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各方動向

字數:5399   加入書籤

A+A-


    江寧簡單地向李若璉叮囑了幾句,李若璉領命後便匆匆離去。
    緊接著,江寧與魏忠賢飛身上馬,朝著午門之外疾馳而去。
    此刻,在皇宮禦書房內,朱由校聽聞竟有上百名文官集體跪地請願,不禁怒不可遏,氣得火冒三丈。
    他猛地一拍桌子,大聲怒吼道:“欺天了!
    朕平日裏太慣著他們了!”
    說罷,便要徑直前往午門。方正化見狀,趕忙上前阻攔,焦急說道:“皇上,此時您切不可貿然露麵。
    這件事必須先由薑大人與其他幾位左都督,以及京營一眾將領出麵應對,待他們將這些東林文官的氣焰打壓下去之後,皇上您再出麵也不遲。
    倘若皇上您這個時候提前露麵,難保這些東林文官不會將事情往您身上推諉,到那時,局麵隻怕會愈發難以收拾,越鬧越大啊!”
    朱由校聽完方正化的一番話,深覺有理,緩緩點了點頭。
    他心裏明白,方正化所言不虛,一旦自己此時露麵,搞不好這些人就會趁機將矛盾焦點引到自己身上,屆時自己必將陷入騎虎難下的境地,反而會對江寧等人的應對極為不利。
    隨即,他轉頭對方正化說道:“方正化,你立刻傳朕旨意,著令內閣和六部九卿,即刻前往午門之外控製場麵。
    魏忠賢已經去通知江兄了,想來江兄用不了多久便能趕到並做出妥善安排。”
    方正化領命,趕忙點頭稱是,而後匆匆離開禦書房去傳旨。
    此時的朱由校,神情激動,雙目泛紅,死死盯著掛在牆上的寶劍,瞬間湧起一股衝動,恨不得拔出寶劍,衝出去將這群鬧事的文官盡數砍死。
    但他還是強忍著這股怒火,硬生生地將衝動壓了下來。
    此刻,內閣值班房內,孫承宗聽到方正化傳來的消息,驚得手中毛筆“啪嗒”一聲掉落在書案紙上。
    他臉色瞬間陰沉下來,轉頭對袁可立和薛國觀說道:“禮卿袁可立字),延賓薛國觀字),我等一同前去看看,這些東林黨人究竟想幹什麽!
    如今,京營十幾萬兵馬擺在那兒,還有東廠、錦衣衛以及騰驤四衛,難道他們是打算徹底破罐子破摔了不成?”
    袁可立與薛國觀皆是一臉正色,點頭示意,隨即跟隨孫承宗前往午門之外。
    與此同時,六部尚書也紛紛收到消息。
    徐光啟放下手中公文,不禁感慨道:“這都好好的,他們東林黨人到底想幹什麽呀?
    難道真以為江大人脾氣好,還是覺得東廠、魏公公最近改吃素,連刀都拔不動了?”
    說罷,他歎了口氣,也起身往午門趕去。
    戶部尚書郭允厚聽聞此消息,頓時激動得手舞足蹈,對戶部左侍郎畢自嚴說道:“畢大人,你先坐鎮戶部,老夫這就去看看,說不定國庫這次又能有不少進賬!”
    畢自嚴聽到郭允厚的話,不由苦笑一聲,說道:“下官明白。”
    隨後,郭允厚趕忙拿起算盤和賬冊,一路朝著午門狂奔而去。
    心中暗自激動地想著:“今日若是江大人和魏公公出馬,說不定能揪出不少貪官汙吏,如此一來,戶部又能有一大筆銀子進賬了。”
    吏部尚書楊鶴聽聞消息,驚得愣在當場,隨即神情激動地向午門之外趕去。
    心中暗自思忖:“這些東林黨人當真不知死活,這個時候跳出來搗亂,就不怕江大人直接讓魏公公大開殺戒嗎?”
    楊鶴此刻內心已經涼了半截,隻盼著魏公公出手能手下留情,可千萬別一口氣全殺光了。
    畢竟如今吏部儲備官員中,登錄在冊的進士和舉人早就用光了,前兩天他才剛向皇上提議,年後再度舉行恩科招攬人才入朝為官。
    要是年前再讓江大人和魏公公殺上一波,隻怕他這個吏部尚書連這個年都沒法好好過了。
    禮部尚書顧秉謙收到消息,也趕忙向午門之外趕去。
    身為魏忠賢的得力小弟,這個時候他顧秉謙必須站出來表明立場。
    …………
    而另一邊,江寧與魏忠賢正快馬加鞭趕去午門。
    江寧笑著對老魏說道:“魏公公,待會兒到了那兒,本官親自出麵,與這群東林黨人好好掰掰腕子。
    您就先在一旁幫本官壓陣,暫且不用下場。”
    路上,聽到江寧的話,老魏當場急眼了,趕忙說道:“江大人呀,今天這情況不容小覷,若是咱家不親自下場幫忙,您能應付得過來嗎?”
    江寧笑了笑,說道:“魏公公,如今您可是咱們這些人當中的壓箱底的王牌,絕不能輕易動用。
    若是對方不想魚死網破,就不勞您出動;若是他們想玉石俱焚,到時候再請魏公公出馬。”
    聽著江寧的話,老魏不由神情激動起來。
