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伏擊日軍軍車

字數:6040   加入書籤

A+A-


    李宏將部隊整編後,全連一下子達到了滿編狀態,下轄三個步兵排,每個步兵排下轄三個步兵班,每個步兵班 下轄兩個 4 人的步槍組及一個 4 人的機槍組,加上正副班長共計 14 人。全連還有一個 10 人的炮兵班,裝備兩門 75 毫米迫擊炮。連部除了本身的 19 人外,額外又下轄一個步兵班。因為俘虜們的人數多,因此三個排都滿編的情況下,還多了 17 個人,李宏就將他們編成一個班,跟隨連部行動。
    部隊整編結束後,李宏下令部隊在村子裏休整一天,第二天早上再出發向西撤退。
    次日早上,李宏告別了村長和村民們,帶著部隊繼續向西。李宏回憶穿越之前了解到的曆史,此時晉綏軍李服膺的第 61 軍正在孔家莊車站西麵的柴溝堡一帶阻擊日軍,掩護傅作義的第 35 軍撤退。李宏決定帶著全連向柴溝堡前進,跟隨第 61 軍的大部隊撤回山西。曆史上閻錫山最後下令李服膺放棄了察哈爾,撤到了山西境內的天鎮、陽高一帶,隨後就爆發了天鎮戰役,這些李宏都清楚,他唯一不清楚的就是李服膺到底是什麽時候撤退的。今天是 8 月 30 號,他不知道李服膺率軍撤退了沒有,如果沒有,自己就必須抓緊時間趕到柴溝堡,因為李服膺的撤退不會超過三天。
    想到這兒,李宏就下令全連加快行軍速度,向著柴溝堡前進。由於此時察哈爾省大部分地區都已經淪陷,李宏他們不敢走大路,怕遭遇日軍大部隊,於是全連就沿著山間小路一路西行。
    中午時分,李宏看全連大部分人都疲憊不已,於是下令原地休息。他們此時是在公路旁邊的坎上麵,向西需要穿過公路,否則將要繞很遠的路。
    李宏他們休息了不到十分鍾,在後麵負責警戒的士兵跑過來向李宏報告:“報告連長,身後有三輛鬼子的軍車正沿著公路過來,預計十分鍾左右到達這裏。”
    李宏聽後,立即問道:“鬼子軍車上麵運輸的是人還是物資?”
    士兵回答:“應該是物資,我沒有看見車上有鬼子。”
    聽到這個回答,李宏心動了,這可是送上門的肥肉,李宏決定搶了日軍的軍車。於是李宏興奮地對著旁邊的三個排長和羅大山說道:“太好了,這可是小鬼子送上門的肥肉,不吃白不吃,我們決定就地埋伏,搶了這三輛軍車,你們覺得如何?”
    羅大山臉上也是露出了興奮的表情,說道:“沒說的,這麽好的機會,打。”
    吳青他們三個排長也是一臉激動,紛紛表示同意。
    於是李宏開始了戰鬥部署,全連就地埋伏,二排埋伏在最前麵,三排埋伏在最後麵,一排和連部埋伏在中間。戰鬥打響後,由二排和三排負責火力壓製,掐斷日軍前進和撤退的道路,一排準備衝鋒,下去消滅殘存的日軍。這個坎有五六米高,底下三米多是之前坎上的土滑落下去形成的一個斜坡,斜坡底下就是公路。從坎上到公路,隻有十來米。公路的另一邊是一片四米寬、二十米左右長的平地,在後麵就是一個緩坡。
    戰鬥部署完畢後,李宏就下令全連按計劃埋伏,靜靜等候日軍軍車到來。
    大約過了十分鍾,日軍軍車從遠處的拐角駛了出來。李宏按下了心裏的激動,靜靜地等待著日軍軍車完全進入伏擊圈。
    此時日軍軍車上的日軍沒有絲毫防備,在他們心裏此時的中國軍隊正在狼狽地逃命,根本不會想到會有中國軍隊敢伏擊他們。因此他們一路上肆無忌憚,完全將運輸當成了一場旅行。
    李宏也看出了日軍沒有絲毫防備,心裏感歎道:“小鬼子,你們這是送上門來找死啊,我要是不幹掉你們,那就太不應該了。”心裏想著的同時,也拿出了自己的配槍,一支晉造一七式駁殼槍,悄悄地瞄準了公路上的日軍軍車。
    在陣地戰中,中日兩軍的陣地距離在三百米左右,因此李宏使用的是步槍,手槍的距離達不到。如今卻是伏擊戰,雙方的距離近在咫尺,這個距離手槍也能打到,所以李宏就沒有再拿步槍,而是使用自己的手槍。
