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太原風雲再起
字數:8910 加入書籤
【各位老鐵,今日加更一章,祝大家三八婦女節快樂??】
看著王公公漸行漸遠的背影,楊漣和左光鬥二人心裏皆是“咯噔”一下。
頓時明白,那些卷入走私大案的東林黨官員,這回是無論如何也保不住了。
鄒元標的態度,已然表露得再清楚不過。
就在這時,鄒元標開口問道:“大洪、共之,你們二人來我府上所為何事?
莫不是也同王公公一樣,是為那些卷入走私大案的東林門人求情的?”
楊漣、左光鬥二人在朝堂之上,素以“鐵骨頭、硬漢子”之名著稱。
他們平日裏剛正不阿,除了和江寧唱對台戲之外,在無任何不良行為。
就連江寧也始終無法從二人身上找出破綻與把柄。
楊漣、左光鬥二人趕忙說道:“鄒先生,弟子二人此番前來,並非為那些涉案官員求情。
當年先生教誨我們,要忠於國事,不可謀取私利,弟子二人至今銘記於心,不敢忘懷。”
鄒元彪聞言,臉色頓時緩和了幾分。楊漣趕忙搶先說道:“鄒先生,如今山西那邊已然亂成一團,這股禍亂緊接著便要蔓延到京城。
弟子憂心江寧和魏忠賢這兩個禍害,會借此時機把事情鬧得更大,致使更多無辜之人受到牽連,故而特來聆聽先生高見。”
鄒元標聽完,眉頭微微皺起,語氣平淡地說道:“老夫今日便跟你們說句掏心窩子的話。
山西那邊的事,老夫壓根就沒往心裏去。
至於京城這些卷入案子的東林官員,即便老夫有能力搭救,也不會出手。”
聽聞此言,楊漣和左光鬥二人頓時心中一凜。
隨後楊漣開口問道:“鄒先生,您這話是什麽意思?”
鄒元標最後淡淡開口說道:“對於山西之事,老夫隻有一個態度,便是任其亂下去。
老夫離開朝堂已幾十載,東林門人進入朝堂也有幾十載,可為何大明朝堂卻毫無起色、不見絲毫變化?
這個問題,你們二人可有想過?
如今東林門人素質參差不齊,許多人早已利欲熏心。
老夫索性就把這當作東林身上爛掉的一塊肉,借著這次山西的案子,將這個膿瘡擠掉。”
鄒元標緊接著又開口說道:“你們二人也別太記恨江寧和魏忠賢,他們這次實則是在幫東林解決大麻煩。”
聽到鄒元標這話,楊漣和左光鬥二人眼睛瞪得老大,滿臉都是不甘與疑惑。
隨後,楊漣開口說道:“鄒先生,江寧和魏忠賢這兩個禍亂朝堂的家夥,在朝中興風作浪。
所到之處,一片混亂,這如何能行?
倘若任由他們這般發展下去,隻怕用不了多久,大明的江山都得毀在他們手裏。”
一旁的左光鬥也跟著點頭,表示深以為然。
見兩人這般態度,鄒元標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你二人在老夫門下聽講解惑多年,本是老夫為數不多的得意門生,可不成想,如今竟如此迂腐。
聖人的書是拿來給人看的,拿來辦事一無是處。
你二人學富五車、才高八鬥,老夫今日跟你們說這些,權當是給你們上最後一課。
盡管你們可能一時難以接受,但老夫還是得說下去。
大洪,你從地方縣令做起,對政務極為精通,本就該繼續留在地方任職。
且不說做到封疆大吏,哪怕隻擔任一府知府,也遠比你在朝堂之上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至少你做知府,還能實實在在地造福一方百姓。
可你卻在朝堂四處彈劾他人,給自己樹敵無數,對此卻毫無察覺,還自以為這是剛正不阿,實則不過是黨同伐異罷了。”
楊漣聽完,剛想張嘴反駁幾句,卻一時語塞,不知從何說起。
這時,鄒元標又緊接著說道:“共之,你本就擅長水利,理應去工部施展才能。
如今北方連年遭受災害,百姓苦不堪言,以你的專長,必能為無數百姓謀福祉。
可你卻待在督察院,肆意彈劾參奏官員。
表麵上看似剛正不阿,實際上卻在排除異己,已然有了結黨營私的嫌疑。
當年老夫讓你們多讀《左傳》,你們不不以為然。
你們入朝為官時,老夫寫信勸你們多讀王陽明的書,你二人卻嗤之以鼻。
還在給老夫的回信中說什麽‘半部論語治天下’,實在是荒謬至極。
現在老夫問你們,孔子所說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究竟是什麽意思?
