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庸君?庸君!

字數:7520   加入書籤

A+A-


    此時率領庸國軍東出的,正是在聯軍攻漢中的庸軍將領麋盧。
    自姬伯安水淹紫陽,偷襲安康城得手之後,庸君對麋盧的態度一落千丈。
    國君多次在公開場合直言,“庸國如萊臧將軍一般,死忠之將太少。”
    言下之意,丟了安康的麋盧,是個貪生怕死的。
    麋盧為此鬱鬱寡歡,不久後,楚國內亂之事也傳到了庸國。
    麋盧得知之後,第一時間上書,“楚國內亂,正是天賜良機,庸國已經占據那處,盤龍等楚西之地,直逼楚都郢!可以趁亂,過江滅楚!”
    庸君大喜,在巴國,漢中接連失利,庸君迫切的想要開疆拓土,一掃往日的頹勢。
    上庸城裏,調令和軍令發往全國各地,開始動員民夫農戶,征召入伍。
    一時間庸國全國哀聲一片,庸國數年難以太平耕種,國中青壯早就所剩無幾,府庫空虛,田地荒蕪。
    庸君好大喜功,連年征伐,幾乎得罪了所有領國。
    就連一手扶持起來的外甥,巴君姬伯越也與庸國,因為安康城反目成仇。
    外界已經開始流傳,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楚國內亂此時已經接近尾聲,好大喜功的楚文王之子楚堵敖,因剛愎自用引發內亂,如今已被其弟熊惲所殺,熊惲登上王位。
    楚國新君即位後,各方勢力偃旗息鼓,國內迅速穩定下來,且麵對庸國入侵,君臣一心,欲重振國威。
    楚,秦,漢等國互相派出信使,針對庸國的聯盟迅速達成。
    原本還準備對犬戎用兵的秦國,也調轉槍頭,對準了庸國的西北關中土地。
    漢國姬長伯更是早就對庸國霸占的巴國領地,那處城,盤龍城虎視眈眈。
    就連姬伯越的巴國,也在嚐到安康的甜頭之後,對庸國的楚西之地視為囊中之物。
    當年秋天,庸國從盤龍城正式發兵攻楚,大軍在津地與楚國渡口守軍發生激烈交戰,庸國軍勢大,迅速擊潰津地守軍,隨後渡江,圍困楚國都城,郢都!
    就在捷報一封封送往上庸的時候,漢國,秦國動了。
    雷勇領兵繞道,從宕渠直插那處城!被庸國摘桃子竊取的那處城重新回歸漢國!
    剛準備出兵那處的姬伯越隻能眼睜睜看著雷勇拿下那處城,將自己牢牢關在魚巫兩地。
    姬伯越在魚地宮城裏氣急敗壞,“姬伯安這廝,到底在幹什麽?!為什麽不出兵宕渠?他占據了安康,距離宕渠隻有三天路程,為什麽不出兵?!”
    下方跪地的使者瑟瑟發抖,一旁的魚地大夫淡淡說道。“君上,姬伯安恐怕已經有了反意,他占據安康之後,拒絕交還兵權,也拒絕聽從調令。儼然已經自立!”
    姬伯越咬牙切齒,顯然也意識到了姬伯安背叛了自己。
    而現在失去對姬伯安控製的自己,在魚地、巫地和平都巴氏的眼中,已經成了一個累贅。
    開疆拓土做不到,固守國土以待時機也成了夢。
    姬伯越心中燥鬱,越想越氣,最後一把抽出屏風上掛著的寶劍,大步走下塌階。
    一步跨到跪伏的使者身邊,舉劍揮下。
    瑟瑟發抖的使者被一劍斬首,一旁的魚地大夫和巫地大夫驚的目瞪口呆。
    兩人對視一眼,默契的低下了視線,沒多言語。
    姬伯越又接連砍了數劍,才氣喘籲籲的扔掉寶劍,“廢物!都是廢物!”
    過了許久,姬伯越好像平複了一些,“巴氏那邊怎麽說?願不願意隨我一同東出?”
