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李旦退讓-暗流觸動

字數:5427   加入書籤

A+A-


    大唐的天空,在李顯複位之後,看似重歸平靜,實則暗潮湧動。相王李旦,於這風雨欲來的朝堂之中,敏銳地感知著各方勢力交錯的複雜態勢。
    李旦的相王府,向來沉穩寧靜,然而近日,這份寧靜卻被悄然打破。夜幕如墨,萬籟俱寂,王府的書房卻透著隱隱的微光。李旦身著素色長袍,正對著燭火沉思,燭焰搖曳,映得他麵容陰晴不定。
    “王爺,門外有一位神秘訪客,自稱有要事相商,死活要見您。”侍衛的輕聲通報,打破了書房的靜謐。李旦微微皺眉,心中暗自思忖,這深夜到訪之人,究竟所為何事?“帶他進來,但務必小心,不可驚動旁人。”李旦低聲吩咐道。
    不多時,一位黑衣人在侍衛的引領下,悄然進入書房。黑衣人身材修長,一襲黑衣緊緊裹身,麵上蒙著黑布,隻露出一雙銳利的眼睛。見到李旦,黑衣人單膝跪地,輕聲說道:“相王殿下,深夜叨擾,實出無奈。如今朝堂局勢波譎雲詭,各方勢力蠢蠢欲動,皆在為權力爭鬥布局,而王爺您,已然身處風暴中心。”
    李旦目光如炬,直視黑衣人,沉穩問道:“你究竟是何人?又怎知這些朝堂隱秘?且細細說來。”黑衣人微微抬頭,目光中閃過一絲謹慎,緩緩說道:“王爺,小人身份暫不便透露,但所言句句屬實。如今武三思與太平公主,為爭權奪利,明爭暗鬥不斷。武三思黨羽近日四處散布言論,稱若王爺與他們攜手合作,將來必能在朝中共享無上榮華,權力滔天。他們還暗示,王爺您素有賢名,若與武氏聯合,定能開創一番‘大業’。”
    李旦聽聞,冷哼一聲,說道:“武三思狼子野心,妄圖借我之勢鞏固其權位,他以為我會與他同流合汙?簡直癡心妄想!那太平公主那邊又是何種情況?”黑衣人聽聞,身子微微前傾,繼續說道:“太平公主也不甘示弱,她暗中派人傳信,向王爺表明,若王爺與她並肩,共同為李唐江山謀劃,必能保大唐安穩昌盛。表麵上看,是為了李唐天下,實則也是想借王爺之力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在這場權力博弈中占據上風。”
    李旦麵色凝重,起身在書房中來回踱步,心中思緒萬千。無論是武三思還是太平公主,他們的示好與拉攏,看似充滿誘惑,實則是將他推向危險的深淵。一旦選錯陣營,不僅自己多年來的清譽和威望將毀於一旦,整個相王府乃至李唐宗室,都可能遭受滅頂之災。
    “王爺,此事關係重大,還望您三思而後行。如今各方都在盯著王爺的一舉一動,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黑衣人語氣中帶著一絲焦急。李旦停下腳步,目光堅定地看著黑衣人,說道:“我自然知曉此事的嚴重性。隻是這朝堂紛爭,錯綜複雜,各方勢力皆心懷鬼胎。我李旦一心隻為李唐江山社稷,豈會為了一己私利,卷入這無謂的爭鬥之中。隻是,如今陛下對此事是何態度?”
