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遼東軍情
字數:9007 加入書籤
各位老鐵,最近流行感冒高發期,大家要多注意,因為我已經中招了,這兩天帶病上崗。感謝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多提意見,多多點評,看到消息我都會一一回複的。
江寧麵帶笑容,開口問道:“魏公公,昨日皇上大婚,怎麽沒瞧見您的身影呀?”
魏忠賢驚愕地說:“江大人,咱家昨日可是一刻都沒閑著,忙前忙後地張羅著呢!
許是江大人事務繁雜,沒留意到咱家吧?”
江寧點點頭,略帶歉意地說:“實在不好意思,本官昨天忙得暈頭轉向,竟沒注意到魏公公。”
二人有說有笑,各自領著一眾小弟入宮,往奉天殿走去。
這時,魏忠賢湊到江寧身邊,壓低聲音說道:“江大人,您可知道,昨日皇上大婚,先是在拜天地的時候,太廟內的太祖神像和靈牌竟同時掉落地上。
後來晚上大宴群臣剛開始,太祖的神像和靈牌又掉了一回。”
聽到這話,江寧頓時大驚失色,心中暗忖:“難道這《大明不妙曲》的影響,竟連已經去世200多年的老朱都波及到了?”
魏忠賢接著小聲嘀咕:“後來咱家已經叮囑過打掃太廟的那些小太監們,讓他們把嘴巴管嚴實了,別到處亂說。”
江寧趕忙說道:“興許是太祖爺看到皇上大婚,一時激動,神像和牌位才不小心掉下來。
不過,此事魏公公安排得妥當,絕不能傳出去。”魏忠賢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這時,魏忠賢臉上露出一抹壞笑,說道:“江大人,給您透個小道消息。
咱家聽說,楊漣和左光鬥二人夜宿青樓,樂不思蜀,最後還因為沒帶銀子,被青樓給扣下了。
想不到這兩位平日裏總把忠君愛國掛在嘴邊的朝廷大臣,竟是這般德行。”
江寧笑著附和點頭:“是啊,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呐。”
兩人一邊說笑著,一邊來到了奉天殿。
隻見身著龍袍的朱由校,臉色略顯慘白,頂著一對濃重的黑眼圈。
緊接著,皇後張嫣也來到殿中,接受百官的朝賀。
江寧見狀,心裏明白,昨天那一套繁瑣的大婚流程,把自家這位如同兄弟般的皇帝陛下也折騰得不輕。
隨後,朱由校帶著皇後張嫣簡單接受了百官朝賀。
之後,張嫣便先行離去,接下來朝堂便進入日常辦公環節。
就在這時,江寧的小弟溫體仁突然站了出來,高聲說道:“啟稟陛下,臣有本奏。”
朱由校點頭示意:“準奏。”
溫體仁一臉嚴肅,朗聲道:“陛下,臣要彈劾都察院左僉都禦史楊漣和右僉都禦史左光鬥。
此二人身為朝廷重臣,竟夜夜流連青樓,最後還因未帶銀兩,寫下欠條,如此行徑,實在是敗壞朝綱,請陛下嚴懲。”
聽到這話,原本還有些昏昏欲睡的朱由校瞬間來了精神。
此時,一旁東林黨的眾人頓時陣腳大亂。
禮部左侍郎孫如遊趕忙跪倒在地,急切說道:“啟稟陛下,溫大人這是在誣陷!
左大人與楊大人一向為官清正,絕不可能做出此等有辱朝廷顏麵之事。”
溫體仁冷哼一聲,駁斥道:“楊大人和左大人從青樓出來的時候,可是有不少人親眼目睹,孫大人莫非是不信?
需不需要本官把證人喚來?”
孫如遊頓時被憋得臉色漲得通紅,隻是不住地懇請皇上明察。
他身後,一眾東林黨官員也紛紛跟著跪倒在地。
如今在朝堂之上,東林黨勢力勢微,僅剩下楊漣、左光鬥二人挑大梁,他們二人絕不能再倒台了。
朱由校心裏很清楚,這背後八成是江寧在搞鬼。
至於魏忠賢,他還沒那個心思和頭腦策劃這些。
沉思片刻之後,朱由校神色冷峻,沉聲說道:“楊漣、左光鬥二人,身為朝廷重臣,卻無視朝廷法度,流連青樓,還寫下欠條,實在是有失體統。
念及此次是初犯,罰俸一年,下不為例!”
