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李顯複位-太平驕縱
字數:5505 加入書籤
在武周那看似井然有序實則暗潮洶湧的朝堂之上,太平公主宛如一顆璀璨卻愈發驕橫的星辰,憑借著武則天那毫無保留的寵愛與信任,在權力的蒼穹中肆意閃耀,光芒所及之處,卻漸漸生出諸多令人憂慮的亂象。
太平公主對權力的欲望恰似永不滿足的饕餮,毫無節製地在朝堂之上大肆安插親信。她精心布局,將自己的心腹之人如同棋子般逐個安放在各個關鍵職位上,意圖掌控朝堂的每一絲動向。從掌管官員考核任免、決定官員仕途命運的吏部,到負責國家財政收支、關乎經濟命脈的戶部,再到手握軍事決策、守護國家安全的兵部,皆有她的親信如堅釘般牢牢盤踞。在官員任免這一關鍵事務上,她行事獨斷專行,將朝廷長期奉行的選拔製度和對官員才能品德的考量棄如敝履。隻要是能入她法眼,或是能為她帶來切實利益之人,無論其是否具備相應能力,皆能在她的運作下輕鬆獲得官職晉升;而那些堅守原則、不願依附於她的官員,哪怕才華橫溢、政績卓著,也隻能原地踏步,甚至可能遭遇無端打壓排擠。
不僅如此,太平公主在官員任免上更是獨斷專行,將所有權力都緊緊握在自己手中。無論是重要職位還是普通官職,都必須經過她的同意才能確定人選。這使得朝廷中的官員們對她敬畏有加,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這位權勢滔天的公主。
而在政策製定方麵,太平公主更是表現得剛愎自用。她常常無視其他大臣們的意見和建議,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來提出各種政策主張。這些政策往往隻是她個人的想法,與國家的實際情況相去甚遠,甚至可能會給百姓帶來沉重的負擔。
然而,太平公主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她就像一個任性且自負的君主,在朝堂這個權力的舞台上肆意揮灑著自己的權力,卻從不曾真正考慮過這些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她的一意孤行不僅讓朝廷中的其他大臣們感到無奈和不滿,也讓國家的治理陷入了一種混亂的狀態。
這日,金色的陽光透過宮殿高大的窗欞,斑駁地灑落在朝堂的地麵上,然而,這溫暖的陽光卻未能驅散殿內那壓抑而凝重的氣氛。太平公主身著一襲華麗至極的朝服,那朝服以鮮豔的明黃色為主色調,繡著精致繁複的鳳凰圖案,鳳凰的每一根羽毛都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振翅高飛。她頭戴鳳冠,鳳冠上鑲嵌的珠寶璀璨奪目,散發著冰冷而耀眼的光芒,恰似她此刻眼中的神情。她邁著自信而高傲的步伐,站在朝堂中央,神色倨傲,語氣不容置疑地說道:“諸位愛卿,如今國家開支日益龐大,為充實國庫,以應對各方所需,本宮經過深思熟慮,提議將全國的田賦提高兩成,同時新增多項商業稅目。如此一來,國庫充盈,方能確保我武周江山的繁榮穩定。”
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間炸開了鍋。大臣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臉上紛紛露出擔憂與不安的神色。這時,一位名叫鄭源的大臣,毅然挺身而出。鄭源身材清瘦,麵容堅毅,平日裏便以敢於直言進諫而聞名朝堂。他身著一襲素色朝服,快步向前,恭敬地行了一禮,語氣誠懇且滿含憂慮地說道:“公主,臣以為此政策若強行推行,百姓負擔恐將不堪重負,極有可能引發民變。如今民間百姓生活已然困苦,田賦本就是他們肩頭沉重的負擔,若再陡然提高兩成,眾多農戶恐將難以維持生計。而新增如此多的商業稅目,無疑會讓商人們的經營舉步維艱,進而嚴重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流通。長此以往,國家經濟恐將陷入停滯,社會亦會動蕩不安。還望公主三思啊!”
