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暖心的故事,孩子有時候也會被遺落,如田野裏的麥穗。
字數:8644 加入書籤
機緣就是這麽巧合,民政局長劉世傑和縣長何惠民到京城出差,去辦事。
當然縣長還有民政局長嗎?也不能太寒磣,於是看見一個戈壁胡楊林酒樓,就進了酒樓。
兩人到京城來,要嚐嚐京城的特產。
來一份烤鴨,何惠民吆喝著。
再來一份鹵煮火燒,來兩碗炸醬麵。
每個人都有家鄉的味道,縣長何惠民端起炸醬麵,吃了一口,甜麵醬特甜。
何惠民在家鄉也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他嚐了一口,“這是什麽炸醬麵?就一個甜麵醬味道。”
劉世傑也品嚐了鹵煮,“什麽鹵煮,就嚼不動,還有京城烤鴨比家鄉的水煮雞味道差遠了。”
兩個人吃飯吃出一肚子氣,劉世傑也抱怨京城的炸醬麵,特甜,不好吃。
什麽爛慫方言罵人的話意思就是小人)做的飯,這麽難吃 。
沒想到一個年輕的俊秀後生,也用家鄉話說了句:“我也求不住料——堅持不下去了)。”
何惠民、劉世傑一愣,原來這裏的服務員也有我們戈壁人。
你是·····?
那個年輕俊朗的後生彬彬有禮說“我是西河縣雙橋鎮人,是戈壁胡楊林酒樓的廚師長,負責西北的風味,你們怎麽沒點大煮羊肉,水煮雞或者別的戈壁風味?”
這是我們西河縣的縣長何惠民,劉世傑不忘恭維何惠民。
在西河縣以官為本,以官為貴,以官為尊,已滲透到平民血液裏。
縣長何惠民趾高氣揚,他以為在西河縣內碰上了村民,對他頂禮膜拜。
這是我們西河縣的民政局長劉世傑。
那個俊朗的後生微微點點頭致意“劉局長好。”
劉局長姓劉,在雙橋鎮也有一個姓劉的,不知你們是不是一個劉家?
在西河縣宗族文化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當然這就是談的內容。
奧。
我們黑山村和雙橋村原本是一個劉家,我也是從黑山村出來二十多年了,族譜上我們黑山村就是雙橋村遷移過去的。
雙橋村劉姓的輩分比我們的輩分高。
怎麽你也姓劉?
遠在千裏的京城居然碰上了同宗的人。
原來是這麽回事?
那你們兩家就相隔的遠了。
我們是“世”字輩,而雙橋村劉家是“忠”字輩,是我們的上輩。
劉世傑哈哈大笑說“不過現在名字不按輩分了,現在也不計較輩分了,你在京城還挺土的。”
原來是這麽回事,那個俊朗的年輕人,他略略有些含羞。
“世”字輩和劉局長是一輩,劉局長一定認識那個人。
他在西河縣水利局大壩水管站工作,他當過兵,在南方打過仗。也姓劉,和劉局長是“世”字輩。
他是誰?
那個年輕人說出了這個人的名字。劉世雨。
他是我弟弟。
那個年輕人驚訝的說不出話來,突然客氣起來。
哎呀。
舅舅,你是貴客。
是舅舅,是我恩人劉世雨舅舅的哥哥。
我們家在西河縣雙橋鎮大壩村,我姓鄭,叫鄭學藝,出來闖蕩京城已經十年了。
劉世傑以為遇上了騙子,趕緊推脫,我們還有事,還得辦事。
那個鄭雪藝急了,舅舅,你稍等,我媽媽借劉叔四千元錢,你是他哥哥,務必轉交給劉世雨舅舅,有機會我一定到西河縣拜訪劉世雨舅舅。
鄭雪藝在戈壁胡楊林酒樓吧台,點了四千元錢,裝在一個信封裏。
我去年到西河縣,當麵給劉世雨舅舅,他不要,說我媽媽已經還錢了。
舅舅,你不知道,我們西河縣澆地是大水漫灌,一年就三輪苗水,家裏出了變故,爸爸礦山冒頂,壓在了石頭下。
我又上學,隻有媽媽澆水,我們家澆水的堤壩倒了,媽媽又壓不住水,是劉世雨舅舅,他是公家人,跳進了溝渠裏,用麥草壓水,也沒有壓住。
劉世雨舅舅又給我們家放了一次水,到我們家來,看到我們家窮,給我們家借了三千元錢。
還讓媽媽到水管站喂豬,掙錢補貼我們家。
