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兵書
字數:3405 加入書籤
“火器為接敵之先聲,車營為攻守之根本。”
這他娘的是古代版的步坦協同啊。
搖晃的海滄船內,韓林將一片薑片放在口中慢慢的嚼著,接連幾次出海比之以前,韓林暈船畏水的毛病已經好上了不少,但是隻要打浪必然就不那麽舒服,由於船隻太多,船隊隻能兼顧行駛最慢的那艘,因此回到樂亭還要些許時日。
舟船之上沒什麽事,韓林就找了一些兵書來看,而今日翻看的,便是戚繼光的《練兵實紀》。
接連打了幾仗雖然都算是勝了,但韓林仍然發現了很多不足之處,就比如出城野戰,步卒在曠野之上毫無遮擋隻能忍受著弓騎反複收割,如果被收割的多了,對士氣損傷極大。
這個時代打仗士氣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如果在城外能夠有所倚靠,那不僅能夠大大減輕損失,同時也能夠提振士氣。
此外,韓林還發現了一點,鳥銃的射速實在是太慢了,往往隻射了一輪,敵方的騎兵就已經衝到了臉上,而在這個時間裏,弓騎甚至能夠射兩到三輪箭,覆蓋率要遠超火器。
與女真人交戰,勢必不能隻倚城而守,隻有敢於野戰浪戰才能搶占戰場的主動權,思來想去韓林將目光轉移到了俞大猷和戚繼光發揚光大的車營身上。
以往韓林對於車營不那麽看重,但經曆過這幾次戰事,韓林才發現果然人家的智慧就是不一般。
而且這次找到了木材的原產地,大量的木材除了可以用作基建以外,還可以用來打造車營。
韓林接著往下看,發現車營還配備了大將軍炮、虎蹲炮、佛郎機、一窩蜂等火器,在兵種上也配備了鳥銃兵、騎兵、藤牌手、長槍兵等等。
合成旅?!
韓林驚訝萬分。
不過車營的優點大,缺點同樣不小,首先一個就是行動遲緩,雖然偏廂車可以拆卸放在牛馬車上拉著,但在急行軍時還會很大程度上降低行軍的速度。
其次就是對於輜重的要求比較大,各類火器及炮子,火藥、箱板等等都需要有大量的牛馬來拉,而這些牛馬也是要吃草食豆的。
第三就是對於地形的要求也比較嚴重,平原開闊地自然是無往不利的神器,但在多山丘、叢林等地帶就隻能望洋興歎了。
不過好在京畿、永平府、遼東這些地界還是有不少平原的,因此車營的作用定然不小。
按照戚繼光的記載,車營兩車為一聯,配十六人,兩聯為一局、四局為一司、四司為一部,四部為一營,一營合計二百五十六輛戰車,兩千多戰兵,加上軍官、工匠車夫等等滿編為三千一百零九人。
車營韓林是成立不了了,他準備先成立一個擁有一百二十八人、十六輛戰車的司級編製作為實驗,日後再進行擴展。
目前這個司的軍官韓林也已經打算好了,就是火器運用最好的第一步第一司的司總陶國振。
車營是一個穩紮穩打的編製,相對來說,陶國振的頭腦比較冷靜,而且對於火器的運用也是整個戰兵當中最拔尖的,並不比張孝兒差,因此他還是比較合適的。
正思索之間,響起了一陣敲門聲。
“進來。”
“大人,李朝貢使李忔、金尚憲求見。”
看著推門而入的李柱,韓林笑了起來:“柱子,這兩天的氣色好多了。”
在中毒以後,李柱一直在水營的舟船上靜養,並沒有參加後來的旅順之戰。
雖然要完全康複還要幾個月,不過已經能夠下床走動,李柱在船上躺的渾身癢癢,為了給自己找點事情做,當起了韓林在船上的令兵。
李柱撓了撓腦袋笑道:“可不,這一看要回家了精神頭就足了起來。”
韓林嗬嗬笑了兩聲,隨後開始問起正事:“好端端的,他們要見我做甚?”
為了安全起見,韓林將李朝貢使的正副使都請到了自己的坐船上來,不過為了避嫌,韓林很少與之照麵,今日卻不知怎麽著兩個人要見起他來了。
“屬下問了,他們不說,估計想當麵和大人講,大人你看,要不要召他們來見?”
韓林搖了搖頭笑道:“還是算了,人家一個正一品的領議政、一個正二品的禮曹判書,還是我去拜見吧。”
李朝素來與大明交好,敬慕大明的文化可以說全方位的學習大明的文化,可以說是大明的迷弟和死忠,甚至是親兒子。
因此其內部的架構也全盤學習大明,領議政可以看做是大明的內閣首輔,禮曹判書相當於大明的禮部尚書,雖然避嫌,但韓林也保持著很大的尊敬。
李柱瞥嘴道:“不過是幾個高麗棒子而已。”
“棒子”這個詞兒,其實就是李朝使團的仆役,韓林層多次聽到過李朝使團的一些核心成員這麽喊過,他也沒想到原來起源在這兒。
麵對李柱的調侃,韓林搖著頭大笑了起來。
雖然後世的那群“棒子”屬實不怎麽樣,但是在當今李朝的上下還算是不錯的,要是讓如今這些對天朝上國畢恭畢敬的先祖們知曉後世子孫的情景,還給自己換了個爹,不知道會不會氣地吹胡子瞪眼,大罵不肖子孫。
現在的李朝人還是很有骨頭的,哪怕是後來滿清建立,不得不趨於淫威,但私下裏絕大多數還是認大明為正統,視滿清為夷虜,甚至崇禎的年號使用了二百多年。
特別在儒生當中對這個認知更為熱烈,嘉慶年間,李朝有縣官阻止使用崇禎年號而建議改用嘉慶年號,七百多號李朝儒生差點將這個人的祖墳都給刨了。
憤恨的儒生上書說:“我東李朝)之於皇明,有百世不可忘之恩;與彼虜滿清)有百世不可忘之仇。豈可以較歲月之久近,忘宿昔之恩讎哉?”
當時的朝鮮國王純祖接到上書以後,立馬批複,將這個縣官從上縣發配到了邊疆之地為官。
與李朝這個親兒子相比,倭寇就是不孝子了。
因此韓林對於李朝人,還是決定表現出相當的誠意和尊重。
喜歡鐵蹄哀明請大家收藏:()鐵蹄哀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