    想他老魏大字不識一個,如今卻成了江大人口中的壓箱底的王牌,怎能不讓老魏激動。
    隨即老魏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說道:“江大人言之有理,倘若這群東林書呆子不想魚死網破,那咱家就不輕易出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倘若他們真想找死,玩個玉石俱焚,咱家親自下場,將他們全部收拾了!”
    …………
    禦書房內,朱由校焦急地等候了多時。
    終於,方正化匆匆趕了回來,稟報道:“啟稟陛下,老奴已經通知內閣和六部的諸位大臣了。
    內閣的孫閣老、袁閣老,還有薛閣老已經前往午門,想必六部尚書過不了多久也會趕到。”
    朱由校聞言點了點頭,可仍有些放心不下。
    沉思半晌後,他開口說道:“方大伴,你去傳朕的口諭,讓司禮監秉筆太監李若愚前往午門查看情況,告訴他見機行事,自行決斷。”
    聽到朱由校的話,方正化不由微微一愣,隨即趕忙點頭稱是,匆匆離開禦書房。
    他一路小跑,來到司禮監,找到正在查看奏章的新任首席秉筆太監李若愚,笑著說道:“李公公,陛下有旨,讓您前往午門之外查看情況,您想怎麽辦就怎麽辦。”
    對於這位李若愚,方正化心裏滿是敬佩。
    李若愚原本在前任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手下做事,一直以來都高調行事,風頭無兩。
    後來王安卸任還鄉,王體乾上位掌印。
    這位李若愚公公,原本在司禮監也能謀個秉筆太監的差事,卻不曾想,他為人有些狂傲,和魏忠賢有些不對頭。
    竟抓住魏忠賢不識字這個把柄,大肆詆毀,這可直接把老魏給惹急眼了。
    隨後,李若愚便被魏忠賢一路打壓,在浣衣局待了整整一年時間。
    前段時間,司禮監眾人因事被一鍋端,皇上這才想起這位頗具才幹的李若愚,便下旨命他擔任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
    要說才幹,李若愚在內廷絕對算得上首屈一指。
    他不僅精通詩詞歌賦,文筆造詣更是超凡脫俗。
    據說當年內書堂大考,李若愚連續好幾次都拔得頭籌,這要是放在朝堂的科舉考試上,妥妥的就是狀元郎啊。
    最關鍵的是,李若愚不像魏忠賢,一著急就動刀子。
    李若愚屬於那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狠角色,要麽不做事,一旦做事,就必定會把事情做絕。
    也正因如此,方正化對這位李公公表現得格外敬重。
    經過在浣衣局一年多的艱苦磨礪,李若愚身上往昔那股狂傲勁兒早已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低調沉穩與幹練。
    聽到方正化的傳旨,李若愚輕輕放下手中毛筆,微微點頭,說道:“有勞方公公了,咱家這就前往午門,去瞧瞧這些文官到底在搞什麽鬼名堂。”
    隨即,他站起身來,扭頭對身旁的小太監吩咐道:“去,給咱家調上二百人來,再把鞭子都準備好。”
    聽到李若愚要調二百人還準備鞭子,方正化不禁微微一愣,疑惑地問道:“李公公,這是要做什麽?”
    李若愚微微一笑,解釋道:“方公公,您常年在皇上身邊伺候,有些事不太了解。
    這些文官啊,都是些賤骨頭,就跟驢一樣,牽著不走,打著才肯倒退。
    所以咱家想著,先跟他們曉之以理,以禮相待。
    要是道理能講得通,那自然皆大歡喜;可要是講不通,那就隻能動用鞭子了。
    您想啊,民間百姓家養的牛馬牲畜,要是不好好幹活,一頓鞭子抽下去,不就全都老實了嘛。”
    說完,他朝著方正化露出一個看似和善,卻讓人心底發寒的笑容。
    方正化頓時感覺渾身一陣哆嗦,他敏銳地察覺到,眼前這位李公公,手段之狠辣比起魏忠賢來,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絕對是個不好惹的厲害角色。
    他趕忙點了點頭,說道:“那咱家就先回去,在陛下跟前伺候了。”
    說罷,便匆匆轉身離開。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