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薛懷義-奉命出征

字數:4370   加入書籤

A+A-


    隨著薛懷義在朝中地位如日中天,權勢愈發穩固,武則天對他的倚重也與日俱增。此時,北方邊境局勢愈發緊張,突厥部落如同貪婪的餓狼,屢屢侵擾大唐邊境,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邊關急報如雪片般飛至洛陽城,擺在了武則天的禦案之上。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大臣們紛紛上奏,陳述突厥侵擾之害,請求女皇盡快出兵應對。武則天高坐龍椅,鳳目掃視群臣,神色威嚴,心中卻在權衡著掛帥出征的合適人選。她深知,此次出兵不僅要擊退突厥,還要彰顯武周的國威,穩固自己的統治。環顧朝堂,諸多將領雖經驗豐富,但她總覺得少了些能貫徹自己意圖的忠誠與決心。思忖再三,武則天的目光落在了薛懷義身上。在她眼中,薛懷義雖無實際的軍事經驗,但多年來對自己忠心耿耿,且頗具膽識與謀略,或許能擔此重任。再者,此次出征若能成功,既能打擊突厥的囂張氣焰,又能進一步提升薛懷義在朝中的威望,鞏固自己的統治。
    “北方突厥肆意侵擾我大唐邊境,為禍百姓。朕命薛懷義掛帥出征,率領大軍,討伐突厥,務必揚我大唐國威,保我邊境安寧!”武則天的聲音在空曠的朝堂上回蕩,語氣堅定,不容置疑。
    此言一出,滿朝震驚。大臣們麵麵相覷,眼神中透露出擔憂與質疑。一位老臣忍不住出列,拱手勸諫道:“陛下,薛懷義大人雖對陛下忠心耿耿,然行軍打仗非同小可,需深諳兵法謀略、久經沙場之將才可勝任。突厥驍勇善戰,此次出征關乎國家安危,還望陛下三思啊!”
    其他大臣紛紛附和:“是啊,陛下,戰事不容兒戲,還請陛下選派更合適的將領。”
    武則天微微皺眉,目光威嚴地掃過群臣,說道:“朕意已決!薛懷義機敏聰慧,且對朕忠心不二。朕相信他定能領會朕的意圖,完成此次重任。況且,朕也會選派得力副將輔佐他,諸位無需多言。”
    薛懷義聽聞此令,心中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這是女皇對他莫大的信任,若能立下戰功,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必將堅如磐石,權勢也將達到新的高度;緊張的是,他深知此次出征責任重大,自己毫無軍事經驗,萬一失利,不僅自己性命難保,還可能影響女皇的統治。但在武則天堅定的目光注視下,他還是咬咬牙,單膝跪地,激昂地說道:“陛下放心,懷義定不辱使命,定將突厥打得落花流水,凱旋而歸!願以熱血,扞衛我武周尊嚴!”
    不久後,薛懷義身著威風凜凜的戰甲,頭戴金盔,腰佩長劍,騎在一匹高大的戰馬上,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從洛陽城出發,向著北方邊疆開拔。隊伍綿延數裏,軍旗獵獵作響,上書“薛”字的大旗在風中肆意飄揚。士兵們步伐整齊,氣勢磅礴,腳步聲震得地麵微微顫抖。一路上,百姓們夾道相送,歡呼聲、祝福聲此起彼伏,都期盼著大軍能早日戰勝突厥,還邊境百姓安寧生活。
    “薛元帥,一定要把突厥人打得屁滾尿流,讓他們不敢再欺負我們!”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揮舞著手中的拐杖,大聲喊道。
    薛懷義勒住韁繩,抱拳回應:“老丈放心,我薛懷義定不負百姓所托!”
    “薛元帥威武!早日凱旋!”人群中爆發出一陣熱烈的呼喊。
    然而,此次出征,武則天心中也有著自己的政治考量。一方麵,確實要對突厥的侵擾予以回擊;另一方麵,她也想通過此舉,展示自己對薛懷義的信任與重用,震懾朝中那些對薛懷義不滿的大臣。因此,此次出征在一定程度上,更多是一種政治姿態。
    當大軍抵達邊疆時,薛懷義望著廣袤無垠的大漠,黃沙漫天,狂風呼嘯,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豪情壯誌。但很快,他便冷靜下來,深知戰爭並非兒戲。他開始召集將領們商議作戰策略,然而,麵對這些久經沙場的將領,薛懷義心中有些底氣不足。
    營帳內,氣氛嚴肅。一位老將皺著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道:“薛元帥,突厥人擅長騎射,且熟悉這大漠地形,來去如風。我軍雖人數眾多,但深入大漠作戰,恐會陷入他們的埋伏。還望元帥三思啊。”
    薛懷義微微點頭,陷入沉思。他明白老將所言非虛,自己雖無實戰經驗,但也不能盲目進攻。於是,他說道:“各位將軍所言極是。如今我軍初到,不可貿然行動。先安營紮寨,派人打探突厥的動向,摸清他們的虛實,再做打算。”