    看著日軍軍車沒有絲毫防備的完全進入了伏擊圈,李宏當即對著自己正前方日軍軍車的司機扣動了扳機。
    “砰”的一聲槍響,一顆子彈順著日軍軍車的窗戶鑽了進去,擊中了日軍司機的胳膊。日軍司機發出慘叫聲,同時趕緊踩下刹車,使車子停了下來。一旁的副駕日軍見狀也反應了過來,連忙大喊道:“八嘎,敵襲。”說著迅速打開車門,跳下了軍車。
    槍聲就是命令,隨著李宏打響第一槍,埋伏的士兵紛紛朝著日軍軍車射擊,無數顆子彈飛了出去,一時之間槍聲大作。
    日軍也不愧是訓練有素,很快就下車開始依托軍車展開反擊。負責警戒的那名士兵給李宏匯報的情報並不準確,三輛軍車上隻有前兩輛車運輸的是物資,第三輛車裏是負責押送的日軍士兵,人數是一個加強分隊。在聽到槍聲的第一時刻,負責押送的日軍就在軍曹的命令下紛紛跳下車,退到車的背麵向李宏他們的位置射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日軍的一個加強分隊是在一個分隊的基礎上額外配備了一個擲彈筒組,由兩人組成,裝備一門 50 毫米八九式擲彈筒。由此算下來,日軍押送的兵力是 15 人,加上每輛車上配備的兩名司機,日軍總人數是 21 人。在遭受到伏擊後,日軍迅速下車,向車的背麵撤去,在這個過程中,有四名士兵和三名司機被打死,剩下的人全部撤到了車的背麵。
    日軍的機槍手不斷扣動扳機,想要壓製李宏他們的火力。但是日軍使用的是大正三年式輕機槍,俗稱“歪把子機槍”,在性能上根本不是李宏他們使用的捷克式輕機槍的對手。因此在日軍機槍開火沒多久,坎上麵埋伏的晉綏軍就有兩挺捷克式輕機槍發現了他,並調轉槍口,對著日軍機槍猛烈開火,火力壓製住了日軍機槍。密集的子彈壓得日軍機槍手根本不敢抬起頭來射擊,機槍火力也是斷斷續續,無法形成壓製。
    這些日軍司機都是一等兵軍銜,所以日軍裏麵軍銜最高還是負責押送的日軍分隊分隊長的軍曹軍銜,這是屬於士官級別。日軍軍曹從槍聲一下就判斷出了伏擊自己的是中國軍隊,在看到自己一方的機槍被敵人壓製後,立即對著一旁的擲彈筒組下令,打掉對麵的機槍火力點。
    收到命令的日軍擲彈筒組迅速架好手裏的八九式擲彈筒,瞄準了坎上的機槍火力點,然後取出一發榴彈打了出去。
    “轟”的一聲爆炸在被日軍擲彈筒瞄準的那名機槍手身後響起,他和副射手立即明白對麵有日軍的擲彈筒,而且已經瞄準了他們,頓時心驚不已。這也是他們運氣好,日軍的八九式擲彈筒沒有類似於迫擊炮一樣的精確瞄準器,它隻能進行概略的瞄準,極為依靠射手的感覺和經驗。由於李宏伏擊位置距離就在公路邊上,距離較近,因此發射擲彈筒的日軍錯誤估計了發射仰角,榴彈一下子打到了目標的後麵。
    李宏也看到了這一幕,立即下令:“機槍手跑著打,不要待在一個位置。”
    聽到李宏命令的機槍手迅速抱起機槍,打一梭子就換一個位置,副射手緊緊地跟在機槍手的後麵,等到機槍手打完一個彈匣後就遞上新的彈匣。就這樣,由於機槍手不斷變換位置,使得日軍的擲彈筒始終未能摧毀坎上的機槍火力。
    打了差不多五分鍾,李宏看公路上的日軍被死死地壓製住了,當即下令:“一排,聽我命令,準備手榴彈,我數三聲,一起扔出去。”
    聽到命令的一排立即停止射擊,取出手榴彈。李宏也取出了一枚手榴彈,拉開弦,大聲數了三聲,然後奮力將手榴彈向著汽車背麵扔了出去。一排的士兵也緊跟著將手榴彈扔向了汽車背麵。
    日軍軍曹剛裝好一個橋夾的子彈,正準備舉槍射擊,就看見對麵的坎上突然飛出來了幾十個小黑點,頓時緊急下令:“快躲避,支那人的手榴彈。”說著迅速縮回腦袋,身體緊緊地貼著汽車趴下。
    幾十個手榴彈有一半落在了日軍軍車背麵,公路上迅速響起一連串的爆炸聲。日軍的軍車被手榴彈爆炸產生的硝煙籠罩在了其中,這嚴重影響了日軍射擊的視線。
    李宏見狀,立即站起身,大喝道:“弟兄們,上刺刀,跟我衝下去,殺鬼子。”說著從坎上跳了下去,落在斜坡上然後快速衝到了公路上。