    “巴氏有言,姬伯安何時歸還萬餘平都軍,何時出兵東出。”
    “混賬!”姬伯越就像被踩了尾巴的貓,一下跳了起來。
    魚地和巫地大夫皺著眉頭強忍心中不滿,沒再言語。
    姬伯越罵罵咧咧許久,突然冷靜下來,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罷了,既然姬伯安如此不識好歹,那我便親自去安康找他算賬!”魚地大夫連忙勸阻:“君上不可,如今局勢危急,您若離開魚地,恐有不測。且庸國大軍在外,我們此時內訌,隻會讓其他國家有機可乘。”
    姬伯越猶豫了,他何嚐不知大夫所言有理,但心中對姬伯安的怨恨實在難消。
    就在這時,一名斥候匆忙來報:“君上,庸國大軍已經前出至郢都附近,遭遇津地守軍,雙方首戰,楚軍大敗而回,秦國和漢國的軍隊也正從西北和西南兩個方向逼近庸國本土,庸君向我們發來求救信。”
    姬伯越心中一凜,自己到目前為止,都是倚仗庸國的援護,如果庸國覆滅,自己將再也沒有與姬長伯爭鬥的資格,如今姬伯安叛變自立,局勢比自己想象中的的還要危急。
    他深吸一口氣,說道:“先放下姬伯安的叛變,召集魚地和巫地的隊伍,做好準備吧。”魚地和巫地大夫聞言,立刻領命而去。
    而庸國這邊,麋盧率領著拚湊起來的軍隊東出,可軍隊士氣低落,糧草也時常供應不足。
    行軍途中,不斷有士兵逃亡。
    當庸軍抵達盤龍城時,初登大位的新楚王早已做好了應對準備,國中精銳從各地湧向郢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楚國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且對庸國的侵略行徑義憤填膺,庸楚之間早就是世仇,庸國偷襲盤龍那處,間接氣死了楚王之父,楚文王,如今正是報仇雪恨的時機。
    首戰,楚軍詐敗而歸,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麋盧此時在帥帳中一籌莫展。
    他何嚐不知道楚軍詐敗,敵我態勢明顯楚軍士氣更高,自己勞師動眾遠赴楚國,寸功未立,現在卻要麵對庸軍要求撤軍回防的軍令。
    麋豹坐在下方,其他副將也都愁眉不展。
    “都說說吧,秦軍和漢軍都出動了,楚國內亂也已經堪定,我們該何去何從?”麋盧率先發問。
    麋豹沉吟片刻,起身抱拳道:“將軍,如今我軍進退兩難。楚軍詐敗,必有埋伏,若繼續深入,恐遭圍殲。而秦國、漢國趁虛而入,庸國本土危在旦夕。末將以為……當立即撤軍回援!”
    帳中眾將聞言,紛紛附和。一名副將拍案道:“麋豹將軍所言極是!那楚軍故意示弱,分明是要誘我軍深入!更何況——”他壓低聲音,“國內那些臨時征召的農夫,連兵器都握不穩,如何敵得過楚國的虎狼之師?”
    麋盧閉目長歎。他何嚐不知局勢凶險?但想到庸君那譏諷的眼神,又覺胸口發悶。忽然,他猛地睜眼,一拳砸在案幾上:“不!不能撤!”
    眾將愕然。隻見麋盧眼中血絲密布,嘶聲道:“若就此撤軍,我等有何麵目回見君上?楚軍既敢詐敗,我們便將計就計!”他手指重重戳向地圖上的津地,“今夜全軍渡江,直撲郢都!楚人絕料不到我們敢孤注一擲!”
    帳內鴉雀無聲。麋豹急道:“將軍三思!郢都城高池深,楚王新立,正是君臣同心之時。我們即便僥幸破城,也必被四方趕來的楚軍合圍!”
    “那就玉石俱焚!”麋盧突然暴喝,佩劍“錚”地出鞘半截,“自安康失守以來,君上視我如草芥。今日要麽馬革裹屍,要麽——”劍光映著他猙獰的麵容,“提著楚王的頭顱回去!”
    眾將被麋盧的氣勢所懾,不敢再勸,紛紛應諾,走出賬外,麋豹仰天長歎,“庸國休矣。”
    於是,當天夜裏,庸軍趁著夜色渡江。
    當夜三更,庸軍主力悄然靠近津地渡口,迅速解決津地楚軍之後,庸軍將搜來的船隻,連成浮橋,大軍紛紛踏上浮橋,強行渡江。
    誰知大軍剛行至船隻浮橋中間,忽然東岸火把如龍,戰鼓震天!
    郢都方向,戰船密布,楚將鬥廉立於戰船之上,大笑:“麋盧!我家大王早知你狗急跳牆!想不到你還真的上當了!”霎時間箭如雨下,江麵火光衝天。
    浮橋之上,庸國軍亂作一團,落水者,踩踏者不可計數。
    混戰中,麋豹護著麋盧拚死突圍。逃回西岸時,聚攏起殘兵,五萬大軍已折損過半。
    更可怕的是,三翎騎兵帶來噩耗——秦國大將蒙明已攻破庸國西大門武關,兵鋒直指庸國北方重鎮,商洛!漢國雷勇部從宕渠出兵,連克三城,距離上庸已經不足百裏!
