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李顯複位-李顯困境

字數:4925   加入書籤

A+A-


    在武周那看似威嚴莊重,實則暗流湧動的朝堂格局中,李顯身為太子,雖名分上是皇位的繼承人,可實際處境卻如置身於荊棘叢中,舉步維艱。太平公主憑借著武則天對她的寵溺,宛如一隻在權力天空中肆意翱翔的雄鷹,在朝堂上縱橫捭闔,其勢力如日中天,令眾人畏懼;武氏家族更是如同盤踞在朝堂的古老巨蟒,盤根錯節,根基深厚,諸多重要職位皆被其族人占據,把控著朝廷的諸多命脈。而那備受武則天寵幸的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更是如同兩條劇毒的毒蛇,仗著女皇的恩寵,肆意妄為,對李顯這個太子不僅毫無敬意,還處處加以排擠,試圖將他的勢力打壓殆盡。
    這一日,夜幕如同一塊沉重的黑色綢緞,沉甸甸地壓在東宮之上。東宮的書房內,燭火在微風中不安地搖曳,昏黃的光芒在牆壁上投下詭異而斑駁的影子,仿佛也在為李顯此刻的艱難處境而發出無聲的歎息。李顯身著一襲素色長袍,眉頭緊鎖,仿佛兩座即將崩塌的山峰,在書房內來回急促地踱步,臉上滿是憂慮與無奈之色。不多時,幾位心腹大臣匆匆步入書房,見李顯如此焦灼的模樣,他們的心中皆是猛地一緊。
    李顯見眾人已到齊,停下腳步,重重地長歎一聲,聲音中滿是疲憊與憤懣,說道:“諸位愛卿,你們看看如今這朝堂成何模樣!張氏兄弟簡直是膽大包天,在朝堂上胡作非為,行徑愈發囂張跋扈。他們公然賣官鬻爵,把朝廷的官職當成了自家隨意販賣的商品,搞得整個朝堂烏煙瘴氣,混亂不堪。民間百姓更是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朕雖貴為太子,本應肩負起匡扶社稷、拯救百姓的重任,可如今卻被太平公主與武氏家族的勢力緊緊壓製,動彈不得。不僅如此,還要遭受張氏兄弟這等小人的排擠,朕如今勢單力薄,孤掌難鳴,實在是難以有所作為啊。這如芒在背、如鯁在喉的滋味,諸位愛卿可曾體會?不知你們可有良策,能助朕擺脫這困境,還朝堂一個清明,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一位白發蒼蒼,麵容清臒的心腹大臣,名叫李昭,他神色凝重,輕撫著長長的胡須,沉思了許久之後緩緩說道:“殿下,當下這局勢的確是錯綜複雜,嚴峻到了極點。張氏兄弟之所以如此肆無忌憚,皆是仰仗著陛下對他們的寵愛。而太平公主與武氏家族,為了各自的利益,又與張氏兄弟相互勾結,形成了一股強大且頑固的勢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若貿然正麵與之抗衡,無疑是以卵擊石,非但無法成功,反而會給自己招來滅頂之災。不過,正所謂物極必反,張氏兄弟的惡行實在是令人發指,已然引起了滿朝文武的憤慨和天下百姓的怨聲載道,這便是我們可以利用的契機。依老臣之見,殿下當下最要緊的,便是暗中聯絡那些同樣對張氏兄弟心懷不滿的大臣,慢慢地積聚力量。隻要我們沉得住氣,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待到時機成熟,便可如同雷霆般一舉而動,定能有所作為,成就大事。”
    李顯微微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微弱卻又充滿希望的光芒,可隨即又被憂慮所掩蓋,說道:“李愛卿所言極是,甚合朕意。隻是,這朝堂之上,人心難測。要如何才能準確知曉哪些大臣對張氏兄弟心懷不滿,又該通過何種穩妥的方式與他們聯絡,而不被張氏兄弟及其黨羽察覺呢?一旦稍有不慎,走漏半點風聲,我們必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啊。”
    這時,一位年輕且英氣逼人的心腹大臣,名叫趙毅,他向前邁了一步,身姿挺拔,眼神堅定地說道:“殿下,此事雖有難度,但並非毫無辦法。平日裏在朝堂之上,張氏兄弟的囂張跋扈眾人皆有目共睹,他們的種種惡行早已引起了許多大臣的不滿。隻是礙於張氏兄弟背後有陛下撐腰,以及太平公主和武氏家族的勢力,大臣們大多敢怒不敢言。我們可以選派一些心思縝密、忠誠可靠之人,讓他們在朝堂之外,諸如大臣們常去的茶館、酒樓、書院等場所,暗中留意大臣們的言行舉止。一旦發現有大臣對張氏兄弟表達出不滿之意,便詳細記錄下來,然後迅速將消息傳遞給我們。待確定了這些大臣的名單後,再由我們這些與他們平日裏交情深厚、關係交好的大臣,私下裏悄悄地前去拜訪聯絡,向他們表明殿下一心想要鏟除張氏兄弟、重振朝綱、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的堅定決心。相信以殿下的賢德之名,定會有不少大臣願意加入我們,與我們一同為了天下蒼生而努力。”
