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二張風波-兄弟弄權

字數:4248   加入書籤

A+A-


    第412章:二張風波兄弟弄權
    張易之與張昌宗得知狄仁傑進宮勸諫武則天,阻止他們幹預朝政的舉動後,頓時怒發衝冠。二人在華麗的寢宮內,像兩隻被激怒的野獸,來回踱步,謀劃著如何給狄仁傑一個狠狠的教訓。
    張易之雙眼通紅,咬牙切齒地說道:“這狄仁傑,簡直是活得不耐煩了!竟敢三番五次壞我們的好事,若不把他扳倒,我們日後在朝中如何立足?”
    張昌宗也是滿臉憤恨,握緊拳頭:“哥,他就是仗著自己有點資曆和功勞,根本不把我們放在眼裏。這次必須讓他知道,得罪我們兄弟的下場會有多慘!”
    兩人湊在一起,腦袋幾乎碰在一起,低聲密謀起來,眼神中閃爍著陰險的光芒。
    數日後,武則天在禦花園中悠然休憩,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張易之與張昌宗如同兩隻乖巧的哈巴狗,一左一右侍奉在武則天身旁。張易之瞅準武則天心情愉悅的時機,突然重重地歎了口氣,臉上浮現出憂慮與糾結之色。
    武則天正輕輕撫摸著盛開的花朵,聽到這聲歎息,不禁轉過頭來,疑惑地問道:“易之,你向來開朗,今日為何歎氣?莫不是有什麽心事?”
    張易之立刻“撲通”一聲跪地,臉上裝出一副惶恐至極的表情:“陛下,臣本不該在您麵前提及此事,可臣實在是憂心忡忡,擔心陛下被奸人蒙蔽,內心天人交戰許久,才決定鬥膽向陛下訴說。”
    武則天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不悅:“有話便直說,在朕麵前,無需如此扭捏。”
    張易之微微抬起頭來,目光小心翼翼地朝著上方瞥去,仿佛一隻警惕的老鼠,想要窺探到貓的表情變化一般。他仔細地觀察著武則天那威嚴而又高深莫測的神色,過了好一會兒,似乎確定沒有什麽異樣之後,方才壯起膽子輕聲說道:“陛下啊,近些日子微臣偶然聽到一些消息,說是狄仁傑大人竟然在朝堂之上口出狂言、大放厥詞呢!他說話的時候,言辭之間可是對陛下您充滿了不敬之意呀。據微臣所知,他居然敢大言不慚地宣稱自己曾經為陛下您南征北戰,經曆無數艱難險阻,建立下赫赫戰功,可謂是勞苦功高。然而現如今,陛下您卻輕信那些奸佞小人的讒言,漸漸地疏遠了像他這般忠心耿耿、堪稱國之棟梁的肱股之臣呐!”
    就在這時,站在一旁的張昌宗見狀,連忙快步上前一步,滿臉諂媚之色地緊跟著附和道:“可不是嘛,陛下!微臣對此也是略有耳聞呢。那狄仁傑不僅如此張狂無禮,甚至還膽敢公然發牢騷埋怨。他聲稱陛下對於他所立下的汗馬功勞視若無睹,全然不當一回事兒;反倒是對我們兄弟二人寵愛有加,給予諸多恩賜和優待。正因如此,他心中感到極度的不滿與憤恨,認為陛下您這樣做簡直就是賞罰不明,有失公允啊!”
    武則天聽聞此言,臉色瞬間陰沉下來。狄仁傑一直以來都是她極為倚重的大臣,對他的忠誠和能力,她向來深信不疑。可如今聽到張易之與張昌宗的這番話,心中難免泛起一絲猜忌的漣漪。但多年的政治生涯讓她養成了謹慎的性格,她並未立刻輕信,而是目光如炬地審視著二人。
    “你們所言,可都是真的?狄愛卿向來忠誠耿耿,一心為國,怎會說出這般大逆不道之語?你們莫要為了一己私利,誣陷忠良。”武則天的聲音帶著一絲威嚴,讓人不寒而栗。
    張易之趕忙磕頭,額頭碰在地上發出“砰砰”的聲響:“陛下,臣句句屬實,絕不敢欺瞞陛下半分。朝中不少大臣都聽到了狄仁傑的抱怨,隻是畏懼他的權勢,不敢告知陛下。若有半句假話,臣甘願受萬死之刑!”
    張昌宗也跟著磕頭如搗蒜:“陛下明察,此事千真萬確,我們怎敢在陛下跟前說謊。”
    武則天沉默不語,陷入了沉思。她的心中十分矛盾,一方麵,她了解狄仁傑的為人,覺得他不太可能做出這樣的事;另一方麵,張易之與張昌宗言之鑿鑿,又讓她不得不心生疑慮。
    自那以後,狄仁傑在朝中的處境急轉直下,行事愈發艱難。往日裏,他上朝時,大臣們紛紛恭敬地圍攏過來,與他探討政務,請教治國良策,對他充滿了敬重。可如今,大臣們見了他,要麽遠遠地避開,眼神中滿是忌憚;要麽隻是匆匆打個招呼,便趕緊離去,生怕與他多說一句話就會惹上麻煩。
    在朝堂之上,狄仁傑更是舉步維艱。每次他提出的建議,無論對國家多麽有利,張易之與張昌宗都會故意刁難,想盡辦法反駁。
