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繼承人問題-局勢扭轉

字數:3899   加入書籤

A+A-


    隨著武氏家族惡行的不斷曝光,以及李唐宗室謙卑態度的展現,朝堂內外支持李唐宗室的聲音如洶湧的潮水般越來越大。武則天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微妙而又關鍵的變化,她心中十分明白,民心的向背猶如那定海神針,對於皇位的傳承起著至關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在一個華燈初上的夜晚,宮廷中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巍峨的宮殿內,燈火輝煌,宛如白晝。五彩斑斕的綢緞從殿頂垂落,隨風輕輕搖曳,仿佛夢幻的彩帶。巨大的燭台上,蠟燭燃燒得劈啪作響,散發出柔和而明亮的光芒,映照在眾人身上。珍饈美饌擺滿了一桌又一桌,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欲滴。絲竹之聲悠揚婉轉,縈繞在整個宮殿,營造出一種奢華而熱鬧的氛圍。
    武則天端坐在主位之上,身著一襲華麗無比的金色錦袍,錦袍上繡著栩栩如生的鳳凰圖案,每一根羽毛都仿佛在燭光下閃爍著光芒,仿佛隨時都會振翅高飛。她頭戴鳳冠,鳳冠上的明珠璀璨奪目,隨著她的一舉一動,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她的目光看似平靜地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但實際上卻在不動聲色地仔細觀察著大臣們的態度。
    宴會進行到一半,氣氛愈發熱烈。武則天看到,許多大臣紛紛圍聚在李唐宗室成員周圍,他們麵帶微笑,眼神中透露出真誠的親切。一位身著藍色朝服的大臣,正恭敬地向李顯請教一些治國理政的見解,一邊傾聽,一邊不住地點頭,臉上露出欽佩之色,說道:“殿下所言極是,實乃真知灼見。殿下對民生的關注,以及對國家發展的長遠規劃,讓在下深感佩服。若殿下將來能執掌江山,必定能讓我武周更加繁榮昌盛。”
    李顯則謙遜地笑著回應道:“大人過獎了,李顯不過是略陳己見。如今武周能有這般繁榮,全賴陛下的英明領導以及諸位大臣的共同努力。李顯願為武周的未來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與各位大人攜手共進。”
    而在另一邊,武氏家族成員的周圍則顯得有些冷清。武三思試圖與幾位大臣交談,可大臣們隻是禮貌性地回應幾句,眼神中透著敷衍,不多時便借故離開。武三思看著大臣們離去的背影,心中既憤怒又無奈,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武則天將這一切盡收眼底,心中暗自思忖。這時,太平公主走到武則天身邊,輕聲說道:“母後,您看如今這局勢,大臣們對李唐宗室的態度明顯不同往日。武氏家族近來行事太過張揚,引得民怨沸騰,朝中大臣也多有不滿。反觀兄長,態度謙卑,一心為武周著想,倒是贏得了不少人心。”
    武則天微微點頭,輕聲說道:“朕也看到了。民心如水,既能載舟,亦能覆舟。武氏家族這般驕橫,實在是辜負了朕的信任。李唐宗室此次倒是讓朕刮目相看。”
    太平公主接著說道:“母後,依女兒之見,如今局勢已然明朗。若立兄長為嗣,順應民心,朝堂上下也能齊心,更有利於武周的穩定與發展。武氏家族雖有過錯,但畢竟是我武周的親族,日後可加以約束,讓他們輔佐兄長,共同治理國家。如此,既能安撫各方,又能確保武周江山的延續。”
    武則天陷入沉思,並未立刻回應。她的目光再次掃過全場,看到李唐宗室成員與大臣們融洽的交流,又看到武氏家族成員略顯尷尬的處境,心中越發糾結。
    此時,一位老臣走到武則天麵前,行禮後說道:“陛下,臣鬥膽進言。如今朝中局勢,支持李唐宗室者眾多,實乃民心所向。陛下開創武周,功績卓著,若能順應民心,立李顯殿下為嗣,必能讓天下歸心,武周也將迎來更加繁榮的未來。武氏家族對武周的貢獻,陛下可另作嘉獎,讓他們在朝中繼續發揮作用。還望陛下三思。”
    武則天看著老臣,緩緩說道:“愛卿所言,朕會慎重考慮。這皇位傳承之事,關乎重大,容不得半點馬虎。朕需為武周的千秋萬代著想。”
    宴會結束後,武則天回到寢宮,獨自一人坐在窗前,望著窗外的明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她想起武氏家族多年來的追隨與付出,心中不免有些不忍;但又想到他們近來的驕橫跋扈,以及民心的轉變,又覺得不能任由他們胡作非為。
