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二張風波-得罪太平
字數:3848 加入書籤
第414章:二張風波得罪太平
武周的宮廷,宛如一座華麗而幽深的迷宮,權力與陰謀交織其中,時刻上演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太平公主,這位在宮廷權謀漩渦中曆經風雨的皇室明珠,憑借著武則天對她的寵愛以及自身的聰慧果敢,在這複雜的宮廷局勢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當初,為了讓日漸孤寂的母親武則天能在晚年增添幾分歡顏,太平公主費盡心思,在民間尋覓到了容貌英俊、才藝出眾的張易之,將他送入宮中。那時的她,滿心以為這會是一樁讓各方皆大歡喜的美事,卻未曾料到,這一舉措竟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意想不到的漣漪。
這日,陽光宛如金色的薄紗,宮廷中舉辦了一場盛大而奢華的聚會,此次聚會規格極高,皇親國戚、朝中重臣紛紛身著華服,應邀前來。
太平公主今日身著一襲雍容華貴的牡丹錦袍,錦袍以最頂級的絲綢製成,觸感柔滑如脂。上麵用金線精心繡製的牡丹,每一朵都栩栩如生,花瓣的紋理清晰可見,仿佛能聞到那撲鼻的芬芳。牡丹的花蕊處,鑲嵌著細碎的寶石,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宛如點點繁星。她頭戴鳳冠,鳳冠造型精美絕倫,以黃金為骨架,鑲嵌著無數顆璀璨奪目的寶石,紅寶石如熾熱的火焰,藍寶石似深邃的海洋,珍珠圓潤飽滿,如清晨荷葉上滾動的露珠。鳳冠上的鳳凰造型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振翅高飛,彰顯著太平公主尊貴無比的身份。
她邁著優雅的步伐,緩緩步入宴會場地,那高貴的氣質與華麗的裝扮,瞬間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眾人紛紛投來恭敬而羨慕的眼神,紛紛行禮問安。
張易之與張昌宗兄弟同樣盛裝出席。張易之身著一件寶藍色錦袍,寶藍色的綢緞宛如深邃的夜空,上麵用銀線繡著展翅欲飛的仙鶴,仙鶴的羽毛根根分明,仿佛在微風中輕輕飄動,顯得飄逸出塵。他腰間束著一條玉帶,玉帶上雕刻著精美的雲紋圖案,每一處紋理都經過精心打磨,溫潤而有光澤。
張昌宗則身著月白色錦袍,月白色的錦袍如月光般柔和,上麵繡著銀色的雲紋,雲紋蜿蜒曲折,仿佛流動的雲霧。他的領口和袖口處,鑲著一圈白色的狐毛,狐毛柔軟細膩,更襯得他麵容俊美,肌膚勝雪。
眾人圍坐在擺滿珍饈美饌的桌前,一邊品嚐著美酒佳肴,一邊談論著詩詞歌賦、家國大事。現場氣氛熱烈而融洽,絲竹之聲悠揚婉轉,仿佛在為這場盛會增添一份別樣的雅致。
太平公主作為武則天最寵愛的女兒,自然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之一。她輕抿一口香醇的美酒,那美酒在她的舌尖上散開,留下一抹醉人的芬芳。
她緩緩放下酒杯,朱唇輕啟,聲音清脆悅耳,如同珠玉落盤:“如今我武周國力昌盛,四方來朝,百姓安居樂業,實乃陛下聖明所致。然而,本宮以為,邊境之地雖暫時安寧,但仍需加強防範,不可掉以輕心。北方突厥,雖表麵臣服,但狼子野心,不可不防;西方吐蕃,也時有異動,需時刻警惕。唯有如此,方能保我武周江山長治久安。”她的話語條理清晰,見解獨到,充分展現了她對國家局勢的深刻洞察。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對太平公主的見解表示由衷的欽佩。“太平公主所言極是,公主心係國家,思慮周全,實乃我武周之幸。”“是啊,公主的遠見卓識,令我等深感佩服。”讚揚之聲此起彼伏。
然而,就在這時,張易之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不屑笑容,他輕輕放下手中的酒杯,發出一聲輕微的脆響,在這安靜的氛圍中顯得格外突兀。他陰陽怪氣地說道:“太平公主此言,乍一聽似乎有理,可細細想來,卻有些小題大做了。如今我武周在陛下的英明領導下,國力強盛,威震四方,小小邊境,何足為懼?那些突厥、吐蕃,不過是些跳梁小醜,給他們幾個膽子,也不敢輕易冒犯我武周。公主怕是有些杞人憂天了吧。”
此言一出,瞬間打破了原本和諧的氛圍。眾人皆驚愕地看向張易之,眼中滿是難以置信。聚會現場頓時安靜下來,原本熱烈的交談聲戛然而止,隻留下絲竹之聲在空氣中尷尬地回蕩。