眼見朱由校對此事隻是做做樣子、從輕發落,眾人也不再追究。
就在這時,內閣首輔孫承宗站出來,恭敬奏道:“啟稟陛下,如今恩科即將來臨,還請陛下欽點此次恩科主考官。”
朱由校思索片刻後,開口道:“此次恩科文考,便由孫師傅你擔任主考官,工部尚書徐光啟、吏部尚書楊鶴為副主考。”
隨後,朱由校又接著說道:“至於恩科武考,由錦衣衛指揮使江寧擔任主考官。”
說到這兒,他語氣一頓,隨即冷哼一聲。
站在大殿之上的英國公張維賢和定國公徐希二人聽聞,頓時臉色變得慘白如紙。
他們心裏清楚,這是他們之前撂挑子,皇帝對他們有所記恨了。
緊接著,朱由校開口宣布:“至於副主考官,就由內閣次輔袁可立、兵部左侍郎李邦華擔任。”
隨後,眾人恭敬領命,朝會至此結束。
江寧打著哈欠,慢悠悠地朝著宮外走去。沒想到剛走沒幾步,就被內閣的袁可立叫住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江寧趕忙上前打招呼:“下官見過袁閣老。”
袁可立輕撫著胡須,笑著說道:“江大人不必如此多禮。
既然皇上任命我為本次恩科武舉的副主考官,我便想著與江大人商量商量相關事宜。”
這時,江寧左顧右盼,疑惑道:“不是還有兵部左侍郎李邦華大人嗎?
怎麽沒見他人呢?”
袁可立笑著解釋道:“這位兵部左侍郎李邦華如今還未正式到任,之前賦閑在家。
前些日子,我和孫閣老聯名舉薦他擔任此職,想來這一兩日就該進京了。”
江寧聽後,隨即點了點頭。
對於李邦華這個人,他還是了解的。在曆史上,李邦華很有才幹,曾奉旨整頓京營。
隻可惜權貴從中作梗,再加上崇禎皇帝猶豫不決,頂不住壓力,最終把李邦華撤職。
從那以後,朝廷官員見一心幹實事的李邦華落得如此下場,便更加沒人願意用心做事,都開始混吃等死。
江寧困意如潮水般湧來,實在支撐不住,趕忙對著袁可立拱了拱手,滿臉歉意地說道:“袁閣老,下官最近著實忙得不可開交,困得兩眼都快睜不開了。
要不這樣,等李邦華大人到任之後,咱們再一起商議此事,您看如何?”
袁可立眼見江寧頂著重重的黑眼圈,一副疲憊不堪的模樣,笑著說道:“如此也好,江大人這些日子為皇上大婚四處奔波,確實辛苦了,快些回去休息吧。”
江寧又拱了拱手表示感謝,而後拖著沉重的步伐來到午門之外,爬上馬車便倒頭大睡。
許顯純和田爾耕駕著馬車,將江寧拉回鎮撫司衙門,又把他抬到辦公房內。
這一覺,江寧足足睡了一天一夜。
第二天,日上三竿,江寧才剛剛起床。
就在這時,田爾耕火急火燎地跑來報告,說遼東錦衣衛千戶宇文風送來了密報。
江寧一聽說這是遼東送來的密報,著急忙慌地開口吩咐:“快念!”
田爾耕立馬開始念:“努爾哈赤正在整軍備戰,籌備攻打遼陽和沈陽。”
剛聽到這兒,江寧心裏“咯噔”一下,震驚不已,趕忙追問道:“具體情況摸查得怎麽樣了?”
田爾耕趕緊回答:“大人,宇文千戶的密報裏,他還在繼續打探。
不過他已經把消息同時傳給遼東經略熊廷弼和新任遼東巡撫洪承疇了。”
江寧聽了,點了點頭,腦海裏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曆史上的慘狀:遼陽、沈陽接連淪陷,巡撫王化貞走投無路,最終自焚殉國。
遼東經略熊廷弼也被關進大牢治罪,傳首九邊。
江寧沉思了一會兒,說道:“馬上以我的名義發兩份公文,分別給熊廷弼和洪承疇。
叮囑他們務必嚴陣以待、堅守城池,同時要警惕遼陽和沈陽城裏的叛徒、漢奸,還有那些暗中搗亂的人。
讓他們在收攏流民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盤查,絕不能讓敵方奸細混進來。
再給宇文千戶發一份公文,讓他潛伏在暗處,開始清理敵方的眼線和內應。
要是碰到有人膽敢叛國投敵、勾結敵軍,他可以直接處決,不必事先請示。”
江寧想了想,還是覺得不踏實,又補充道:“立刻從錦衣衛裏挑選500個得力人手,全都秘密派到遼東,聽候宇文風的調遣。”
田爾耕見江寧如此重視,也明白事情非同小可,趕緊匆忙下去安排了。
最後,江寧跨上馬,帶著猛如虎和虎大威,火急火燎地趕到午門之外,遞上腰牌後,一路快馬加鞭,徑直衝向冬暖閣。
守在門口的方正化被這陣仗嚇了一跳,他還是頭一回見江寧這般慌張的樣子,趕忙迎上去問:“江大人,出什麽大事了?”
江寧跑得氣喘籲籲,一邊擺手,一邊指著大殿。
方正化也顧不上那麽多規矩了,急忙帶著江寧往裏走。
進到殿內,隻見朱由校正坐在龍椅上批閱奏章。
朱由校見江寧這般狼狽的樣子,不禁笑了起來,打趣道:“江兄啊,你這是被鬼追著跑了,還是欠人家錢沒還讓人給攆成這樣了?”
