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再見君無器

字數:7573   加入書籤

A+A-


    姬去疾的大婚結束之後,王叔過江,與雷隆匯合前往梓潼。
    姬無患攜帶家眷南下江州,就任兵部尚書一職。
    按照姬長伯的計劃,待姬無患抵達江州,自己就傳書黃嬰將宗正之職任命給他。
    姬無患的主要工作,就是讓姬姓子弟入行伍,從小兵開始幹起,有才能的提拔,沒才能的繼續幹小兵。
    姬姓嫡係,大多已經投奔姬伯越,留在國內的,基本都是庶出子弟,巴國財政養著這麽一大群人,壓力太大。
    讓他們進行伍曆練,也確實是個路子,緩解財政壓力,還能充實姬姓王族對軍隊的控製,對此,巴國朝堂都沒有異議,該決議順利執行。
    而姬長伯本人則與送親的褒國軍一起上路,順便帶上了猶豫不舍的充國貴族移民。
    此時已經抵達巴國北部重鎮閬中,也就是江北總督,姬長伯麾下嫡係重臣君無器的治所。
    如今的閬中城熱鬧非凡,往來商隊絡繹不絕,蒼溪的產品大多送到閬中,轉水路送往巴蜀各地。
    此時君無器早已率一眾閬中官員在城門口恭迎。
    他見到姬長伯,忙上前大禮參拜:“臣君無器恭迎君上!”
    姬長伯微笑著扶起他:“無器不必多禮,此次前來,還要多叨擾了。”
    姬長伯看著眼前的中年人,雙鬢已經斑白,顯然這些年坐鎮閬中,並不輕鬆。
    “君上能回來看看,也是閬中和蒼溪的福分,托公子前些年留下的政績,如今蒼溪和閬中,已經是路不拾遺,家家富足了。”
    姬長伯笑道,“你倒是把自己摘的幹淨,全是我留下的政績,你的功勞卻是一句不提啊。”
    君無器老臉一紅,“臣……慚愧。”
    姬長伯哈哈一笑,便隨著君無器等人,登上了敞篷馬車,進入閬中城。
    如今的閬中城繁華更勝往昔,南來北往的商人都要在閬中駐足。
    紙張,酒水,鐵器,曲轅犁,等明星產品暢銷各地。
    大量的軍事物資,如馬具,連弩,鐵質武器等,也都大量囤積在閬中碼頭的倉庫裏,隨時準備順江南下,支援各地。
    進城後,君無器安排姬長伯等人住進了城中城主府的府邸。
    但是姬長伯並沒有答應,而是搬去了自己的產業,羋夫人的望東樓,因為姬長伯還有更重要的事,需要紅葉的望東樓為自己處理。
    如今的望東樓,已經是閬中商部,君無器收編了望東樓,並將閬中部分官方的商業資源,給了望東樓,例如食鹽和鑄幣的權利,都給了望東樓。
    以此來扶持望東樓,而望東樓的利潤,大部分也都上交閬中城主府,兩邊互利互惠,互相成就。
    此時的望東樓,已經是閬中第一大貿易平台,每天在這裏貿易成交的商客數不勝數。
    來此參觀的公子林,以及隨行的南充貴族們如同鄉下來的土包子,第一次見到這麽大的場麵。
    一時間都有些晃了神,有種不真實感。
    不理會他們的震驚,姬長伯在侍從的帶領下,直接上了望東樓頂樓,紅葉所在的居所。
    “奴婢紅葉,拜見君上!”
    多年未見,姬長伯都有些認不出來紅葉了,夫君米福安在外征戰,紅葉則留在閬中經商教子,當初的理事人,如今已經成了富貴的決策者,貴氣逼人。
    米福安的孩子,也都到了牙牙學語的年紀,姬長伯到來,紅葉便讓侍女將孩子們帶了下去。
    “起來吧,我有事找你商量。”姬長伯開門見山。
    “公子請說。”
    修路?紅葉微微一怔,隨即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姬長伯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緩緩展開:"這是水泥的配方。以石灰石、黏土為主材,煆燒研磨後與水混合,可速凝為石,堅不可摧。"
    紅葉接過竹簡,指尖輕撫過那些陌生的配方比例,忽然抬頭:"君上是要......"
    "我要修一條從閬中經過,貫通蒼溪和江州的官道。"姬長伯走到窗前,指著遠處蜿蜒的嘉陵江,"水路雖便,但冬季枯水,夏季湍急。若能有一條平坦大道,商旅旬日可達,軍報三日可至。"
    紅葉倒吸一口涼氣。橫貫巴國南北的官道,這工程比當年蒼溪的水利還要浩大。
    "奴婢算過望東樓賬目,現有存錢三十萬貫,若再調用商部儲備......"
