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新銃

字數:3650   加入書籤

A+A-


    樂亭守備公事房,韓林看著桌子上擺著的兩支火銃。
    這是軍器司所打造的第三批鳥銃和魯密銃的樣品。
    韓林先將鳥銃拿了起來,放在手裏仔細端詳。
    在外觀上,與常規的鳥銃不同,這款新式鳥銃的銃管比正常四尺三寸鳥銃加長了到了五寸,主要是固定銃管的木床尾部,由原來的一個微小的弧度,改變成仿照後世的三角形銃托。
    《武備誌》中言:“以銃托緊抵肩窩,勿使動搖。”原本的銃托抵在肩膀上以後又不舒服,又不穩定,很容易打歪,但新式的槍托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情況,此外真個著急的時候,這種槍托還能當鈍器使用。
    這是在韓林指點下作的改進,其他的改進還有,將原本的垂直水滴形扳機變為了有弧度的扳機,更符合手指扣動的習慣,又新增扳機互環,別看這隻是一個小改進,但可以有效防止誤觸,同時保護扳機的整體結構。
    韓林拿起來掂量了掂量,雖然比尋常的鳥銃要重一些,但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隨後他又抵在肩膀上做了一個射擊的姿勢,發現舒服多了,經過拋光打蠟上桐油後的樺木木床,手感十分不錯。
    在銃托正背後,韓林看到了一行用烙鐵烙上去的小字:崇禎戊辰,樂亭軍器司,匠丁七。
    這個丁七就是這杆鳥銃的工匠,韓林覺得此人的手藝確實不賴,決定到時候給其一些獎賞。
    後世有一句話,當一個武器的美觀大大提升了以後,其性能也差不了哪裏去,韓林用手指輕輕彈了彈八棱形的銃管,所發出的聲響比原來的鳥銃緊實度更高。
    原本標準的銃管每寸皆需百錘,但有了水力捶鍛以後,百錘上升到了千錘,沙眼、氣泡等,此外銃管還使用了刀劍鍛造的包鋼法和冷鍛法,外包千鍛精鋼,內裹百鍛熟鐵,形成了外硬內韌的特性,大大提升了使用壽命。
    韓林又向銃孔裏麵摸了摸,看了看,雖然沒有“光如鏡麵,可照人影”那麽誇張,但經過風力加持的銃鑽反複推拉,比普通鳥銃那種還能摸到毛刺和凸起的銃管相比,已經強到不知道哪裏去了。
    對這杆鳥銃,韓林覺得十分滿意,將其放下以後,又轉向了旁邊的長長的魯密銃。
    魯密銃其實就是趙士禎根據魯密國土耳其)所進貢的重型火繩的改進款,其比鳥銃要長兩尺,重兩斤。
    與鳥銃相比,裝藥量多一錢、彈丸也多了一錢,再更長銃管的加持下,魯密銃有效射程可達二百步,而鳥銃的射程約為一百五十步。
    樂亭營所造的魯密銃造法和鳥銃一樣,隻不過韓林將魯密銃原有的尾部七寸的鋼刃給拿掉了,原本的設計理念下,遇到緊急情況,魯密銃尾部的鋼刃可以充當斬馬刀使。
    但在真正的實戰中,這個設計稍顯雞肋,一來是等敵人殺到眼前了,還不如直接抽腰刀,另外一個就是這玩意兒實在是太容易傷到自己了。
    魯密銃旁邊還附加了一個銃刀,也就是後來的刺刀,這玩意其實幾十年前就有了,東西方的選擇都是一樣,都是塞進銃管裏使用,這個比尾刃的設計要好一些。
    韓林跟軍器司提了後世卡榫卡槽式結構,但發現以當前的技術很難實現,卡榫卡扣需要高強度彈性良好的鋼材,為了保持火銃整體的強度和不擾亂射擊,卡榫卡槽勢必不能做的太大,而小卡榫卡槽,稍一用力就會損壞。
    卡榫式刺刀這件事韓林暫時放棄了,冷兵器尚未被淘汰,現在的銃兵也是隨身佩戴腰刀或短刃的,反正現在鳥銃每分鍾射速最多也就三發,這種抽拉式的刺刀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將其插在銃筒當中瞬間變為長槍,比腰刀和短刃更長。
    對於這兩種武器,韓林也已經想好了用處,新式的鳥銃將配備給戰兵營的戰兵,而魯密銃由於槍身長,需要通過角架和其他東西來據銃,因此將配備給如城守和車營。
    想到了車營韓林就想起來對銃類運用最好的陶國振來。
    “二狗子!”
    韓林衝門外喊了一聲,二狗子隨即推門而入:“少爺,咋的了?”
    “你去,將車營把總陶國振和茅先生喊來。”
    不久,陶國振和茅元儀聯袂而至。
    “看看這兩把銃如何?”
    韓林點指著桌子上的兩銃對陶國振說道,陶國振隻看了一眼,眼睛就直了,他對於銃筒的喜愛大過於刀槍。
    “這是?”
    “茅先生的軍器司最新研製的鳥銃和魯密銃,你來試試,看看有啥意見能提給茅先生。”
    陶國振先將鳥銃拿了起來,做了一個射擊的姿勢點了點頭道:“這鳥銃的後麵和扳機可比原來的要舒服多了。”
    茅元儀捋著胡須笑道:“都是守備大人的指點。”
    隨後陶國振又舉起魯密銃試了試,同樣點了點頭道:“手感也比平常的魯密銃好。”
    陶國振看了一眼嶄新的銃口,發現這杆銃還未發過藥,於是對著兩個人說道:“大人,先生,屬下試一試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韓林看向了茅元儀開玩笑一般地問道:“茅先生,這銃還沒經過試射,可莫炸到了我這車營的新任把總。”
    茅元儀莞爾道:“守備放心,此銃雖未試射過,但這第三次改進的樣式,軍器司那邊也試射了多輪,直到合格了以後才敢呈給守備。”
    韓林笑道:“那就好,走,咱們去校場試試!”
    樂亭營的前身新橋海口營和馬頭營兵額共計六千餘人,而樂亭營現在算上衙署中的官吏也不過兩千人左右,因此校場顯得十分寬闊。
    校場的東南隅,便是鳥銃的訓練場,此時操守金士麟和第一部的把總楊善正帶領著戰兵進行訓練,白煙騰空,砰砰爆竹一般的響聲也接連不斷。
    年前的日子稍微閑暇一些,韓林最近也跟著戰兵們一起訓練,不過他去的最多的,一個是蘇日格那裏的馬術訓練場,另外一個就是壯武營的各村,鳥銃訓練場倒是第一次來。
    見到幾個人來,楊善對著韓林笑道:“大人可是稀客啊,今兒怎麽有空來跟第一部的操練?”
    韓林笑罵道:“就你話多,這也能挑理?今兒不是來跟你們訓練的。”
    說著衝著陶國振手上拎著的兩杆銃說道:“新銃幾乎已經定型,今天就來試試。”
    一時間連原本抱著膀子的金士麟也將胳膊鬆了下來:“新銃好了?這麽快?”
    “都是茅先生的功勞。”
    喜歡鐵蹄哀明請大家收藏:()鐵蹄哀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