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宗正的威力
字數:7260 加入書籤
姬長伯與鮑季平的討論結束後,蜀地的治理方案逐漸清晰。
蜀地雖然遠離中原,但是文化上高度趨同,國中才子主要還是貴族子弟,平民是沒有資格讀書識字的。
但是姬長伯管不了那麽多,他的手上,除了大頭兵,就是難堪大用的巴國各地貴族。
姬長伯非常反感這些貴族,他的父親,上一任巴君就是因為這些牆頭草一樣的貴族,坐視姬伯越之亂,坐視大夫人之亂,以至於巴國元氣大傷,巴楚大戰中,巴國更是一無所獲。
現在姬伯越的手上,非常缺乏人才,之前主政蒼溪的時候,曾點撥過禮部尚書江歡,想利用印刷術和造紙術,來推廣文化,讓平民也能接受教育。
不知道蒼溪那邊經營的怎麽樣了。
這邊,鮑季平迅速展開行動,按照姬長伯的指示,開始籌備新蜀君的登基典禮,並著手在蜀國推行郡縣製和科舉製。
盡管蜀國舊貴族對此頗有微詞,但在巴軍的威懾下,他們也隻能暫時接受現實。
數日後,蜀都郫邑城內舉行了新蜀君的登基儀式。
新任蜀君正是姬長伯在滅充之戰中俘虜的蜀國先君質子,名為蜀君,實際就是姬長伯所立的傀儡。
登基典禮雖然規模不大,但儀式莊重,蜀地百姓紛紛前來觀禮。
姬長伯在典禮上宣布,蜀地將成為巴國的一部分,新蜀君將繼續統治蜀地。
但姬長伯沒有說,軍政大權將由巴國派遣的官員掌控。
典禮結束後,鮑季平開始著手推行郡縣製。
他將蜀地劃分為數個郡縣,派遣巴國軍中的軍功將領擔任各地郡守和縣令,軍政一把抓,盡快恢複各地的秩序。
隨後又通過姬長伯和鮑季平共同出卷的科舉考試,選拔了一批貴族中比較弱勢的寒門才子補任各地縣令。
這些科舉選拔的官員上任後,迅速展開工作,安撫百姓,恢複生產,整頓秩序。
因為都是貴族中的下層寒門,權力來源於姬長伯,以及各地的軍功將領的軍事支持,所以這些官員嚴格執行姬長伯的政令。
很快,蜀地的局勢就逐漸穩定下來,蜀國百姓對於巴國的觀感也逐漸從敵視,到後來平定蠻夷的認可,再到現在穩定之後的感激。
與此同時,姬長伯也沒有放鬆對蜀地舊貴族的警惕。
他派遣自己的親衛,組建了一支由親兵負責,各地招募平民和奴隸組成的特務組織,讓這些人暗中監視那些蜀中舊貴族的動向,防止他們暗中勾結,圖謀不軌。
組織結構,模仿後世明朝的東西廠和錦衣衛,巫用和勇冠擔任這個組織的明麵管理者,如花和如意負責溝通組織與姬長伯的聯係,而實際則由姬長伯直屬。
除此以外,姬長伯還讓自己名義上的夫人——海倫,改編了她的蠻夷兵士,成立了一支擅長山地和野外作戰,配備鋼刀輕甲的近戰部隊,配合勇冠和巫用的組織行動,一明一暗,統稱“錦衣衛”。
對外,姬長伯說這支部隊是負責自己安全的親衛部隊,實際上,隻有最親信的鮑季平,海倫等人才知道這個組織的真實用途。
為了進一步鞏固統治,姬長伯還下令在蜀地推行巴國蒼溪的法律和製度,逐步消除蜀國的舊有影響,例如廢除殉葬製。
然而,蜀地的治理並非一帆風順。
盡管巴軍的威懾力強大,但蜀地百姓對新政的接受程度不一,尤其是那些舊貴族,心中仍然懷有強烈不滿。
一些偏遠地區的蜀民甚至發動了小規模的叛亂,試圖反抗巴國的統治。
姬長伯得知後,立即派遣軍隊前往鎮壓,叛亂很快被平息,但這也讓他意識到,蜀地的治理仍需時日,不能操之過急。
在鮑季平的高超執政能力下,蜀地局勢逐漸穩定的同時,姬長伯則開始考慮巴國的局勢。
