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太平公主參政-參與密議
字數:3770 加入書籤
隨著太平公主於朝堂之上的表現日益卓越,宛如一顆在政治星空中愈發耀眼的星辰,她憑借自身的聰慧睿智、果敢決斷以及獨具慧眼的見解,不僅博得了眾多大臣的由衷讚賞,更如磁石般牢牢吸引了武則天的目光。武則天對她的能力予以高度認可,漸而有意引領她涉足至關重要的密議,這一舉動,無疑是在武周權力的核心圈層,為太平公主開啟了一扇通往更高權力殿堂的大門,標誌著她在權力核心的地位正逐步穩固且不斷攀升。
一日,厚重的烏雲如墨般沉甸甸地壓覆在皇宮的上空,武則天神情凝重,眼中滿是憂慮,緊急傳召太平公主與幾位心腹大臣速至內殿。內殿之中,氣氛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死寂,壓抑得令人幾近窒息。跳動的燭火在呼嘯的風中搖曳不定,將眾人的身影扭曲而怪誕地投射在冰冷的牆壁上,仿佛預示著局勢的變幻莫測。
眾人神色肅穆,圍聚在一張碩大的桌案前。桌上,一幅詳盡的軍事地圖鋪展開來,宛如一片濃縮的戰場。地圖上,用紛繁複雜的顏色與符號標記著邊境的局勢,那密密麻麻的線條與標識,恰似無聲訴說著邊關戰事的緊張與殘酷,仿佛一場腥風血雨正蓄勢待發。
武則天端坐在主位之上,麵容冷峻,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與焦灼。她緩緩地將目光從眾人臉上一一掃過,語氣沉重且充滿憂慮地說道:“突厥近來愈發猖獗放肆,頻繁於邊境尋釁滋事,燒殺擄掠,行徑令人發指。邊關急報如雪片般紛至遝來,我方邊民深陷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邊防將士們雖拚死抵抗,浴血奮戰,但突厥人狡黠異常,來去如風,我方防不勝防。諸位愛卿,可有良策以解此燃眉之急,應對這棘手的困境?”
一位身材魁梧壯碩、身著威嚴武將服飾的大臣,率先“唰”地一下站了起來。他神情激昂,眼中燃燒著憤怒與鬥誌的火焰,雙手緊緊抱拳,聲音洪亮如洪鍾般響徹內殿:“陛下!突厥如此張狂跋扈,實在是欺我太甚,不把我武周放在眼裏!臣以為,無需與這些蠻夷之輩多費唇舌,應即刻調集大軍,以排山倒海、雷霆萬鈞之勢,給突厥以迎頭痛擊。我武周將士,各個英勇無畏,悍不畏死,定能將突厥打得丟盔棄甲,落花流水,讓他們從此聞風喪膽,不敢再犯我邊境!”這位大臣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豪邁,仿佛已然親眼目睹武周軍隊凱旋而歸,突厥狼狽逃竄的場景。
然而,太平公主卻微微蹙起秀眉,輕輕搖了搖頭,神色冷靜而沉穩地說道:“陛下,這位大人的想法固然英勇豪邁,盡顯我武周的威嚴與氣勢。然而,突厥人自幼在馬背上長大,精擅騎射之術,其騎兵更是以機動性強而聞名。他們行動迅速,來去自如,猶如鬼魅一般。若我們貿然增派大軍,與他們正麵硬剛,展開大規模的交鋒,極有可能陷入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持久戰對於國力的損耗,可謂是巨大而難以估量的。不僅需要源源不斷地耗費海量的糧草、兵器等戰略物資,更會讓無數英勇的將士血灑疆場,付出慘痛的犧牲。而且,突厥人擅長遊擊戰術,他們神出鬼沒,飄忽不定,我們未必能輕易將其一舉擊敗。依臣之見,不如先派遣能言善辯的使者,前往突厥營帳與其談判周旋,以此來拖延時間。在談判的這段時間裏,我們暗中加緊修築和加固邊境的防禦工事,建造更為堅固的城牆、堡壘,打造堅不可摧的防線。同時,大力挑選和訓練精銳騎兵,提升我方軍隊的機動性和戰鬥力,做到以逸待勞。待時機成熟,我方準備充分之時,再對突厥發動致命一擊,如此方能穩操勝券,確保萬無一失。”太平公主的聲音清脆悅耳,卻又堅定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經過深思熟慮,條理清晰且邏輯嚴密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猶如一陣清風,吹散了內殿中緊張壓抑的氣氛。
武則天聽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她的目光再次緊緊落在軍事地圖上,眼神中透露出審慎與權衡。腦海中,兩種策略的利弊如潮水般反複湧動,她在心中仔細地衡量著每一個細節。片刻之後,她緩緩點頭,目光中透露出一絲讚許,說道:“太平此計甚妙。突厥狡黠多變,詭計多端,實不可輕敵小覷。先設法穩住他們,為我們爭取寶貴的時間,讓我們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來強化邊防,提升實力。同時,精心訓練精銳騎兵,打造一支勁旅,再尋機而動,如此方可牢牢掌握主動權,立於不敗之地。”