    李顯聽後,眼中燃起了一絲鬥誌的火焰,他緊緊地握住拳頭,仿佛在給自己注入力量,說道:“好!就依趙愛卿所言。此事關係到我們的生死存亡,也關乎著天下百姓的命運,諸位務必小心謹慎,處處留意,切不可有絲毫的馬虎大意,走漏半點風聲。一旦被張氏兄弟或太平公主他們察覺到我們的計劃,我們必將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昭鄭重地點了點頭,神情嚴肅地說道:“殿下請放心,我等深知此事的重大意義和危險性,定會萬分小心,謹慎行事。隻是,積聚力量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情,這需要漫長的時間和極大的耐心。在這期間,殿下也可多多展現出您的賢德之態,在朝堂之上,尋找合適的機會,多為百姓發聲,為那些受苦受難的黎民百姓爭取利益。如此一來,既能贏得更多大臣的敬重與支持,也能讓天下百姓知曉殿下的仁愛之心,為我們日後的行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李顯深以為然,感慨地說道:“李愛卿說得對極了。朕平日裏在朝堂之上,因太平公主與武氏家族的強勢壓製,發言的機會寥寥無幾。但從今往後,朕定會更加留意,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為百姓謀福祉,讓天下人都能明白朕的心意,知道朕是真心實意地為他們著想。隻是,這等待時機的過程實在是太過煎熬。每每想到張氏兄弟的惡行仍在繼續,百姓們還在水深火熱之中苦苦掙紮,朕便心急如焚,夜不能寐。朕身為太子,卻不能立刻拯救他們於水火,實在是有愧於天下百姓啊。”
    趙毅思索片刻,上前勸慰道:“殿下不必過於自責。當下這局勢複雜多變,我們不得不小心謹慎,步步為營。隻要我們暗中堅持不懈地積聚力量,耐心等待時機的成熟,終有一日,必能如利劍般斬除張氏兄弟這等奸佞之徒,還天下一個太平,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殿下的一片苦心,天下人終有一天會知曉,也定會感激殿下的恩德。”
    李顯微微點頭,感激地看著趙毅,說道:“多謝趙愛卿的安慰與鼓勵。朕定不會辜負諸位愛卿的期望,也不會辜負天下百姓的期盼。從今日起,我們便按照計劃行事。李愛卿,你在朝中德高望重,人脈廣泛,便負責暗中觀察大臣們的言行,用心找出那些對張氏兄弟心懷不滿之人;趙愛卿,你年輕有為,行事果敢,便負責與這些大臣私下聯絡,向他們傳達朕的心意,務必讓他們知曉朕鏟除張氏兄弟、重振朝綱的決心。其他諸位愛卿,也不可掉以輕心,需時刻留意朝堂的動向,有任何風吹草動,哪怕是一絲一毫的異常,都要立刻向朕匯報。”
    眾人齊聲應道:“謹遵殿下吩咐!願為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此後,李顯與心腹大臣們便緊鑼密鼓地開始了秘密行動。李昭精心挑選並派出了數名精明能幹、忠誠不二的手下,讓他們分散在朝堂之外,那些大臣們日常休閑聚會的場所。這些手下如同隱藏在黑暗中的影子,悄無聲息地留意著大臣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
    一日,李昭的一名手下匆匆來到他的府邸,神色緊張地匯報說:“大人,今日在城中那家有名的清風茶館裏,我聽到兩位大臣私下裏對張氏兄弟的惡行破口大罵,言辭極為激烈,滿臉都是憤怒之色,似乎對張氏兄弟痛恨到了極點。他們說張氏兄弟賣官鬻爵,搞得朝堂烏煙瘴氣,百姓民不聊生,這樣下去武周必將大亂。”
    李昭聽後,心中一喜,立刻詳細詢問了這兩位大臣的身份,確認其中一位名叫王宏,平日裏為人正直,剛正不阿,在朝堂上就一直對張氏兄弟的行為極為看不慣,隻是因畏懼張氏兄弟背後的勢力,一直敢怒不敢言。李昭覺得時機已到,決定親自前往王宏的府邸,試探他的態度。
    李昭來到王宏的府邸,通報之後,王宏親自將他迎進客廳。兩人先是寒暄了幾句,李昭見四下無人,便話鋒一轉,低聲嚴肅地說道:“王大人,今日前來,實有一件關乎國家存亡、百姓福祉的要事相商。如今張氏兄弟在朝堂上的所作所為,實在是令人發指,他們胡作非為,搞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亂。我等身為朝廷臣子,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實在是痛心疾首啊。不知王大人對此有何看法?”
