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李旦退讓-與太平周旋
字數:6335 加入書籤
數日後,狄光遠帶來消息,經過多方打探,證實了太平公主征調民夫訓練私軍的傳言並非空穴來風。李旦拍案而起:“此乃大逆不道之舉!必須立刻告知陛下,讓陛下采取行動。”
然而,如何讓陛下相信此事卻成了難題。畢竟太平公主在陛下心中還有一定地位,若貿然上奏,沒有確鑿證據,陛下不但不會相信,反而會認為李旦是在故意抹黑太平公主。
李旦苦思冥想,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宮中的一位老太監。這位老太監曾在李旦府中當差,受過李旦的恩惠,對李旦忠心耿耿。後來被調入宮中,在陛下身邊當差,知曉不少宮中機密。
李旦立刻秘密召見了這位老太監,將太平公主訓練私軍之事告知,並請求他在陛下身邊尋找機會透露此事,引起陛下的重視。老太監猶豫片刻後,最終還是答應了李旦。
幾日後,老太監趁陛下心情愉悅之時,看似不經意地提起:“陛下,近日宮外有些傳言,老奴不知當講不當講。”陛下正興致頗高,隨口道:“但說無妨。”老太監便小心翼翼地將太平公主征調民夫訓練私軍的傳聞說了出來。
陛下聽聞,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心中大為震驚與憤怒,但又覺得此事太過匪夷所思,太平公主若真有此舉動,那便是公然謀反。他強壓怒火,對老太監說道:“此事不可輕信,亦不可外傳,朕自會派人暗中調查。”
老太監連忙跪地叩首:“陛下聖明,老奴隻是聽聞傳言,不敢有絲毫添油加醋,一切全憑陛下定奪。”
與此同時,李旦這邊也沒有閑著。他讓張柬之與狄光遠想盡辦法,聯絡那些對太平公主行徑不滿的軍中將領。這些將領本就對太平公主幹涉軍務、拉攏禁軍的行為有所警覺,如今聽聞她竟然可能在訓練私軍,個個義憤填膺。
其中一位名叫陳玄禮的將領,對張柬之說道:“若太平公主真有此等謀逆之舉,我等身為大唐將士,定不會坐視不管。隻是此事重大,還需確鑿證據,方能師出有名。”
張柬之點頭道:“陳將軍所言極是。王爺正在設法收集證據,還望將軍能在軍中穩住局勢,一旦時機成熟,我們便一同行動,保我大唐江山。”
另一邊,太平公主也察覺到了異樣。她得知禦史台彈劾自己黨羽之事背後似乎有李旦在推動,又聽聞陛下開始暗中調查一些奇怪的事情,心中隱隱感到不安。她立刻召集自己的心腹謀士商議對策。
謀士獻策道:“公主,看來睿王那邊已經有所動作,陛下也對您產生了懷疑。如今之計,我們不妨先下手為強,趁著他們還未掌握確鑿證據,誣陷睿王意圖謀反,讓陛下先將他處置了,以絕後患。”
太平公主眼神閃爍,思索片刻後道:“此計雖險,但也不失為一個辦法。隻是誣陷睿王謀反,沒有真憑實據,恐難以取信於陛下。”
謀士微微一笑:“公主放心,我們可偽造一些睿王與外敵勾結的書信,再買通幾個證人,讓他們在陛下麵前指證。如此一來,陛下即便心中存疑,也不得不對睿王采取行動。”
太平公主咬咬牙:“好,就依你所言。此事必須做得天衣無縫,絕不能讓陛下看出破綻。”
於是,太平公主的心腹們開始緊鑼密鼓地實施計劃。他們偽造了幾封看似李旦與北方突厥勢力往來的書信,信中言辭曖昧,仿佛李旦正在與突厥密謀裏應外合,顛覆大唐江山。同時,他們威逼利誘了幾個市井無賴,讓他們假扮成李旦的親信,準備在關鍵時刻出麵作證。
而李旦卻對此渾然不知,他還在全力收集太平公主訓練私軍的證據。狄光遠經過多方探查,終於找到了一位參與太平公主私軍訓練營地修建的工匠。這位工匠因不滿太平公主的手下克扣工錢,願意出麵作證。
就在李旦準備帶著工匠進宮麵聖,揭露太平公主的陰謀時,宮中突然傳來旨意,宣李旦即刻進宮覲見。李旦心中隱隱覺得不安,但聖命難違,隻得匆忙進宮。
一到宮中,李旦便發現氣氛異常凝重。陛下高坐在龍椅上,麵色冷峻,兩旁站滿了侍衛。還未等李旦行禮,陛下便怒喝道:“睿王,你可知罪?”