太平公主聽後,眉頭緊緊皺起,眼中閃過一絲明顯的不悅。她微微側頭,不屑地瞥了鄭源一眼,語氣冰冷且充滿輕蔑地說道:“本宮意已決,你無需再多言。難道你覺得自己比本宮更懂得治國之道?本宮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武周的江山社稷,為了讓國庫充盈,增強國家實力,如此才能更好地守護我武周的萬裏河山。你等身為臣子,隻需遵照執行便是,無需在此浪費唇舌,徒增聒噪。”
鄭源心中猶如被重錘狠狠地敲擊了一下,一股深深的失望和憤怒像洶湧的海浪一般在他的心頭翻湧。然而,他非常清楚太平公主的驕縱跋扈,她根本不會聽從任何人的意見。即使他現在再多說什麽,也不過是浪費口舌,甚至可能會給自己招來麻煩。
鄭源深深地歎了口氣,無奈地搖了搖頭,然後默默地退下了。他的步伐顯得有些沉重,仿佛背負著整個國家的憂慮和無奈。在他轉身離去的那一刻,他心中對太平公主的專橫愈發憤慨。
他邊走邊暗自思忖:“這樣的人怎麽能治理好國家呢?她完全不顧百姓的死活,獨斷專行,隻知道滿足自己的私欲。長此以往,武周必將陷入混亂,百姓也將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然而,讓鄭源感到絕望的是,類似的事件並沒有停止,反而接二連三地發生。太平公主在朝中的所作所為,讓越來越多的人心寒。大臣們雖然對她的行為敢怒而不敢言,但心中的不滿卻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她的公主府裏,她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被眾人簇擁著。這座府邸猶如一座華麗的宮殿,彰顯著她的尊貴地位。
公主的每一個命令都如同聖旨一般,駙馬對她言聽計從,不敢有絲毫違背。他深知公主的威嚴和權力,所以總是小心翼翼地侍奉著她,生怕惹得公主不悅。
而府中的下人們更是對公主敬畏有加,他們戰戰兢兢地伺候著公主的生活起居,不敢有絲毫怠慢。公主的一顰一笑都能讓他們心生敬畏,因為他們知道,隻要稍有不慎,就可能會招來公主的責罰。
在這個公主府裏,公主就是絕對的主宰,她的地位無人能及,她的話語就是金科玉律。
在府中的某一天,一位下人的老母親突然生病,情況十分危急。這位下人心急如焚,他深知母親此時最需要他的陪伴和照顧,於是決定向公主告假兩天,以便回家照顧母親。
然而,當他戰戰兢兢地向公主說明情況時,公主卻毫不留情地訓斥了他一頓。公主認為這位下人是在故意找借口,不想為她辦事,還指責他對工作不負責、不忠誠。
麵對公主的斥責,這位下人感到非常委屈和無奈。他解釋說自己的母親確實病得很重,需要他的照顧,但公主根本不聽他的解釋,堅持認為他是在撒謊。
最後,這位下人隻能默默地忍受著公主的責罵,無法請到假去照顧生病的母親。他心中充滿了痛苦和無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眾人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紛紛,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疑惑和不解。
“公主以前可是出了名的和藹可親啊!”有人感歎道。
“是啊,她待人接物都非常友善,大家都很喜歡她呢。”另一個人附和著。
“可這幾年她的性情怎麽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呢?”有人提出了疑問。
“原本,她應該過著無比幸福的生活啊,享受著無盡的奢華和富足。”有人惋惜地說。
“這樣的生活,任誰都會感到開心滿足的,可為何這兩年公主卻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讓人覺得如此可怕呢?”有人不解地搖著頭。
眾人的議論聲此起彼伏,卻始終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有人猜測道:“也許是權力和欲望蒙蔽了她的雙眼,使她失去了理智,從而迷失了自我吧。”這個說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認可和讚同。然而,也有一些人對此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這種說法過於片麵和簡單,不能完全解釋她的行為和動機。
