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廢代王一脈
字數:6464 加入書籤
聽著江寧的話,幾人頓時臉色漲得通紅,顯然是被江寧戳到了痛處。
田生蘭冷哼一聲,說道:“事到如今,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想當初,我等也曾富甲一方,你們無數朝廷官員見了我等,都得客客氣氣以禮相待。
哪怕到了關外蒙古人的地盤,我等也是坐上賓。
不過,我等還有一言相勸,你們真當我們八大家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如今,我們八家雖盡數被你們抓了,但給朝廷九邊運送糧草這事,可是我們八家幹了幾十年的。
就算你們想找別人接手,恐怕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大明要取我們的性命,我們便挖大明的根基,這輩子也算值了!”
言罷,幾人哈哈大笑,神色癲狂至極。
袁可立和江寧兩人聽聞,皆是神情一凜,心裏明白他們所言非虛。
但事已至此,又怎能輕易放過這八個通敵賣國、罪大惡極的奸商?
江寧和袁可立二人對視一眼後,便轉頭離開,不再理會範永鬥等人,多說無益,他們罪無可恕,死定了。
在回去的路上,袁可立臉色格外難看,率先開口道:“江大人,據老夫所知,大明商會背後是您在掌控吧?
聽說皇上在裏邊也有股份。”
聽聞此言,江寧尷尬地咳嗽了兩聲,說道:“袁閣老消息當真靈通,實不相瞞,確實如此。”
袁可立隨後轉過身,一臉正色地望向江寧,說道:“江大人,方才八大奸商提及給九邊運送糧草物資一事,確實不容小覷。
我們必須盡快安排其他人接手,九邊糧草斷不得,九邊局勢也亂不得,否則整個大明北方邊境就會徹底陷入混亂。
所以老夫的意思是,能否讓大明商會盡數接手此事?”
江寧聽了這話,眉頭緊皺起來。
雖說如今在自己的扶持下,大明商會在整個北直隸乃至北方地區已頗具規模,名氣也不小,但給九邊運送糧草這件事,他還真沒考慮過。
畢竟術業有專攻,錢正秋父子本是徽商,出身南方,雖說深諳商賈之道。
但北方給九邊將士運送糧草這檔子事,他們不一定真能勝任。
再者,江寧也不願看到他們一家獨大,以免最後失控,重蹈八大晉商的覆轍。
眼見江寧沒有立刻開口說話,一旁的魏忠賢趕忙接著說道:“江大人,袁閣老說得在理啊!
大明九邊的局勢可亂不得,如今大明商會規模已然不小,何不讓他們接手給九邊將士運送糧草物資的差事呢?
況且,朝廷此次查抄得了不少銀子,在銀子方麵肯定不會拖欠大明商會。”
江寧尷尬地笑了笑,說道:“袁閣老、魏公公,我並非擔心朝廷拖欠大明商會的銀子。
如今江南東林黨等人根基深厚,我當初扶持大明商會,本意是為將來對付江南東林士人做準備。
但要是現在就讓他們插手給九邊將士運送糧草之事,我著實擔心日後他們勢力坐大,難以控製,重蹈八大晉商的覆轍,那可就麻煩了。”
魏忠賢一臉好奇地問道:“江大人,大明商會背後不一直是您在掌控嘛,下邊人應該沒這個膽子肆意妄為吧?”
江寧苦笑著解釋道:“魏公公,我身為朝廷命官,不方便在明麵上直接掌控這些生意,說到底還是要靠下邊的人去操持。
如今我任用的是徽商錢正秋父子,隨著大明商會規模不斷擴大,已有不少徽商為其效力。
這正是我所擔憂的,商人本性逐利,一旦有了機會,很難保證他們不會生出異心。”
聽到江寧的話,袁可立點了點頭,他明白江寧的顧慮,隨後歎了口氣說道:“江大人,此事咱們回頭再從長計議。
如今八大晉商以及山西官場的清查已徹底完成,咱們當下就給皇上上折子,催促京城盡快把候補官員盡數派過來,好盡快穩定山西的局勢。”
江寧聞言,點頭表示讚同。
這時,一直跟在一旁的信王朱由檢趕忙插嘴說道:“還有代王府和晉王府下轄的宗室,這些宗室中有不少人整天胡作非為、欺壓百姓。
這段時間,本王在大同城就碰到了好幾起這樣的事,都被本王教訓了一頓。
但本王擔心咱們前腳剛走,後腳百姓又得遭殃,所以本王尋思著,要不要把這些人都帶回京城去?”
袁可立聽完,眉頭緊緊皺了起來。
大明有明確規定,宗室藩王若無聖旨,不得私自離開封地,更不能擅自進京。
若是把這些宗室全都帶到京師,又該如何處置呢?
江寧沉思片刻後說道:“殿下,這個提議甚好。
不如先對這些宗室進行統計,將那些惡行累累的宗室,以及一些生活較為困難的宗室,一並帶回京師。
待宗人府重新開設之後,對於觸犯律法的宗室,一律依法論處,該削去爵位貶為庶民的,就按律執行;情節嚴重的,便送鳳陽高牆養老。
至於那些普通宗室,可以先讓他們充實宗人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等宗人府組建完成,便可依照臣先前的提議,重新闡釋《皇明祖訓》,允許宗室子弟入朝為官、從商、從軍,亦或在家務農種田。
如此一來,也能徹底解決底層宗室生活困苦的問題。”
朱由檢聽完,連忙點頭稱是:“江大人說得有理,本王這就回去給皇兄上折子。”
就在這時,朱由檢像是忽然想起了什麽,急忙轉頭看向袁可立和江寧,問道:“袁閣老、江大人,如今大同城中這位代王,該如何處置呢?
