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籠絡勳貴

字數:8955   加入書籤

A+A-


    今日雙更,感謝支持讀者大大。
    老魏急著回去給江寧和自己手下的那幫小弟發請帖,就匆匆離開了。
    江寧望著魏忠賢離去的背影,忍不住感歎:“這老魏,一天到晚精力比我還旺盛,簡直是吃不飽,幹不乏,怎麽都不累。
    哪像個六十歲的人啊,就算是十六歲的小夥子,精氣神兒也比不上他。”
    正說著呢,田爾耕急匆匆跑過來稟報,說門外有人求見江寧。
    江寧一下就納悶了,不過也沒多琢磨,就吩咐田爾耕把人請進來。
    沒一會兒,三個身材高大、身著鎧甲的武將就被領了進來。
    這三人年紀五十歲上下。
    其中一個,麵容粗獷,壯得跟熊似的;另一個長著國字臉,身材魁梧;還有一個,看著毫不起眼,要是沒穿著這身盔甲,活脫脫就像個下地幹活的農夫。
    江寧還沒來得及張嘴說話,那三個武將“撲通”一下就跪倒在地,齊聲說道:“末將滿桂、何可綱、趙率教,拜見江大人!”
    聽到來人自報家門,江寧猛地想起來,前些日子內閣首輔孫承宗說要把這三人調回來,幫自己整頓軍務。
    沒想到他們來得這麽快。
    江寧趕忙快步上前,將三人扶起,臉上掛著笑意說道:“三位將軍遠道而來,一路奔波,實在辛苦了!”
    而後又趕忙吩咐人上茶。
    滿桂是個蒙古漢子,生性豪爽,說話從不拐彎抹角。
    他站起身,大大咧咧地拱了拱手,直截了當地問道:“前些日子,孫首輔讓兵部下了調令,把末將三人調回京師,說是讓找江大人。
    不知江大人叫末將來,到底有啥要緊事兒?”
    這時,江寧笑著說道:“滿將軍性格直爽,本官很是喜歡。
    那本官也就開門見山了,本官負責此次恩科武舉,想必這件事情,三位將軍都有所耳聞。”
    滿桂三人紛紛點頭。
    江寧接著說道:“恩科武舉結束之後,本官要著手整頓京營軍務。
    實不相瞞,本官在軍事方麵所知有限,所以將三位將軍調回,協助本官一同完成此事。
    畢竟本官平日公務繁忙,往後還得多多勞煩三位將軍了。”
    聽到是讓自己三人回來協助整頓京營軍務。
    滿桂略帶不滿地拱了拱手,說道:“江大人,不是末將不願協助大人整頓軍務,隻是眼下遼東那邊局勢嚴峻,末將一心想著回去痛殺建奴呢!”
    江寧聞言,笑著安撫道:“滿將軍,稍安勿躁。等咱們把軍務整頓好了,有的是機會回遼東殺建奴。”
    滿桂聽了,點了點頭,便沒再多說。
    這時,何可綱上前一步,拱手問道:“江大人,不知您打算讓末將們如何整頓軍務,可有個初步章程?”
    江寧笑著回應:“這件事啊,等恩科武舉結束之後,本官自會詳細告知你們,現在還不是說的時候。”
    何可綱聽後,便也不再多問。
    這時,坐在一旁的趙率教一言不發,可一雙眼睛滴溜溜直轉。
    江寧瞧在眼裏,暗自感慨,眼前這三人,果真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將。
    滿桂作戰勇猛,每次打仗都一馬當先,衝鋒在前,悍不畏死。
    何可綱更是一身鐵骨,鬆錦大戰之後,祖大壽都投降了,可何可綱依舊頑強抵抗,寧死不屈,最終被祖大壽下令殺害。
    再看旁邊這位,外表看著像個老農的趙率教,更是個厲害角色。
    他雖然貌不驚人,卻是三人裏最猛的。
    薩爾滸之戰明軍慘敗後,賦閑在家的趙率教帶著幾十名家丁奔赴遼東,找到巡撫王化貞,表明自己想去屯田。
    王化貞一聽,差點樂出聲,當時遼東所有將領都想著往後撤,可趙率教卻偏要往前衝。
    王化貞說自己手上沒人,趙率教大手一揮,稱自己有人,把那幾十名家丁亮了出來。
    王化貞當場差點驚掉下巴,隨後表示,想幹就去試試吧。
    趙率教也是個果敢之人,二話不說,帶著這幾十名家丁,收攏殘兵敗將與流民,還真做出了一番成績,就連後金的努爾哈赤,都在他手上栽過好幾次跟頭 。
    要是江寧沒記錯,在曆史上,趙率教曾駐守錦州。
    當時努爾哈赤重兵圍困錦州,卻怎麽也攻不下來,最後隻好拋出招降的橄欖枝。
    趙率教也不客氣,要錢要糧,努爾哈赤全都答應,送來的東西他照單全收,卻對獻城投降之事隻字不提。