    “武氏家族啊武氏家族,你們為何如此不懂得收斂,如今把局麵弄得如此難堪。而李唐宗室,此次卻能以退為進,贏得人心。朕究竟該如何抉擇,才能讓武周的江山穩固,讓百姓安居樂業?”武則天喃喃自語,臉上滿是疲憊與糾結。
    夜已深,萬籟俱寂,唯有武則天的思緒如亂麻般纏繞。她深知,自己必須盡快做出決定,否則武周王朝將會陷入更加混亂的局麵。但這個決定,實在是太難了,一邊是親族,一邊是民心,她在這兩者之間艱難地權衡著,試圖找到那個能讓武周長治久安的平衡點。
    與此同時,武氏家族內部也察覺到了局勢的不妙。武三思在自己的府邸中,緊急召集了武氏家族的核心成員。整個房間裏彌漫著一股緊張而壓抑的氣氛,每個人的臉色都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武三思滿臉怒容,他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發出“砰”的一聲巨響,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來。他瞪大了眼睛,怒視著在場的眾人,吼道:“你們看看,如今這局勢對我們武氏家族越來越不利了!那些大臣們一個個都像牆頭草一樣,紛紛倒向了李唐宗室那邊。這肯定是有人在背後搞鬼,想要扳倒我們!我們絕對不能就這樣坐以待斃,必須想個辦法來挽回這一局麵!”
    他的話音剛落,房間裏頓時陷入了一片死寂。眾人麵麵相覷,都不知該如何應對這一嚴峻的形勢。過了一會兒,一位武氏子弟終於打破了沉默,他憂心忡忡地說道:“三思大人,如今輿論對我們武氏家族十分不利啊。民間到處都在傳言我們的壞話,說我們專橫跋扈、欺壓百姓。這樣下去,我們的聲譽可就全毀了。您說我們該怎麽辦才好呢?”
    武三思皺著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我們要立刻采取行動,先想辦法堵住那些人的嘴。派人去給那些傳播謠言的人一點顏色看看,讓他們知道我們武氏家族不是好惹的。同時,我們要在朝中加大力度拉攏大臣,許以重金和高官厚祿,讓他們重新站在我們這邊。”
    另一位武氏成員卻搖頭說道:“三思大人,恐怕此法行不通。如今大臣們倒向李唐宗室,並非僅僅因為謠言,更多的是對我們近來行為的不滿。我們若再用強硬手段,恐怕會適得其反,讓更多的人反感我們。”
    武三思聽後,更加惱怒,說道:“那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是好?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李唐宗室奪走皇位嗎?”
    這位成員思索片刻後說道:“我們或許可以改變策略,向陛下和大臣們展示我們的誠意。主動承認錯誤,承諾日後會改正行為,為武周的發展盡心盡力。同時,在民間做一些善事,賑濟災民,安撫百姓,挽回我們的聲譽。”
    武三思聽後,沉默不語,他的眉頭緊緊皺起,仿佛有千斤重擔壓在身上一般。他深知目前的形勢已經到了非常危急的時刻,必須要有所改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要他輕易放棄爭奪皇位的機會,他實在心有不甘。這個皇位對他來說,不僅僅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更是他多年來夢寐以求的目標。他怎麽能就這樣拱手相讓呢?
    “此事容我再考慮考慮。”武三思緩緩說道,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猶豫和掙紮。他的內心正經曆著激烈的鬥爭,一方麵是現實的壓力,另一方麵是對皇位的執著。
    “但不管怎樣,我們都不能輕易認輸。這皇位,我們武氏家族一定要爭到底!”武三思突然提高了音量,咬牙切齒地說道,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不甘心。
    然而,武氏家族的這些討論和謀劃,究竟能否改變如今的局勢呢?這還是一個未知數。畢竟,他們所麵對的不僅僅是競爭對手,還有複雜的政治環境和人心的向背。
    而武則天,作為武周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她也在繼承人的問題上苦苦掙紮。她既希望能夠維護武氏家族的地位,又要考慮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在這兩難的抉擇中,武周王朝的未來就如同被迷霧籠罩一般,充滿了不確定性。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