    黑衣人聽聞,微微遲疑了一下,說道:“王爺,宮中傳出消息,陛下近日聽聞不少關於您威望過高的言論,心中似有不悅之色。有人在陛下耳邊煽風點火,說王爺您在朝中深得人心,恐有不臣之心。陛下雖未明確表態,但已對王爺有所猜忌,還望王爺早做打算。”
    李旦聽聞,心中一沉。他深知,皇帝的猜忌是最為致命的。在這權力的漩渦中,稍有不慎,便會被吞噬。“看來,我已身處風口浪尖,各方勢力的爭鬥已經將我卷入其中,而陛下的猜忌更是讓局勢雪上加霜。在這複雜且危險的局勢下,我必須盡快做出抉擇,稍有遲疑,便可能萬劫不複。”李旦喃喃自語道。
    “王爺,如今局勢危急,您若不想辦法應對,後果不堪設想。”黑衣人勸說道。李旦沉思片刻,緩緩說道:“你先退下吧,今日之事,不可向任何人透露。容我仔細思量,再做定奪。”黑衣人聽聞,再次單膝跪地,說道:“是,王爺。小人告退,王爺保重。”言罷,黑衣人轉身,悄然消失在夜色之中。
    李旦望著黑衣人離去的方向,久久不語。燭火依舊搖曳,可他的內心卻再難平靜。他深知,自己此刻麵臨的,是一場關乎生死存亡與李唐江山走向的艱難抉擇。
    踱步至窗前,李旦推開窗扇,任由清冷的夜風吹拂麵龐。思緒如亂麻般糾結,他想到了大唐曾經的輝煌,想到了先帝太宗皇帝開創的盛世基業,又怎能讓這江山社稷陷入爭鬥的泥沼,毀於一旦?
    “王爺,夜深了,還是早些安歇吧。”不知何時,貼身侍從王德悄然走進書房,輕聲勸道。李旦轉過身,看著王德,微微搖頭,說道:“王德啊,如今這局勢,我如何能安心入眠?朝堂之上,各方勢力為了權力不擇手段,陛下又對我心生猜忌,稍有差池,便是萬劫不複。”
    王德麵露擔憂之色,說道:“王爺宅心仁厚,一心為大唐著想,想必上天會眷顧王爺的。隻是這眼前的困境,確實棘手。”李旦微微苦笑,說道:“上天眷顧?如今能依靠的,唯有自己。我需在武三思與太平公主的拉攏之間找到平衡,既不能得罪任何一方,又不能深陷其中。同時,還要消除陛下的猜忌,談何容易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德思索片刻,說道:“王爺,要不我們主動向陛下表明心跡,讓陛下知曉王爺並無二心,隻是一心為大唐江山社稷。”李旦緩緩搖頭,說道:“談何容易。陛下如今猜忌已生,即便我主動表明心跡,他又豈會輕易相信?弄不好,還會適得其反,讓陛下更加警惕。”
    一夜無眠,李旦在書房中反複權衡利弊。次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書房的地麵上,李旦終於下定決心。他喚來王德,說道:“傳我命令,相王府近日閉門謝客,任何人來訪,一概不見。我要裝作對朝堂之事毫無興趣,讓各方勢力放鬆對我的警惕。”
    王德領命而去。與此同時,武三思得知李旦拒絕了他的拉攏,心中惱怒不已。“這李旦,真是不識抬舉!本以為他會為了權力與我合作,沒想到他竟如此固執。”武三思在府中來回踱步,對身邊的親信說道。
    親信諂媚地說道:“王爺,李旦既然不與我們合作,那我們不妨想辦法打壓他,讓他知道與王爺作對的下場。”武三思眼中閃過一絲狠厲,說道:“不可操之過急。如今李旦在朝中還有些威望,若我們貿然動手,恐怕會引起其他勢力的不滿。我們先按兵不動,看看太平公主那邊的動靜。”
    太平公主得知李旦也未答應與她合作,心中同樣不悅。“李旦究竟在想什麽?難道他真的不想在這場權力爭鬥中分得一杯羹?”太平公主對身邊的幕僚說道。
    幕僚分析道:“公主,李旦此人向來謹慎,他或許是察覺到了我們拉攏他背後的深意,所以不敢輕易答應。不過,他也不敢輕易得罪我們,如今閉門謝客,想必是想置身事外。”
    太平公主冷笑一聲,說道:“想置身事外?哪有那麽容易。這朝堂,就如同一個大棋局,他李旦已然身在其中,由不得他不參與。我們暫且觀察他一段時間,若他還是不識趣,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李旦在相王府中閉門謝客的日子裏,表麵上看似平靜,實則密切關注著朝堂的一舉一動。他深知,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乎著相王府上下以及李唐宗室的命運。
