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派兵遣將,準備武舉
字數:7840 加入書籤
江寧匆匆趕到內閣辦公房。
隻見內閣首輔孫承宗端坐在主位,兩旁分別坐著袁可立和薛國觀,三人都在專注地批閱奏章。
孫承宗瞧見江寧進來,頗感意外,趕忙站起身,拱手行禮道:“江大人,今日怎麽有空到內閣來了?”
江寧連忙笑著拱手回應:“見過孫閣老、袁閣老、薛閣老。”
接著,江寧神色一正,說道:“下官近日收到遼東密報,努爾哈赤正在整軍備馬,意圖攻占遼陽和沈陽。
剛剛下官已向皇上稟明此事,皇上命下官前來與諸位閣老一同商議應對之策。”
孫承宗輕撫胡須,麵色凝重地說:“前些日子,江大人的折子老夫已經看過,內閣也隨即發下公文,告知熊延弼務必做好防禦準備。”
隨後,江寧笑著說道:“下官也已調集錦衣衛精銳人手,由兩名千戶親自帶隊潛伏到遼東,暗中相助。”
聽到這裏,孫承宗點了點頭,說道:“江大人能夠如此安排,那便最好。”
這時,江寧忽然開口問道:“孫閣老,如今遼東建奴為禍,若是長此以往,建奴一旦做大,勢必動搖大明江山。”
就連一旁的袁可立也忍不住點頭,說道:“建州女真人驍勇善戰,雖人丁稀少,但戰力極高。
反觀我大明將士,自薩爾滸一戰後,精銳盡失,如今隻能防守,若是出城野戰,實在不是建州女真人的對手。”
孫承宗滿臉憂慮,長歎一聲說道:“江大人,你說的這些,老夫心裏都清楚。
隻是如今大明國力漸弱,實在沒那麽多精力大規模對建奴展開作戰。
當下也隻能先采取守勢,以此來壓製建奴。”
這時,一旁的薛國觀站起身來,開口說道:“其實,以我大明的國力,並非不能一舉消滅建奴,若真舉全國之力,建奴必定灰飛煙滅。
然而,如此一來,大明也必將元氣大傷。
要是之後再生出其他事端,恐怕會動搖大明江山社稷的根基。
所以,如今還是隻能采取相對保守的防禦策略。”
江寧頓時明白,眼前這三位皆是大明舉足輕重的決策者,他們看待局勢的眼光,遠比自己更為深遠。
可江寧心裏清楚,建州女真若不加以遏製,對後世將遺患無窮。
隨後,江寧開口問道:“孫閣老,遼東都流傳著‘建州八旗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說法,不知此說法是否屬實?”
隨即,孫承宗冷哼一聲,說道:“這不過是建奴虛張聲勢罷了。
不可否認,建奴女真戰力剽悍,但我大明將士也不是吃素的。
熊廷弼經略遼東以來,雖說一直采取防守策略,但與建奴交手,互有勝負,並非外界所傳的‘建州八旗滿萬不可敵’。”
江寧頓時明白,如今的建州女真尚未達到曆史上的巔峰狀態,大明也還沒衰弱到極點。
這時,一旁的袁可立捋著胡須,麵色凝重地說道:“想要徹底剿滅建奴,必須得有精銳騎兵。
可自從薩爾滸一戰之後,大明精銳盡失,如今遼東現存的兵馬,也僅夠維持防守。
說到底,還是我大明缺少精銳騎兵啊。
如今,蒙古林丹汗雖說與我大明結盟,共同抵禦建州女真,可林丹汗卻不願過多售賣戰馬給我們,想來未必沒有坐山觀虎鬥之意。”
這時,袁可立在一旁開口說道:“皇上剛登基的時候,下旨讓軍中將領帶著自家的親兵家丁前往遼東抗擊建奴。
現在呢,遼東那些將門勢力越來越大,很難說他們沒有養寇自重的心思。
這時,在場的幾個人臉上都布滿了凝重的神色。
最後,江寧眼珠子滴溜一轉,突然開口說道:“三位閣老,依本官所見,咱們不能一門心思隻指望遼東將門去對付建奴,還得著手培養新的力量。”
孫承宗滿臉疑惑,開口問道:“江大人,如今北方九邊的守軍都肩負著重要任務,不能隨意調動,遼東那邊還得依靠這些將門去守。
除此之外,唯一能夠調動的,就隻有京營和衛所軍了。
至於京營和衛所軍的狀況,江大人想必也很清楚。”
孫承宗以為江寧要抽調衛所軍和京營。在他看來,如今大明的京營,就算還沒爛到骨子裏,也相差無幾了。
而衛所軍呢,境況也就比乞丐稍強一點,說白了就是一群拿著兵器的莊稼漢,真要派上用場,又能有什麽作為呢?