孔子是在告誡世人,做事不問可不可能,但問應不應該。
那些東林官員參與通敵賣國、走私軍械糧草的大案,致使無數百姓和邊疆將士喪命。
如此傷天害理之事,你們難道真的一點都不知曉嗎?
二人既沒有出言阻止,也未曾上奏彈劾,你們平日裏口口聲聲的一身正氣,究竟跑到哪裏去了?”
聽著鄒元標的這番話,楊漣和左光鬥二人頓時麵紅耳赤,內心雖有萬般不甘,卻實在無言以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見狀,鄒元標無奈地長歎一聲,說道:“你們回去吧,往後什麽都別管了。
接下來的事情,不是你們能夠參與的。
江寧和魏忠賢,也絕非你們二人可以對付得了的。
他們二人背後,站著的可是皇上。
你們在朝堂之上之所以還能與江寧針鋒相對,不過是因為你二人品行端正,沒有把柄落在江寧手裏。
江寧不屑栽贓陷害,皇上也不願不教而誅。
可一旦真到了生死相搏的時候,不用皇上開口,江寧隨便使些手段,你們二人輕則罷官流放,重則性命不保。
就說這次山西的事,江寧和魏忠賢鬧得如此天翻地覆,那是因為他們得到了皇上的默許和認可。
皇上要用的人,你們根本扳不倒;皇上不想用的人,你們也保不住。
回去吧。”
楊漣、左光鬥二人起身告辭,而後緩緩離去。
望著他們漸行漸遠的背影,鄒元標不禁歎息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語罷,他隨即苦笑著搖了搖頭,“原來我們都錯了,而且錯得太過離譜,看來張居正才是對的。”
…………
此時,在山西境內,江寧率領一眾手下,浩浩蕩蕩地朝著太原城進發。
剛剛抵達城門口,李若璉便帶領一隊錦衣衛前來迎接江寧。
江寧看到李若璉,笑著問道:“老李,袁閣老呢?”
李若璉趕忙回道:“袁閣老此刻正在巡撫衙門。”
江寧聽聞後點了點頭,隨後便與魏忠賢一同前往巡撫衙門。
此刻,在巡撫衙門內,袁可立正神情嚴肅、端端正正地坐著。
他對麵坐著一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初的刑部尚書喬允升,如今的山西右布政使。
此時的喬允升麵色極為難看,神情中滿是憂慮與不安。
片刻之後,喬允升率先打破沉默,開口說道:“如今山西這局麵,算是徹底鬧得翻天覆地了,也不知道朝廷這回打算如何發落我。”
袁可立聞言,神色平靜,緩緩說道:“吉甫喬允升的字),你我相識相交多年,今日我便跟你說些掏心窩子的話。
你為官清正廉潔,向來剛正不阿,之前之所以被皇上逐出京城,貶至山西,不過是因為你與東林黨人過往甚密。
此次山西發生的這些事,你並未牽涉其中。
我剛到太原時,便想著找你,卻不想你一直躲著不見我。
你來山西已有半年多,山西官場這些事兒,你比我清楚得多。”
喬允升聽聞,不禁歎息一聲,滿臉無奈地說道:“他們的膽子實在是太大了,竟敢通敵賣國,向建奴和蒙古各部走私糧草軍械。
雖說我沒有參與這些事,但知曉此事後卻沒有上報朝廷,知情不報,這便是我的罪過啊。”
袁可立聽完,同樣歎息一聲,說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我來到太原之後,隻是將一眾官員全都扣押在巡撫衙門,並沒有對任何人展開清查,其實就是在等你,想給你爭取一線生機。
你現在把太原這邊牽涉此案的人員名單交給我,也算是將功贖罪,這樣一來,等回到京城,在皇上那邊我也能有個好的交代。”
喬允升聽完,臉色瞬間變得煞白,猶豫片刻後,緩緩點了點頭。
袁可立趕忙拿來紙筆,喬允升便開始書寫涉案人員名單。
然而,當袁可立看到名單上第一個名字時,頓時驚愕得瞪大了雙眼,滿臉都是不敢置信的神情,失聲道:“韓爌?
他怎麽也卷入這件案子裏了?
他可是曾經的內閣閣臣啊!”
喬允升一邊書寫,一邊苦笑著說道:“袁閣老,我知道您定然十分震驚,可下官所寫的,每一個都掌握著確鑿證據。
韓爌參與這樁案子可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萬曆年間便已開始,隻是那時的規模遠沒有如今這般龐大。”
袁可立聽完,久久沉默不語,心中湧起一陣悲涼。
曾經的大明內閣閣臣,身處整個大明權力的最核心位置,竟也卷入通敵賣國這般十惡不赦的大案之中,叫他怎能不感到徹骨的心寒?
喬允升一邊書寫涉案名單,一邊自嘲地說道:“袁閣老,韓爌的嶽丈您知道吧?”