那位武將聽了,雖然心中仍隱隱有些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認太平公主的計策思慮更為周全,穩妥可靠。他心服口服地抱拳道:“陛下聖明,公主所言極是,臣考慮有所不周,還望陛下與公主恕罪。”
武則天擺了擺手,說道:“愛卿一心為國,何罪之有。如今局勢嚴峻,正是需要諸位愛卿各抒己見,共商良策之時。”
此後,在諸多類似的密議中,太平公主總是能夠憑借自身敏銳如鷹的洞察力、精準無誤的判斷力以及高瞻遠矚的政治眼光,提出切中要害、一針見血的見解。無論是應對錯綜複雜、波譎雲詭的外交局勢,還是解決棘手難纏、千頭萬緒的內政問題,她的建議總能如黑暗中的熠熠明燈,為眾人照亮前行的方向,指引破局之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一次,在熱烈討論與吐蕃的外交關係時,一位大臣思索片刻後,率先起身提議道:“陛下,吐蕃近年來勢力逐漸壯大,對我邊境時常構成威脅。依臣之見,不妨與吐蕃聯姻,通過締結姻親關係,化幹戈為玉帛,以此換取邊境的和平穩定。如此,既能避免兵戎相見,又能增進兩國之間的友好往來。”
太平公主聽後,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陛下,聯姻之策,固然可以在短期內緩解邊境的緊張局勢,營造出表麵的和平氛圍。然而,吐蕃野心勃勃,其狼子野心從未消減。聯姻恐非長久之計,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固然可以通過聯姻,暫時穩住吐蕃,但絕不能將全部希望寄托於此。我們應在聯姻的同時,加強邊境的軍事部署,增派精銳部隊,修築防禦工事,時刻保持警惕。同時,積極發展與周邊其他國家的友好關係,與之締結聯盟,形成對吐蕃的製衡之勢。如此多管齊下,方能在外交上占據主動地位,確保邊境長治久安,萬無一失。”
武則天聽後,連連點頭,眼中透露出讚賞的目光,說道:“太平所言甚是。聯姻可作為權宜之計,但不能成為我們應對吐蕃威脅的唯一手段。必須多管齊下,全方位布局,方能有效應對吐蕃的威脅,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穩定。諸位愛卿,皆應以此為鑒,考慮問題需全麵周到,切不可顧此失彼。”
又有一回,針對國內部分地區突發的嚴重災荒,大臣們齊聚一堂,就賑災策略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一位大臣憂心忡忡地說道:“陛下,如今災荒肆虐,災民流離失所,食不果腹,情況萬分危急。當務之急,應大規模開倉放糧,以最快的速度解災民於倒懸之急,讓他們不至於餓殍遍野。”
太平公主聽後,神色凝重地說道:“陛下,開倉放糧固然能在短期內緩解災民的困境,給予他們及時的救助。但我們也需著眼長遠,考慮到後續的發展。除了放糧,我們還應積極組織災民開展生產自救。為他們提供必要的農具、種子等生產物資,幫助他們盡快恢複農業生產。同時,加強對賑災物資的監管力度,製定嚴格的監管製度,安排專人負責,防止貪汙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確保每一份物資都能實實在在地送到災民手中,不被不法之徒侵占挪用。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災民渡過難關,重建家園,恢複當地的經濟發展。”
武則天聽了,欣慰地說道:“太平考慮得如此周全細致,事事皆能兼顧長遠與當下,實乃我武周之幸。就按你說的辦,相關部門即刻著手落實,務必讓災民盡快擺脫困境,恢複正常生活。”
隨著時間的悄然流逝,太平公主在這些密議中的表現愈發驚豔出色,她的見解和建議猶如璀璨的明珠,越來越受到武則天的高度重視與讚賞。武則天對她的信任也與日俱增,宛如醇厚的美酒,時間越久越顯濃鬱。許多重要決策,武則天都會特意詢問她的意見,對她的判斷和建議極為倚重。太平公主在武周政權的核心圈子裏,猶如一棵茁壯成長的參天大樹,逐漸深深紮根,站穩了腳跟,成為了武則天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智囊。她的影響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如細密的春雨,滲透到了朝廷的各個角落,為她日後更加深入、全麵地參與朝政,奠定了堅如磐石的基礎。而武周的政治格局,也因她的深度參與,悄然發生著微妙而深刻的變化,未來的走向,愈發充滿了變數與可能。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