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七零鑒寶係統(3)

字數:4132   加入書籤

A+A-


    不過還有幾點疑惑,謝姎得問清楚:
    “回收給鑒寶係統,意味著這件古董永遠消失在這個位麵了嗎?”
    【是的。但與偶解綁前,宿主可以贖回去。】
    “原價贖回嗎?”
    【需扣除手續費0.1】
    也就是說,5萬元的老物件,贖回時需要額外支付50元。
    還好,不算獅子大開口。
    “那麽寄存呢?需要手續費嗎?”
    謝姎繼續問。
    【需要哦。根據寄存物件的體積。比如宿主手裏的兩件小物件,寄存手續費很便宜噠,隻需20鑒寶幣。】
    “鑒寶幣的獲取途徑有哪些?”
    【可以用貨幣或老物件充值。】
    謝姎拉開寫字台,在原身放錢票的餅幹盒裏,拿了一張貳角的紙幣。
    “充值。”
    隨著叮咚一聲,她的鑒寶幣餘額從之前的90漲到了110。
    也就是說,貳角=20鑒寶幣=小物件1的寄存費。
    【宿主,這個物價很公允的。】
    似乎擔心謝姎打退堂鼓,子係統主動道:
    【宿主如果一次性充1000鑒寶幣,偶可以額外贈送宿主100幣。】
    也就是充10元送1元?
    活動力度倒也還行。
    可原身沒有收入來源,出嫁前娘家倒是給了她五十元陪嫁,但都被她買頭花、布料花完了。
    看了眼餅幹盒,這裏麵的錢,都是秦崢留下的。
    他身為機械廠運輸隊的骨幹貨車司機,每個月能領基本工資55元、津貼6元、糧食42斤。
    跑長途因為比較辛苦,還有一筆額外的出差補貼,按天算,一天1元。假如一個月有半個月跑長途,月底能比其他貨運司機多領15元。
    別看林林總總的津貼補貼加起來不過才七八十元,要知道這會兒才七十年代初,很多地區的工人工資水平還維持在三四十元一個月。
    永城因為是重工業城市,鋼鐵冶金、機械製造業發達,各大廠給技術員開的工資也高,貨車司機這個有嚴格證照要求的崗位在這個年代毋庸置疑地被劃入技術員隊伍,享技術員工資和津貼。
    但秦崢家是農村的,這場出於報恩的婚禮又比較倉促,很多都是臨時置辦的,一時買不到就得拿錢票找同事朋友換,自然比自己慢慢攢要貴一些。這場婚禮的開銷並不小。
    新婚第二天又趕著出長途,他的內心多少有些愧疚,所以才把身上的錢票都掏出來交給了原身吧。
    謝姎一邊猜一邊數了數,現錢共有120元左右,其餘都是票證,有糧票、布票、油票、肉票、肥皂票、煤球票、副食品票、工業品券……五花八門的票,林林總總加起來有二十幾種。
    其中數糧票最多,麵值從壹市兩到伍市斤不等。
    煤球票也有好幾張。
    原身嫁過來以後懶得開火,三天兩頭下館子,再不就是靠供銷社買的點心果腹,洗澡去澡堂,喝的熱水甚至是花兩分錢去食堂接的。
    秦崢出門大半個月,她一天都沒生過爐子,看了眼上頭的日期,有幾張煤球票快到期了。
    謝姎盤算著後續的計劃,抽出一張大團結:“充值!”
    【收到!】
    子係統小金庫開張,顯然很高興,爽快地返了謝姎100鑒寶幣。
    謝姎把那兩件小古董都寄存到了鑒寶係統自帶的空間。
    手頭暫時不缺錢,自然不會考慮回收。
    她大致猜到原世界的白秀媛夫妻倆是如何一夜暴富積攢第一桶金的了——多半是靠撿漏外界的文物古董然後賣給鑒寶係統。
    不過,鑒寶係統給出的回收價還是比較實在的,那兩人後期估計不滿足,就私運國外去拍賣,造成大量國寶流失境外。
    小古董是有妥當的地方安置了,但被她拗斷一條腿的臉盆架怎麽辦呢?
    謝姎循著原身的記憶,從碗櫥櫃中間的雜物抽屜找出幾枚鐵釘,握著榔頭把掰斷的兩截木腿釘回到一起,再用磨砂紙把毛糙的木刺磨平。
    把臉盆架放回原位,又挪了挪做了微調,盡量讓這條受過傷的“腿”藏在暗處,後退兩步瞧了瞧,完美!
    謝姎滿意地把“作案”工具放回抽屜,撣了撣木屑沾到的褲腿,回到臥室。
    重新整理了一下藏錢票的餅幹盒:
    紙幣按麵值大小疊平整以後用一個黑色大夾子夾好;
    各類票證歸好類、按到期先後夾入一本卷邊泛黃的牛皮紙筆記本;
    十數個麵值不一的鋼鏰就還是散放在盒底吧。
    整理完以後,謝姎帶上錢和票,打算去把煤球票用了,順便去供銷社看看有什麽新鮮的菜買點回來。
    根據原世界的時間線,秦崢這幾天就要回來了。
    bug子係統已經回收,但任務依然沒完成。
    她猜剩下的任務或與秦崢有關,也許要幫他躲過之後那場死劫才算完成吧。
    她決定做點好吃的給他補補。
    將來若是真的避不開那場劫數,有副雄武有力的身板子,也總歸多份安全保障。
    開門出去,就遇到了鄰居,還不止遇到了一個。
    先是葵花嫂,再是王鐵強媳婦。
    把王鐵強媳婦懟得退回屋裏後,其他幾個碎嘴鄰居也沒再跳出來找存在感,謝姎耳根清淨地順利下了樓。
    回頭看了眼身後這棟灰撲撲的三層家屬樓。
    永城機械廠很大,光是家屬區就分了三片,這裏是年代最久的一區,戶型都是一室一廳,水房、廁所都是公用的,位於樓層兩頭。
    樓兩側的水杉樹,是當年建樓的時候種的,如今都越過樓頂了。東西單元的邊戶,經常抱怨被樹擋住了光線。
    秦崢運氣不錯,申請到了二樓中單元的這套房,正前方是開闊的天井,沒有任何遮擋。
    等到了冬天,在陽台上曬曬被褥,或是搬把躺椅曬太陽……光是想想,謝姎就覺得愜意。
    不過這也得益於她家沒把陽台封起來。
    像那些家裏人口多、房間不夠住的人家,都會用磚頭把陽台隔成房間。
    小是小了點,但好歹是個獨立空間,比在父母床邊打地鋪強多了。
    她和秦崢……目前考慮這些太遠了。
    即便日後有了感情、有了孩子,先是搖籃再是小床,也要過渡好幾年,改建陽台什麽的暫時不用考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