    努爾哈赤前前後後送了三次東西,都被趙率教坦然接納。
    然後,就沒然後了。
    努爾哈赤發覺自己被騙,差點沒被氣得背過氣去。
    皇太極繼承汗位後,又率軍前來圍攻趙率教。
    趙率教還是那副做派,堅決死守錦州。
    皇太極也學起他老子努爾哈赤那一套,送錢送糧,還許下高官厚祿,試圖勸降。
    趙率教依舊是要錢要糧,皇太極也都給了,趙率教收下所有好處,絕口不提投降半個字,一度把皇太極幹到懷疑人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隨後,江寧又與他們幾人聊了一陣,仔細詢問了遼東的戰況。
    從三人的講述中得知,雖然明軍在遼東局勢中處於劣勢,但情形也還沒到糟糕透頂的地步。
    了解情況後,江寧讓人帶著三位將軍下去好好休息,還溫言安撫了一番。
    之後,他又派人去請曹文詔過來。
    畢竟曹文詔也來自遼東,和滿桂、何可綱、趙率教三人是老相識,江寧便讓曹文詔負責接待他們。
    此時,江寧坐在書房內陷入沉思。如今武舉科考迫在眉睫,武舉結束後緊接著就是整頓軍務。
    他如今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可還有個棘手問題亟待解決——京城中的勳貴勢力。
    自大明遷都北京後,這些勳貴便在此落地生根,曆經兩百多年,京城上下早已被他們滲透得千瘡百孔。
    眼下,他又不能將這群勳貴一網打盡,必須得想出個妥善的解決辦法。
    思索片刻,江寧打定主意,先從英國公府和定國公府下手。
    想到這兒,江寧立刻叫來李若璉,帶著十幾名錦衣衛,翻身上馬,直奔英國公府而去。
    此刻,英國公府內,英國公張維賢正對著一位年輕人疾言厲色地訓斥著。
    聽到管家前來稟報,說是錦衣衛指揮使江寧求見,張維賢不禁微微一怔。
    他身為勳貴中的領頭人物,平日裏與這位頗受天子寵信的錦衣衛指揮使,著實沒什麽往來。
    這時,跪在一旁的張世澤趕忙開口道:“爺爺,這錦衣衛指揮使江寧突然到訪,恐怕來者不善啊!”
    張維賢聽後,臉色一沉,冷冷喝道:“這兒沒你操心的份兒!”隨後,便吩咐下人將江寧請進府來。
    沒一會兒,江寧身著大紅蟒袍踏入英國公府,徑直來到會客大廳,一眼便瞧見坐在上座的張維賢。
    江寧拱手行禮,說道:“下官見過英國公。”
    張維賢臉上立刻堆滿和煦的笑容,開口道:“江大人日理萬機,怎麽今兒有空光顧我英國公府呀?”
    話雖客氣,卻絲毫沒有請江寧入座的舉動。
    張維賢心裏清楚,自從天子任命自己和定國公徐希擔任恩科武舉副主考官,二人推辭之後,天子便對自己有了不滿之意。
    所以這段日子,他一直老老實實待在家裏,生怕稍有不慎就招來災禍。
    江寧倒也不在意,大大方方地坐了下來,臉上掛著笑容說道:“下官今日登門,是想提前告知英國公,此次恩科武舉,京師所有勳貴子弟,都必須參加。
    還望英國公能幫忙給各位勳貴通傳一聲。”
    張維賢聽聞,眉頭微微一蹙,不過臉上依舊帶著笑意:“勳貴子弟參加武舉,往年也都有,這般小事,江大人派人知會一聲便是,又何必親自跑一趟呢?”
    江寧笑著回應:“此次可與以往不同。”
    張維賢眉頭皺得更緊,問道:“江大人,此話怎講?”
    江寧看向站在張維賢身旁的年輕人,開口詢問:“不知這位公子是?”
    張維賢笑著介紹:“這是老夫的長孫,張世澤。世澤,還不見過江大人。”
    張世澤趕忙躬身行禮:“見過江大人。”
    江寧微笑著說道:“原來是世孫呐,不必多禮。”
    隨後,江寧接著問道:“不知世孫今年多大了,平日裏在家都忙些什麽呢?”
    張世澤思索片刻,回答道:“我今年十八,平日在家也沒什麽特別的事,無非就是讀書寫字,偶爾練練武藝。
    畢竟我們英國公府是武勳世家,不能丟了這傳統。”
    聽到這兒,江寧點頭表示認可,又開口道:“不知世孫對此次恩科武舉奪魁可有信心?”
    張世澤聽後,神情略顯尷尬,輕輕搖了搖頭。
    這時,張維賢忍不住開口道:“江大人,你還沒回答老夫先前的問題呢。”
    江寧聞言,拱手一禮,正色道:“此次恩科武舉,可不隻是一場簡單的考試,它關乎大明勳貴今後的出路。”
    張維賢一聽,眉頭擰成了個疙瘩,追問道:“江大人,這話從何說起?