妹妹鄭學慧在西南政法學院上研究生,那年過年我媽媽在水管站喂豬,分了一個豬頭,四個豬蹄。
劉世雨舅舅還給割了五斤肋條肉,那個年,是我們兄妹兩個過得最溫情的一個年。
你就不怕我們騙你嗎?劉世傑對鄭雪藝說。
西河縣東門吵個架,不到五分鍾,西門的人就聽見了。
那句家鄉話:我也秋不住料,(堅持不下去了)。不會騙人,況且你們是領導,是有身份的人,不會騙人。
劉世傑嗬嗬笑笑,對縣長何惠民說:“我那個弟弟劉世雨,其他都好,就是腦袋不開竅,夫妻倆現在連個孩子都沒有,他嶽父陸一明,在我們戈壁省也是一個一流的書法家,就一個獨苗陸呦呦,結婚好幾年了,不要孩子。”
“今天給四川寄兩千,明天又給河北寄五百,後天又給河南寄一千,說是給困難的戰友父母親盡點孝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你說何縣長,那是當地政府的責任,就為這件事情我弟弟和弟媳婦經常吵架,還好陸一明也是一個明理人,不計較。”
“可人家的抱孫子啊,何縣長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家鄉當地的鄉俗。”
“我養的是一個女孩,媽媽表麵上不在乎,可是她也急著抱孫子,經常在我弟弟麵前嘮叨。”
“哎”
我那弟弟就是腦袋不開竅。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有機會你們兄弟倆多談談心,何縣長寬慰劉世傑。
鄭雪藝聽到劉世傑和何惠民的談話,看來這就是劉世雨的哥哥。
你稍等,在北京沒有好吃的,他又給劉世傑裝了一隻烤鴨。
劉叔,京城沒什麽好吃的,打拚也不容易,你們這麽貴重的客人,應該到家裏敘敘舊。
但是我住房是租的,房間小,不敢把客人往家裏帶,所以這點小意思,一定要讓劉奶奶親口嚐嚐。
劉世雨舅舅給我們家幫了大忙。
劉世傑接過了紙袋子,他心裏詫異,還有這麽巧的事情?
劉世傑和縣長何惠民走到吧台,一隻烤鴨,兩份鹵煮火燒,兩碗炸醬麵。
按照西河縣官場規則,就是下屬算錢,然後到單位上報賬。
不好意思,二位,你們慢走。
二位的賬已經結了。
歡迎你們下次再來。
劉世傑回頭望望,是鄭雪藝。
他朝劉世傑揮揮手,然後點頭微笑,眼睛掛滿了淚花,強忍著,終於他沒有忍住,眼淚如同溪流從眼角瞬時傾瀉而下。
他背過身去,用雙手蒙住了雙眼,然後走向了戈壁胡楊林酒樓的後堂。
那個劉世雨舅舅還好嗎?鄭雪藝心裏默念著。
縣長何惠民向劉世傑努努嘴,意思就是雖然鄭雪藝買的單,但是吃飯的發票,你不能不要,到西河縣民政局還得報銷,這就是憑證。
算了,難得人家盛情款待,也難得我弟弟劉世雨的人緣。
這次劉世傑沒有從,戈壁胡楊林酒樓要空白發票。
劉世傑雖然不理解弟弟劉世雨所作所為,但人是感性動物。
一個人善意的舉動,都會感動其他的成員。
劉世傑也被這件事感動了,在生活困苦中第一個伸出援手相救的人。
一定給生活困苦的人,在腦海裏留下陰影,終生難忘。
所以通過這件事,劉世傑就寫了西河縣民政局救助失學兒童計劃,簡稱《陽光撿漏》計劃。
貪官劉世傑此時還不是貪官,為一個監獄中貪官辯護。
唐朝劉禹錫曾有句名言:“巧言易信,孤憤難申。”
這是他被貶二十三年,回家後發出的肺腑之言。
為生死未卜劉夢瑤的一個貪官爸爸辯護,也為害的英雄弟弟劉世雨,抱著戰友金忠遺體啼哭,無處下葬。
這樣一個人辯護,有點得不償失。
不得不說貪官劉世傑《陽光撿漏》計劃設計藍圖富有新意。
《陽光撿漏》計劃布局、謀篇不能不說是一篇精辟的公文。
劉世傑模仿專著《貝弗裏奇報告》,世界福利之父專家威廉. 貝弗裏奇的專著。
開篇就是一連串的發問。
為什麽國家減免了學費,在西河縣各個村還有不能上學的孩子?