他犯下的罪行,你們也都清楚,簡直是滅絕人性、喪心病狂。
若是還讓他繼續當代王,指不定大同的百姓還要被禍害成什麽樣子呢。
本王的意思是,您二位看能不能想個法子,由本王帶頭上折子,懇請皇兄廢了代王一脈。”
當聽到朱由檢竟想要徹底廢掉代王一脈時,江寧和袁可立二人皆是眉頭緊蹙,心中大為驚訝。
這位信王殿下,膽子實在是太大了!
如此想法,堪稱大膽激進。
一旁的老魏,此刻腦袋幾乎耷拉到褲襠裏去了,一聲都不敢吭,仿佛隻要稍有動靜,就會惹來什麽大禍一般。
片刻之後,袁可立麵露為難之色,說道:“殿下有所不知啊!
自大明開國以來,被徹底廢除封地的藩王也僅有寥寥幾位。
老臣和江大人畢竟身為外臣,在沒有掌握代王謀反證據的情況下,實在是不便帶頭提出此事呀。”
就在這時,江寧嘿嘿一笑,說道:“殿下,臣有一計。”
原本聽了袁可立的話,朱由檢滿心沮喪,此刻卻聽到江寧聲稱自己有辦法。
頓時來了興趣,趕忙說道:“江大人,快給本王說道說道。”
江寧笑著解釋道:“臣覺得可以讓晉王殿下先上折子。
畢竟晉王一脈鎮守山西太原,傳承已達二百多年,論根基與威望,更在代王一脈之上。
更何況,晉王殿下一向忠君愛國。
此番臣與袁閣老在太原城時,晉王殿下更是慷慨解囊,向朝廷捐銀幾百萬兩,足見其對皇上、對朝廷的忠心,那簡直是恨不得把心掏出來給臣等看呐。”
朱由檢聽完,猛地一拍腦袋,興奮地說道:“江大人,這個提議簡直太棒了!
本王覺得完全可行,就由晉王帶頭上折子,然後本王緊跟其後也上折子,就不信這樣還廢不了代王這一脈。”
一旁的袁可立此刻不再言語,心中暗自腹誹道:“好你個江寧,果真是根攪屎棍啊!
連這種事情你都能想出法子攪和進來,老夫實在是自愧不如。”
隨後,三人返回大同城內。
朱由檢一回住處,趕忙寫了一封信。
起初,他打算讓王承恩去給晉王送信,可轉念一想,覺得王承恩身份分量不夠,難以凸顯此事的重要性。
就在這時,老魏主動站了出來,主動請戰,將這個差事攬了下來。
他以欽差副使的身份,帶著一眾東廠番子,一路快馬加鞭,風馳電掣般朝著太原城奔去。
看著魏忠賢那興奮不已、幹勁十足的模樣,江寧嘴角微微一咧。
暗自思忖:這老魏在山西折騰了這麽長一段時間,沒想到精神頭依舊如此旺盛。
唉,看來自己真的是上了年紀,精力大不如前了。
要不待山西這攤子事情徹底了結之後,回去給皇上上個折子,請求告老還鄉算了?
魏忠賢不愧是雷厲風行、說幹就幹的主兒,一路馬不停蹄地趕到太原城。
抵達晉王府後,他趕忙命人通報。
晉王朱求桂聽聞欽差副使魏忠賢求見,手中的茶杯“哐當”一聲掉落在地,心裏頓時“咯噔”一下,湧起一陣強烈的不安。
就在前段時間,好不容易掏了幾百萬了銀子,又是賭咒發誓表忠心。
才把江寧和袁可立打發走,這魏忠賢又來湊什麽熱鬧?
可他哪敢不見,畢竟如今魏忠賢凶名遠揚。
無奈之下,晉王隻好趕忙讓人將魏忠賢請進王府。
兩人剛一見麵,魏忠賢便恭恭敬敬地呈上信王朱由檢的親筆書信。
晉王接過書信一看,頓時嚇得魂飛魄散。
信中居然要求他帶頭上書,懇請皇上徹底廢掉代王一脈。
這可把晉王嚇得不輕,畢竟自己同樣身為藩王,這不是明擺著讓自己拿刀對著自家人下手嗎?
這事兒也實在是太可怕了!
看著晉王滿臉猶豫的模樣,魏忠賢立刻賠著笑臉說道:“晉王殿下呀,代王這回牽扯的事兒,那可真是捅破天啦!
代王鎮守大同,您鎮守太原,兩地相隔不遠。
如今這可是個絕佳的立功表現機會啊!
隻有這樣,才能讓皇上清楚明白,殿下您跟代王這檔子事毫無瓜葛呀!
更何況,此次又有信王殿下全力支持,袁閣老和江大人也會從旁協助,這實實在在是在幫您解圍呀!”
聽著魏忠賢這番話,朱求桂心裏忍不住暗自罵道:“你他娘的,當老子是三歲小孩好糊弄呢?
分明就是想拿老子當槍使,還在這兒假惺惺地一口一個為我好,我可真是謝謝你八輩祖宗了!”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