    一日,李旦正在書房中研讀史書,試圖從古人的智慧中尋找應對之策。王德匆匆走進書房,說道:“王爺,朝中傳來消息,武三思與太平公主近日在朝堂上多次針鋒相對,矛盾愈發激烈。陛下似乎有意偏袒武三思,太平公主心中極為不滿。”
    李旦聽聞,微微皺眉,說道:“陛下偏袒武三思,這恐怕會讓太平公主心生怨恨,朝堂局勢恐怕會更加動蕩。看來,我不能再坐以待斃了。”
    李旦沉思片刻,對王德說道:“你去安排,我要進宮麵聖。”王德麵露擔憂之色,說道:“王爺,如今陛下對您有所猜忌,此時進宮,恐怕會有危險。”李旦目光堅定,說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今局勢危急,我必須想辦法化解陛下的猜忌,否則我們相王府以及李唐江山都將麵臨巨大的危機。”
    李旦整理好衣冠,帶著一份從容與鎮定,踏入了皇宮。
    李旦踏入皇宮,一路行來,往日熟悉的宮殿樓閣,此刻卻仿佛透著絲絲寒意。他深知,此次麵聖,成敗在此一舉,稍有不慎,便會將自己和相王府拖入萬劫不複之地。
    來到太極殿外,李旦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下衣袍,穩步進入殿內。殿中,李顯高坐龍椅之上,神色略顯疲憊,看到李旦進來,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有猜忌,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戒備。
    “臣相王李旦,叩見陛下。”李旦恭敬地行了大禮。李顯微微抬手,說道:“相王平身,今日前來,所為何事?”李旦起身,神色坦然,說道:“陛下,臣近日在府中閉門自省,反思這些年來對陛下、對朝堂的輔佐,或有諸多不足之處,心中愧疚難安。今日特來向陛下請罪,並表明臣的一片忠心。”
    李顯微微挑眉,說道:“相王何罪之有?這些年相王對朕、對大唐也算盡心盡力。隻是,近日朕聽聞一些關於相王的傳言,不知相王可有所耳聞?”李旦心中一凜,知道李顯所言何事,趕忙說道:“陛下,臣有所耳聞。這些傳言實在荒謬至極,臣對陛下、對大唐江山,日月可鑒,絕無半點不臣之心。臣深知陛下肩負天下之重,一心隻為大唐昌盛,臣願永遠追隨陛下,為陛下分憂解難,絕無任何非分之想。”
    李顯看著李旦,目光在他臉上審視良久,似乎想從他的表情中探尋真偽。片刻後,李顯緩緩說道:“相王有此忠心,朕心甚慰。隻是這朝堂之上,人心複雜,難免會有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搬弄是非。相王日後行事,還需更加謹慎才是。”
    李旦趕忙躬身說道:“陛下教誨,臣銘記於心。臣今後定會謹言慎行,不辜負陛下的信任。如今朝堂局勢微妙,武三思與太平公主之間矛盾日深,臣擔憂長此以往,會影響朝堂穩定,危及大唐江山社稷。陛下乃一國之君,還望陛下能從中斡旋,讓各方勢力和睦共處,共保大唐繁榮昌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顯聽聞李旦提及武三思與太平公主的矛盾,微微皺眉,麵露無奈之色,說道:“朕又何嚐不知他們之間的矛盾。隻是這兩人,一個是武氏餘孽,一個是朕的親妹妹,朕也頗為頭疼。相王可有什麽良策?”
    李旦思索片刻,說道:“陛下,武三思與太平公主皆手握一定權勢,若強行打壓任何一方,恐怕都會引發更大的動蕩。陛下不妨以平衡之術,對他們加以引導,讓他們將精力放在為朝廷效力之上,而非爭權奪利。同時,陛下可提拔一些中立且有才能的官員,以製衡各方勢力,如此朝堂方能穩定。”
    李顯微微點頭,說道:“相王所言,不無道理。隻是這實施起來,恐怕也非易事。”李旦說道:“陛下聖明,隻要陛下下定決心,百官定會追隨。臣雖不才,願為陛下出謀劃策,一同維護朝堂穩定。”
    李顯看著李旦,眼神中的猜忌之色漸漸淡去,說道:“好,有相王相助,朕便放心多了。日後若有什麽想法,相王可隨時進宮與朕商議。”李旦心中大喜,知道自己這一步險棋走對了,趕忙說道:“謝陛下信任,臣定當竭盡所能。”
    從皇宮出來,李旦長舒一口氣,雖然此次麵聖暫時化解了李顯的猜忌,但他知道,朝堂的局勢依舊錯綜複雜,武三思與太平公主的爭鬥隨時可能再次激化,自己仍需步步小心。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