江寧搖了搖頭,解釋道:“孫閣老,我並非要抽調衛所軍和京營,而是計劃招募新軍,重新編練一支精銳部隊前往遼東。
之後,再把遼東的將領打亂順序調回內地,這樣一來,既能鍛煉新軍的實戰能力,又能削弱遼東將門的勢力。”
孫承宗聽後點了點頭,認可道:“辦法是不錯,可招募新軍、編練精兵,還能削弱遼東將門勢力,隻是所需的銀兩,國庫恐怕難以支撐。”
江寧笑著回應:“國庫的銀子,我來想辦法。
不知孫閣老對我的這個提議,覺得怎麽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孫承宗神情複雜地看著江寧,在他心裏,一直把江寧當作晚輩。
江寧忠心皇上、忠於大明,一心為公,除了偶爾做事不太靠譜,手段有時不太光明之外,其他方麵都很出色,總能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隨後,孫承宗開口說道:“既然江大人能夠解決銀兩的問題,那老夫便助你一臂之力。”
接著又說道:“滿桂、趙率教、何可剛這三人,皆一心向大明,是當下不可多得的猛將。
稍後,老夫便以內閣的名義下令將這三人調回。
接下來的事情,就全靠江大人了。”
江寧聽聞滿桂、趙率教、何可剛這三人,心中一陣欣喜。
要知道,在曆史上,這三位可都是對大明忠心耿耿,直至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忠臣,而且每一個都驍勇善戰。
最後,一旁的袁可立忍不住提醒道:“江大人,你一心為國,這份赤誠老夫明白。
但這麽做,恐怕會與滿朝文官和勳貴為敵,到了關鍵時刻,就算是我們三人,也未必能護得住你周全。”
江寧笑了笑,神色堅定地說道:“多謝袁閣老關心,下官無所畏懼。
哪怕前方千難萬險,我也定要踏出一條路來 。”
隨後,江寧起身告辭。薛國觀趕忙一路將江寧送出門外,走到偏僻處,薛國觀小心翼翼地開口提醒道:“江大人,您一心為公,下官打從心底裏欽佩。
可編練新軍這事,意味著必定會得罪勳貴。
況且滿朝文武大多都不想看到天子重掌兵權,這裏麵牽扯到的文臣武將的利益錯綜複雜,暗藏凶險,實在艱難啊。”
江寧笑著打趣道:“老薛,怎麽,你怕了?”
薛國觀趕忙擺了擺手,急切說道:“下官如今能施展平生所學、實現抱負,全仰仗江大人的栽培提拔。”
緊接著,他一臉認真,語氣堅定,“不管前路有多少風雨,下官都陪著江大人走這一遭!”
江寧嘴角含笑,心裏暖意微生,麵上卻隻輕鬆道:“有你這份心意就夠了。”
說罷,二人互道珍重,就此告辭。
最後,江寧回到錦衣衛政府司衙門,立刻派人將田爾耕、許顯純、猛如虎、虎大威、李若璉,以及曹文昭、曹變蛟、孫傳庭、盧象升全都召集了過來。
看著大堂裏的這些人,江寧心中頓時湧起萬丈豪情。
這麽多在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猛人齊聚麾下,要是自己還畏畏縮縮、瞻前顧後,那可真沒臉見人,還不如找塊豆腐一頭撞死算了。
緊接著,江寧開口說道:“如今恩科即將開考,盧象升、孫傳庭、曹文昭、曹變蛟,你們四人都有機會上榜。
但切不可大意,一定要全力以赴、用心去考。
等你們四人中榜之後,本官會將你們留在京城任職,委以重任。”
聽到江寧這番話,幾人當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齊聲說道:“學生末將)多謝江大人栽培之恩!”