    還望您明示。”
    江寧見氣氛營造得差不多了,便不再拐彎抹角,直言道:“此次恩科武舉,勳貴子弟隻要成績優異,都能被安排到軍中曆練,日後領兵為大明四處征戰,或戍守邊疆。”
    張維賢聽聞,眼睛瞪得老大,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自土木堡之變後,大明勳貴勢力急劇衰落。
    雖說京營一直由勳貴掌管,可京營實際狀況大家都明白,就像個任人拿捏的菜園子,隨意折騰,勳貴們早就沒了領兵作戰的機會,隻能在家坐吃等死。
    這時,張維賢趕忙吩咐下人上茶,隨後滿臉激動地問道:“江大人,您說的可當真?”
    江寧微笑著點頭:“自然是真。
    所以本官今日登門,就是想問問英國公,打算派府上哪些子弟參加恩科武舉?”
    張維賢聽了,一把將身旁的張世澤拉到身前,說道:“世澤這孩子,自小就機靈,老夫覺得他準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江寧微笑著點頭:“世孫一表人才,又文武雙全,本官也覺得他很合適。”
    張維賢趕忙拱手作揖:“如此,老夫就多謝江大人美言了。”
    江寧擺了擺手,神情嚴肅起來:“英國公,有些話,本官必須得跟您講清楚。
    您英國公府乃武勳世家,打仗可不是兒戲,其中的凶險,您心裏清楚。
    日後若是領兵四處征戰,亦或是駐守邊疆……”說到這兒,江寧頓了頓。
    張維賢立刻心領神會,趕忙表態:“江大人放心,老夫自然明白,戰場之上刀劍無眼,生死存亡全看個人本事。”
    這時,江寧起身告辭。張維賢激動得滿臉通紅,笑容滿麵地將江寧送到門口。
    江寧說道:“本官還要去定國公府一趟,改日再來拜訪。”
    張維賢頓時心中明白。江寧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張維賢返回府中,張世澤開口問道:“爺爺,那位江大人剛剛跟您說的我怎麽聽不懂呢?
    孫兒這本事,參加武舉真能上榜嗎?”
    張維賢看著自己的長孫,無奈地歎了口氣,隨後耐心解釋道:“世澤啊,爺爺與這位江大人做了筆交易。
    接下來這幾天,你沒事就多研讀兵法,勤加練習武藝。
    咱英國公府日後能不能重現祖上的榮光,可就全指望你了。”
    張世澤一臉疑惑地問道:“爺爺,難道您真相信孫兒能上榜?”
    張維賢笑著說道:“武舉主考官都親自發話了,就算你本來上不了,現在也能上了。”
    隨後,張維賢又叮囑道:“最近你就老老實實呆在家裏,別去見其他勳貴子弟了。”
    張世澤對此愈發疑惑。
    張維賢一臉嚴肅地說道:“你以為江大人會平白無故跑到咱們英國公府來?
    那是因為江大人在有意拉攏咱們英國公府。
    京城這麽多勳貴,可不是每家都有這種機會。
    不過,定國公徐希那老小子運氣倒是不錯,平日裏為人謹慎低調,看樣子,江大人也想拉他定國公府一把。”
    接下來的幾天,張維賢親自上陣,悉心教導張世澤兵法武藝。
    英國公府即便沒落了,底蘊和傳承還在。
    江寧來到定國公府,這可把定國公徐希嚇了一跳,他以為自己要被問責,全程小心翼翼。
    江寧見狀,笑著安撫道:“定國公不必如此緊張,本官是來給您指條出路的。
    此次恩科武舉,希望定國公能派家中子弟參加,也算是為大明出一份力 。”
    見定國公徐希這般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的性子,江寧幹脆不再繞圈子,直接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還做出一係列承諾。
    這一下,可把徐希高興壞了。他趕忙把自己的兒子徐允禎拉到跟前,激動地表示,哪怕兒子日後戰死在沙場上,那也是無上的榮幸。
    最後,江寧又前往定遠侯府,與定遠侯鄧文明進行了一番交談。
    鄧文明乃是大明開國名將衛國公鄧愈的後裔 。
    江寧向鄧文明說明此次恩科武舉對於勳貴子弟的重要意義,強調這是一個讓勳貴家族重獲榮光、為大明效力的好機會。
    鄧文明一聽武勳竟有了再度出頭的機會,激動得眼眶泛紅,老淚縱橫。
    他當即指天發誓,必定會將定遠侯府的子弟派出去參加恩科武舉。
    還怒聲說道,要是哪個子弟不爭氣,回來定要打斷他的腿。
    哪怕是戰死在沙場之上,那也是定遠侯府的無上榮光!
    隨後,江寧便打道回府。
    此次目的已經達成,他也隻是挑選了幾家還算忠心大明的勳貴,至於其他勳貴,他連問都懶得問。
    畢竟在原本的曆史軌跡裏,李自成攻破京師後,這些勳貴大多先是投降李自成,後又轉投多爾袞。
    江寧可沒心思把這些立場搖擺之人拉到自己這邊。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