江寧還在大口喘著粗氣,緊接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陛下,遼東的努爾哈赤已經開始整軍備馬,準備攻打遼陽和沈陽了。
前幾日,臣已經呈上奏折,不知陛下是否過目?”
朱由校點了點頭,應道:“朕看到了,已經讓內閣的孫師傅去安排相關事宜了。”
聽到這話,江寧頓時鬆了一口氣。
孫承宗的軍事才能那是有目共睹的,這點江寧心裏很是清楚,也比較放心。
就在這時,朱由校話題一轉,突然說道:“江兄啊,朕大婚的時候,你給朕安排的那首曲子叫什麽名字?
為何朕一聽那曲子,就莫名有種想哭的衝動,還想起了朕那登基不到一個月就駕崩的父皇,還有朕那可憐的母妃 。”
江寧頓時一陣尷尬,說道:“臣奉旨為陛下所作的那首曲子,名為《大明其妙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要是不喜歡,往後臣不再作此類曲子便是。”
朱由校趕忙搖了搖頭,說道:“曲子很好聽,朕著實喜歡,隻是不知為何,一聽這曲子,就忍不住想哭。”
江寧心中暗自思忖:這《大明不妙曲》對老朱家的人影響還真是大啊。
江寧趕忙岔開話題:“陛下,那臣這就去找孫閣老。”
朱由校突然開口:“江兄,你先等等。”
江寧滿臉疑惑,問道:“陛下,還有什麽事?”
隻見朱由校擺了擺手,讓方正化立刻退出大殿,守在門外。
隨後,一臉認真地說道:“之前派英國公張維賢和定國公徐允禎擔任武舉副考官。
可他倆先是推脫,後來又上折子,拿身體不適當借口,這明顯是不把朕放在眼裏。
朕打算趁著這個機會,把京營兵權收回來,你可有什麽辦法?”
聽到這話,江寧心裏“咯噔”一下,心說該來的還是來了。
隨後趕忙說道:“陛下,京營被勳貴把持上百年了,從上到下都爛透了。
您要是想整頓京營,臣倒是有幾個合適人選,不過這可得花不少銀子。
如今京營裏,老弱病殘占了一大半,剩下的都成了勳貴的私人財產。
依臣看,不如把他們全裁了,重新招募新兵。”
朱由校聽到這兒,驚得一下子站了起來,趕忙說道:“江兄,你當真要玩的這麽大?”
江寧一臉嚴肅,認真地點點頭,說道:“陛下,若想真正拿回兵權,恐怕隻能如此。
不過,這麽做確實風險不小。
臣還有另一個辦法,就是拉攏部分勳貴。
像英國公、定國公他們,本心還是忠於大明的,或許隻是對陛下存在一些誤會,所以他們還是能夠為陛下所用的。”
朱由校聽後,皺著眉頭說:“英國公張維賢,當初在移宮案的時候,出力頗多。
若不是他全力支持,朕也不會這麽順利登上皇位。
可沒想到朕登基之後,想要重用他,他卻總是推三阻四。
還有定國公徐允禎,行事更是謹小慎微。”
隨後,江寧笑著說道:“陛下,就把這件事交給臣吧!
剛好恩科武舉即將舉行,臣幹脆把武舉和整頓京營這兩件事一並處理了。不過,還請陛下大力支持臣才是。”
朱由校點了點頭,伸手從懷中掏出一塊金牌,說道:“江兄啊,朕自然是信得過你的。
這塊金牌你拿著,見此金牌,如同朕親臨。
要是誰膽敢不給你麵子,那就是不給朕麵子,你直接處置他便是。”
江寧趕忙小心翼翼地接過金牌。
隨後,朱由校想起江寧平日裏跳脫的性子,不禁又多了幾分小心,叮囑道:“江兄啊,這金牌可不能隨意亂用,一定要用在正事上。”
江寧聽了,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佯裝不滿道:“合著在陛下眼中,臣就是個不靠譜的人呀!”
朱由校見狀,笑著安撫:“怎麽會呢?
朕這不是擔心你行事太急,把握不好分寸嘛。”
江寧故意把金牌遞了回去,說道:“那要不陛下親自來處理這些事兒?”
朱由校趕忙擺了擺手,說道:“還是你在前邊打頭陣,朕在背後給你撐腰,這樣就挺好。”
說完,便趕忙打發江寧去辦事了。
隨後,江寧起身告辭,走出大殿。來到方正化麵前,方正化趕忙行禮。
江寧笑著說道:“方公公,咱們都是自己人,不必這麽多禮。
我想問一下,皇上身邊最近有沒有可疑的人?”
方正化搖了搖頭,回答道:“自從魏公公和咱家把宮裏仔細清理了好幾遍之後,如今在皇上身邊伺候的,個個身世清白,沒有問題。”
江寧還是有些不放心,說道:“方公公,不是本官想太多,皇上身負大明江山社稷,他身邊的人以及他自身的安全,那可是重中之重啊。”
方正化一臉嚴肅地點點頭,說道:“江大人放心,咱家回去就找魏公公,再把宮裏清查幾遍。”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