    周圍的其他士兵看到連長衝了出去,也都紛紛跳了下去,嗷嗷叫著向著日軍軍車發起了衝鋒。還在跑著射擊的機槍手紛紛換上了新彈匣,拎著機槍就跳下坎,隨後抱著機槍一邊衝鋒一邊開火。
    日軍被這一輪手榴彈當場炸死了六個,剩下的人剛剛站起身,就聽到了響徹雲霄的喊殺聲。日軍軍曹立馬就知道了這是埋伏的中國軍隊發起了衝鋒,於是立即下令活著的日軍紛紛上刺刀,準備白刃戰。得到命令的日軍迅速上好刺刀,然後結成三角刺刀陣型就一前一後衝了出去。由於日軍現在還剩下八個人,所以日軍和一名日軍則是單獨一組,打算背靠背拚刺。
    晉綏軍和日軍很快就撞到了一起,雙方的刺刀互相碰撞,戰場上不斷響起金屬碰撞聲。日軍拚刺的三角陣型確實厲害,一名日軍在前麵進攻,左右突刺,兩名日軍在其左右側後方的位置持槍防禦,掩護前麵的日軍進攻。雙方剛一接觸,晉綏軍就被日軍逼得連連後退,與日軍正麵拚刺的士兵被打得險象環生。見日軍刺刀凶猛,於是周圍的晉綏軍一擁而上,將日軍圍了起來,從四麵八方朝著日軍進攻。但是日軍的反應速度也不慢,他們見被包圍,立即三個人背靠背,刺刀對外,形成了防守陣型,使得晉綏軍的幾次進攻都以失敗告終。
    李宏見狀,立即對著周圍士兵大聲說道:“弟兄們千萬小心,小鬼子的三角陣型厲害,想辦法把他們分開,再各個擊破。”
    場上的晉綏軍聽到李宏的話後,馬上就改變了進攻方式,不斷采取引誘、佯攻等方式,努力地分割日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吳青作為一排的排長,拿著三八式步槍衝下去後,直接就對上了日軍軍曹這一組。日軍軍曹見吳青隻有一個人,當即變換陣型,和背靠背的那名日軍一左一右,朝著吳青就刺了過來。吳青左右格擋,雖然被日軍逼得退了幾步,但是卻將這兩名日軍的連續突刺全都格擋了下來。日軍的三八式步槍 3.73 千克,裝上刺刀後重量達到了 4.1 千克,這對於體力是一個極大的消耗。這兩名日軍在幾次連續凶猛地突刺後,體力短時間內大量消耗,需要喘口氣來恢複一下。吳青很敏銳地抓住了他們舊力已盡新力未生的時機,迅速反擊,手裏的刺刀左右開弓,逼得日軍軍曹兩人手忙腳亂,想要後撤。但是吳青又豈能給他們機會,他趁著日軍軍曹刺刀被打偏到一旁,迅速轉向對著另一名日軍突刺。那名日軍沒能格擋開吳青的刺刀,被吳青一下子刺進胸膛,慘叫一聲後嘴巴裏流出鮮血,手無力地垂下,刺刀“咣當”一聲掉在了地上。吳青迅速抽出刺刀,轉身迎向了日軍軍曹。日軍軍曹此時剛剛站穩身子,重新舉起步槍,就看到了同伴被吳青刺死的一幕。日軍軍曹憤怒地大罵一聲“八嘎”,隨即就向吳青刺了過來。吳青從容應對,一下子就格開日軍軍曹的刺刀,然後趁著他中門大開,來不及撤回刺刀防守的機會,奮力突刺,一下將日軍軍曹刺倒。看著日軍軍曹不甘的眼神,吳青轉動手裏的刺刀,等到日軍軍曹斃命後才抽出刺刀。
    此時其他的日軍也被晉綏軍全部圍了起來,晉綏軍按照李宏的提示,不再硬攻日軍的三角陣型,而是開始了破陣。在晉綏軍的佯攻、引誘之下,日軍很快就有人沉不住氣,陣型逐漸被分割開來。隨著三角陣型的被破,日軍被分成了一個個單體,被多名晉綏軍同時圍攻。單個的日軍麵對多名晉綏軍的多個方向同時進攻,根本就招架不住,沒多久就全部被消滅。
    這場戰鬥從李宏開第一槍到日軍全部被消滅,整整持續了近二十分鍾,其中拚刺刀就占據了大半時間。李宏他們沒有人陣亡,但是有十七人負傷,都是躲避日軍刺刀時不慎被刺傷,好在傷勢不是很嚴重,連裏的衛生員就能處理。這一仗他們消滅了 21 名日軍,繳獲了兩車物資,同時李宏也借著這一場戰鬥將羅大山他們那些人之前被日軍俘虜後從而導致心裏對日軍產生的恐懼全部消除,可謂是一舉兩得。
    喜歡抗戰之烽煙萬裏請大家收藏:()抗戰之烽煙萬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