李旦心中一驚,卻仍鎮定自若地問道:“陛下,臣不知何罪之有?”
陛下將幾封偽造的書信扔到李旦麵前:“你自己看看,這些書信是怎麽回事?你竟然與突厥勾結,意圖謀反,該當何罪!”
李旦撿起書信一看,心中頓時明白這是太平公主的陰謀。他急忙跪地叩首道:“陛下,這是有人蓄意陷害臣。臣對陛下忠心耿耿,對大唐江山一片赤誠,絕無謀反之意。”
陛下冷哼一聲:“哼,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想狡辯?”說罷,便命人將那幾個被買通的證人帶了上來。
證人跪在地上,按照事先編排好的口供,指證李旦與他們商議謀反之事。李旦心中悲憤交加,大聲說道:“陛下,這些人皆是被人收買,作偽證誣陷臣。請陛下明察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陛下此時已經被憤怒衝昏了頭腦,根本聽不進李旦的辯解,大手一揮,下令將李旦暫時關押入天牢,待查清真相後再做定奪。李旦被押走時,心中滿是不甘與無奈,他知道太平公主這一招極為狠辣,如今自己深陷囹圄,局勢變得更加危急。
張柬之和狄光遠得知李旦被抓的消息後,心急如焚。二人在張柬之府中緊急商議對策。狄光遠眉頭緊鎖,說道:“太平公主此舉太過陰險,如今王爺被關押,我們必須盡快想辦法救出王爺,並向陛下證明王爺的清白。”
張柬之來回踱步,沉思片刻後說道:“當務之急,是要揭露那些證人是被收買作偽證的事實。我們可以從這些證人入手,順藤摸瓜,找出幕後指使之人,想必就能讓陛下相信王爺是被冤枉的。”
狄光遠點頭稱是:“我這就去安排人手,暗中調查這些證人的底細,看看能不能找到他們與太平公主勾結的證據。”說完,他便匆匆離去。
張柬之則在府中聯絡朝中與李旦交好且正直的大臣,向他們說明情況,希望他們能在朝堂之上為李旦說話,勸陛下不要輕信一麵之詞,重新徹查此事。這些大臣聽聞李旦被誣陷謀反,也都義憤填膺,紛紛表示願意相助。
而在天牢之中,李旦雖然身處困境,但頭腦愈發冷靜。他深知自己不能坐以待斃,開始回憶起過往與太平公主交鋒的種種細節,試圖從中找出能夠證明自己清白的線索。同時,他也在思考太平公主訓練私軍的真正目的以及她下一步可能的行動。
幾日後,狄光遠終於有了重要發現。他通過對幾個證人的暗中追查,發現其中一人在事發前曾與太平公主府中的一位管家頻繁接觸,而且還收到了一筆數額巨大的錢財。狄光遠順藤摸瓜,又找到了幾個知曉內情的人,這些人都能證明這些證人是被太平公主的人收買,故意誣陷李旦謀反。
狄光遠帶著這些證據急忙找到張柬之,二人不敢耽擱,立刻聯絡那些願意為李旦說話的大臣,準備在早朝時向陛下呈上證據,為李旦申冤。
早朝之時,大臣們紛紛上奏,有的繼續彈劾太平公主黨羽,有的則為李旦喊冤。陛下坐在龍椅上,看著朝堂上爭論不休的群臣,心中也有些動搖。此時,張柬之出列,手捧證據,大聲說道:“陛下,睿王謀反一事,實乃太平公主蓄意陷害。臣等已查明,那些指證睿王的證人皆是被太平公主府中的人收買,作偽證誣陷睿王。這是相關證據,請陛下明察。”
陛下聽聞,心中一震,急忙命人呈上證據查看。看著眼前的證據,陛下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可能中了太平公主的圈套。就在這時,又有大臣出列,奏道:“陛下,關於太平公主征調民夫訓練私軍一事,臣等也已查明。有參與營地修建的工匠願意作證,此事千真萬確。”
陛下怒不可遏,重重地拍了一下龍椅,大聲喝道:“傳太平公主即刻進宮!”
太平公主得知消息後,心中暗叫不好,但事已至此,她也隻能硬著頭皮進宮。一到朝堂,她便看到陛下滿臉怒容,以及站在一旁的張柬之等人手中的證據。
太平公主心中慌亂,但仍強裝鎮定地說道:“陛下,這一切都是他們的陰謀,是他們想要陷害臣妾。”
陛下冷冷地看著她:“你還敢狡辯!證據確鑿,你還有何話說?先是你的黨羽違法亂紀,如今又有人證物證證明你訓練私軍,還誣陷睿王謀反。你究竟意欲何為?”