為什麽這些失學的孩子不能上學?
為什麽這些孩子會消失呢?
這些孩子的出路在哪?
為什麽這些孩子沒有得到救助呢?
救助這些孩子對社會的意義何在?
劉世傑都做了一一回答。
劉世傑是這樣論述的,任何完美的製度都有遺漏和缺陷。
就好比是割麥子,無論是收割機割麥,還是手動割麥,在田野裏都有麥穗遺漏,隻不過是麥穗多少的問題。
孩子就好比是麥穗,一個兒童可能就是一粒麥穗。
《陽光撿漏》計劃就是《撿麥穗》計劃,是一個富有提高生命質量的計劃?
西河縣這些兒童,小學還沒有畢業,就陸陸續續消失了。
為什麽這些孩子會消失呢?
他們隻讀過幾年書,瘦小病弱的他們能融入社會嗎?
我們大多數人無法理解,但現實就是這麽殘酷。
這些孩子連義務教育都沒有接受過,為什麽沒有得到救助呢?
人人生而平等,最大的公平就是人人都有義務教育的權利。
劉世傑把《陽光撿漏》這部分,用黑筆描述,作為一個重點。
劉世傑闡述:“如果一個政府不去救助這些孩子,我們的政府就沒有生命力,同時也維護了公平正義。”
“可以緩解貧富階層關係緊張的局麵,把失序的矛盾納入軌道上,給這些孩子公平的教育機會。”
“讓他們融於社會,要比他們長大成人出於貧困救助,成效顯著。”
“但是這是一項長期的係統工程。”
劉世傑《陽光撿漏計劃》結尾部分結語是這麽寫的:“這些孩子都是因為家庭發生變故的原因,才不能上學。”
“我們不去做就是犯罪,請不要漏過那微弱的求救聲,孩子們期待著,我們能伸出援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孩子們也相信這社會一定有深愛的人存在,無論發生什麽事情,請一定相信,會有人救這些孩子。”
劉世傑長期在官場上混,知道領導看的是開篇,還有結尾。
坦誠地講,劉世傑的《陽光撿漏》計劃書,是一篇不錯的公文,震撼,完全具有說服力。
出自劉世傑之手的《陽光撿漏》計劃報告書,送到西河縣政府內審。
縣長何惠民負責主管,這天劉世傑到了縣長何惠民的辦公室,他一看文教局長範子進也在。
民政局長劉世傑和文教局長因為是同僚,自然熟悉,但是談不上深交。
本來西河縣水務局,農業局,教育局最重要。
水利是命脈,農業是基礎,教育是根本。
是西河縣最重要的三個局,在西河縣有名望的人,才能在這三個局當一把手。
而西河縣是貧困縣,每年扶貧、救濟、從市裏要錢,國家至少撥幾個億扶貧資金,用於修路、渠道建設、疫病防治、教育扶貧……
和直接的扶貧資金、貸款比,地方政府更看重各種優惠政策。
扶貧資金不僅要專款專用,還要複雜繁瑣的的申報程序,報表,來往賬目明細表······
所以農業局的國家補貼,水利局的渠道建設,文教局的教育扶貧這些款項的開支,都得西河縣民政局參與,至少也得審核。
所以西河縣民政局就顯得特別重要,民政局、水利局、農業局、教育局成為西河縣四大重要部門,民政局長在西河縣也是很有地位的。
由於分工的不同,所以縣長何惠民主管民政、水利、農業、教育這些部門。
怎麽縣長何惠民不在?
我也是剛進來。
最近聽說西河縣雙橋鎮瘋狗咬死了一個人,是狂犬病。
縣長何惠民到農業局獸醫站,開一個疫病防治協調會,一個小時就來。
文教局長範子進坐在沙發上,站起身和民政局長劉世傑握手。
自古官場如戰場,爭權奪利殺伐忙。
但這都是在含情脈脈的場麵上進行的,如同在麵團上跳舞,要做的遊刃有餘才行。
今天的同僚,明天可能就是競爭對手,後天也許就是你的上級。
所以一切和為貴,劉世傑比較年輕,在官場上年齡就是優勢,文教局長範子進也不得不對劉世傑客氣。
劉局長真是年輕有為,我們西河縣全部的失學兒童都掌握。
我一個文教局長也沒有辦法了解實情。文教局長範子進略含諷刺的味道。
失學孩子是否得到救助,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雙橋請大家收藏:()雙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