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兵圍沈陽
字數:9310 加入書籤
江寧急忙上前把侯方域扶起來,說道:“拜本官為義父這事,以後就別再提了。
你年齡比本官還大幾歲,這要是傳出去,不得讓人笑掉大牙?
今後在軍營裏好好幹,爭取幹出一番成績。”
侯方域聽了,擦了擦眼淚,說道:“義父放心,孩兒今後一定好好努力,不辜負義父的期望。”
江寧一聽,隻感覺血壓“噌”地往上升。
立刻一臉嚴肅地說:“本官都說了,別再提拜義父這事,不然本官現在就把你送回國子監。”
侯方域一聽,嚇得趕忙改口:“大人放心,學生以後再不提了,您可千萬別把學生送回去,國子監的日子,簡直不是人能過的!”
隨後,江寧又好言安慰了侯方域幾句,便吩咐楊嗣昌將一眾學子帶下去妥善安排。
隨後,他轉頭對李邦華苦笑著說道:“你瞧瞧這王紹徽,也實在是太狠了,把這些學子都折磨成啥樣了。
你看侯方域,堂堂官家子弟,都寧願拜我為義父,也不想再回那國子監了。”
李邦華尷尬地笑了笑,說道:“畢竟是魏公公舉薦的人,這行事風格和魏公公有些相似,倒也在情理之中。”
兩人對視一眼,不禁笑了起來。
笑聲在空氣中散開,似乎帶著對這荒誕局麵的無奈與調侃。
此時,在內閣辦公房裏,孫承宗緩緩放下手中的奏章,陷入了長久的沉思。
一旁的袁可立過了半晌,開口問道:“孫閣老,您在思索何事呢?”
這時,薛國觀也抬頭望向孫承宗。
孫承宗歎了口氣,說道:“老夫打算辭去兵部尚書這一差事。”
聽到這話,袁可立不禁有些疑惑,問道:“這是為什麽呢?”
孫承宗回答道:“如今朝中,江大人為了提升武將地位,與文臣之間的爭鬥愈發激烈。
這段時間,李邦華協助江大人整頓京營軍務,雖說成果顯著,但推行起來舉步維艱,局勢不容樂觀。
老夫身為內閣首輔,又兼領兵部尚書一職,江大人礙於情麵,不好意思開口求援。
但老夫也不能對此視而不見,所以老夫打算卸下兵部尚書之職,讓李邦華接任,也算是幫江大人一把。”
聽到這裏,袁可立神色不由變得鄭重起來,說道:“孫閣老深明大義,著實令人佩服。”
薛國觀也跟著行了一禮,表示認同。
孫承宗自嘲地笑了笑,說道:“老夫不過是盡了臣子的本分罷了。
如今國事艱難,老夫雖忝居內閣首輔之位,卻也僅僅隻能勉強維持這複雜的局麵。
咱們捫心自問,若不是江大人入朝為官,不斷為朝廷帶來源源不斷的銀子,隻怕如今的局勢隻會愈發糟糕,雪上加霜啊。”
隨後,孫承宗寫好奏折,交由司禮監呈遞給朱由校。
朱由校看到孫承宗的奏折後大驚失色,趕忙在禦書房召見孫承宗,開口問道:“孫師傅,您為何要辭去兵部尚書一職?
是公務太過繁重,還是有其他原因?”
這時,孫承宗微笑著解釋道:“有勞陛下關心,老臣之所以辭去兵部尚書一職,實則是想幫江大人一把。
江大人整頓京營軍務,表麵上成效顯著,可實際上推行起來困難重重。
如今,朝中文武之間的爭鬥愈發激烈,老臣身為內閣首輔,又是兵部尚書,自當為江大人助力。
還望陛下成全。”
朱由校聽聞,眼眶瞬間濕潤,趕忙起身將孫承宗扶起,動容地說道:“如此一來,便辛苦孫師傅了。”
隨後,他對方正化說道:“方大伴,傳司禮監擬旨,加封孫師傅為太子太傅、光祿大夫。”
孫承宗趕忙跪地領旨,高聲謝恩。隨後,他挺直脊背,再度開口:“陛下,老臣還有一事啟奏。
老臣舉薦兵部左侍郎李邦華接任兵部尚書之位。
李邦華對軍務極為精通,這段時間又與江大人配合得極為默契。
若由他輔佐江大人整頓軍務,想必江大人能少些阻礙,多一份得力臂助。”
朱由校微微頷首,目光中透著思索與考量,片刻後,堅定地說道:“孫師傅所言極是,李邦華確有才幹,朕準了。”
孫承宗心中一鬆,臉上浮現欣慰之色,再次行禮:“陛下聖明,如此,大明軍務有望振興,江山社稷之福啊。”
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這都多虧孫師傅謀劃,往後朝堂之事,還望師傅多多建言。”
孫承宗應下,又與朱由校就朝局諸事商議了一番,才告辭離去。
兩天後,方正化捧著聖旨前來宣讀。李邦華聽完,趕忙跪地領旨謝恩。
可他心裏犯起了嘀咕,怎麽突然就升任兵部尚書了呢?
