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李服膺撤退

字數:5737   加入書籤

A+A-


    1937 年七月底,日軍占領了平津地區後,隨即開始沿著平綏鐵路西進,南口戰役就此爆發。山西省主席閻錫山為了能將日軍擋在山西之外,積極派兵支援察哈爾的劉汝明部和南口的湯恩伯部。然而仗打了近一個月,中國軍隊在察哈爾省內卻接連戰敗,尤其是 8 月 27 日湯恩伯開始撤退,日本關東軍察哈爾派遣軍占領了張家口西麵的孔家莊車站,意圖包抄平綏線上的中國軍隊,讓憂心忡忡的閻錫山再也無法穩坐太原。於是在 1937 年 8 月 28 日,閻錫山連夜乘坐由汽車改裝的鐵甲戰車從太原出發,抵達了雁門關的太和嶺口,親臨前線運籌布陣。
    在南口失守之前,閻錫山就和自己的心腹討論過關於察哈爾省淪陷後如何守住山西的問題,經過多次探討,閻錫山決意在大同部署重兵,抵擋進犯的日軍。
    閻錫山將這次戰役稱為大同會戰,他調集了約五個軍的兵力參與此次會戰。閻錫山對於日軍的進攻路線也有著自己的判斷,他認為日軍的進攻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以一部兵力拿下蔚縣後,向廣靈縣進行佯攻,同時以主力沿著平綏鐵路西進奪取大同,以圖切斷晉省和綏遠的聯絡線;第二種是以一部兵力向天鎮發起牽製進攻,同時以主力向著廣靈縣進攻,以圖截斷雁門以北中國軍隊的退路。
    根據這種判斷,閻錫山決定采取機動作戰的戰役思路,以主力配置於天鎮、陽高、廣靈、靈丘、平型關等地,另以一部兵力控製大同、渾源、應縣等地,策應一線主力。
    基於這種作戰方針,閻錫山命令察哈爾省內的傅作義第 35 軍向西撤退返回大同,並命令第 211 旅第 421 團劉景新部配合第 61 軍的第 200 旅在萬全城南的山地阻擊日軍,以掩護大軍主力安全撤退。緊接著閻錫山又命令李服膺的第 61 軍在大軍主力安全撤退後也迅速後撤,進入天鎮、陽高一線構築防禦陣地,阻止日軍西進,同時掩護第二戰區主力第 35 軍、第 19 軍、騎兵第 1 軍等部在大同集結,準備與日軍決戰。
    此時在北平的日軍華北方麵軍司令部也召開一場作戰會議,日軍華北方麵軍在會議上製定了兩個戰略目標。第一個目標是攻占大同、包頭,掃蕩平綏路西段,徹底控製平綏鐵路全線,使其與偽滿洲國、蒙古相連,以圖占領平綏路以北所有的中國領土。第二個目標是占領察哈爾省還被中國軍隊控製的地區,隨後轉兵進攻淶源,策應平漢線上日軍對保定的進攻。於是,在南口張家口戰役的硝煙尚未散去,一場新的大戰悄然拉開了序幕。
    對於中日兩軍此時的變化,李宏根本就不清楚,他所了解的曆史關於張家口淪陷到日軍進攻天鎮的這段時間裏所發生的事情記載的很不詳細,仿佛是張家口淪陷後中日兩軍就各自中場休息,調集兵馬然後開啟新的大戰。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中國軍隊從南口張家口撤退,日軍並非無動於衷,而是積極派兵追擊,占領了察哈爾省南部大片地區。
    李宏他們在伏擊完日軍軍車後,迅速上車,查看日軍運輸的物資。
    一名士兵打開箱子,隻見映入眼簾的是一支支嶄新的三八式步槍被整齊地排放在箱子裏。士兵朝著李宏興奮地大喊道:“連長,我們發財了,這輛車上是武器。”
    李宏聽到後,立即爬上車,隻見兩個箱子被打開,每個箱子裏都整齊排放了五支三八式步槍。李宏高興地說道:“不得不說,這幾個小鬼子還真是好的運輸隊啊,知道咱們裝備差,就專門給咱們送一批裝備來,這幸虧老子今天沒有放他們過去,不然得虧死。”隨後轉身對著公路上晉綏軍說道:“過來幾個人幫忙,趕緊把車上的物資卸下來,盤點清楚。”