就在大家各抒己見、爭論不休的時候,一個稍微年長一些的老人突然插話進來。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卻有一種讓人無法忽視的威嚴。他緩緩地說道:“你們都別再亂說了,小心禍從口出啊!”這句話如同一道驚雷,讓原本喧鬧的場麵瞬間安靜下來。
而太平公主與張氏兄弟之間那曖昧不明、勾勾搭搭的關係,就如同夜空中的迷霧一般,讓人摸不著頭腦。這種不清不楚的狀況,不僅讓人們對他們的行為產生了諸多猜測和質疑,更成為了點燃大臣們怒火的導火索。
這一切就像一座被壓抑已久的火山,內部的岩漿在不斷翻滾、沸騰,隻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噴湧而出。終於,在某一刻,這座火山再也無法承受壓力,徹底爆發了。
大臣們對太平公主的失望已經到了極點,他們曾經對她寄予厚望,認為她是一個有能力、有擔當的皇室成員。然而,如今她卻與張氏兄弟糾纏不清,這種行為讓大臣們感到無比的憤怒和失望。
他們對太平公主的信任也在瞬間崩塌,仿佛那座曾經堅固無比的信任之塔,在一瞬間土崩瓦解。大臣們開始對太平公主產生懷疑,不再相信她的決策和能力。
一日,一位名叫周立的大臣偶然間發現,太平公主的心腹與張氏兄弟的親信在一處極為隱秘的府邸中秘密會麵。他心中頓生疑竇,出於對朝堂局勢的擔憂,便暗中派人展開調查。經過一番深入查探,結果令他大為震驚——太平公主為了鞏固自身勢力,竟與張氏兄弟狼狽為奸,相互利用。張氏兄弟憑借武則天對他們的寵愛,在朝堂上為太平公主造勢,打壓那些對她不利的言論;而太平公主則利用自己在朝中深厚的影響力,為張氏兄弟的惡行保駕護航,甚至協助他們排擠那些對張氏兄弟心懷不滿的大臣。
周立得知此事後,心中憤慨不已,猶如熊熊烈火在胸膛燃燒。他立刻將此事告知了幾位平日裏誌同道合、同樣憂心朝堂局勢的大臣。眾人聽後,皆對太平公主的行為感到不齒與憤怒。
其中一位大臣氣得滿臉通紅,用力一拍桌子,大聲說道:“太平公主如此行徑,簡直是有辱皇室尊嚴,全然不顧國家與百姓的死活。她與張氏兄弟勾結,將朝堂攪得烏煙瘴氣,長此以往,武周的江山社稷必將毀於一旦。我們絕不能再任由她如此胡作非為下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另一位大臣也神色凝重地點頭附和:“沒錯!她與張氏兄弟狼狽為奸,朝堂已經被他們搞得混亂不堪。如今看來,唯有支持太子殿下,才能帶領我們撥亂反正,恢複朝堂的清明,拯救武周於水火之中。太子殿下心懷天下,定能讓國家重回正軌。”
“可是,太平公主和張氏兄弟如今勢力龐大,且有陛下的寵愛與庇護,我們該如何是好?”一位大臣麵露擔憂之色。
周立沉思片刻,堅定地說道:“我們不能輕舉妄動,需暗中聯絡更多誌同道合之人,積聚力量。太子殿下身邊想必也有心腹在謀劃此事,我們可設法與他們取得聯係,裏應外合。隻要我們齊心協力,等待合適的時機,定能將太平公主和張氏兄弟的惡行公之於眾,將他們從權力的舞台上拉下來。”
“好!就依周大人所言。我們暗中聯絡,共舉大事,為了武周的未來,為了天下百姓,即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大臣們紛紛響應,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
就這樣,大臣們看到太平公主與張氏兄弟的醜惡勾當後,更加堅定了反對她的決心。他們私下裏相互聯絡,小心翼翼地積聚力量,逐漸形成了一股潛在卻不容忽視的反對勢力。而這股勢力,如同隱藏在黑暗中的利刃,正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時機,等待著能將太平公主和張氏兄弟的惡行徹底揭露,還武周一個朗朗乾坤,為百姓帶來真正的安寧與福祉。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