    "不夠。"姬長伯搖頭,"我要的不是夯土路,而是全水泥路麵。你先把閬中到蒼溪這段修通,讓商賈們見識見識。"
    紅葉忽然想起什麽:"蒼溪的造紙坊!若是能修通道路,原料運輸成本至少減半......"她突然跪下,"奴婢請命主持此事,三年之內......"
    "一年。"姬長伯打斷她,"明年秋收前,我要看到第一批商隊走水泥路南下。"
    紅葉額頭沁出細汗,卻見姬長伯忽然俯身,在她耳邊低語:"米將軍在蜀南練兵,這條路修成之日,就是米將軍北上梓潼換防,與你夫妻團聚之時。"
    紅葉臉頰通紅,公子這般年紀怎麽會知曉這麽些事,真是少年老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夜,望東樓旗下產業的鐵匠坊,燈火通明。
    紅葉召集數十名匠人,對照配方反複推演。天蒙蒙亮時,第一窯試驗品終於出爐。
    "成了!"老匠人捧著灰白色的粉末驚呼,"加水後真的硬如磐石!"
    負責監工的侍從將消息傳回望東樓,紅葉大喜過望,開始按照姬長伯的規劃適量生產。
    七日後,閬中城南。
    來自各地的商販們目瞪口呆地看著那段十丈長的灰白色路麵。
    紅葉旗下的商隊駕著滿載貨物的馬車來回碾壓,路麵竟紋絲不動。
    "此路不懼雨水,不生雜草。"紅葉向圍觀商賈介紹,"載重千斤的貨車,日行百裏不在話下。"
    公子林忽然擠到前排:"若修通到褒國漢中的道路,我們的漆器運到閬中能省三分之一的腳錢!"
    人群頓時騷動起來,所有的商戶都迅速在心中盤算起來,規模較大的商路商戶直接就下了決定。
    幾個蜀地商人當場拍出定金:"我們蜀錦商會願資助五萬貫!隻要將來過路費優惠三成!"
    “我們梓潼商會願出資修一條直通梓潼的商路,費用我們承擔!”
    姬長伯站在望東樓頂,望著城南漸成氣候的展示會,嘴角微揚。
    身後傳來腳步聲,君無器從城主府趕來,私下匯報一些姬長伯安排的事,“公子,水泥的高爐已經另外準備,您吩咐尋找的黑色石頭,我也安排人去尋找了,在蜀南,巴中,梓潼附近都有發現,尤其是宜賓附近,發現了大片黑色石頭,皆能燃燒!”
    "水泥和鐵器,都急需煤礦,蜀地煤礦豐富,盡快安排人手挖掘,走水路送到這裏來,要盡快加工大量的水泥,修好溝通南北的水泥路。"姬長伯現在得知北邊燕國的崛起,心中對於煤礦的渴望非常強烈。
    不過幸運的是,巴國煤礦稀缺,蜀地倒是多的很。
    姬長伯隨後又安排道,"明日你派兵護送紅葉前往宜賓考察煤礦,還有梓潼那邊石灰礦,也要派人去看看,是否符合開采。"
    君無器拱手應諾。
    隨後,姬長伯又詢問了蒼溪生鐵產量如何,兵器出產速度,鐵質農具的生產進度。
    “現在巴蜀境內局勢穩定,軍隊換裝鐵質武器的速度可以放慢一點,優先生產鐵質農具,包括鋤頭,曲轅犁,耙子,都要抓緊生產。”
    “如今巴蜀初定,各地墾荒的農具需求極大,如果生產跟不上,可以考慮向閬中,梓潼輸出成熟的鐵匠坊。”
    君無器點點頭,“我這就安排人手,如果宜賓那邊煤礦產量足夠大,我就向梓潼那邊輸出一些熟練的鐵匠,應該能夠跟得上各地的用鐵需求。”
    姬長伯點點頭,認可了君無器的話。
    “公子,蜀南急報,江州方麵轉發過來,黃嬰大人不好拿決定,請君上定奪。”如花推開門,走了進來,他是為數不多可以不經通傳,直接進來的人之一。
    姬長伯接過紙質急報,審閱起來。
    表情從好奇,變成了糾結,再到若有所思。
    君無器好奇,於是姬長伯也將急報遞給了君無器。
    “修繕水利?這是好事啊……”君無器剛看了開頭,正準備大聲稱讚的。
    結果看到文末,“什麽?預算三百萬貫?!”
    君無器的手微微顫抖,幾乎拿不穩那張薄薄的紙頁。
    三百萬貫——這相當於巴國整整三年的賦稅收入不止!
