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秦商負責九邊糧草

字數:6210   加入書籤

A+A-


    江寧參觀完五軍都督府後,曹文詔即刻派人前來稟報,已約好兩位秦商,隨時可前去赴宴。
    江寧聽聞,當即拉著定遠侯鄧文明與李若璉,率領一眾錦衣衛一同前往。
    抵達酒樓時,曹文詔與滿桂早已在門口等候。
    見江寧到來,二人趕忙上前行禮。
    江寧見狀,微笑著說道:“曹將軍,沒想到你辦事如此利落,本官還以為得等上好些日子呢。”
    曹文詔笑著回應:“末將豈敢耽擱大人的要事。
    派人下了帖子之後,兩位秦商一聽說是江大人有請,趕忙放下手頭事務,即刻前來赴約,估計馬上就到了。”
    江寧點頭笑道:“既然如此,那咱們就在門口稍等片刻吧。”
    這時,一旁的鄧文明忍不住開口道:“江大人,不過是區區商賈,我等身為朝廷大員,若是守在門口相迎,傳揚出去,豈不是自降身份?
    能給他們下帖子,已然是給足了麵子。”
    江寧聽後,覺得鄧文明所言有理,便笑著說道:“既然侯爺這麽說,那我們便先進去吧。”
    於是,江寧一行人徑直走進酒樓,隻留下幾名錦衣衛在門口守候。
    來到二樓包廂,眾人陸續落座。鄧文明按捺不住心中好奇,開口問道:“江大人,為何一定要宴請這兩個秦商呢?
    說到底,他們縱然家財萬貫,也不過是一介商人罷了。”
    江寧笑著解釋道:“侯爺有所不知,此次朱純臣和薛濂這兩個王八蛋,勾結山西八大晉商通敵賣國,此事發生得太過突然,將我原本的計劃全盤打亂。
    我隻好提前動手,與魏公公及袁閣老趕赴山西,殺了個血流成河,把整個山西翻了個底朝天。
    但八大晉商在山西經營多年,根深蒂固,不可能沒有後手。
    如今,朝廷九邊軍鎮的糧草運送,一直由八大晉商負責。
    如今他們全部落網,可九邊軍鎮的糧草供應不能中斷,必須盡快找人接手,否則極易引發大亂。”
    鄧文明聽完,恍然大悟,隨即點頭表示明白。
    片刻之後,一名錦衣衛匆匆前來稟報:“啟稟大人,兩位秦商已經到了。”
    江寧神色從容,微笑著說道:“直接讓他們上二樓吧。”
    錦衣衛領命匆匆離去。不多時,隻見兩名四十多歲、身著粗布衣衫的中年男子來到包廂門口,恭敬地行禮道:“草民秦有德、秦有義,見過諸位大人。”
    江寧並未起身,這時,一旁的曹文詔主動開口說道:“兩位東家,本將為你們引薦一下。
    這位是錦衣衛指揮使、五軍都督府左都督江大人,這位是定遠侯鄧侯爺,還有這位是錦衣衛李千戶。
    至於本將和滿將軍,你們都相識,便不多做介紹了。”
    接著,曹文昭又笑著對江寧和鄧文明說道:“江大人、侯爺,這兩位便是末將在陝西征兵之時,與滿將軍結識的秦商,秦東家。”
    江寧麵帶笑意,上下打量著眼前這兩位秦商,心中不禁暗自感慨,這兩人行事確實極為低調。
    在當今大明,那些豪商哪個不是在家中穿金戴銀,盡顯奢華。
    然而,大明律明確規定商人不得身著絲綢綢緞製成的衣裳,這二人卻特意身著粗布衣衫前來,顯然是有備而來。
    隨即,江寧笑著說道:“二位東家,你們在陝西為朝廷大軍捐錢捐糧的義舉,本官早有耳聞,心中甚是欽佩。
    所以今日特意設宴,宴請二位,不必太過拘禮,還請入座。”
    秦有德和秦有義趕忙站起身來,態度恭敬地說道:“身為大明子民,理應為朝廷盡一份綿薄之力,捐錢捐糧實在算不得什麽大事。
    自從朝廷改製實行新的商稅政策之後,我等商人也從中受益頗多。
    以往,我等商人走南闖北做生意,每到一處地方,當地官府便會巧立各種名目索要錢財。
    若是不送上豐厚的孝敬,這買賣根本就做不下去。
    但自從朝廷改製上稅之後,我等隻需按時依規繳納稅款。
    遇到之前那些試圖巧立名目盤剝的地方官員時,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向當地錦衣衛求助。
    不曾想,錦衣衛的大人當機立斷,真就整治了那些貪官汙吏。
    如今,我等在北直隸一帶經商,再也沒有地方官府敢肆意盤剝,對我等而言,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生意也比以前好做多了。”
    隨後,江寧笑容滿麵地說道:“二位東家,先坐下吧,咱們邊吃邊聊。”
    二人聽聞,這才小心翼翼地入座。江寧接著笑著問道:“二位東家既然按時向朝廷繳納商稅,那便是大明治下的合法商人。
    隻要依法納稅,朝廷自然會保障你們安穩經商,絕不再容地方官府肆意敲詐勒索。
    不知二位東家是陝西哪裏人,平日裏具體都經營哪些買賣呢?”
    這時,秦有德率先開口回應道:“回江大人的話,草民是陝西榆林衛人士,主要經營藥材、糧食、釀酒以及皮毛生意。”
