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太平公主參政-插手人事
字數:4006 加入書籤
在武周朝廷那錯綜複雜的權力棋局中,太平公主憑借著自身的智慧與謀略,於朝堂之上逐漸嶄露頭角,權力與影響力與日俱增,猶如一輪噴薄而出的驕陽,光芒愈發耀眼。隨著手中權力的不斷膨脹,她敏銳地意識到,掌控人事任免這一關鍵環節,便如同握住了開啟權力寶庫的鑰匙,能夠更為有效地操控朝堂局勢,將朝廷的走向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從而實現自己更為宏大的政治抱負。
於是,在權力欲望的悄然驅使下,她不動聲色地將手伸向了人事任免這一敏感領域,一場精心布局、暗流湧動的權力博弈,就此緩緩拉開了神秘的帷幕。
這一日清晨,太平公主身著一襲華麗至極的宮裝,那宮裝以絢麗的色彩和精美的刺繡彰顯著她尊貴的身份。衣袂隨風輕輕飄動,宛如仙子下凡,一路上,宮女太監們見她走來,紛紛恭敬地行禮,頭低得幾乎貼到了地麵,大氣都不敢出。
不多時,太平公主來到了吏部尚書的房門外。她輕輕抬手,優雅地叩響了房門,那敲門聲清脆而有節奏,仿佛是一種特殊的信號。裏麵很快傳來吏部尚書那恭敬而略顯急切的聲音:“請進。”她輕輕推門而入,隻見吏部尚書早已趕忙起身相迎,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容,躬身行禮道:“不知公主大駕光臨,下官有失遠迎,還望公主恕罪。”
太平公主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陽,卻又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深意,她輕輕擺了擺手,示意尚書不必多禮,而後輕聲說道:“尚書大人,本宮今日前來,是聽聞近來吏部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官員選拔,這可是關乎我武周朝廷興衰榮辱的頭等大事啊,容不得絲毫馬虎。”
吏部尚書連連點頭,臉上滿是嚴肅與認真,說道:“公主所言極是,下官深知責任重大,自當竭盡全力,不敢有絲毫懈怠,必定為朝廷選拔出德才兼備、能擔大任的棟梁之材,為陛下分憂,為武周的繁榮昌盛貢獻綿薄之力。”
太平公主款步走近幾步,她的目光不經意間落在尚書桌上堆積如山的官員資料上,那些資料記錄著眾多官員的履曆、政績與考評,仿佛是一個個等待被開啟的命運之盒。太平公主看似不經意地說道:“尚書大人,此次選拔,本宮聽聞有幾位年輕才俊,頗具治國理政之才。他們不僅對朝廷忠心耿耿,猶如磐石般堅定不移,而且思維敏捷,見解獨到,總能在紛繁複雜的事務中,迅速抓住關鍵,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大人不妨在選拔過程中,對他們多加留意,深入考察他們的才能與品行。”
吏部尚書心中微微一動,他何等聰明,立刻心領神會,忙不迭地說道:“公主放心,下官定會仔仔細細地考量,一絲一毫都不會錯過任何一位有真才實學的賢士。公主慧眼識珠,所提及之人必定非凡,下官定會格外關注。”
太平公主滿意地點點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許,又叮囑道:“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際,百廢待興,急需像他們這樣的人才。若能得到重用,必定能為陛下排憂解難,為武周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大人在考核時,務必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則,以才德為唯一標準,讓真正有能力、有擔當的人脫穎而出,切不可讓庸碌之輩濫竽充數。”
吏部尚書趕忙應道:“公主教誨,下官銘記於心。下官定會以公正無私為準則,以才德兼備為導向,選拔出最適合朝廷需要的官員,絕不讓公主失望。”
太平公主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帶著一絲讚賞,說道:“如此甚好。大人在朝中兢兢業業,為朝廷選拔人才不辭辛勞,日夜操勞,本宮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若此次選拔順利,能為朝廷注入更多新鮮血液,讓朝廷煥發出新的活力,大人可是大功一件,陛下也定會嘉獎大人的。”
吏部尚書感激涕零地說道:“能為朝廷效力,為公主分憂,是下官莫大的榮幸。下官定當不負公主的期望,全力以赴,確保選拔出的官員皆是人中龍鳳,能為朝廷所用。”
太平公主又與尚書寒暄了幾句,看似隨意地詢問了一些選拔的細節和目前的進展情況,隨後便起身告辭。吏部尚書恭恭敬敬地將她送至門外,一直目送著她的身影消失在長長的回廊盡頭,才緩緩轉身回到屋內。他看著桌上那堆積如山的資料,深知太平公主此番暗示的分量極重,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操辦此事,絕不能有絲毫差錯。