    隨著一箱箱物資被搬下車,李宏樂得嘴巴都合不上。一旁的羅大山和王二寶也是和李宏一個表情,尤其是羅大山,他們之前和日軍交手,手裏拿的是漢陽造、老套筒老套筒本身與漢陽造是同一種步槍,隻不過早期的漢陽造由於當時技術限製,所以在仿製的時候采用了槍管外的套筒設計,以提高安全性和耐用性,故而被稱為老套筒。後期的漢陽造步槍就去除了套筒,為了區別二者,就將後麵生產的步槍稱為漢陽造),根本就不是日軍三八式步槍的對手。如今看到這麽多三八式步槍,羅大山就跟看到了金山一樣,眼睛發直。
    很快兩輛車上的物資被全部卸了下來,士兵們開始仔細盤點物資。
    片刻之後,李宏就得到了這次繳獲的物資種類以及數量。這場伏擊戰,李宏他們共計繳獲三八式步槍 50 支,歪把子機槍 4 挺,九二式重機槍 1 挺,八九式擲彈筒 6 個,子彈 30 箱,手榴彈 8 箱,九四式輕迫擊炮炮彈 20 箱,九二式步兵炮炮彈 6 箱,剩下的就是一批幹糧和罐頭。這些繳獲並沒有計算被打死的日軍身上的裝備,對於李宏他們來說,卻是無比豐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讓李宏陷入了糾結之中。他們的繳獲太多了,就算全連都上,也帶不走這些物資。沒辦法,李宏他們全連一百七十八人除了李宏外,沒有一個人會開車,因此李宏滿眼的舍不得這些物資。他雖然穿越到了抗日戰場上,可是這都三天了,也沒見像之前看過的小說裏其他的主角一樣,腦海裏叮的一聲出現係統外掛。李宏仔細地檢查過自己的身上,除了一個自己穿越前身上攜帶的一個多功能全觸屏智能手表外,就再也沒有其他東西,然而這個智能手表至今為止屏幕一直是黑的,疑似壞了。不過李宏也沒想扔掉它,畢竟是跟隨自己一起穿越來的,而且穿越前李宏就一直攜帶,很是喜歡它。
    話扯遠了,回到現實中,李宏看著這些物資,當即說道:“弟兄們,還沒有槍的或者手裏是遼十三式步槍的全部去領取鬼子的三八式步槍,一排去領三挺鬼子歪把子機槍,每個排各領兩具八九式擲彈筒。”
    如今李宏的連裏,武器有三八式步槍 178 支、晉造六五式步槍 69 支、晉造一七式衝鋒槍 13 支、遼十三式步槍 18 支、捷克式輕機槍總共 5 挺、歪把子機槍 6 挺、九二式重機槍 1 挺、 八九式擲彈筒 6 具、晉造 75 毫米迫擊炮 2 門,遠遠的超出了一個步兵連的配置,人手一支槍還有不少剩餘的。
    鑒於這種情況,李宏決定將一排的輕機槍配齊,這樣一個班就有一挺輕機槍,編製完全恢複到了戰前。除此之外,剩下的兩挺輕機槍、一挺九二式重機槍和炮兵班合編成一個機炮排,下轄一個機槍班和一個炮兵班。機槍班下轄兩個輕機槍組和一個重機槍組,共計 15 人,由之前那個 17 人班組成。連部進行縮編,除了連長、副連長、司號員、傳令兵、衛生員以及炊事班外,其餘人加上 17 人班還剩下的兩個人額外編成一個班,共 10 人,全部裝備三八式步槍。這樣一來,連部由原來的 19 人一下子縮減到了 11 人,不過影響並不大。這個額外編成的 10 人步兵班中光是軍士就有 6 人,還有兩個是連部文書,在軍銜上倒是全連軍銜最高的一個班,這是個有趣的現象。所以,李宏的連現在編製情況為一個 11 人的連部、一個 10 人的連部直屬步兵班、一個 25 人的機炮排、三個 44 人的步兵排。
    由於繳獲的物資太多,最終李宏決定帶走所有的步槍、輕機槍、重機槍、擲彈筒以及那 30 箱子彈和 8 箱手榴彈,並且繳獲的幹糧每人攜帶四天的量。至於剩下的迫擊炮彈、步兵炮彈和沒拿完的幹糧,全部用手榴彈連同三輛軍車一起炸了。
