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風雲匯聚
字數:4399 加入書籤
金碧輝煌的大明殿內,殿中鎏金蟠龍柱巍然聳立,殿頂藻井繪著日月星辰,在晨光中泛著淡淡金輝。
元順帝端坐在九龍金漆禦座之上,禦階之下,蒙古宗王們身著錦緞貂裘,高鼻深目的麵龐上寫滿倨傲,端坐在兩側。
漢人官員則青袍玉帶,低眉順目地站在稍遠的位置。
“啟奏陛下,江南行省泰州路的達魯花赤貪墨漕糧,證據確鑿...”
“近日來,微臣治下百姓安居樂業,夜不閉戶...”
“隴西大旱,懇請朝廷撥糧賑災...”
大臣們抑揚頓挫的奏報聲在大殿穹頂下回蕩,元順帝卻隻覺得眼皮越來越沉。
他微微後仰,倚在龍椅的靠背上,摩挲著扶龍椅,這些陳詞濫調,從他登基至今已經聽了整整十三年。
不是哪位大官彈劾政敵貪贓枉法,便是某地官員吹噓在自己治下路不拾遺,歌頌聖上英明,再不然就是哪個州府又哭爹喊娘,說遭了災,伸手要糧要錢。
周而複始,永無止境。
元順帝半闔著眼,目光從一個個大臣臉上掃過。
誰在說真話,誰在放狗屁,誰該敲打,誰該安撫,自己能在位十三年,早已對這些瑣事了然於胸。
這時,禮部侍郎陡然躬身出列,他年約五旬,麵容清臒,一襲緋紅官袍襯得他氣度不凡。
隻見他雙手捧著一卷禮單,聲音抑揚頓挫地稟報:“啟奏聖上,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伊利汗國、德裏蘇丹,以及高麗、東瀛、陳朝等十八國使節已陸續抵京。”
“各國朝貢之物,清單在此。"
他緩步上前,將那份厚達寸餘的禮單高舉過頂。
一位小太監連忙趨步上前,雙手接過,恭敬地呈遞到禦前。
元順帝隨手翻開禮單,隻見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金帳汗國的寶馬、察合台的白玉駱駝、伊利汗國的珠寶鑽石二......
這些貢品看著頗為豪氣,但對元廷來說無足輕重,而元廷作為宗主國,又是東道主,反而需要回贈數倍的國禮,用來彰顯國力。
禮部侍郎繼續奏道:“此次萬國來朝,我大元身為宗主國,按例需備下厚禮回贈。”
他說著,眼角餘光瞥向戶部尚書的位置,“隻是這回禮規格,還需要戶部來出錢出力了。”
殿中群臣聞言,都不自覺地看向戶部尚書。
這位戶部尚書頓時麵色鐵青,這幾年黃河決堤,國庫已經捉襟見肘,今年聖上又加大焰口法會的規格,更是消耗上了一筆巨資。
若不是去年真君將集慶路一帶安穩,隻怕今年各地官員都領不到多少俸祿。
如今又要應付萬國來朝這等場麵,哪怕把整個戶部賣了,都很難湊出這筆錢。
元順帝卻似充耳不聞,突然合上禮單,聲音雖輕卻字字清晰:“這各國來使,可知曉此次焰口法會,是為誰而辦?”
禮部尚書聞言,連忙出列,他年約四旬,麵容白淨,此刻卻滲出細密汗珠:“回稟聖上,臣已遵旨,將法會緣由與各國使者詳加說明。”
他咽了口唾沫,斟酌著詞句,“隻是...各國使者來自天南地北,再加上教派林立,天方教、景教、道教...信仰駁雜。此次法會不以密宗為尊,他們中有些人...”
禮部尚書說到這裏,額頭上的汗珠已經順著臉頰滑落。
他偷眼看了看禦座上的皇帝,硬著頭皮繼續道:“恐怕會心存芥蒂,屆時法會上,怕是會有些不快。”
元順帝眉頭驟然緊鎖,手指在龍椅扶手上重重一叩:“真君在各地的那些事跡,你都跟他們掰扯清楚了?”
