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落幕餘暉-舊憶泛起2
字數:1684 加入書籤
在太宗身邊的日子裏,武則天起初並未如自己想象中那般備受寵愛。後宮佳麗如雲,想要脫穎而出談何容易。但她並未因此而氣餒,反而憑借著自己的聰慧與果敢,努力尋找著機會。
有一次,西域進貢了一匹名為“獅子驄”的寶馬,此馬性情剛烈,無人能夠馴服。太宗帶著一眾妃嬪和大臣前去觀看馴馬,看著那匹昂首嘶鳴、桀驁不馴的駿馬,眾人皆搖頭歎息。這時,武則天站了出來,她向太宗請命,願一試馴馬。太宗有些驚訝地看著她,問道:“你一個弱女子,有何辦法馴服此馬?”武則天鎮定自若地回答:“陛下,我隻需三樣東西,一是鐵鞭,二是鐵錘,三是匕首。先用鐵鞭抽打它,若它不服,就用鐵錘錘它的腦袋,再不服,便用匕首割斷它的喉管。”太宗聽後,心中暗自讚賞她的膽識,雖未對她的馴馬之法表態,但從此對這個與眾不同的才人多了幾分留意。
然而,好景不長,太宗的身體每況愈下。在太宗病重期間,武則天在一旁侍奉,也正是在此期間,她與太子李治有了更多接觸的機會。李治生性溫和,與太宗的威嚴形成鮮明對比。武則天的聰慧和堅韌,深深吸引著李治,而李治的溫柔與關懷,也讓身處宮廷孤獨無依的武則天感受到了一絲溫暖。兩人在不經意間,情愫漸生。
太宗駕崩後,依照慣例,武則天與部分沒有子女的妃嬪一同被送往感業寺削發為尼。那清冷的古寺,青燈古佛,晨鍾暮鼓,似乎宣告著她輝煌宮廷生活的終結。但武則天怎會輕易向命運低頭,她在感業寺中,每日誦經禮佛之餘,心中時刻謀劃著如何重回宮廷。
機會終於來了,李治在太宗忌日前往感業寺進香。當武則天再次見到李治時,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她的淚水裏,有對李治的思念,更有對命運的不甘。李治看到武則天的那一刻,心中也是百感交集,舊情瞬間湧上心頭。回宮後,李治想盡辦法,在王皇後的默許下,將武則天接回了宮中。
再次踏入宮廷的武則天,已然不是當初那個懵懂的少女。她深知宮廷鬥爭的殘酷,也明白自己若想站穩腳跟,就必須狠下心來。回宮後,她先是小心翼翼地討好王皇後,王皇後也想借助武則天的力量打壓蕭淑妃,因此對她頗為扶持。武則天很快就得到了李治的寵愛,晉封為昭儀。
隨著地位的逐漸穩固,武則天的野心也開始膨脹。她不再滿足於隻是一個受寵的妃嬪,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皇後之位。為了達到目的,她不惜親手掐死自己尚在繈褓中的女兒,嫁禍給王皇後。李治盛怒之下,不顧大臣們的反對,毅然決定廢黜王皇後,立武則天為後。
當武則天頭戴鳳冠,身著華麗的皇後服飾,接受百官朝拜的那一刻,她知道,自己已經成功邁出了權力之路的重要一步。然而,這僅僅是個開始,在這看似榮耀的背後,是更加複雜險惡的政治鬥爭。
回首往昔,那些過往的片段如同電影般在眼前一一閃過,一切仿佛就發生在昨天,可如今想來,卻又似隔著重重迷霧,遙遠而又模糊。從並州文水的天真少女,到宮廷中步步為營的皇後,再到後來君臨天下的女皇帝,她一路走來,曆經無數艱難險阻,雙手沾滿了鮮血,也背負了無數的罵名。但她從未後悔過自己的選擇,因為在她心中,權力就是她實現抱負、證明自己的唯一途徑。
如今,身處這上陽宮的幽居之所,那些曾經的輝煌與榮耀,都已成為過眼雲煙。她靜靜地坐在榻上,沐浴在那透過窗欞的陽光中,在回憶與反思中,等待著生命的最後歸宿,任由曆史去評判她這波瀾壯闊、充滿爭議的一生。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