    李宏看著手下的士兵們將不能帶走的物資放在一塊,用手榴彈布置好拉弦後,按捺住了心裏的不舍,咬咬牙下令:“全連集合,繼續向西出發。”接著又對引爆的士兵說道:“注意安全,等我們走出八十米外再引爆,拉弦後迅速跑開,等爆炸結束在追上大部隊。”說完之後,李宏帶著部隊頭也不回地上了公路西邊的緩坡。
    就在李宏他們快要到坡頂的時候,身後傳來了一連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李宏和全連士兵齊刷刷地回頭看向公路,隻見公路上火光衝天,硝煙彌漫,一團團火球拔地而起,爆炸聲一聲連著一聲,持續不斷。所有士兵都露出了可惜的表情,但是他們沒有辦法帶走,又不能留給日軍,所以炸掉是最好的選擇。良久之後,爆炸終於結束,放眼望去,日軍軍車被炸得四分五裂,留下的物資全部灰飛煙滅,公路也被炸出了幾個大坑,不修複的話日軍軍車將無法通行。
    李宏的目光在公路上來回掃視,終於在爆炸點北麵的公路邊上發現了引爆的士兵,幾人正快步向著李宏他們追趕而來。李宏露出了欣慰的表情,這幾個士兵還好躲得快,沒有出事,就剛才的動靜,不亞於一場大規模密集的炮擊,爆炸的威力就叫他們的腳下都感受到了震動。
    等到那幾名士兵歸隊後,李宏上去挨個檢查了一遍他們的身體,確認無恙後,誇讚道:“不錯,你們幾個看來身手還不錯,剛才那動靜說實話都超出了我的預料,我很擔心你們來不及躲開,結果沒想到,你們成功躲開了,做得不錯,值得表揚。”
    幾名士兵聽到連長誇讚自己,紛紛挺直了胸膛,一臉驕傲。
    李宏見狀也沒說什麽,而是整隊繼續向西,翻過了緩坡。
    經過兩天兩夜的行軍,李宏他們終於在 9 月 1 日上午九點抵達了柴溝堡。
    此時李宏帶著大部隊在一處山坡後麵休整,然而派出去偵查的士兵卻急匆匆地跑了回來。李宏見他這副著急忙慌的樣子,連忙問道:“怎麽回事?怎麽這麽慌張?”
    士兵連續大口喘了幾下,隨後氣喘籲籲地說:“連長,不好了,前麵有大批鬼子,看樣子得有幾千人。我一直偵查到了柴溝堡,一路上全是鬼子,我們前麵的路被堵住了,過不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宏心裏咯噔一下,頓時感覺事情糟了,看這情形,很明顯日軍已經占領了柴溝堡,李服膺的第 61 軍已經撤退了。
    事實上李服膺早在兩天前也就是 8 月 30 號的時候就撤退了。他忠實地執行了閻錫山的命令,在傅作義的部隊全部撤退後,他沒過多久也就撤退了。李服膺一路向西沿著平綏鐵路撤退,目標正是天鎮、陽高。天鎮縣是山西省的東北角,與察哈爾省緊緊挨著,可以說是山西的門戶。李服膺本人更是閻錫山麾下十三太保之一,是閻錫山的心腹愛將,很受閻錫山信任。因此,與日軍的第一回合交手,閻錫山決定讓李服膺迎戰。為此,閻錫山命令李服膺部依托天鎮、陽高境內在抗戰前所建造的國防永久工事構築防線,扼守山西門戶。
    負責追擊中國軍隊的是日軍察哈爾派遣軍中筱原誠一郎的獨立第 15 混成旅團。他們緊緊地跟在傅作義所部後麵,試圖追上傅作義,但是在進兵到門頭溝時就已經發現了前方柴溝堡有中國軍隊防線。於是獨立第 15 混成旅團立即停下來,調兵遣將,準備強攻柴溝堡。然而當日軍即將進攻時,卻發現正麵的中國軍隊已經撤退,於是日軍迅速占領了柴溝堡一線。拿下柴溝堡後,筱原誠一郎並未得到滿足,而是繼續追擊撤退的李服膺部,一路沿著平綏路向西,尾隨李服膺部追擊到了天鎮縣境內的永嘉堡,進入了山西。
    喜歡抗戰之烽煙萬裏請大家收藏:()抗戰之烽煙萬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