這一聲輕響,殿內眾人都感到一股無形壓力,額角滲出些微汗珠,禮部尚書更是雙膝一軟,險些跪倒。
見聖上已有火氣,禮部尚書趕緊回話:“聖上有旨,臣豈敢懈怠。各國使者一入大都,臣便派人將真君的種種神異之事,詳詳細細告知了他們。”
元順帝身子微微前傾,金色的龍袍泛起冷光,聲音沉了三度:“哦?那他們聽了,是個什麽反應?”
禮部侍郎喉結滾動了一下,話語有些發澀:“這個……多數使者聽了,都不太當回事。”
“其中一些人,更是覺得真君的事跡太過……太過離奇,私下裏議論,說是朝廷故意編造出來唬人的。”
啪!
元順帝一掌拍在龍椅扶手上,震得案上茶盞叮當作響,眼中寒光迸射:"哪些人敢如此放肆?來朕的大都,居然都敢對真君不敬!"
禮部侍郎不敢隱瞞,竹筒倒豆子般說了出來:“主要是...是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以及德裏蘇丹這幾國的使臣...”
話音未落,大殿內氣氛驟然凝固。
文武百官中,不少人麵色變得有些微妙,幾位在場的蒙古親王,更是眉頭緊鎖。
群臣心中都清楚,當今天下,除了大元,便數這三國最為強盛。
金帳汗國與察合台汗國雖名義上仍奉元帝為共主,實則實則自元武宗海山駕崩後便漸行漸遠,早已各自為政多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金帳汗國雄踞伏爾加河流域,將欽察草原盡收囊中,近年來更是在黑海北岸興建新城,儼然要自立門戶。
察合台汗國則控製著天山南北,控製著絲綢之路的要衝,對元廷的詔令陽奉陰違。
兩國為爭奪河中地區的商路,在撒馬爾罕一帶屢起刀兵,去年秋更是在怛羅斯河畔爆發萬人規模的會戰,死傷枕藉。
元廷與這兩國在邊境上的摩擦幾乎年年都有,積怨之深,絕非一日之寒。
至於那德裏蘇丹國,更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其國主圖格魯克雄才偉略,連年征戰卻愈戰愈勇,此人繼位不過五載,便先後平定了國內各地的叛亂,去年更親率大軍遠征,將附近徹底統一,全都歸於麾下。
而後麵對周邊幾個汗國的來襲,德裏蘇丹不僅沒被擊垮,反而準備反攻察合台和伊利汗國。
這等實力,著實令人忌憚。
若這幾國的來使在法會上存心攪局,以如今大元的國力,還真不好拿他們怎樣。
畢竟元廷連年天災人禍,國庫空虛,實在經不起再起大規模戰事了。
禮部侍郎說完便深深垂首,額頭幾乎要貼到地上,後背的官袍已被冷汗浸透。
他屏住呼吸,靜待著預料中的雷霆之怒。
哪知,預想中的龍顏大怒並未出現,反而聽見禦座上傳來幾聲暢快的大笑。
“哈哈哈哈!”
元順帝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帶著一種莫名的興奮,“好!好得很!朕就是要他們這副不知天高地厚的嘴臉!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貨!”
他環視眾臣,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等真君到了京城,朕倒要讓他們好好開開眼,瞧瞧什麽才是真正的神仙手段!”
殿下的親王和百官們聞言,不由得麵麵相覷。
聖上對這位“真君”的信任,似乎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雖然經過各方反複查證,那些關於真君的神奇事跡,他們也大多相信是真的。
可……一位真正的仙神,當真會不遺餘力地扶持日薄西山的大元嗎?
喜歡龍與帝王:化作真龍降臨曆史之中請大家收藏:()龍與帝王:化作真龍降臨曆史之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