太平公主見事情敗露,知道再狡辯也無用,突然撲通一聲跪地,淚流滿麵地說道:“陛下,臣妾一時糊塗,犯下大錯,還望陛下念在臣妾多年來對皇室的忠誠,從輕發落。”
陛下看著太平公主,心中五味雜陳。他雖對太平公主的所作所為極為憤怒,但畢竟是自己的親妹妹。沉默良久,陛下終於開口說道:“太平公主,你犯下如此大罪,本應嚴懲不貸。但朕顧念親情,饒你性命。即日起,削去你的一切封號與權力,你便在府中閉門思過,不得踏出府門半步。”
隨後,陛下又命人釋放李旦,並對他好言安撫。李旦對陛下感恩戴德,表示定當繼續為大唐的江山社稷鞠躬盡瘁。經此一役,李旦更加看清了宮廷鬥爭的殘酷與複雜,他深知太平公主雖暫時被打壓,但朝中局勢依舊暗流湧動。
李旦回到王府後,並未因此次的勝利而放鬆警惕。他與張柬之、狄光遠等親信日夜商議,探討如何進一步穩定朝局,防止類似的危機再次發生。李旦認為,要想從根本上杜絕野心之人妄圖顛覆朝綱的行為,必須加強朝廷的軍事力量,並整頓吏治,讓真正有才能且忠誠的人進入朝堂。
張柬之建議道:“王爺,如今軍中將領多有太平公主安插的眼線,我們應逐步替換這些將領,換上對大唐忠心耿耿、德才兼備之人。同時,設立嚴格的選拔製度,定期考核軍中各級官員,確保軍隊的戰鬥力與忠誠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旦點頭表示讚同:“此計甚好。吏治方麵,也需製定明確的官員考核標準,對於貪汙腐敗、結黨營私之人絕不姑息,嚴懲不貸。如此方能讓朝堂清明,百姓安居樂業。”
狄光遠接著說道:“王爺,還有一事不容忽視。太平公主雖被削去權力,但她經營多年,黨羽眾多。這些人很可能會暗中策劃報複,我們不可掉以輕心。”
李旦神色凝重:“你說得對,我們要密切關注各方動向,一旦發現太平公主黨羽有任何異動,立即采取行動。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絕不能讓他們有機會再次擾亂朝綱。”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李旦憑借著陛下的信任與支持,開始有條不紊地實施各項改革措施。他在軍中大力推行選賢任能的製度,將一批庸碌無為、與太平公主有牽連的將領撤職,提拔了許多年輕有為、忠誠可靠的將領。這些新將領上任後,積極整頓軍務,加強軍事訓練,使得大唐軍隊的麵貌煥然一新,戰鬥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在吏治方麵,李旦與朝中正直的大臣們共同製定了一套詳細且嚴格的官員考核體係。該體係涵蓋了官員的政績、廉潔程度、百姓口碑等多個方麵。一旦發現官員有違法亂紀行為,便會按照律法進行嚴厲懲處。一時間,朝堂風氣為之一變,貪汙腐敗之風得到了有效遏製,官員們紛紛兢兢業業,努力為百姓謀福祉。
然而,太平公主雖被困在府中,卻並未就此放棄。她心中充滿了怨恨,時刻謀劃著如何奪回失去的權力。她暗中聯絡那些對李旦改革不滿的舊臣,以及自己尚在朝中隱藏的黨羽,企圖尋找機會發動政變,推翻李旦在朝中的勢力,重新掌控朝堂。
一日深夜,太平公主府中的密室裏,幾位心腹黨羽秘密相聚。太平公主麵色陰沉,低聲說道:“李旦小兒,竟敢如此對我。如今他在朝中推行的改革,嚴重損害了我們的利益。你們說說,該如何是好?”
其中一位黨羽咬牙切齒地說道:“公主,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不如趁他們改革尚未完全穩固,聯絡各方勢力,發動政變。隻要我們行動迅速,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定能奪回權力。”
另一位黨羽則有些擔憂:“公主,李旦如今在朝中根基漸穩,且對我們防範甚嚴。貿然發動政變,恐怕勝算不大。我們需從長計議,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
太平公主沉思片刻後說道:“你們說得都有道理。發動政變之事,不可操之過急。我們先暗中積蓄力量,等待一個能讓李旦放鬆警惕的時機。在此期間,你們要密切關注朝中動靜,一有消息,立刻向我匯報。”
就這樣,太平公主在暗中蠢蠢欲動,而李旦這邊雖察覺到太平公主黨羽可能會有所動作,但卻一直未能掌握確切的情報。雙方如同兩隻對峙的猛獸,都在等待著對方露出破綻,一場更大的風暴在大唐的朝堂上空悄然醞釀著……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