沒過多久,選拔結果正式公布,那幾位太平公主提及的年輕才俊果然都如願得到了提拔。他們如同被精心挑選的棋子,被巧妙地安置到了各個重要部門,開始在朝堂上嶄露頭角,逐漸發揮出自己的影響力。
其中一位名叫蘇源的年輕人,被任命為禮部員外郎。他年紀輕輕,卻才華橫溢,心懷壯誌。他深知自己能有此機會,全賴太平公主的賞識與提拔,心中對太平公主充滿了感激與忠誠,暗暗發誓,日後定要為太平公主效犬馬之勞,以報答她的知遇之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次朝會上,眾人正激烈地討論關於祭祀儀式的改革問題。祭祀儀式,作為國之大典,向來備受重視,它不僅關乎著國家的尊嚴與榮耀,更被視為連接天地、祖宗與百姓的重要紐帶。太平公主率先發表見解,她的聲音清脆而堅定,如同洪鍾般在朝堂上回蕩:“陛下,祭祀儀式乃國之大典,莊重肅穆,關乎民心所向,祖宗庇佑。然而,如今的儀式流程,有些繁瑣且陳舊,諸多環節過於注重形式,反而忽略了其內在的精神內涵。可適當簡化,突出其莊重肅穆之感,同時融入一些新的元素,以彰顯我武周的新氣象,讓百姓在參與祭祀的過程中,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國家的繁榮昌盛與文化傳承。”
蘇源一聽,立刻心領神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呼應:“公主所言極是,可謂一針見血。如今時代變遷,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祭祀儀式也理應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潮流。簡化儀式並非是對祖宗的不敬,而是為了讓其更加符合當下的實際情況,提高效率,讓百姓更好地理解其意義。公主此提議,高瞻遠矚,實乃利國利民之良策,既能傳承祖宗的遺訓,又能展現我武周的創新精神,實在是兩全其美之舉。”
其他幾位受到提拔的親信,也紛紛在朝堂上緊密配合太平公主。每當她提出觀點,他們便如同訓練有素的士兵,適時地表示讚同,並且引經據典,從曆史、文化、政治等多個角度為她的觀點增添說服力,使其更加無懈可擊。
在另一次討論一項新的稅收政策時,朝堂上氣氛熱烈,大臣們各抒己見。太平公主從容不迫地說道:“陛下,如今部分地區稅收過重,百姓負擔頗大,生活苦不堪言。尤其是一些受災地區,百姓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維持,若再承受如此沉重的稅收壓力,恐怕會民不聊生,引發社會動蕩。可在這些受災地區,適當減免稅收,以休養生息,讓百姓能夠有足夠的資金和精力恢複生產。待其恢複元氣後,再根據實際情況,逐步調整稅收政策。如此既能安撫民心,讓百姓感受到朝廷的關懷,又能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奠定堅實的基礎。”
親信李銘趕忙附和,他言辭懇切地說道:“公主心係百姓,洞察民生疾苦,實乃我武周百姓之福。此政策若能實施,必將如春風化雨,滋潤受災地區百姓的心田,讓他們感恩戴德,積極恢複生產,重建家園。這不僅有助於緩解百姓的生活壓力,更能促進地方經濟的複蘇與發展,對國家的長治久安大有裨益。陛下,還請您慎重考慮公主的提議。”
通過這種方式,太平公主在各個部門逐漸培植起了自己的親信。這些親信如同忠誠的衛士,遍布朝廷的各個角落,形成了一張龐大而細密的權力網絡。他們在朝堂上對太平公主言聽計從,隻要她有所示意,便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堅定地支持她,為她搖旗呐喊。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平公主在朝中的權力網絡愈發穩固,如同銅牆鐵壁一般堅不可摧。每當有重要事務商議,她的親信們便如同緊密協作的齒輪,在朝堂上整齊劃一地呼應她的觀點,為她造勢。
她的影響力在朝堂上如同漣漪般不斷擴散,進一步擴大,無論是政策的製定,還是官員的調動,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她的影響。她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建議,都如同投入湖麵的巨石,能在朝堂上激起層層波瀾。而太平公主,也在這條追逐權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她的野心與抱負,正借助這張日益龐大的權力網絡,一步步得以實現。
然而,她的這些舉動,猶如平靜湖麵下的暗流,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滿與警惕。他們察覺到了太平公主勢力的膨脹,擔心這會打破朝堂原有的平衡,對國家的穩定造成威脅。朝堂上的暗流湧動,愈發激烈起來,一場更為激烈的權力鬥爭,正在悄然醞釀之中。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