    言罷,秦有義緊接著說道:“小人是延安府人士,主要做布匹、糧食,還有牛羊方麵的生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江寧聽聞二人所言,敏銳地捕捉到一絲異樣,旋即微笑著問道:“二位東家,不知你們可有與關外的蒙古人做過生意?”
    秦有德和秦有義聽罷,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如紙,手中握著的酒杯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起來。
    秦有德咬了咬牙,一橫心說道:“江大人,實不相瞞,如今陝西連年遭受天災,雖說百姓們勉強能夠維持生計,但我等商人做生意實在艱難。
    小人確實與塞外的蒙古人有過一些生意往來,不過,小人敢以項上人頭擔保,絕對沒有向蒙古人輸送任何朝廷違禁之物。”
    秦有德說這番話的時候,心裏其實在豪賭。
    畢竟,前段時間山西八大晉商通敵賣國的事情,已然轟動整個大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他深知,在身為錦衣衛指揮使的江寧麵前,絕不敢說半句假話。
    他心裏清楚,江寧今日特意設宴相邀,必定是有要事相商。
    這個節骨眼上,老老實實坦白交代,絕對是最明智的選擇。
    要是還敢心存僥幸,裝瘋賣傻,恐怕下一秒就會被如狼似虎的錦衣衛拖出去,一刀給剁了。
    緊接著,一旁的秦有義也聲音發顫地說道:“江大人,小人等確實與塞外蒙古人有生意往來,但正如秦東家所言,小人等絕沒有向蒙古人輸送朝廷違禁之物。
    如今這世道,生意實在難做,還望大人體諒我等的難處。
    若是朝廷有需要,我等願意再向朝廷捐錢捐糧。”
    聽到兩人的回答,江寧微微一笑,心中明白方才敲打的效果已然達到,接下來便該安撫他們了。
    隨即,江寧問道:“二位秦東家,你們是親戚嗎?
    還是恰好都姓秦?”
    秦有德咬了咬牙,說道:“江大人,小人和秦東家隻是恰巧都姓秦,並無任何親戚關係。”
    江寧聞言,點了點頭,說道:“二位秦東家不必如此驚慌。
    先前地方官員對你們盤剝掠奪,你們做生意著實不易。
    至於與塞外蒙古人做生意,在本官看來並非什麽不可饒恕之事。
    畢竟,山西八大晉商通敵賣國一事,如今整個大明無人不知。
    他們賣給蒙古人和建奴的,可是糧草、軍械等朝廷嚴禁外流的物資。
    相比之下,你們的情況實在不值一提,本官也不會因此事刻意為難你們。
    至於向朝廷捐錢捐糧一事,就無需再提了。
    隻要你們按時向朝廷繳納商稅,便是合法商人,朝廷自會保障你們的權益,不會隨意欺壓盤剝,你們大可把心放在肚子裏。”
    聽到江寧這話,秦有德和秦有義頓時如釋重負。
    原本他倆滿心擔憂,想著今天怕是得大出血,甚至花錢都未必能保住性命。
    卻沒想到,這位江大人簡簡單單一句話,就把他們與蒙古人做生意的事定性為小事。
    兩人緊繃的神經一下子放鬆下來,暗自慶幸之前沒向蒙古人售賣違禁物品,否則,這會兒恐怕全家老小都已性命不保,隻能去見閻王了。
    這時,江寧笑著說道:“二位東家在陝西時,向曹將軍與滿將軍捐錢捐糧,堪稱我大明的義商。
    如今,本官這兒有一樁買賣,不知二位東家可有興趣。
    不過,醜話說在前頭,這可是和朝廷做買賣,並非與本官個人交易。
    當然,你們要是覺得不合適,也可以拒絕。”
    聞聽此言,秦有德和秦有義頓時來了興致。
    他們心裏清楚,這位江大人找他們肯定是有正事,絕非覬覦他們的家產。
    畢竟就憑與蒙古人做生意這件事,江大人要是想收拾他們,那還不是輕而易舉,到時候他們連喊冤的地兒都沒有。
    秦有德趕忙開口問道:“不知江大人說的是什麽生意?”
    這時,江寧笑著說道:“既然二位東家都從事糧食生意,那本官就直說了。
    先前,朝廷九邊軍鎮的糧草一直由山西八大晉商負責供應。
    如今,他們通敵賣國,已被朝廷盡數抓捕歸案,過些時日就要九族集體開刀問斬了。
    可九邊軍鎮的糧草供應不能中斷,所以,向九邊軍鎮運送糧草這筆生意,不知二位東家有沒有興趣?
    剛好,九邊之一的延綏鎮就在你們陝西,想必你們對此並不陌生吧。”
    聽到這兒,秦有德和秦有義二人對視一眼,彼此眼中都閃過震驚與喜悅。
    給九邊軍鎮供應糧草,這可是一筆天大的生意!
    倘若能夠做成,往後他們在大明境內做生意,簡直是如履平地。
    畢竟,他們身後站著的可是九邊軍鎮——大明北方的頂級軍事力量,又有誰敢輕易為難他們?
    隻要他們不像八大晉商那般自尋死路,再花些銀子上下打點一番,其中所能帶來的利潤,簡直不可想象。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