早在年初巴蜀大戰最激烈的時候,巴國東部就傳來了姬伯越還活著,並且得到了庸國,楚國,魚地,巫地以及巴氏的支持,複辟建國。
他深知,巴國的舊貴族勢力根深蒂固,現在姬伯越複辟,國中很多被打壓的舊貴族肯定會對姬伯越心生向往,王叔姬子越的立場非常尷尬。
所以現在巴國的一切,都不能貿然改變,隻能維持現狀,穩住局勢。
因此,他決定暫時放緩在巴國的所有改革步伐,先集中精力鞏固蜀地的統治,將蜀地打造成自己的基本盤。
數月後,已是初夏,年初的耕種,將在仲夏時節收獲第一波糧食,經曆過年初大戰的蜀國局勢基本穩定,百姓開始恢複生產,耕種順利進行。
舊貴族勢力幾次反撲,被姬長伯武力鎮壓,吸收了蜀國國力,逐漸恢複過來的各地駐軍,也開始進行整編,軍士們按照當初姬長伯的承諾,按照軍功,分到了田畝土地,擔任了基層官職。
這份承諾的兌現,也讓更多蜀國中下層平民和奴隸,渴望參加姬長伯的軍隊。
於是姬長伯的軍隊中,有大量庸國軍和充國軍退役,前往自己的土地耕種,又有大量蜀國人加入補充到姬長伯的軍隊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遠在巴國江州那邊的巴國大鹽商賈富則開始按照姬長伯的囑咐,從庸國,有序的接受前往蜀地的庸國軍家屬。
隻是受限於庸國的關隘,一次接受的數量很有限,但是並不妨礙他們前往蜀地的熱情。
地廣人稀的蜀地,成了很多庸國人口口相傳的天府之地。
將蜀地政務完全委托給鮑季平之後,軍事主官任命在龍泉之戰中,立有大功的呂平擔任,而呂平也成為了姬長伯麾下第一個步卒左庶長!
如花和巫用,也被留在蜀地,負責蜀地各城的錦衣衛事務,一直以來,如花的能力,姬長伯非常看好,巫用則對自己忠心耿耿,兩人搭檔,監察蜀地官員、貴族和王族,姬長伯更放心一些。
終於,仲夏時節,姬長伯見時機成熟,便決定返回巴國都城江州,著手處理巴國的政務。
臨行前,他將蜀地的軍政大權交給了鮑季平。
姬長伯站在鮑季平身邊,“卿肩負梓潼,郫邑諸城,蜀南諸城的一切事務,責任重大,事務繁忙,我隻能仰仗你了。”
鮑季平躬身一拜,鄭重應諾,“君上信任臣,臣必不辱君命!”
姬長伯點點頭,轉身上了馬車,其身後,跟著剛剛從各地或整編結束,或鎮壓叛亂,凱旋而歸的各路兵馬。
有鄧麋,雷勇已經足足有三千的騎兵部隊,又有楊朝南吸收了白馬關蜀軍戰俘的兩萬精銳步卒,還有呂熊整編之後一萬五千多的精銳戰兵。
而姬長伯的親衛隊長勇冠,帶領一半錦衣衛,包括巫氏子弟和奴隸軍,千餘蠻夷軍,同樣跟隨姬長伯左右。
其他的各部,如盧林則以兵部尚書身份,兼任新津大夫,繼續留任新津,控製蜀南諸城,米福安部全部打散,駐守蜀南大邑、浦江、樂山、眉山諸城,米福安本人擔任新津武官,配合盧林。
大軍浩浩蕩蕩回師巴國!
而此時巴國江州城城主府,王叔姬子越有些頭疼的在案牘前揉著太陽穴,連日來,江州城內不斷出現聚眾鬧事,貴族叛逃的事件。
更為嚴重的事,就在今天,周天子的使臣來到了江州,帶來了一個非常要命的消息,姬長伯的巴君之位,被廢除了,周天子改封嫡長子姬伯越為巴君。
原因很簡單,巴國宗正叛逃投奔了姬伯越,隨後向周天子說明情況,在禮法比天還大的周朝,囚禁宗正,以庶代嫡的罪過,堪比捅破了天,周天子沒有當即下令諸侯討伐姬長伯,就已經是很給麵子了。
現在巴國正統,成了姬伯越,但是剛剛滅了蜀國,統一整個巴蜀之地的姬長伯,其功甚至已經蓋過了巴國曆代先君!