袁可立再度被震驚到,聲音都不禁有些顫抖:“可是張居正之後的內閣首輔張四維?”
喬允升點了點頭,接著說道:“這件案子最早便是張四維家族帶頭的。
後來韓爌與張四維的女兒成親,便也被卷了進去。
如此算來,這背後的勾當已暗自布置了許多年,如今終於是徹底被捅出來了。”
看著袁可立滿臉悲憤的神情,喬允升苦笑著說道:“這便是為何閣老您來太原之後,下官一直沒能下定決心來見您。
實在是這案子牽扯的人太多了,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袁可立久久沉默不語,喬允升則埋頭奮筆疾書,詳盡地書寫著犯案官員的名單與罪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過了許久,喬允升將寫好的名單遞了過去,神情苦澀地說道:“閣老,下官已將涉案官員名單及相關罪證全部書寫完畢。
至於接下來如何處置,還請閣老定奪。”
袁可立看著手中的名單,雙手止不住地微微顫抖。
緊接著,他像是下定了破釜沉舟的決心,語氣決然地說道:“就算要在山西掀起一場血雨腥風,將這裏殺得血流成河,我也要把這些賣國求榮之徒一網打盡!
絕不能再任由他們如此肆意妄為下去了。
哪怕最終要搭上我這條老命,我也在所不惜!”
聽聞此言,喬允升滿臉皆是震撼之色。
袁可立的話已然清晰表明,他甘願將此事徹查到底,哪怕為此付出自己的前途乃至性命。
喬允升趕忙恭敬地施了一禮,說道:“閣老好氣魄,下官欽佩之至。
下官願助閣老一臂之力!”
以此表明了自己的堅定態度。
就在這時,一名錦衣衛匆匆來報:“啟稟閣老,江大人和魏公公到了!”
聽到這話,袁可立原本愁容密布的臉上頓時陰霾一掃而空,隨即暢快地哈哈大笑起來:“說曹操,曹操到,江大人、魏公公來得可真是太及時了!”
說罷,他便領著喬允升徑直迎了出去。
來到巡撫衙門口,隻見江寧和魏忠賢二人已在那裏。
袁可立略感好奇,開口問道:“江大人、魏公公,信王殿下和戶部郭大人怎麽沒來?”
江寧笑著回應道:“信王殿下在徹查大同代王府事宜之後,如今坐鎮大同,由黃道周協助。
我和魏公公動身來太原的時候,下令讓鎮守張家口的溫體仁與趙率教率軍,徹底清查八大晉商。
隨後又調黑雲龍率軍前去協助。
這種抄沒銀子的‘美差’,郭老摳哪肯放過?
死纏爛打地跟著一塊去了。”
聽聞此言,袁可立頓時哭笑不得。
他原本還打算等江寧來到太原後,與他一同商議應對之策,不曾想江寧前腳剛出大同城,後腳就已將諸多事宜安排得妥妥當當。
不過這樣倒也省事,接下來他便可一門心思收拾太原這邊涉案的官員了。
就在這時,江寧開口詢問:“袁閣老,不知太原這位晉王殿下態度如何?”
江寧此時最為頭疼的便是太原的當代晉王,畢竟是傳承兩百多年的藩王,江寧也不好貿然直接動手,況且信王朱由檢坐鎮大同並未一同前來。
聽到江寧的問話,袁可立笑著咳嗽了兩聲,而後說道:“江大人放心,晉王殿下忠君愛國,很識大體。
如今他已經率領著李千戶,將晉王府下轄涉案宗人盡數抓捕,全都關押在晉王府中。”
聽到這裏,江寧頓時鬆了口氣,沒想到這位晉王殿下如此知趣,這樣他便不用再為這事兒操心了。
隨後,江寧看著站在袁可立身後的喬允升,開口問道:“袁閣老,不知這位大人是?”
這時,喬允升趕忙上前恭敬地行了個禮,說道:“下官乃山西右布政使喬允升,見過江大人、魏公公。”
江寧聞言不禁一愣,沒想到竟是當初被貶官逐出京城的刑部尚書喬允升。
這時,一旁的魏忠賢頓時陰陽怪氣地笑著說道:“原來是青天大老爺喬大人呀,咱家就說怎麽瞅著眼熟,沒想到山西這地方真是養人呢!
瞧喬大人如今都富態了不少。”
麵對魏忠賢的冷嘲熱諷,喬允升神色未動,毫不理會。
這時,一旁的袁可立趕忙打圓場說道:“江大人、魏公公,喬大人此次可幫了大忙。
老夫剛到太原之時,便下令將一眾官員扣押在巡撫衙門,正是喬大人向老夫檢舉出涉案官員。
如今,老夫就等江大人和魏公公到來,之後便可依照名單抓人了。”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