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起複

字數:3241   加入書籤

A+A-


    正月初四日,遼東前屯衛東邊的官道上行人密布,車馬相擁,大批拖家帶口的百姓正向北行進,相熟的人群不斷打著招呼,偶爾有歡聲笑語傳來,似乎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騎在馬上的韓林,看著眼前的這一幀景象,一時間竟有恍若隔世之感。
    天啟七年時,剛剛打完寧錦之戰,他便是沿著這條路進京麵聖,也正是在這附近撿到了蘇雪見,這一晃,便是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
    彼時,兵災剛過,前屯又逢大火,活不下去的遼民們紛紛入關,如今卻反了過來,百姓紛紛出關尋找生計活路,不僅僅是遼民,其中還夾雜著順天、永平、山東一帶的口音,這讓他的心中十分感慨。
    如若以習俗來說,破五不宜婚嫁、出行、搬家,然而這些規矩在生計麵前已經不足為道了。
    出了關門以後,沒有了高大的城牆和譙樓阻擋,眼前一片豁然開朗,連心胸都開闊了許多。
    這個年,說實話韓林過得是最自在的一年,在趙率教的帥府當中,忙碌了一年的韓林,終於不用再去處理那些讓人焦頭爛額的公文,整日不是吃便是睡,偶爾與金士麟一道去市井當中逛逛,買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兒,吃一點街邊的小食,也算找回了那一絲久違的煙火氣。
    躺平,就是舒坦呐!
    不過,這種自在的日子可不多了,韓林已經和金士麟做好了打算,在去覺華島上祭拜一下金士麟的父兄以後,就要返回樂亭,過了正月,永平府一州四縣的大演武就要開始。
    文官有京察和外察之說,武官也有五年一次的軍政考選,邊軍更會被朝廷所派遣的重臣視閱邊關。
    按照慣例來說,今年要舉行京察,明年才會做軍政考選。
    但剛剛繼承大統的少年天子崇禎剛強易燥,而且四處都在上表索要銀款,崇禎便下令將軍政考選和京察同年進行,從文武兩個方向雙管齊下,以達成節流的目的。
    這一次的考核評定,勢必會擺在督師袁崇煥和皇帝崇禎的案頭,因此韓林也不得不重視,畢竟他好不容易練起來的兵,要是進入到裁汰的名單,那他連哭都沒地方哭去。
    因此這件事他不能假他人之手,必須要親自帶隊去府治盧龍,在那之前,還有人員遴選,事前操演等事要做,此外過年期間也有很多事務停擺下來,也要等著他來簽批,或者拿章程。
    而一起出關的,不僅是他和金士麟,還多了兩個人 —— 孫承宗的次子孫鉁和原首席幕友鹿善繼。
    他們要去寧遠拜會袁崇煥,剛好與韓林兩個人順路,便一同從關門當中出來。
    當年隨著孫承宗督師遼東,鹿善繼對於這條路也十分熟識,路過一輛騾車時,鹿善繼微微打量了一下,前麵一個青壯駕著車,後麵的車麵的車鬥裏三四個老幼婦孺正裹著棉被,坐在鍋碗瓢盆當中,感覺到了鹿善繼的目光,車上的幾個人也對鹿善繼頷首而笑。
    對這幾人抱了抱拳以後,鹿善繼轉頭對眾人道:“天啟年中,老夫隨著孫老在關四年,其時建虜掠地千裏,人情洶洶,兵民商匠,往來無不張皇。今故地重遊,但見展顏喜色,不知是福是禍也。”
    在韓林右側的孫鉁聽完後,笑道:“伯順鹿善繼字),何出此言?生民臉上歡笑,豈不證明心中有所盼?該是大好事才對,何來禍言?”
    鹿善繼隻是搖頭笑而不語,怪不得孫老要讓孫鉁來找他,孫鉁雖然是舉人,但侍奉孫老,久居鄉間,這見識還是淺薄了一些。
    孫承宗共有七子,除長子孫銓選貢山東高苑縣以外,其餘幾個兒子都陪伴左右,孫鉁雖中鄉試,但也一直未出仕,協助孫承宗管理宗族之事。
    自天啟五年因為柳河之敗去職以後,先帝師孫承宗賦閑在家已有三年多的時間,即便魏忠賢和客氏伏誅以後,孫承宗也未能起複,而這背後都是因為與之有隙的王在晉,屢屢阻撓。
    王在晉與孫承宗的恩怨包含方方麵麵,一是王在晉與孫承宗在遼東的理念不同,王在晉的 “撫虜、堵隘,棄關外地,盡撤關門” 的消極防禦法被孫承宗駁斥為:“盡撤藩籬,將致關門撼動,京畿臨奴”。
    而王在晉對於孫承宗的 “修城築堡” 的做法,則認為其 “虛耗國力、輕進貪功”。
    而在戰略上的不合以外,更主要的原因則是黨爭,王在晉是閹黨的骨幹,孫承宗是東林的旗幟,兩人可以說是針尖對麥芒。
    雖然閹黨倒台,但崇禎認為王在晉是個 “地方能臣”,而且在閹黨肆虐之際,他遠離中樞在南京地方任職,因此覺得王在晉和閹黨的關係並不那麽牢固而留了下來,甚至調回了京師任兵部尚書。
    大權在握的王在晉,對於孫承宗十分忌憚,因此又在去年九月,聯合南京兵科給事中錢允鯨,再借柳河之敗的罪將馬世龍誤國、以及三十萬兩賞賜去向不明做說,劍鋒直指孫承宗。
    孫承宗自然不肯坐以待斃,而且被王在晉接連的打壓搞得不勝其煩,這才有了複起之意,於是便派了次子孫鉁去聯絡在定興的鹿善繼,一同為他起複奔走,打好前站。
    兩個人最先到了趙率教那裏,麵對當年有贈車駕、保舉薦的孫承宗,趙率教自無不允,表示將會上書為馬世龍抗辯。
    趙率教的態度其實是意料當中的事情,孫鉁和鹿善繼最主要的目標,其實是和孫承宗關係還不錯,如今又大權在握並且與王在晉同樣有怨的袁崇煥。
    隻要袁崇煥上書為馬世龍辯解,就能洗脫孫承宗的嫌疑。等袁崇煥作為起複的 “首倡者” 以後,屆時孫承宗的門生故舊也連番上書,起複之事便十拿九穩了。
    這便是鹿善繼的打算。
    在聽到孫鉁的話以後,鹿善繼十分慶幸,好在是自己來了,如果要是讓孫鉁自己前來,以他淺顯的見識,怕要壞事。
    “晚輩倒是大概知道鹿先生所憂何事。”
    鹿善繼挑了挑眉毛,看向了身邊的韓林,笑道:“那韓小友不妨說來聽聽,老夫所憂何事?”
    喜歡鐵蹄哀明請大家收藏:()鐵蹄哀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