江寧臉上掛著溫和的笑意,上前一一將眾人扶起 。
這時,一旁的猛如虎和虎大威神情顯得格外激動。
江寧見狀,笑著說道:“大虎、大威,我知道你二人一心渴望投身軍旅。
此次恩科,你倆也去參加,一定要全力以赴,博個好前程,日後好成為我的得力助手。”
猛如虎和虎大威趕忙“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恭敬說道:“卑職多謝大人栽培,這份恩情,卑職永生難忘!”
江寧微笑著,親切地將兩人扶起。
最後,江寧又開口道:“田爾耕、許顯純何在?”
兩人趕忙躬身,跪倒在地。江寧一臉嚴肅地說:“你二人輔佐本官,屢立功勞。
如今,本官已上報天子,將你二人提拔為錦衣衛指揮同知。
許顯純前往南京,執掌鎮撫司衙門,望你二人今後再接再厲,一心為公。”
兩人連忙跪倒,說道:“多謝大人提拔栽培之恩,卑職必定以死相報!”
江寧微笑著將他們扶起。
隨後,江寧又高聲道:“李若璉何在?”
李若璉趕忙跪倒在地。
江寧神色莊重,說道:“李若璉,自你加入錦衣衛,屢建奇功。
本官已上奏天子,提拔你為錦衣衛指揮僉事。
望你今後恪盡職守,一心為公。”
李若璉趕忙恭敬回應:“多謝大人提拔栽培,卑職今後必定再接再厲!”
隨後,江寧轉頭向曹文昭詢問道:“曹將軍,如今騰驤四衛的兵馬整頓得怎麽樣了?”
曹文昭趕忙恭敬地回答:“啟稟大人,騰驤四衛經末將與曹提督大力整頓,將老弱士卒盡數裁撤。
如今已補充了一萬二千青壯,又依照大人的練兵之法操練,已初具規模。
不過,若要練成真正的精兵,還需些時日。”
隨後,江寧點頭,說道:“曹將軍,這段時間你辛苦了。
稍後,本官會向天子上奏,為你請功。”
曹文昭趕忙跪倒在地,說道:“多謝大人厚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曹文昭本是帶著侄子曹變蛟來京城,想碰碰運氣參加武舉,博個功名後好在遼東前線繼續效力。
沒想到機緣巧合,遇上了江寧這個大貴人,因此做事越發賣力。
隨後,江寧又簡單叮囑了眾人一番,便回到自己的辦公房內。
將許顯純單獨叫來,開口叮囑道:“老許,這次你前往南京執掌鎮撫司衙門,一定要大力整頓南京鎮府司衙門。
錦衣衛現有的人馬,人手任你調動。
我隻有一個要求,最多給你半年時間,務必把南京鎮撫司衙門整頓完畢。
接下來,我就要看到南京鎮撫司衙門幹出成績來。”
許顯純開口問道:“大人,卑職鬥膽,敢問一句,大人可是在南京有大動作?”
江寧搖了搖頭,神情嚴肅地說道:“老許,實不相瞞,不光是南京,接下來乃至南直隸,整個南方數省都有大動作。
所以你肩上的擔子很重,你明白嗎?”
許顯純心中一凜,趕忙恭敬說道:“大人放心,屬下一定不負大人重托!”
江寧接著叮囑道:“如今北方局勢日趨嚴峻,可南方卻是一片歌舞升平。
南京作為陪都,勳貴紮堆,然而他們早就腐朽不堪,別指望他們能為國效力,就連做個本分良民,他們都做不到,違法亂紀的事不知道幹了多少。
接下來一段時間,你暗中搜集南京勳貴,以及南直隸乃至南方數省所有官員的隱秘,整理成冊。
等時機成熟,本官便會展開行動。”
許顯純點頭應下。
江寧又反複叮囑了幾句,許顯純便匆匆離去,準備前往南京上任。
江寧之所以啟用許顯純而非田爾耕,是因為許顯純行事風格更為狠辣。
每次江寧找他倆商量對策,許顯純給出的回應,常常不離殺人立威、斬草除根,手段激烈。
田爾耕提出的對策,最多也就是放把火來立威。
這種做法雖能起到一定威懾作用,但過於求穩。
在江寧看來,麵對南方那些根深蒂固、肆意妄為的勳貴和豪族,如此手段力度不足,難以從根本上震懾住他們,達成預期整治目的。
對付南方那些囂張跋扈的勳貴、豪強大族,非得許顯純這種心狠手辣之人,才能真正鎮住場麵。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