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建設與生產二)

字數:3193   加入書籤

A+A-


    就在李宏和漢斯少校商量如何提防日軍飛機的時候,一名德國人快步走過來對著漢斯少校嘰裏呱啦地說著什麽,臉上充滿了興奮。
    看著德國人興奮的樣子,李宏聽得一頭霧水,不明所以,問道:“漢斯,你們在聊什麽呢?看你們如此高興,莫非是有什麽好事?”
    漢斯轉過頭來,也是一臉興奮,說:“李,你還真猜對了,確實有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我旁邊這位是技術專家的助手,他說這裏的礦產儲量已經估計出來了,保守估計,煤礦儲量在 100 億噸往上,鐵礦儲量在 10 億噸往上。”
    聽完這個消息,李宏瞬間激動,直接上前就熱情地握住德國助手的雙手,連聲說著感謝。
    德國助手被李宏突如其來的舉動弄得不知所措,畢竟人還年輕,而且初來乍到,不懂人情世故,麵對李宏如此熱情直接呆立當場。
    漢斯少校見狀,連忙向他解釋道:“你不必驚慌,這是他在向你表示感謝。”
    明白李宏的意思後,德國助手才反應過來,隨後笑著回應。
    李宏此時雖然缺錢,但是德國人立下如此功勞,他不能不表示,於是他當場宣布獎勵所有工人 5000 法幣,所有技術人員額外獎勵 法幣。這個獎勵力度在 1938 年這個時期不可謂不大,這個時期德國工人平均工資也就 2100 多馬克,5000 法幣按照匯率來算,差不多是德國工人月工資的 1.8 倍, 法幣差不多接近德國工人 11 個月的工資。這對於德國人來說,可以算作一筆巨款了。
    漢斯少校聽完後也是大吃一驚,他是知道李宏的困境的,李宏眼下處處要錢,他恨不得一分錢掰開來花,如今卻一下子拿出這麽多來獎勵,實在是不容易。漢斯少校拽了拽李宏胳膊,問道:“李,我知道你現在很缺錢,本身就不夠用,為什麽要拿出這麽多錢來獎勵他們呢?”漢斯少校沒有別的意思,他就是想幫李宏省下錢用作其他方麵。
    李宏從漢斯少校的眼神中明白了他的意思,但他依舊堅持如此做。隻見他堅定地說道:“漢斯,他們雖然是因為你我之間的交易來到了這裏,可是他們做的事會對我們的抗戰有很大幫助,我感謝他們也是應該的。更何況他們做出了成績,那就應該受到獎勵,在中國有句話叫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我這樣做也能激勵他們熱情,讓他們更好的工作,何樂而不為呢?這隻是開頭,後麵我會將此作為製度執行下去,隻要表現好或者做出成績的人,我都會不吝獎勵。貴國的人才不遠萬裏來到這裏工作,我不能讓他們受到任何委屈,我要用高待遇讓他們心甘情願地留在這裏。”
    漢斯少校聽後不再反對,李宏說的有道理,況且這對他們德國人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他其實沒有理由反對。不過漢斯少校還是替李宏擔心:“李,話雖如此,可你的資金又能撐多久呢?長久下去,一旦你的資金花完了,你有什麽辦法獲得資金嗎?”
    對於這個問題,李宏並非沒有路可走,他有一步棋,隻是眼下還沒有門路。其實辦法和李宏與德國人的交易一樣,李宏可以再用武器圖紙和其他國家的人交易,用來換取發展資金。不過這個辦法並不是什麽長久之道,打鐵還需自身硬,李宏最好有一條穩定的資金來源,這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之後,李宏當即叫來了縣長李渝,說道:“李兄,今天我去了一趟巡鎮,據德國人的消息,他們在那裏發現了大量的煤礦和鐵礦,因此我決定在此建立煤礦廠和鐵礦廠。這件事離不開縣政府的配合,因此我希望你可以全力以赴,盡快把這件事落實。”
    李渝當即拍著胸脯保證:“李主任放心,這件事我親自督辦,保證盡快建成。”
    李宏對他的態度很滿意,說道:“李兄,現在這裏就你我兩個人,不必這麽拘束,你比我年長,稱呼我名字就行。”李宏此舉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拉近和李渝的關係,若是一味的太過正式,很容易讓人誤會,產生隔閡。李宏希望能將轄區內各級官員擰成一股繩,因此自己就不能太過於生人勿近,必須和其他人拉近感情。
    李渝聽到李宏這麽說,心裏高興不已,在他看來,李宏如此做那就是真正的將你當成了自己人。於是李渝臉上瞬間浮現出笑容,說道:“既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李宏緊接著問道:“李兄,眼下已經進入 3 月,春耕即將到來,關於河曲的農業發展,你有何高見呢?”
    李渝想了想,說道:“賢弟,以往河曲縣人口不過五六萬人,原本的耕地就足夠養活全縣百姓。可自從鬼子進入晉省後,大量難民湧入,據我統計,截止到目前,河曲縣的難民加上原本的百姓,總人口已經達到了 10 萬人。如此一來,糧食壓力也是很大,為此,我已經打算從今年的稅收上撥出一筆錢來采購糧食,緩解糧食壓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宏聽後,對此表示不讚同,說道:“李兄,常言道靠山山倒,靠海海枯,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從其他地區采購糧食風險太大了,一麵是隨著抗戰的發展,糧食價格必然上漲,這其中的花費必然不是小數目,一麵是糧食這東西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若是對方不賣或者買了糧食運不過來,那也是白搭。我們這一仗讓小鬼子吃了大虧,他們暫時沒有能力進攻我們,但是他們一定會封鎖我們,斷絕我們的與外界的物資交易。因此我的想法是咱們不如拿出一筆錢,鼓勵老百姓自己開荒,雖然說這裏的土地開荒難度較大,但也並非不行。而且河曲緊靠黃河,水源豐富,開荒可行性很高,隻要我們自己種出糧食,就不怕小鬼子封鎖。”
    李渝明白李宏的意思,他不是沒有考慮過開荒,隻是如何讓難民和本地人和睦相處,共同開荒,他一直沒有好的辦法解決。於是李渝便說:“賢弟,我不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是河曲縣近半都是難民,與本地人一起開荒的話,這土地該如何分配,如何保證雙方不發生矛盾,如何讓難民徹底融入這裏,這些問題困擾著我,我沒有辦法解決。”
    李宏想了想,說道:“李兄,這樣,你先回去召集縣政府工作人員開會討論一下,集思廣益,看看有沒有什麽解決辦法。另外我這邊會給各縣政府發電報,讓他們盡快來到行政公署,三日後我將會召開會議,到時候我們再重點討論此事。”
    “好,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告辭了。”
    喜歡抗戰之烽煙萬裏請大家收藏:()抗戰之烽煙萬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