城,心中感慨萬千。
“蜀國百年基業,如今卻是國破家亡,不知蜀國先君看到這一幕,會有什麽感想……”姬長伯低聲歎息。
攻下郫邑之後,渾身浴血的呂平走上前來,低聲問道:“公子,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行動?”
姬長伯收回思緒,沉聲道:“傳令下去,全軍駐紮郫邑,安撫周邊百姓,恢複秩序。同時,派人四處搜尋蜀國舊臣,務必將其擒獲帶來。”
“諾!”呂平應聲而去。
不久後,蜀國主力已滅的消息,隨著潰兵傳遍蜀地,各地守軍聞風喪膽,紛紛開城投降。
蜀都郫邑城內,街道上空無一人,百姓們緊閉門窗,生怕惹禍上身。
姬長伯率軍直奔蜀君宮殿,然而宮殿內早已空無一人,蜀君王族早已不知去向。
“傳令下去,全城搜捕蜀君王族成員,務必將其擒獲!”姬長伯冷聲下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諾!”諸侍衛親兵,領命而去。
與此同時,楊朝南率領的部隊也在北上返回白馬關的路上,掃清了白馬關周邊殘餘勢力。
呂熊部也順利攻下金沙。
蜀國各地的守軍紛紛投降,蜀國的統治徹底瓦解。
數日後,姬長伯在蜀都城內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儀式。
自此,正式宣布蜀國並入巴國版圖。
“此戰之後,蜀國已不複存在。”姬長伯站在蜀都城樓上,青銅大喇叭架設完成。
俯瞰著腳下的城池,姬長伯又沉聲說道,“從今以後,蜀地將成為巴國的一部分,蜀地百姓也將成為巴國的子民。”
“自此巴蜀再無戰事!”姬長伯的話,在空中回蕩,下方蜀國平民聞言有歡喜,有落淚,眾生百態。
這場戰爭,終於以巴國的全麵勝利告終。
然而,姬長伯也清楚,戰爭的結束並不意味著一切的終結。
如何治理這片新征服的土地,如何安撫蜀地百姓,將是接下來麵臨的更大挑戰。
大軍整齊有序的開進郫邑,已經有人率先前往梓潼傳達調令,命令鮑季平前往蜀都理政。
忙碌了一整天,夜幕降臨,郫邑城內燈火通明。
姬長伯這才偷的閑暇,站在城樓上吹風,望著遠處的星空,心中思緒萬千。
“公子,夜深了,該休息了。”如花走上前來,輕聲提醒道。
姬長伯點了點頭,轉身走下城樓,回去的路上,迎麵碰到了趕來的海倫。
“夫君。”海倫微微欠身。
姬長伯點點頭,隨手牽起海倫的手,一大一小兩個人沿著城牆散步。
身後跟著勇冠和鄧牧等侍從,警惕的看著周圍,畢竟蜀都郫邑新占,敵對的勢力還是很多,要注意警戒。
“一直想問你,你們的族人,是怎麽從遙遠的西方,來到這群山戎夷之中傳教的?”姬長伯心中一直疑惑,無奈蜀國戰事緊湊,根本沒閑暇過問。
海倫回憶道,“我很小的時候,聽族中長輩說,我們這一支族人是在希臘城邦衝突裏,被擊敗的一座城邦,希臘每一座城邦,都信奉自己的神明。”
“我們信奉的,是太陽神阿波羅!”說到這裏,海倫對著東方,雙手合十,虔誠一拜。
“可惜信奉智慧女神雅典娜的雅典和信奉戰神阿瑞斯的斯巴達太過強大,以至於其他城邦,紛紛被其滅亡,於是我們遠走他鄉,一路顛沛流離,穿過海洋,山川河流,最後又進入這片深山中,一路向著東方,追尋我們的信仰。”
姬長伯恍然的點了點頭,這大概就是西方史學家推測的人口大遷徙,類似於雅利安人從西方進入印度平原,然後創立了種姓製度,從而控製印度土著的情況。
海倫這支族人,恰好來到了東方,並在群山之中傳播自己的信仰。
兩人一路閑聊,姬長伯聽著海倫的敘述,心中了然,十幾歲的海倫和八歲的姬長伯,兩個早熟的孩子,如同大人一般,討論著宗教,政治。
聊到開心的地方,兩人皆會心一笑。
