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魚,豆豉鯪魚

字數:2232   加入書籤

A+A-


    阿三的魚簍剛擱在櫃台,老李就瞥見鱗片間粘著幾粒粗鹽——那不是漁村常見的雪白海鹽,而是泛著青黑的私鹽,粒粒裹著血鏽味。他舀水衝洗魚身時,指尖觸到鹽粒棱角異樣,掰開一看,米粒大的紙卷蜷在鹽芯裏。
    "李掌櫃,這魚..." 阿三灌了半壇酒,醉眼朦朧地往灶台湊。老李倏地扣住他手腕,後廚刀刃剁案板的聲音驟然停了。
    紙卷展開,是潮州碼頭常見的暗紋——三桅帆、斷桅、七顆星。老李認得這標記,二十年前他在泉州港當幫廚時,見過海寇用這種鹽信傳令。那夜血洗碼頭的刀光裏,他藏進醃魚桶才撿回半條命。
    鏢局的趟子手忽然掀簾闖入,腰間鏢刀撞在門框上叮當響。"西海口有船漏了,官衙在緝私鹽。" 他甩出塊沾血的布巾,上麵印著同樣的三桅帆紋。
    老郎中推眼鏡的手顫了顫,酸湯肝片濺出幾滴油。"老李,你那豆豉..." 話沒說完,後院傳來瓦片碎裂聲。三人抄家夥撲出去時,隻見黑影翻牆遁入夜色,阿三的魚簍被踢翻在地,鹽粒混著魚血淌成暗河。老李心中一緊,意識到事情愈發棘手。他警惕地環顧四周,握緊手中的刀。鏢局趟子手低聲道:“這人身形好快,是什麽人?莫非是海寇的眼線。”老郎中也麵色凝重,“看來這私鹽之事牽扯甚廣,我們怕是被盯上了。”
    阿三嚇得酒醒了大半,躲在眾人身後瑟瑟發抖。老李深吸一口氣,說道:“當務之急,先把這魚和鹽處理了,不能讓官衙查到我們頭上。”眾人點頭,開始收拾地上的狼藉。
    剛清理完,就聽到外麵傳來一陣嘈雜聲,似乎是官衙的人來了。老李眼神一凜,對眾人使了個眼色,讓大家先躲起來。他則鎮定自若地走到門口,打開門,隻見一群官差手持利刃,氣勢洶洶地站在那裏。為首的官差喝道:“有人舉報這裏私藏私鹽,我們要搜查!”老李心中暗叫不好,但臉上依舊保持著鎮定,說道:“官爺,我們這隻是個小飯館,哪來的私鹽啊。”官差冷笑一聲,“少廢話,搜!”便帶著人衝進了飯館。官差們在飯館裏翻箱倒櫃,叮叮當當的聲響不絕於耳。老李表麵鎮定,內心卻如熱鍋上的螞蟻,祈禱著他們別發現藏起來的魚和鹽。突然,一個官差從後廚角落裏拎出阿三的魚簍,大喊:“大人,找到了!”為首官差得意地看向老李,“哼,還敢狡辯!”就在這時,飯館外傳來一陣馬蹄聲,一個身著錦袍的人匆匆趕來。他在為首官差耳邊低語幾句,官差臉色一變,立馬收起囂張的神情,對老李拱手道:“誤會一場,打擾了。”說罷便帶著人匆匆離去。老李一頭霧水,追出去想問個究竟,那錦袍人卻已不見蹤影。回到飯館,眾人圍上來詢問,老李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老郎中推測:“這錦袍人定是有來頭,說不定和這私鹽案背後的勢力有關。”老李皺緊眉頭,知道這事情遠沒有結束,一場更大的風波或許正在悄然逼近。
    老李蹲在殘簍邊,指尖沾鹽嗅了嗅——腥鹹裏摻著股奇異的樟腦味。泉州海寇慣用這法子,鹽信浸過死人血,樟腦是提醒收信人"貨已染紅"。他抬頭望向櫃台,那鍋豆豉魚正焦香四溢,豆豉醬裏藏著最後半卷鹽信,字跡潦草:"廿三夜,黑礁會..."老李心中一震,“廿三夜,黑礁會”,這必定是海寇的重要行動。可這黑礁會究竟是什麽,又有怎樣的陰謀?他決定暗中調查。
    當晚,老李趁夜色潛入碼頭,四處打聽黑礁會的消息。碼頭上的漁民們聽聞這三個字,都麵露驚恐,無人敢多言。就在他毫無頭緒時,一個神秘的身影出現在他身後。“想知道黑礁會的事,跟我來。”聲音低沉沙啞。
    老李猶豫片刻,還是跟了上去。那人將他帶到一處破舊的倉庫,裏麵燭光搖曳,坐著幾個神情嚴肅的人。原來他們是一群正義之士,也在調查海寇的陰謀。他們告訴老李,黑礁會是海寇的一次大規模走私交易,若成功,沿海百姓將陷入水深火熱。
    眾人決定聯合起來,在廿三夜破壞這次交易。老李握緊拳頭,看著手中的半卷鹽信,眼中滿是堅定,一場與海寇的生死較量即將拉開帷幕。
    後續發展線索:
    1. 老李與鏢局趟子手合作追查鹽信,引出泉州舊案失蹤的漕幫賬房與海寇勾結)
    2. 阿三真實身份曝光曾是海寇線人,今被滅口)
    3. 豆豉醬暗藏的另一半信文指向老李妻子失蹤之謎
    4. 官衙緝私隊突襲酒館,老李用酸湯鍋製造混亂脫身
    需要細化哪個方向?
    喜歡老李小酒館請大家收藏:()老李小酒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