    這時,另一位年輕將領說道:“薛元帥,末將以為,我軍可派出小股騎兵,佯裝敗退,誘敵深入,然後設下埋伏,一舉殲滅突厥主力。”
    薛懷義思索片刻,說道:“此計雖妙,但突厥狡猾多疑,未必會上當。我們還需謹慎行事,等待更好的時機。”
    就這樣,大軍在邊疆安營紮寨,薛懷義一麵等待著探子的消息,一麵思索著應對之策。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探子傳來的消息卻讓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報——薛元帥,突厥軍隊近日行蹤不定,似有大動作。據探子回報,他們似乎在集結兵力,準備大規模進犯,但具體動向仍不清楚。”探子單膝跪地,急切地說道。
    薛懷義眉頭緊皺,說道:“繼續打探!務必摸清突厥的準確動向。”
    營帳內,將領們再次聚集商議。老將說道:“薛元帥,如今突厥動向不明,我軍不可輕舉妄動。但也不能一味防守,否則士氣將會受挫。”
    薛懷義點點頭,說道:“將軍所言有理。我們可派出多支小分隊,在周邊巡邏,一旦發現突厥蹤跡,立刻回報。同時,加強營寨防禦,以防突厥突襲。”
    “是!”將領們齊聲應道。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名風塵仆仆的探子如疾風般疾馳而來,單膝跪地抱拳稟報:“啟稟薛元帥,據前方探得最新消息,突厥一部正氣勢洶洶地朝我軍營地急速逼近,其人數粗略估計約有兩千之眾啊!”
    聽聞此訊,薛懷義心頭猛地一緊,額頭上瞬間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但他深知此刻自己作為一軍統帥絕不能亂了方寸,於是當機立斷,高聲喊道:“來人呐!速傳本帥將令,全軍立即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各營務必嚴格依照先前既定之部署行事,做好萬全準備,以迎接此番強敵來襲!”
    隨著薛懷義一聲令下,諸位將領們不敢有絲毫怠慢,紛紛雷厲風行地行動起來。一時間,整個軍營內人喊馬嘶,熱鬧非凡。士兵們一個個精神抖擻、動作嫻熟地迅速拿起各自手中的兵器,或刀槍劍戟,或弓弩盾牌,眨眼間便已全副武裝完畢,列成整齊的方陣,嚴陣以待,隻等敵人到來便可給予迎頭痛擊。
    而此時的薛懷義則大步流星地登上營寨高處,極目遠眺,隻見遠方天際處塵土飛揚,遮天蔽日,顯然正是那突厥大軍來襲所掀起的滾滾沙塵。盡管內心深處難免有些許緊張,但他依然麵色凝重地穩穩站立著,雙手緊緊握成拳頭,暗自給自己鼓勁加油,努力保持著表麵上的鎮定自若。
    正在這時,身旁一位心急如焚的將領湊上前去,滿臉憂慮地開口問道:“薛元帥,此次突厥來者不善,且來勢如此凶猛,咱們究竟該如何應對才好啊?還望元帥速速定奪!”
    薛懷義聞言先是深吸了一口氣,稍稍平複了一下略顯焦躁的心緒,然後目光堅定地看著那位將領,沉聲道:“莫要驚慌失措!暫且按兵不動,待到敵軍靠近至有效射程之內時,再聽本帥統一指揮。屆時,所有弓箭手都給本帥集中精力,瞄準敵軍前鋒,務必要先給他們來一個狠狠的下馬威,挫挫他們的銳氣!”
    突厥騎兵很快衝到了營寨前,為首的將領揮舞著長刀,大聲喊道:“大唐軍隊聽著!你們已被包圍,速速投降,可免一死!”
    薛懷義大聲回應:“突厥蠻夷,休要張狂!我大唐軍隊豈會怕你!有本事就放馬過來!”
    話音剛落,薛懷義一聲令下:“放箭!”頓時,萬箭齊發,如同雨點般射向突厥騎兵。突厥騎兵陣腳大亂,紛紛躲避。
    “衝上去,殺!”薛懷義見時機成熟,下達了衝鋒的命令。大唐士兵們如猛虎下山般衝向突厥騎兵,喊殺聲震天。
    這場遭遇戰異常激烈,雙方都有不少傷亡。薛懷義在陣中指揮若定,不斷調整戰術。經過一番激戰,突厥騎兵漸漸抵擋不住,開始敗退。
    “不要放過他們,追!”薛懷義喊道。
    就在此時,老將趕忙上前勸阻:“薛元帥,窮寇莫追,恐有埋伏!”
    薛懷義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說道:“將軍所言極是。收兵!”
    這場遭遇戰雖小,但讓薛懷義對戰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深知,接下來的局勢更加複雜,自己必須更加謹慎。而此時,他並不知道,一場更大的考驗正等待著他,此次出征又將給他帶來怎樣意想不到的結果呢?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