太平公主的臉色瞬間變得難看起來,她那原本白皙的臉頰因為憤怒而泛起了紅暈。她怎麽也沒想到,張易之竟敢在如此眾多皇親國戚和朝中重臣麵前,公然貶低自己的見解。
她眼中閃過一絲憤怒的火焰,直直地看向張易之,目光如劍,冷冷地說道:“張易之,本宮所言,皆是為了我武周江山社稷著想,每一個字都經過深思熟慮。你又有何高見?莫要在這裏胡言亂語,擾亂視聽。”
張易之卻不以為然,反而站起身來,雙手抱胸,臉上帶著傲慢的神情,居高臨下地看著太平公主,說道:“公主,不是在下胡言亂語。陛下聖明,自有治國安邦的雄才大略,對邊境之事想必早有安排,哪裏輪得到公主在此指手畫腳。公主還是多操心些後宮之事吧,朝堂之事,恐怕不是公主擅長的領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太平公主氣得渾身發抖,她的胸脯劇烈起伏著,手指著張易之,嘴唇顫抖,卻說不出話來。她自幼在宮廷中長大,備受武則天寵愛,地位尊崇無比,平日裏眾人對她皆是恭敬有加,何時遭受過這般羞辱。
張昌宗在一旁不僅沒有勸阻,反而跟著附和道:“哥哥所言極是,公主還是少操些心為好。邊境之事,自有陛下和朝中大臣們商議,公主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在場眾人麵麵相覷,都不敢出聲。他們深知張易之、張昌宗如今深受武則天寵愛,權勢滔天,在宮中可謂是呼風喚雨,無人敢輕易得罪。而太平公主又是武則天最寵愛的女兒,身份尊貴,兩邊都得罪不起。一時間,現場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仿佛一觸即發。
太平公主強忍著心中的怒火,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她咬著牙,一字一頓地說道:“張易之、張昌宗,你們莫要太過分!今日之辱,本宮記下了。你們最好小心點,莫要以為有陛下的寵愛就可以為所欲為。”說罷,她一甩衣袖,轉身快步離開。那錦袍的裙擺如波浪般飄動,仿佛在訴說著她內心的憤怒與不甘。
回到自己的宮殿,太平公主仍氣得臉色鐵青。她在殿中來回踱步,腳步急促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怒火之上。她心中暗自思忖:“這兩個小人,竟敢如此羞辱本宮。當初本宮好心將張易之送入宮中,對他們也多有照拂,如今他們卻恩將仇報。此仇不報,本宮誓不為人!”
這時,她的心腹侍女靈兒見公主如此憤怒,小心翼翼地走上前,輕聲說道:“公主息怒,那張易之、張昌宗如今仗著陛下的寵愛,囂張跋扈,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但他們畢竟深受陛下信任,在宮中勢力龐大,我們還需從長計議,不可衝動行事。否則,萬一打草驚蛇,恐怕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太平公主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的光芒,猶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她看著靈兒,說道:“哼,他們以為有陛下的寵愛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嗎?本宮定要找機會打壓他們,讓他們知道,得罪本宮的下場!蓮兒,你去幫本宮留意他們的一舉一動,無論是在宮中的言行,還是與朝中大臣的往來,有任何消息立刻來報。本宮就不信,他們能一直如此囂張下去。”
“是,公主。靈兒定不負公主所托。”靈兒恭敬地回答道,然後領命而去。
從那以後,太平公主表麵上不動聲色,依舊像往常一樣參與宮廷的各種活動,與眾人談笑風生。但在這平靜的表象下,她暗中卻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謀劃。她憑借著自己在宮廷中的人脈關係,四處收集張易之、張昌宗兄弟的把柄。
她深知,這二人在宮中勢力錯綜複雜,想要扳倒他們並非易事,需要足夠的耐心和周密的計劃。但太平公主憑借著自己多年在宮廷權謀鬥爭中積累的智慧和經驗,決心與二張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為自己討回公道,也為朝廷除去這兩個禍端,還宮廷一片清明。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