    “完了……全完了……”麋盧跪在泥濘中喃喃自語。
    突然他狂笑著抽出佩劍,在麋豹驚呼聲中自刎而亡。
    麋豹急急忙忙收攏了麋盧的屍體,率領殘兵,一路向著盤龍城退去。
    自從庸國從巴國手中竊取盤龍城之後,糜氏一族苦心經營盤龍城周邊的雲夢澤。
    如今盤龍城城堅糧足,完全可以堅守待援,隻是還有沒有援軍,已經不知道了。
    上庸城能不能挺過這一劫,還是個未知數。
    麋盧自刎的鮮血噴濺在“庸”字帥旗上,那旗幟很快被楚軍的鐵蹄踏進淤泥。
    楚軍渡河追殺,受限於馬匹不足,追殺一陣之後,便鳴金收兵。
    盤龍城易守難攻,楚軍收複盤龍城,也需要做一些準備。
    另一麵,姬伯越率領的魚巫兩地聯軍匆匆北上上庸,援救自己的靠山庸君。
    但是兵行至安康附近,姬伯越遇到了自己的老熟人,自己親封的安康大夫,姬伯安!
    “庶子竟然還敢露麵?!”姬伯越氣的咬牙切齒,眼中怒火似乎要將麵前這個狼心狗肺的人給活剮了!
    “君上別來無恙,如此興師動眾,是要前往何處啊?”姬伯安懶洋洋的問道。
    “上庸告急,你眼中若還有我這個君上,就趕緊率軍隨我一同北上!隻要緩解庸國一時危機,來日少不了你的好處。”姬伯越壓下怒火,循循善誘。
    姬伯安哈哈大笑,“君上,你是不是還搞不清楚情況?庸國已經完啦!你最大的靠山,已經倒了!你竟然還在妄想我隨你一起去赴湯蹈火?你也太天真了吧?”
    姬伯越被姬伯安幾句話氣的三屍暴跳,“來人!給我射死那個庶子!”
    “諾!”身旁數名弓箭手彎弓搭箭,但是卻沒有對向姬伯安,而是調轉箭頭,對準了姬伯越。
    看到自己被身邊弓手瞄準,姬伯越難以置信的扭頭,怨毒的看向魚地和巫地大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兩人回了一個敷衍的假笑,“請伯越公子上路!”
    姬伯越剛想破口大罵,“咻咻咻”一陣破空聲響起,“噗嗤噗嗤……”
    姬伯越渾身插滿箭矢,如同一隻大號的刺蝟,緩緩從馬上摔下來。
    姬伯安率領安康軍,慢悠悠的趕了過來。
    “二位大夫辛苦了!演戲演了這麽久,一定很艱辛吧?”姬伯安笑著說道。
    魚、巫兩位大夫連忙下馬,“拜見君上!”
    “宗正已經與你們通過氣了吧?”姬伯安明知故問。
    兩人對視一眼,“宗正已經作出決定,擁護你為國君嫡長子,以後巴國國祚由你來繼承。”
    “宗正也是的,這麽麻煩的事怎麽想起我來了?我就是一個大頭兵,隻會打打仗,殺殺人,這國君之位我怎麽坐得住?”姬伯安連忙搖手,也不知是真心覺得,還是敷衍。
    魚巫兩名大夫也不多說,直奔主題。
    “我兩地總兵力八千,已經盡數在此,明天平都巴氏族軍就會趕到,加上君上的安康軍,奪回那處的機會更大了。”
    姬伯安也不回話,隻是指了指東方,“庸軍傾巢而出,上庸已是空城,安康距離上庸最近,隻要我們趕在漢國軍之前拿下上庸,此戰我們便是最大的贏家,隻要拿下上庸,那處也好,盤龍也好,皆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兩地大夫對是一眼,被姬伯安的戰略眼光所折服。
    “謹遵君上之令!”
    安康軍加上魚巫聯軍,總計五萬餘人,浩浩蕩蕩的開向上庸。
    而在同一方向,不遠處的宕渠,漢軍雷勇部也在向加速行軍,臨行前,姬長伯曾有言,“先拿上庸者奪庸國!攻破上庸,占據上庸城是我們此行唯一的目的!”
    兩方大軍猶如兩條長龍,皆向著上庸城疾馳而去。
    一場對上庸城的爭奪大戰,一觸即發。與此同時,楚國在解決了麋盧的庸軍後,也在謀劃下一步行動,他們可不會放過這擴大勢力的絕佳機會。
    姬伯安這邊,五萬大軍士氣高昂,他深知此次機會難得,若能拿下上庸,巴國的未來將一片光明。
    而雷勇率領的漢軍也毫不懈怠,他們日夜兼程,一心隻想趕在姬伯安之前占據上庸。
    當雙方距離上庸城都隻剩一日路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亂了行軍節奏。
    道路變得泥濘不堪,大軍行進速度驟減。姬伯安和雷勇都心急如焚,各自在雨中催促著士兵加快腳步。
    喜歡夢回春秋當大王請大家收藏:()夢回春秋當大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