“我有意遷都梓潼,你怎麽看?”姬長伯現在對海倫,也是絕對的信任,在海倫的幫助下,很多山中蠻夷開始有序的離開大山,加入了蜀國諸城,沒有了山中蠻夷,蜀國將會更加安定。
“梓潼多丘陵,雖然位於巴蜀中間,但是交通貿易多有不便,不如派得力之人,守之。”海倫思考了一下,給出了建議。
姬長伯點點頭,海倫的話確實有道理,但是蜀中太重要,如果依舊定都江州,離蜀地太遠,不利於對蜀地的控製。
姬長伯甚至想親自管理蜀中,遷都郫邑。
“鮑季平是治國大才,讓他出任蜀中,確實可以很快穩定蜀中局勢,但是蜀國新滅,其國中舊勢力,盤根錯節,一時之間,恐怕會有不小的動亂。”姬長伯這幾天,就收到了蜀南諸城的軍報,皆是城中蜀民暴亂的消息。
“夫君,不如我們讓那蜀國質子登上大位,我以前聽說過周天子就有封前代堯舜禹湯後人立國的傳統,公子滅了蜀國,再封蜀國後人,傳續社稷,這樣不就可以收買人心……”
姬長伯聽著海倫的建議,眼睛一亮,蜀人治蜀,政權下放,隻收攏財稅軍政之權,如此既避免了蜀國內部矛盾,又能徹底控製蜀國。
隻要派一個信得過的大臣,幾個將領,總攬蜀地軍政,架空新任蜀君,就可以了。
“好,待鮑季平來,我將這個想法提出來,然後拿出一個章程。”姬長伯很滿意這個點子。
兩人返回郫邑宮城,如今宮城已經全部換成巴人,安全問題由姬長伯親自安排,以確保萬無一失。
次日,姬長伯又早早起床,準備前往城外軍營,呂平部主力攻占郫邑之後,隻留了千餘人維持城中秩序,而其餘兵力則全部出城駐軍。
隨著蜀地局勢安定,蠻夷被清理幹淨,蜀地的平民開始陸續離開各城,返回各地村莊,準備春耕。
姬長伯被蜀地事務搞的焦頭爛額,直到鮑季平趕到,接過政務,姬長伯這才鬆了一口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公子,這是我初步擬定的新蜀君登基典禮,您過目。”鮑季平遞上一本冊子。
不得不說,鮑季平不愧是齊國大才,寫的一手好字,看的姬長伯賞心悅目。
“嗯,沒有問題,典禮規格降低的很合理,蜀國畢竟不是周天子冊封,既然已經被我們滅國,就不能再享受諸侯待遇,以公卿待遇待之即可。”
鮑季平點頭應諾,隨後又問道,“公子,關於在蜀國基礎上,試行郡縣製,臣還有些不解,想請教公子。”
姬長伯點點頭,表示可以。
“自古以來,國家以天子,諸侯,公卿,士大夫等貴族治國,公子所設立的郡縣,卻是以毫無根基的軍功士卒為官,這些兵士大多甚至都不識字,如何能治國?”
姬長伯點了點頭,“軍功兵士外派各地郡縣隻是權宜之計,稍後我會在巴蜀兩地舉行科舉,以文化功課考校寒門才子,選拔人才,然後以這些才子為主官,軍功兵士為副官。”姬長伯的規劃,正是將科舉和軍功爵結合在一起。
取秦朝和隋朝之精華,兩相結合。
“公子,此舉不妥!”鮑季平臉色驟變,連忙製止姬長伯。
“為何?”姬長伯倒是好奇了。
“公子!此舉,極大損害了巴蜀兩國各地舊貴族利益,蜀國戰敗,舊貴族實力大損倒還好改革,巴國舊貴族依舊統治牢靠,不說其他,就單單巴國姬姓貴族,十個大夫,五個姓姬!”鮑季平言辭犀利。
姬長伯點點頭,深以為然,但是如果不改革,如何加強統治,如何富國強兵。
“蜀國推行郡縣製和科舉製,勢在必行,這天下,不是公卿王族的天下,是所有天下人的天下!公卿王族若有才華,也可以參加軍隊積累軍功,或者參加科舉,文才入士。”姬長伯振振有詞,尤其是這句天下人的天下。
鮑季平一時語塞,愣了許久,“公子大義,但是臣依舊堅持,軍功科舉不能貿然在巴國推廣,蜀國這邊臣會依令行事,還望公子采納。”
姬長伯也知道過猶不及,既然鮑季平擔心,那就推遲巴國的改革。
“嗯,可。”
喜歡夢回春秋當大王請大家收藏:()夢回春秋當大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