江寧也滿心疑惑,開口問道:“方公公,孫閣老為啥要辭去兵部尚書這個職務啊?”
方正化壓低聲音說:“江大人,這是陛下特意叮囑我跟您說的。
孫閣老這麽做,是為了讓李大人更好的幫您整頓軍務,希望您和李大人往後能齊心協力,把軍務整頓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江寧一聽,瞬間明白了,原來孫承宗這位老大人在背後默默支持自己呢!
他連忙笑著點頭,說道:“方公公,麻煩您回去轉告皇上,我知道了。
我一定和李大人用心整頓軍務,絕對不會辜負陛下和孫閣老的期望。”
說完,方正化便匆匆離開了。
隨後,江寧滿臉笑意,朝著李邦華拱手說道:“李大人,恭喜恭喜啊!”
李邦華聽聞,苦笑著自我調侃道:“江大人,您可別拿老夫打趣了。
一切還得仰仗您牽頭。
如今皇上和孫閣老都表明了態度,往後啊,老夫定當毫無保留地全力支持您!”
接下來幾天,江寧雷厲風行地展開行動。
他首先著手在天津和山東登萊組建水師。
從鄱陽湖水師抽調兵力,充實到這兩地。
山東登萊的地理位置極為關鍵。
在曆史上,袁可立巡撫登萊時,就在此地訓練水師,為毛文龍提供源源不斷的錢糧支援,讓毛文龍得以在皮島有效牽製後金,使其不敢全力進犯遼東。
江寧對天津水師的訓練同樣極為重視。
天津緊鄰運河,靠近大海,往來商船川流不息,其中有不少私自下海經商、從事走私活動的不法官商。
一旦天津水師訓練有成,便能有力打擊這些走私官商,而且還具備遠航的能力 。
對於天津和登萊兩地水師的領兵人選,江寧腦海中第一個閃過的便是俞大猷之子俞谘皋,他如今已被追封為鎮海伯。
在原本的曆史軌跡中,俞谘皋堪稱水戰行家。
彼時,他憑借出色的指揮才能,多次率部與荷蘭人激戰,成功收複澎湖,為沿海地區抵禦外敵立下赫赫戰功。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無常。
在後來與海盜頭子鄭芝龍的較量中,俞谘皋陰溝翻船,身敗名裂。
如今,江寧將俞谘皋調到登萊去訓練水師,心想如此一來,應該能避免曆史上那場致使俞谘皋身敗名裂的悲劇發生。
可緊接著,天津水師的人選問題又讓江寧犯了難。
當下天津總兵是猛將何可剛,然而何可剛在水戰方麵並不擅長,這可把江寧愁壞了。
無奈之下,江寧向李邦華請教天津水師將領的合適人選。
李邦華沉思片刻,推薦道:“如今有位閑賦在家的將領,沈有容,甚是合適。”
江寧聽聞,趕忙查看沈有容的檔案,一看之下,不禁大為驚訝,原來這位老將如今都六十多歲了。
見江寧麵露遲疑,李邦華笑著解釋:“江大人,古人雲‘廉頗老矣,尚食鬥米、肉十斤’。
這沈老將軍在海戰上,那可是一等一的高手。
雖年事已高,但經驗豐富,完全可以讓他去給何可剛傳授水師作戰的訣竅與戰術,保準能讓天津水師快速成長起來。”
江寧猛地一拍腦袋,暗怪自己太糊塗,一門心思隻想著尋覓現成的水師名將,卻忽略了用經驗豐富的老將帶新人這種穩妥辦法。
當下,他立刻讓李邦華擬好公文,任命俞谘皋為登萊水師提督,沈有容為天津水師提督。
俞谘皋此刻正在福建任職,江寧下令他赴任時,務必抽調一批戰船和造船工匠一同前往。
解決了水師將領的問題,可新的難題又擺在眼前——造船工匠實在難尋。
江寧稍作思索,再次提筆簽下公文,打算從南方抽調經驗豐富的水師工匠趕赴登萊和天津。
同時,安排朝廷出麵,在兩地選址建造船塢,準備大規模興建戰船。
如此一來,從將領到工匠,從戰船配備到基礎設施建設,江寧全方位布局,一心要將天津和登萊的水師打造得兵強馬壯,為大明海防增添堅實力量。
李邦華看完公文,倒吸一口涼氣,憂心忡忡地說道:“江大人,訓練水師、興建戰船可都是極度耗費銀子的事兒啊。
眼下朝廷國庫,怕是難以支撐這般巨額開銷。
咱們一邊在京城整頓京營、訓練新兵,另一邊又要在登萊和天津訓練水師、大興造船工程,這錢從哪兒來呀?”
