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建設與生產三)

字數:2583   加入書籤

A+A-


    李渝離開之後,李宏也開始思考墾荒的問題,把土地開出來問題不大,難的是分配。想到這裏,李宏頓時感到頭大,自古以來分配都是難題,不患寡而患不均,想要分配的讓所有人滿意,實在是太難。
    這時候,李宏突然想起了前世現代社會的一些公司的工資製度。李宏記得很清楚,在一些公司裏,工資是分為兩個模塊,一個是底薪,一個績效,所有人的工資都是底薪加上績效,隻要公平公正且及時發放,幾乎不會出現員工之間的矛盾。如今的情況似乎也可以參照此辦法,河曲縣現已有耕地麵積約 20 萬畝,平均下來一個人 3 到 4 畝,這還是因為全縣大部分都是農民才有這些耕地。不過隨著李宏在此發展工業,必然會有不少人投身工業發展,轉行當工人,那麽又會多出一些耕地無人耕種。李宏若是先將原有耕地按照家裏人口分配,成人 3 畝,小孩 2 畝,70 歲以上老人 1.5 畝,以這樣的標準分給原住民,相信每個家庭分配的土地都可以滿足一家人的生存需求。那麽以此來看,原有的耕地就相當於底薪,可以保證一家人不被餓死。可若是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那就要去開墾新的耕地。至於新湧來的百姓,李宏對他們的分配方法同樣是底薪加績效。與原住民不一樣的是,他們的底薪就是開墾的前 5 畝土地,這是屬於自己的,其餘多開墾的土地由政府進行統一分配,采取以多勞多得為主,其他分配方式並行的辦法。為了照顧一些條件困難的家庭,李宏會額外進行政策補助,對他們進行照顧。當然,為了鼓勵百姓開荒,李宏也會發布一些獎懲政策,激發老百姓的積極性。
    想到這裏,李宏的眼中瞬間煥發光彩,他越想越覺得可行。不過此時必須要政府進行牽頭,分配的時候一定要當著所有人的麵,講清楚分配原則,保證公平公正公開,這樣才能消除百姓之間矛盾。
    不過具體要怎麽進行呢?這又是擺在李宏麵前的一個難題。糧食的生長是需要時間的,在這段時間內,李宏依舊要麵臨很大的糧食缺口。另外,河曲縣的土地屬於黃土高原地形,地形複雜,耕地狹小分散,不適合大規模機械化耕作。同樣,這裏的土質以黃綿土和栗鈣土為主,質地疏鬆,肥力較低,這就限製了農業產量。受到氣候和地形的影響,這裏隻適合種植耐旱、耐瘠薄的作物。
    對此,李宏思來想去,最終想出了對策。糧食不足,李宏決定繼續撥出一筆錢,去向外界采購,同時向第二戰區申請援助,請求上級幫忙,另外廣發公告,號召外界積極援助。至於耕地分散,李宏就讓政府出麵,讓百姓之間互換耕地,爭取將大部分的耕地盡可能連成片,從而增加耕作效率。為了提高農業產量,李宏決定讓部隊抽調人手,另招募百姓興修水利,引一部分黃河水進來,澆灌土地。土地肥力問題這個需要化肥,李宏一時間也沒有什麽好辦法,眼下全國的化肥都依賴國外進口,代價太大,李宏暫時隻能以傳統農家肥為主,後麵再想辦法弄化肥了。
    李宏雖然想出了辦法,但是他並不打算立馬實施,他想要在後麵的行政公署大會上說出來,聽聽諸位縣長的意見,畢竟他們治理多年,經驗豐富,或許還能查缺補漏。事不宜遲,李宏立刻拿出紙筆,開始將自己的想法整理成書麵文件。
    與此同時,回到縣政府的李渝立即召開會議,商議全縣開荒的事。然而當李渝說出來後,在場的官員全都麵露難色,紛紛直言此事太過難辦。會議開了幾個小時,卻始終沒有討論出一個有效的方案,氣得李渝罕見的在會議上發怒罵人。
    會議結束後,李渝看著離開的一眾官員,眼眸裏閃過一絲狠色。此刻他已經徹底投靠李宏,非常想要在李宏麵前做出成績,成為李宏麾下行政第一人。可是自己手下的這幫人卻一個個膽小怕事,屍位素餐,庸碌無為,指望他們辦事,根本靠不住。李渝在心裏突然升起了想要換掉這些官員的念頭,他想要有成績,手底下必須要有幾個能幹的。一念至此,李渝決心暗中觀察縣政府底層工作人員,從中選拔人才培養,瞅準時機替換這幫屍位素餐的飯桶。
    不提縣政府的變化,軍營內,此刻的羅大山也感到了一絲力不從心。李宏整個人都待在行政公署的辦公室裏,軍營一應事務全部交給了羅大山處理,自己隻負責最後的審批。此時,羅大山要管理一個旅加上新兵,近萬人的隊伍,工作強度直接拉滿,整個人過得比李宏還累。羅大山不像李宏那樣風華正茂,他已經過了四十歲,精力遠不如李宏這樣的年輕充沛。況且在此之前,羅大山從未接觸過如此的公務,軍營的大部分事情都是李宏處理,如今一下來這麽多,羅大山根本忙不過來。新兵招募、部隊訓練、戰後撫恤、兵員補充、各縣防務等等一係列工作壓得羅大山直接喘不過氣,他的心裏漸漸萌生出了要進行軍隊改革的想法。
    李宏對於這一切絲毫不知,他此刻的工作重心全在工業和生產上,工業才剛剛起步,目前還算順利,暫時沒有遇到什麽大的困難。但是生產上,主要是農業生產,這卻是眼下的大問題。這一仗李宏雖然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是隨著日軍在其他方向上的進攻,不少難民再度湧入李宏的轄區,使得李宏麵臨的糧食形勢愈發嚴峻,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晚上十點,忙了一天的李宏顧不得休息來到了軍營,想要看看軍營的情況。結果,軍營裏大部分人都已經回營休息,隻有旅部還在燈火通明。李宏不由得感到好奇,怎麽這個時候了還有人工作,是誰這麽勤奮?推開門一看,李宏看到了十分震驚的一幕。
    “老羅,你怎麽成這個樣子了?”
    喜歡抗戰之烽煙萬裏請大家收藏:()抗戰之烽煙萬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