    王宏心中一凜,下意識地看了看四周,確認無人偷聽後,長歎一聲,臉上滿是無奈與憤慨,說道:“李大人,張氏兄弟的惡行,我又何嚐不知?他們仗著陛下的寵愛,在朝堂上為所欲為,賣官鬻爵,排除異己,搞得朝堂烏煙瘴氣,人心惶惶。我雖多次想向陛下進諫,揭露他們的罪行,可又擔心不但無法扳倒張氏兄弟,反而會連累家人,落得個悲慘的下場。唉,真是無奈啊!”
    李昭見王宏有鬆動之意,心中暗喜,便進一步說道:“王大人,如今太子殿下也對張氏兄弟的行為深惡痛絕,殿下心懷天下,心係百姓,一心想要鏟除張氏兄弟這等奸佞之徒,重振朝綱,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盛世。隻是殿下如今勢單力薄,被太平公主與武氏家族的勢力壓製,需要我等大臣的支持與幫助。不知王大人是否願意與殿下攜手共進,共同為天下百姓謀福祉,為我武周的江山社稷盡一份力呢?”
    王宏聽後,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他深知此事的危險性,一旦參與其中,若事情敗露,必將萬劫不複。但想到張氏兄弟的惡行,以及天下百姓所受的苦難,他心中的正義感最終戰勝了恐懼。他緊緊地握住拳頭,眼神堅定地說道:“李大人,若太子殿下真有此心,我王宏願效犬馬之勞,跟隨殿下一同鏟除張氏兄弟,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隻是此事重大,還需從長計議,切不可操之過急,以免走漏風聲,功虧一簣。”
    李昭大喜,上前握住王宏的手,說道:“王大人放心,殿下早已料到此事的艱難與危險,定會謹慎行事。如今殿下正在暗中積聚力量,聯絡各方有誌之士,隻等時機成熟,便一舉發動,鏟除張氏兄弟。王大人若能加入,便是如虎添翼,我們成功的把握便又多了幾分。”
    王宏點頭道:“好!我相信太子殿下的為人,也相信殿下有能力拯救天下百姓。從今日起,我便與殿下站在同一陣線,共抗張氏兄弟,為恢複朝堂清明,為百姓的幸福生活,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就這樣,李顯的心腹大臣們按照計劃,小心翼翼地暗中聯絡了一位又一位對張氏兄弟不滿的大臣。這些大臣們,或是出於對張氏兄弟惡行的深惡痛絕,或是被李顯的賢德之名所打動,或是為了武周的江山社稷和天下百姓的福祉,紛紛表示願意支持李顯。而李顯,也在這艱難的處境中,如同在黑暗中默默磨礪寶劍的勇士,暗自蓄力,等待著那能改變一切的時機到來。他心中的信念如同黑暗中的火炬,燃燒得愈發旺盛,隻待時機一到,便要照亮這黑暗的朝堂,斬斷所有的邪惡與黑暗,拯救天下百姓於水火之中,開啟武周王朝新的篇章。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