    "蜀南三郡的水利年久失修,確實該整治。"姬長伯走到地圖前,手指劃過岷江流域,"但盧林報上來的預算,我看了一下,三地同時動工,所需人力物力財力太過龐大,巴蜀初定,承受不起。"
    "傳令給黃嬰,讓內閣戶部,派水利官員前往新津,會同盧林一起拿個章程計劃來,飯可以一口一口吃,沒必要一口吃個胖子。"姬長伯淡淡道,"另外考證水利施工的需求,由戶部監督驗證工程,驗證通過後,準許動工,但錢糧分三批撥付。第一批三十萬貫,第一階段工程結束後,觀察一下,沒有問題,再繼續追加投入。"
    如花正要記錄,卻見公子從案頭抽出一張特殊印鑒的紙:"另外再給米福安發密令,讓他調三千精銳換上民夫衣服,混入施工隊伍。"
    君無器瞳孔驟縮。這是要......
    "蜀南氏族這些年表麵歸順,私下卻把控著八成良田。"姬長伯冷笑,"他們突然聯名盧林請修水利,無非是想借朝廷的錢,澆自家的地。"
    姬長伯輕輕叩擊桌麵。三百萬貫的工程,那些氏族敢伸手,就要做好被剁爪子的準備。
    "告訴黃嬰,第一批款項到賬後,立即張貼告示。"他眼中寒光閃爍,"凡參與水利建設的農戶,工程周邊荒地開墾後,直接分給參與水利修建的平民,奴隸可以免去奴籍,另外再免五年田賦。"
    君無器倒吸一口涼氣。
    這招釜底抽薪!蜀南氏族本想借機兼並更多良田,公子卻直接把荒地許給參與建設的普通百姓和流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日後清晨,閬中碼頭。
    紅葉站在自家商船船頭,準備順江南下江州,再逆長江而上,前往蜀南。
    忽然聽見岸上馬蹄聲急。
    卻是姬長伯麾下的錦衣衛送來一個檀木匣子,裏麵是一塊特製的令牌。
    "君上說,此物可調動沿途所有錦衣衛資源。"錦衣衛衛低聲道,"另有一言轉告:"宜賓煤礦關乎國運,遇事可先斬後奏"。"
    江風掀起紅葉的衣袂,她望著匣中溫潤如玉的玉璜,突然想起當年在蒼溪,少年公子第一次遇見自己時的樣子。
    “一切拜托紅葉姑姑了。”
    紅葉微微一笑,這次她將親自帶隊,絕對要完成公子的任務。
    另外,走水路前往宜賓,如果與米福安提前約好,也許半路還能見上一麵。
    想到這裏,紅葉的臉頰微微發燙,也不知是江風吹的,還是想到什麽害羞害臊的事情。
    晚宴上,觥籌交錯,氣氛融洽。
    君無器當眾向姬長伯匯報了閬中的軍政情況,言語中盡顯忠誠與幹練。
    聽的一旁作陪的大商戶,公子林,南充貴族,閬中公卿,皆心中讚歎君無器的治理能力和麾下強大的實力,同時又懼怕起來,畢竟這樣的總督,巴國還有好幾個。
    若是每個總督都有如此實力,那這巴蜀之地,當真是有些可怕了。
    君無器手持竹簡,在燭火映照下逐項稟報:"宕渠今年新墾梯田兩千畝,加上原有良田,共納糧十五萬石。鐵器作坊產出農具三千件,已全部售出。"
    他翻動竹簡發出清脆聲響:"蒼溪方麵,造紙坊擴建後月產紙張可達萬刀,曲轅犁產量翻倍。最可喜的是水利工程竣工後,新增水澆地四千畝。"
    姬長伯指尖輕叩案幾。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個在田間揮汗如雨的黎民。
    "之前南充貴族移交的礦場已全部收歸官營。此事後續由商部接手處理。"姬長伯輕描淡寫地略過,卻讓那些貴族如坐針氈——誰不知道望東樓的紅葉夫人,最擅長的就是讓人"自願"交出全部家產。
    君無器繼續道:"閬中駐軍現有三萬精銳,其中騎兵五千。按照公子製定的輪訓製,每月有三千士卒在蒼溪進行弩機操演。"
    "農業是根基,軍隊是保障。"姬長伯舉起青銅爵,"諸君且滿飲此杯,為明年即將貫通南北的水泥路!"
    眾人舉杯共飲,即便是北上遷移的充國貴族,也都非常配合,畢竟有了水泥路,從蒼溪往返南充,也就沒那麽遠了,日後也許還有回去的一天。
    喜歡夢回春秋當大王請大家收藏:()夢回春秋當大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