姬子越更加堅定自己跟隨姬長伯的決心,但是不斷跳出來,以禮法反對姬長伯的巴國各地貴族,實在讓這位王叔頭疼不已。
“報!”三翎騎兵闖入殿中,這幾天三翎騎兵不斷傳來各種壞消息,都是國中貴族叛亂和軍中貴族作亂,已經讓這位王叔焦頭爛額。
“說!”姬子越冷冷的突出一個字。
“國君平定蜀地,不日回師!”三翎騎兵掏出懷裏的竹簡,上麵隻有短短的十個字。
姬子越聽完眼睛猛的瞪大,連忙走上前,接過竹簡,親自看過之後放聲大笑。
“終於回來了!”姬子越激動的摩挲著竹簡,這段時間以來,自己掏空巴國家底,支援姬長伯大軍西進,頂著天大的壓力支持姬長伯,如今終於苦盡甘來。
姬長伯的回師,說明蜀地已經徹底平定!
那可是一個曾經與巴國巔峰時期,互相抗衡的大國,如今竟然成了巴國的一部分。
之前捷報傳回的時候,姬子越是很擔心的,因為戰線太長,補給困難,收到消息的時候,往往已經過去半月。
當龍泉之戰爆發,姬子越看到姬長伯被圍龍泉的時候,差點吐血昏死過去,結果最後萬餘人,竟然堅持到了援軍抵達。
不容易啊,姬子越回憶著這些天來的擔驚受怕,感受著手中竹簡的分量,深深歎了口氣。
“來人,將這個消息,傳遍全國,並呈報周天子!”姬子越坐鎮都城江州,實際上就已經是代國君,如今國君大勝歸國,這個消息必須要讓全國都知道!
甚至,要讓姬伯越,讓庸國君,讓大夫人,讓周天子,讓這天下所有人都知道,我巴國國君,平定蜀國!不日回師!
很快,姬長伯平定蜀國的消息傳遍全國,舉國歡騰!
三翎騎兵傳遞消息的速度,比姬長伯的行軍速度快了數日,數日之後,一聲嘹亮的號角在江州城上吹響。
如同雷鳴的騎兵行軍,率先抵達江州,仿佛一座移動的丘陵,踏平了沿途道路的崎嶇不平。
緊隨其後的步卒大軍,行進如林,這支經曆了蜀地戰火洗禮的大軍,散發著濃烈的肅殺之氣。
城外,姬子越率領江州一眾官員,早早等候在江州城外。
直到大軍散開,姬長伯的車駕緩緩抵達江州城外。
姬長伯牽著海倫的手,一同走出車廂,出現在江州諸官的麵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恭迎國君!凱旋而歸!”所有人整齊躬身一拜,齊聲祝賀。
姬長伯站在馬車上朗聲道,“諸位有勞了!”
隨後也是躬身一拜,這一拜,把下麵的所有大小官員整不會了,國君向臣子一拜,古往今來,沒有過啊。
但是這一拜,卻讓很多人心中感動,這個國君似乎與其他國君,不太一樣啊。
回到江州後,姬長伯立即召集巴國的重臣議事!
江州其實有一套巴國先君建立的管理體係,包括司馬,司農等官職,但是這些官職,皆有名無實。
實際上的巴國,更像是由數個大股東組成的股份製公司。
巴國姬姓王族占大股份,出任董事長和大股東,宕渠的方氏,魚地的魚氏,巫地的巫氏,烏江的樊、瞫、相氏,以及已經分裂出去的巴氏等等股東,共同組建了這個巴國。
所以江州的大小官職,隻是江州城姬姓一家的家臣,政令出不了江州,軍令看各地貴族臉色。
尤其大夫人之亂,刺殺了江州大夫等一批實權官員,如今的江州眾臣,更沒有什麽實權了。
唯一有點權力的,就是背後有蒼溪、閬中、南充、宕渠各地支持的王叔姬子越!
這場會議,與其說是與臣子們商談,不如說是一次股東大會。
而姬長伯要做的,就是公司改製!
自從姬長伯開疆拓土以來,巴國的國內勢力結構為之一變,勢力最大的巴氏分裂出去,剩下的小姓基本上也隻剩占據烏江諸城的小姓。
“今天召集諸位前來,是要商量幾件事。”姬長伯跪坐上首,其下方文武官員,分坐兩邊。
文官為首,正是王叔姬子越,其後是江州大夫,司農等官員。
武官之首,是雷勇之父,先君重臣,巴國司馬,雷隆,其後則是隨姬長伯返回江州的雷勇、鄧麋、楊朝南、呂熊等人。
“我已經不是巴君了。”姬長伯開門見山,直接拋出了周天子撤封的消息。
下方眾人,皆麵色一變,除了早就知曉一切的王叔姬子越,其他剛知道的臣子,麵色各異。
武將們普遍麵露怒意,對周天子的決定非常不滿。
文官們則有些曖昧的互相對視,眼神中似有笑意。
喜歡夢回春秋當大王請大家收藏:()夢回春秋當大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