江寧聞言,卻是胸有成竹,臉上掛著笑意,不緊不慢地說道:“李大人,您大可放心。
戶部如今庫存尚有兩千多萬兩白銀,況且,商稅改革推行後,整個北直隸每個月至少能收繳上來幾十萬兩白銀。
咱們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推進,資金方麵還是有保障的。”
隨後,李邦華也鄭重地提起筆,在公文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這份關乎大明水師建設的重要公文,將由兵部直接呈交內閣。
李邦華深知,這一舉措意義重大。
他將簽好的公文仔細整理妥當,交給兵部的屬官,叮囑道:“務必以最快速度,將這份公文呈至內閣,不得有絲毫延誤。”
屬官雙手接過,躬身領命,匆匆離去。
李邦華隨即笑著說道:“江大人,如今在登萊和天津兩處訓練水師,可是一步妙棋。
登萊水師建成後,能直接運兵到建奴大後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管是牽製建奴,還是從背後突襲,都能大大減輕遼東將士們的壓力。”
江寧聽了,嘴角一揚,嘿嘿一笑,點頭表示讚同。
他心裏暗自思忖,現在那位“海賊王”毛島主還沒登場呢,不過這活兒遲早得交給毛文龍來幹。
畢竟,曆史上毛文龍在這方麵幹得相當出色,把皇太極折騰得夠嗆,甚至到了懷疑人生的地步。
皇太極每次前腳剛率軍出征,毛文龍後腳就跑去他們後方殺人放火,攪得一片大亂。
以至於皇太極每次出征,都不得不留下三分之一的兵力守著老家,就怕一個不留神,老巢被毛文龍給端了。
就在幾天之後,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火急火燎地找到江寧。
他剛一露麵,便急得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地說道:“大人,大事不好啦!
建奴起兵攻打沈陽了!
這是宇文千戶剛剛加急傳回來的消息。”
江寧聞言,神色一緊,趕忙接過密函查看。
隻見密函上標注的日期竟是五天之前,信中寫道,老奴努爾哈赤親率大軍,氣勢洶洶地進犯集奉堡、虎皮驛等軍事堡壘,兵圍沈陽城。
江寧看完,心中大驚。
他清楚地記得,在曆史上,正是這場戰事之後,遼陽、沈陽相繼淪陷,明軍徹底丟失了山海關以外的大片土地。
江寧不敢耽擱,急忙拿著密函,拽上李邦華就往皇宮趕,要麵見朱由校。
朱由校得知消息後,大驚失色,立刻召集內閣六部官員到禦書房商議對策。
孫承宗雖已卸任兵部尚書,但依舊率先開口:“陛下無需憂慮。
如今,遼東有諸多雄才將領,經略熊廷弼與巡撫洪承疇都以穩健防守為策略,總兵陳策又鎮守山海關,想來局勢不會失控。”
這時,江寧趕忙問道:“那如今沈陽城由誰駐守?”
李邦華趕忙回應:“是總兵賀世賢鎮守。”
江寧一聽,隻感覺腦袋“嗡”的一聲,仿佛要炸開了,整個人差點昏厥過去。
他清楚記得,曆史上賀世賢中了敵軍的誘敵之計,被引出城外,最終戰敗身亡,緊接著沈陽便淪陷了。
自己之前做了那麽多準備,難道曆史還是要重蹈覆轍?
眼見江寧如此失態,李邦華趕忙一個箭步上前,穩穩地將江寧扶住。
他看著江寧滿臉的焦急與擔憂,趕忙輕聲安慰道:“江大人,您先別著急。
錦衣衛的情報向來比朝廷的軍報要快些,所以咱們才先知曉了這消息。
但依我看,不出一兩天,遼東那邊正式的軍報就會送到。
說不定局勢還沒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不至於失控的。
您先穩住心神,咱們一起想辦法應對。”
因最近這段日子江寧一門心思撲在京營軍務整頓上,對遼東局勢沒太關注,原以為之前部署得宜不會出問題,可此刻心裏也打起鼓來。
他趕忙追問:“如今沈陽城除了賀世賢,還有誰在鎮守?”
李邦華回應道:“總兵陳策鎮守山海關,經略熊廷弼鎮守遼陽。
巡撫洪承疇前不久去巡視沈陽,估計這會兒還在沈陽城中。”
江寧聽聞,趕忙說道:“要是老九在城裏,那就太好了。”
他心裏明白,以老九的心機謀略,肯定不會中誘敵之計。
但他又隱隱擔憂,萬一老九巡視完沈陽,直接去了別處,那可就麻煩大了。
這時,孫承宗也出聲安慰道:“江大人,不必如此憂心忡忡。
賀世賢這個人,老夫還是比較了解的,他作戰英勇無畏,對我大明更是忠心耿耿。如今沈陽城有重兵把守,想來不會出什麽大問題。”
江寧一臉凝重地說道:“孫閣老,我恰恰就是擔心賀世賢太過勇猛。
就怕他會中了建奴的奸計。
現在咱們還不確定洪老九是不是在沈陽城裏。
要是洪老九以巡撫之職坐鎮沈陽,賀世賢自然不會輕易率兵出城。
可要是洪老九不在,以賀世賢打起仗來不顧一切的性子,萬一不慎中了建奴誘敵深入的計謀,那沈陽城可就危險了啊!”
孫承宗聽江寧這麽一說,頓時也一陣後怕,額頭上冷汗直冒。
此時,朱由校的臉色也變得有些蒼白,局勢的嚴峻讓他深感不安。
【兄弟們五連更爽不爽?o ? o?)】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