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好看

字數:4941   加入書籤

A+A-


    這日早朝,幾個大臣又提及了立後之事。
    司馬策雖然還沒正式下過廢後旨意,但是朝野上下心知肚明,張皇後怕是要在含章殿呆一輩子了。
    這還是托了太子殿下的福,否則按照今上的作派,想是命都難保。
    既然立後一事迫在眉睫,司馬策也沒在殿上駁斥。
    隻淡淡地應了一句:
    “國無二後,朝無二尊,這個道理朕自然懂,想必眾卿也懂。”
    朝臣們麵麵相覷。
    陛下的意思是,你們既知道一國不能有兩個皇後,也應該知道朝堂不能兩個人說了算。
    以後一個個的都少跟朕唱反調。
    就說陛下不可能乖乖聽話,咱們他立後,他就以權相挾。
    俗語說就是賣他三兩魚還要被饒把蔥。
    王太尉咂摸了一陣兒,第一個出來挨罵。
    “陛下明鑒,母儀垂則,協和六宮,立後非獨事,實係天道人倫。”
    “說得好。”
    司馬策笑著看了王太尉一眼。
    “既然是天道人倫,內外相維方可育化天下,朕欲立淑妃為後,你們可有異議?”
    王太尉剛要開口,還未及出聲,司馬策卻轉頭問謝昀。
    “謝相?”
    謝昀最近式微,不打算在這種無關宏旨的事上在得罪這位祖宗。
    也因淑妃入宮幾年,德行實在無從指摘。
    因而揖手回:“臣以為淑妃娘娘坤德昭昭,可垂範六宮。”
    司馬策又笑問禦史大夫:“你呢?”
    禦史當然不敢有意見,畢竟他之前就隻虛擔著三公的頭銜。
    禦史台的大小事務基本都是郗原做主。
    現在沒了一個郗原,又來了一個刺頭王顯,他還得繼續當這個應聲蟲。
    所以此刻點頭如搗米。
    “臣也無有異議。”
    “甚好。”
    三公之中兩公都沒有異議,即便王太尉再不願,這事也沒有轉圜的餘地了。
    至於其他的大臣,他們的意見也不重要。
    司馬策滿意地看了看殿下的群臣,而後叫道:
    “太常卿。”
    易禾上前應諾:“臣在。”
    “加封使持節,與三公同奉璽綬,擇吉典儀。”
    易禾沒想到這麽快就輪到她說話,當下神思飛轉。
    陛下讓三公一同奉璽,意在昭示後位人選乃三公認可,且璽綬也由他們親手奉上。
    避免他們以後反咬一口。
    而陛下倉促擇定立後之事,所求絕非儀軌繁瑣禮製完備。
    求的是一個速戰速決,以免餘下時間給他們作妖。
    那太常寺的進程就不能太拖遝。
    “回陛下,太常寺上下今日卜選吉時,再告宗廟太廟,周堂避忌,而後即可典儀。”
    司馬策聞言,頓時覺得胸中舒暢。
    “那便有勞太常卿入披香殿指點行放。”
    ……
    立後事重,易禾一回到衙門就開始安排公務。
    太常寺上下果真就忙翻了天。
    公西如入值以來就沒接過這麽大的活,尤其聽易禾說十日之內必得周全,當下就有些忙亂。
    一會兒翻祝典,一會兒算告期。
    易禾略指點了兩句:“納吉龜蓍且可以省了,直接挑個日子告廟。”
    公西如大為震撼:“蒙一個啊?”
    易禾拍案:“太常寺的事,說出去能叫蒙嗎?”
    “嬪妃入宮時,這些功夫都做過了,再來一遍也是白費光陰。”
    公西如不敢再駁:“好好,全聽您的。”
    說完馬上轉身給她將茶端來。
    易禾啜了一口茶湯,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又叮囑道:
    “你先擱下手裏的事,現在去衙門找三公,告訴他們,既然陛下封了他們做典儀副使,禮數上就不能出差錯,讓他們即日起,每日來太常寺走一遭行放。”
    這番盤算,一來是給他們找點事兒做,免得他們閑下來又算計陛下。
    二來是擔心他們整日在公房坐出病來,溜溜腿也是好的。
    可公西如哪兒能猜到這許多。
    “讓三公來咱們這兒走行放?怕是不妥。”
    “不然呢?我要去披香殿伺候淑妃,哪有空再去尋他們?”
    “那您去了淑妃娘娘那兒,他們誰來教?”
    “你啊。”
    公西如又叫這話嚇得咽了一口唾沫。
    指點三公,就怕自己沒這個出息。
    不過他知道長官向來不喜怯懦之輩,因而咬牙道。
    “行,下官也教得。”
    ……
    午後易禾就去了披香殿。
    淑妃剛小憩起來,聽宮人來報,也不敢怠慢,一邊更衣一邊下令。
    “今日天涼,別叫大人在風口站著,請他先去暖閣稍候。”
    女官即去複命,半晌又來回稟。
    “娘娘,易大人不肯去暖閣,定要在殿外等。”
    淑妃已經收拾停當,催促侍女道:“夭壽了,快走。”
    女官跟在身後小聲解釋:“娘娘莫急,前朝大臣本就不可直入後宮,隻因他是禮官才不論宮規,殿外立等是為臣本分,不算是娘娘失禮。”
    淑妃心想,這哪兒是失不失禮的事。
    那易大人看起來纖纖弱質的,就怕給人凍出個好歹,表兄那裏不好交代啊。
    是以她一走出殿門,就對著易禾笑了一笑。
    “勞大人久候。”
    易禾依例要舉大禮,卻被淑妃不由分說地拎住了。
    “大人先進殿歇息片刻,正好本宮聽聽禮程。”
    易禾盛情難卻,隻好隨她進了門。
    宮人們隨即將茶果點心一一設在她麵前。
    雖說她不可能在嬪妃殿中用這些,但心裏領下淑妃了這份心意。
    一旁的侍女奉完茶後,偷偷掃了易禾好幾眼。
    幾道禮序念完,淑妃正問詢幾個微末枝節,外頭有人來報婁中貴求見。
    “想必也是為典儀而來,大人稍坐。”
    說完淑妃便起身先去見婁中貴。
    堂內隻剩易禾和兩個侍女。
    察覺到有人看她,易禾一時起了絲玩心,就衝那侍女擠了擠眼。
    十七八歲的姑娘當即紅了臉,頭也馬上垂下去。
    片刻淑妃回來,二人將禮程一一對完。
    而後易禾起身,自邁出披香殿開始,邊念禮邊引禮,按照儀程先示範了一遍。
    淑妃就在一旁賞看,但見她色美如玉,行動風流。
    飄飄然若流風回雪。
    嘀嘀咕咕說了些什麽不大能記住,隻知道人長得怪好看。
    喜歡扒牆腳的女禦史請大家收藏:()扒牆腳的女禦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