    這日,早朝之上,狄仁傑手持奏章,神色嚴肅地出列,向武則天奏道:“陛下,如今地方吏治混亂,不少官員貪汙腐敗,欺壓百姓,嚴重影響了我武周的根基。微臣經過多方調查,深思熟慮,特呈上這份整頓地方吏治的奏章,懇請陛下過目。”說著,他將奏章高舉過頭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名太監上前,接過奏章,呈給武則天。武則天展開奏章,仔細閱讀起來,微微點頭,覺得狄仁傑所言極是。
    然而,張易之卻站了出來,冷笑一聲,陰陽怪氣地說道:“狄大人,您這話說得倒是冠冕堂皇,可依微臣看,您不過是想借此機會安插自己的親信罷了。您口口聲聲說為了朝廷,實則是為了擴充自己的權勢,滿足一己私欲。”
    狄仁傑氣得臉色通紅,渾身微微顫抖,他指著張易之怒斥道:“張易之,你休要血口噴人!我狄仁傑一生光明磊落,一心隻為國家社稷,為了陛下的江山殫精竭慮。你和張昌宗擾亂朝綱,幹預朝政,結黨營私,才是真正心懷不軌之人!”
    張昌宗眼見自己的兄長遭人責罵,猛地跳將出來,毫不猶豫地站到其兄身旁,聲嘶力竭地幫腔道:“陛下啊,請您好好聽聽吧!瞧瞧這狄仁傑,分明就是被咱們說中了那難以啟齒的痛處,以至於此刻竟如此惱羞成怒。想他平日裏便對陛下您心懷不滿,隻是一直隱忍不發罷了。而今被我等毫不留情地揭穿,終於再也無法掩飾,徹底露出了那猙獰醜惡的本來麵目!”
    狄仁傑聞聽此言,一雙虎目圓睜,目光如炬,狠狠地瞪向張昌宗,他昂首挺胸,義正辭嚴地大聲嗬斥道:“好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張昌宗!爾等兄弟二人,仗著陛下對你們的萬般寵愛,竟敢在這朝堂之上肆意妄為、橫行霸道!你們不僅拚命打壓那些與自己意見不合之人,還公然賣官鬻爵,搞得整個朝堂烏煙瘴氣、混亂不堪。你們這般胡作非為、倒行逆施之舉,才真正稱得上是對陛下的大不敬,更是對我武周江山赤裸裸的背叛!”
    武則天坐在龍椅上,看著朝堂上激烈的爭執,心中煩悶不已。她雖覺得狄仁傑的建議確實有理,對整頓吏治很有必要,但又因之前張易之與張昌宗的詆毀,對狄仁傑有所保留。
    “好了,都不要吵了。狄愛卿,此事容後再議。”武則天一揮手,聲音中帶著疲憊與無奈。她此刻並不想在朝堂上把事情鬧得太僵,隻想先平息這場爭論。
    狄仁傑心中充滿了無奈與悲憤,但他深知此時再多說也無益。他向武則天行了一禮,說道:“陛下,微臣所言句句屬實,皆是為了我武周的江山社稷。望陛下明察。”
    退朝後,狄仁傑回到府中,心情沉重。他將幾位心腹幕僚召集到書房,商議對策。
    “大人,張易之與張昌宗如今深受陛下寵愛,在朝中權勢滔天,處處針對您,您可要多加小心啊。”一位幕僚憂心忡忡地說道。
    狄仁傑站得筆直,透露出一股不屈不撓的氣勢。義正言辭地說道:“我狄仁傑一生光明磊落、問心無愧,所作所為皆是為了這朗朗乾坤,為了吾皇陛下的聖明統治。又怎會懼怕那些陰險狡詐的小人呢?為了朝廷能夠擁有一個清明的未來,為了武周的大好河山得以長治久安,我定會與他們鬥爭到底,絕不輕言放棄!哪怕前方道路布滿荊棘,哪怕最終落得個粉身碎骨的下場,我也絕不會有絲毫退縮之意!”
    此時,一旁的另一位幕僚麵露憂慮之色,憂心忡忡地說道:“大人啊,現今那張易之和張昌宗在朝中可謂是權勢滔天,其黨羽更是遍布朝野。相比之下,咱們這邊的力量實在太過薄弱了。麵對如此艱難的局勢,不知大人可有應對之策?”
    狄仁傑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一方麵,我們要繼續暗中收集張易之與張昌宗違法亂紀的證據,這些證據就是我們扳倒他們的利器;另一方麵,我們要團結朝中正直的大臣,壯大我們的力量。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還朝堂一片清明。”
    眾人紛紛點頭,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信念。在這艱難的處境下,狄仁傑和他的支持者們決定堅守本心,與張易之、張昌宗的勢力展開一場艱苦卓絕的鬥爭。他們深知,這場鬥爭充滿了危險與挑戰,但為了國家和正義,他們別無選擇。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